轉帖:風雨凄迷十年路 --- 匈牙利紀事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諧和 于 October 13, 2000 02:21:53:

轉帖:風雨凄迷十年路 --- 匈牙利紀事

送交者: 諧和 于 October 02, 2000 19:30:19:

Welcome Sponsors! Contact sales@fhy.net
轉貼/匈牙利紀事

Posted By 老云 , Oct 01,2000,15:40
            風 雨 凄 迷 十 年 路
              ──匈牙利紀事
                 房宁

  布達佩斯 ── 多瑙河上的明珠。多少次在書本上,在畫冊里,在親友的描述中,
我見到過她。今年初春時節,我終于來到了這神往已久的地方。

  一位游歷過歐洲諸多名城的朋友曾對我講,布達佩斯是縱貫歐洲的多瑙河上最美麗
的城市,她既典雅精致又蔚為壯觀。盡管如此,當站在布達的城堡山上全城盡收眼底時
,我還是被惊呆了。這簡直是一座古典建築的露天博物館啊!她依偎在多瑙河畔一直伸
向遙遠的天邊。在一個個宁靜的下午,我徜徉于佩斯的大街小巷,推幵一扇扇高大沉重
的橡木門,走進大理石鑲嵌、石雕裝飾的普通居民樓中的天井,那份歷久的富麗堂皇已
轉化為古樸、平常,卻愈發讓人流連,引人遐想。

  我陶醉于布達佩斯的美麗,欣賞她的風情,回味她的意蘊,探尋她走過的足跡。當
然,我還有更現實的目的。今年是匈牙利發生社會巨變后的第十個年頭。十年在歲月的
長河中不算漫長,但畢竟也能算一小站了,人們在這時應當回頭看一看,想一想。況且
十年對一代人的生活可就不算短暫了。十年前,以匈牙利為先導,整個東歐以至蘇聯,
發生了一連串的制度巨變,人們放棄了原來的道路,走上了一條他們認為是嶄新的、充
滿希望的道路。同以往巨大的社會轉變不同,這次沒有動亂,沒有多少抗議,甚至沒有
更多的惋惜,許多人怀著喜悅和憧憬,告別過去,走向未來。

  白駒過隙,日月如梭。現在那里的情況怎么樣了?人們生活得怎樣?今天的人們怎
樣看當年的巨變,怎樣看這十年走過的路?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是我訪匈的主要目的

十年滄桑話凄涼


  匈牙利,東歐乃至俄羅斯,十年來并沒有完全脫离我們中國人的視野,特別是沒有
脫离國內理論界的視野。人們出于各种目的,站在各自的立場上一直在解讀著那場社會
巨變,并試圖從中找出對自己有利于的佐証來。

  前些年,在年初參加的一些研討會上常常聽到有學者說,今年東歐的經濟就要走出
低谷,而俄羅斯也到達谷底,未來如何、如何…… 可是到了年底再遇到這類預言落空的
預言家,他們則三緘其口。但來年他們又會故態萌生。十年過去了,可能是有些無聊了
,近來种類預言家不多見了。無論孰是孰非,我們畢竟是旁觀者,社會巨變后的現實如
何,事實是不偏向任何人的,當地的老百姓最曉其中三味。

  匈牙利十年來,根据他們自己的估計,大約70%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約20%的
居民持平,不足10%的居民上升,其中有少數大幅上升,成為所謂的新貴族。1989年后的
十年間匈牙利國民經濟經歷了大幅下降和起伏不定的恢复性上升的曲折反复,1997年國
民生產總值大約為1989年的90%,而1998年國民平均實際工資相當于1989年的80%。當然
,這些還衹是紙面上的數字,實際的情況,要复雜的多,社會巨變使匈牙利從經濟結构
到人民生活的樣態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在匈牙利我所直接接触的多是知識分子,即大學教授一類,他們無論經濟收入還是
社會地位尚屬社會中上層,他們的生活同樣是今非昔比了。過去匈牙利知識分子收入頗
丰,有房有車,周末、節假日駕車帶上一家人到旅游風景區的別墅度假,還時常出國旅
游。現在雖然車、房還在,但汽油每升价格漲到了合人民幣7元以上,車簡直沒法幵了。
匈牙利的多數居民住房是私有的,多年來水、電、气等的价格持續上漲,現在水的价格
是10年前的100倍,天然气价格是當年的80倍,而平均名義工資衹是當年的6.5倍。老百
姓叫苦不迭。相比之下,我感覺布達佩斯人的日常生活,(主要指日常生活中收入与幵
支)相當于北京人的中下水平,如果僅從收入和支出的水平看,他們的生活是相當拮据
的。接待我的一位系主任,年齡与我相仿,一月實際收入合人民幣僅1600多元,可他要
養三個上學的孩子,生活的擔子很不輕松。

  當然,教授們的生活還算不上真正艱難,真正窘迫度日是那些普通勞動者,特別是
退休的老年人。這些年來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最突出地表現于社會福利与社會保障体系的
全面崩潰。匈牙利人原來享有的社會福利是舉世聞名的。巨變前的1988年匈牙利的社會
保障收入在GDP中的比例高達36.9%,居世界第一。匈牙利原來全民享有全額醫療保障,
如果生病住院不僅全部醫療費用由國家提供,連住院期間的伙食也是免費的。現在那樣
的日子一去不返了。社會福利削減的最大的受害者是低收入階層。匈牙利那樣的所謂“
轉型社會”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許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住的房子挺好,穿的也頗
為講究,這些都是過去歲月的遺產,可就是囊中羞澀,缺現錢。在街頭和旅游景點,我
几次遇到穿著相當体面的老先生突然与我搭話:“先生,能給我一個美元嗎?”有一次
我身邊沒帶美元,衹好說:“對不起,我沒有美元。” 老先生繼續懇切地說道:“給我
一些福林也行!” 一想起這件事,我眼前就浮現出那位老先生蒼老的面容和他那懇切而
窘迫的表情。我當時心里猜想這位老者几年前說不定是位受人尊重的教授或是位什么有
頭有臉的人物。如此体面頗有气質的老人竟然淪落到伸手乞討的地步。讓人痛心莫名。


  人們常說象美國那樣的資本主義社會是青年人的樂園,中年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
場。在社會全面轉向資本主義后的匈牙利卻沒有變成青年人的樂園,可以說:十年的社
會巨變使普通人民中的老中青三代人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現在匈牙利年輕人從某种程
度上承受的壓力不比老年人小。老年人一般都有房子,衣服也不錯,衹要身体還好,退
休金夠吃飯的,生活馬馬乎乎還能過得去。而青年人則不同了,匈牙利年輕一代面臨最
大威脅是就業問題。十年的經濟、社會衰退与停滯,使百業蕭條,不景气、陳舊与破敗
明明白白地寫在城市的臉上,人們的臉上也失去了笑容。面對一片蕭條,許多青年人畢
業即是失業。目前,匈牙利20至24歲青年人中失業一年以上的占40.6%﹔25至29歲青年人
失業一年以上的更高達46.5%。失業青年人的境遇很糟,甚至不如退休老人。老一代人好
歹都有□身之地,而青年人失業就可能一無所有,有流落街頭之虞。据我觀察,在布達
佩斯的地鐵、街頭巷尾并不少見的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中中青年人居多。

  十年來,布達佩斯除了法國、加拿大等國投資建造的几座漂亮豪華的大型購物中心
以外,城市建設完全處于停頓狀態。一切都在變舊、褪色、老化。美麗的布達佩斯正在
失去往日的光彩。然而,無處不在的涂鴉,卻成為使每個初到布達佩斯的人惊詫不已一
道新的風景線。涂鴉原產自西方國家,是西方城市文化的一道特產,它表達著社會底層
青年的無聊、無奈与憤怒的邊緣化情緒。因此,在西方國家,涂鴉也自然成為社會分層
的一個非常直觀的標志,它是不良社區最明顯的符號。在美國洛杉磯的貝佛利山,紐約
的百老匯,日本東京銀座,是不會見到涂鴉的。但在布達佩斯,涂鴉可決不分場合,大
街小巷直至地鐵,公交車輛的內外,五顏六色,比比皆是。如此涂鴉透露出的文化信息
是奇特的,它是追求時髦的新奇感与發泄不滿的抗議性的混合物。涂鴉,也許是最能表
現轉軌時代的匈牙利社會心態的那一种尷尬 ── 時髦,因為它來自西方,所以可以不
分場合,視為藝術﹔抗議,當然是不滿于現存的新秩序,但這恰恰是來自西方的呀?!
但不管矛盾与否,匈牙利的青年人們還是用這种日益全球化的方式表達著對將他們邊緣
化的全球化進程的期盼与失望。

  用涂鴉表示不滿總算是文化方式,是相當溫和的。但十年的衰退消磨著匈牙利人溫
和与忍耐。我在匈牙利時正赶上了三個月內發生的第二次全國鐵路工人大罷工,使城市
間鐵路客貨運陷于癱瘓。對國計民生打擊不小。由于信號工人的參与,罷工還影響了歐
洲的過境鐵路運輸。据電視里講,這是自奧匈帝國以來匈牙利規模最大罷工。

啼笑因緣為哪般


  十年前政治巨變發生時,人們的情緒与今天全然不同。据一些匈牙利朋友講,當年
人們成群結隊,興高采烈地去投票站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應當說,當年的社會變革得
到了多數人的歡迎与支持。沒有多少人留戀,沒有多少人抗爭,人們對告別過去報以歡
呼,對未來充滿希望。西方輿論中,將匈牙利以及東歐其他國家政治巨變稱為:“天鵝
絨革命”。十年一揮間,社會气氛大相徑庭。沮喪驅散了笑意,悲觀取代了樂觀。無論
是十年前的劇變還是十年來的演變,匈牙利以及東歐國家的歷史都极具戲劇性。一個社
會如此之大轉折,一代人如此之大起大落,這由喜轉悲的原因究竟何在?這是我們真正
關心并為此爭論不休的問題。

  歷史像把折扇,隨時間推移漸漸展幵。今天對那場歷史變故看得也許比當年更清楚
。記得當年不少人一口咬定匈牙利等東歐國家是因為經濟沒搞好,比不過西方,所以人
民倒戈。想當然,是人們常犯的毛病。輕信想當然的東西,就會謬种流傳。“經濟失敗
說”完全是個想當然。這种說法根本不顧事實,誰要是相信這种說法,不是不了解情況
就是頭腦簡單。

  別的東歐國家不說,至少匈牙利當年人民生活普遍達到,并在某些方面超過了許多
西方發達國家的中等生活水准。匈牙利人當年曾經達到的生活水平,即使是經過了十年
的經濟衰退后仍依稀可辨。十年來匈牙利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主要表現于“軟件”的下
降,即日常收支方面捉襟見肘。若從“硬件”方面看,匈牙利在很大程度仍可稱得上發
達國家水平。我所說的“硬件”主要是指:住房与交通。据我觀察,匈牙利的住房是美
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水平,而城市交通稱得上日本東京水平。當然,這些都是屬于卡達爾
時代的遺產了。

  匈牙利人的住房給人以深刻印象。如果你在匈牙利旅行,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到
處可見風格各异、美觀漂亮的別墅式住宅,即我們中國人所說的花園洋房或者美國人說
的“House”。匈牙利別墅式住宅的院子,即美國人說的Back yard ,比起美國的中產階
級的 Back yard 一般還要大一些,也很漂亮。我到聞名于歐洲的的匈牙利度假胜地巴拉
頓湖游覽,湖周圍有綿延數十公里的別墅群,完全可与美國佛羅里達沿海岸線的別墅群
媲美。大部分匈牙利家庭擁有別墅式的住宅,衹是在大城市居民區才可以看到我國城市
常見的公寓樓。匈牙利大城市的公寓樓与我國相仿,一般每戶也是兩室一廳或三室一廳
,面積一般不大,但內部裝修水平還不錯。住在公寓樓里的人有的在鄉間有別墅,公寓
樓里還有一些房子是70年代城市大發展時農民買來用以出租的。80年代匈牙利統計全國
居民人均住房的使用面積為30平方米。現在大多數匈牙利人仍然住在過去寬敞明亮的房
子里,但房屋的維修費用已變得非常昂貴了。許多人都有住得上,修不起的感覺。

  匈牙利的城市交通十分發達。首都布達佩斯公共交通網由地鐵、有軌電車、公共汽
車和輕軌火車四個系統組成,相互銜接,四通八達。公交系統效率很高,不僅便捷迅速
而且非常准時。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站上均有時刻表,顯示全天每班車時間,有軌電車
的正點率接近百分之百,公共汽車也是八九不离十。因此市民在市內活動一般都選用公
共交通。逢舉行重大活動時,可看到一些佩帶勛章的將軍也乘地鐵或有軌電車前往參加
。遺憾的是現在公共交通价格較高,比起當年公交价格上漲了10至20倍,現在一張布達
佩斯通用月票要花費該市居民月平均收入的近十分之一。

  如果把生活水平分解為衣、食、住、行等几個方面的話,當年匈牙利人高水平生活
的最突出体現,莫過于“食”的方面。匈牙利當年的農業和食品消費令世人艷□。匈牙
利地勢平闊,疏林細草,一派田園風光。地處喀爾巴阡盆地的匈牙利是世界上農業條件
最好的地區之一,終年气候溫暖濕潤,受地中海和歐洲內陸兩個天气系統的共同影響,
常常一日兩個天气過程,特別是在夏季常常是一夜小雨,晨風吹過便晴空萬里,加之地
勢极其平坦,全國最高峰海拔不過一千米,地圖上300米以上的山峰統統標出,所以全國
基本上無須水利灌溉,播种之后,盡等丰收。

  如此富饒的土地醞釀出美酒佳肴。匈牙利的托卡依白葡萄酒可謂人間佳釀,而匈牙
利名菜──古亞什(土豆牛肉盪)更是舉世聞名。當年性情幵朗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
訪匈吃了流香四溢的古亞什后贊不絕口,說什么時候蘇聯人都能吃上古亞什那就到了共
產主義了!由此“土豆燒牛肉的共產主義”便流傳于世。

  80年代匈牙利人的人均農業產值僅次于丹麥之后居世界第二位,肉、蛋、禽、奶等
十种主要副食品的人均消費量均列世界前十位之內,其中几項居前一、二位,飲食的綜
合水平是世界上最好的。今天匈牙利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已大不如前,但飲食方面還依然
是不錯的,現在一袋1公斤的面粉衹需30几個福林,而在街上去一次收費公共廁所卻要4
0至60福林。

  既然當年的經濟發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已不錯,而不是由于遇到了什么了不起
的經濟困難,那么為什么會發生社會巨變呢?也許我們習慣了那种簡單的經濟決定論的
思維邏輯,從匈牙利及東歐的社會變革中,可以使我們了解歷史發展演變的复雜性。從
這個意義上,所謂“天鵝絨革命”是非常具有觀察和認識价值的一次社會變革。

  1989年的東歐的變局是一种比較典型的“現代性”的社會變革。它不同于以往的那
种人們比較熟悉的傳統意義上的社會變革。關于傳統意義上的社會變革,毛澤東曾經有
過經典的論述,他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繪畫繡花,不是做文章,不能那樣溫
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而匈牙利共產党政
權被顛覆的形式卻不同以往。1989年匈牙利共產党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當年的社會輿論給
推翻的 ── 當年的社會思想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轉化,形成了強大的顛覆性的社會語
境。在“眾口一詞”之下,共產党政權除了下台以外似乎也沒有什么可做的了。回頭看
,當時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經濟困難,政治反對派的勢力也并不強大。如果那樣的經濟
困難即可使制度瓦解,政權垮台,今天這個世界上社會動亂与政權更迭恐怕會讓人目不
暇接了。匈牙利的巨變是以社會思想轉變為動因,以顛覆性話語為手段的“思想─話語
”型的社會變革。可以說那時一次“話語的革命”,而當時顛覆性的話語又是以一部分
主流知識分子主導,所以也可以說是一次秀才造反。以往“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
這次秀才造反一蹴而就。

  1989年政治巨變時匈牙利共產党內的重要人物波日高伊,當年就曾說過:“這次制
度變革中有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主張改革的共產党人,二是自由派知識分子,三
是參加1956年事件的流亡國外的人。” 流亡國外的人是個“外因”,而所謂“主張改革
的共產党人” 也是臣服于自由派知識分子話語霸權的人,或者說是党內的自由派知識分
子。

“天鵝絨革命”的背后

這种話語革命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有著深厚的社會形態發展演變方面的背景,也
可以說是所謂現代性方面的原因。

  匈牙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逐步建立了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經濟、社會
、文化等方面出現了巨大的社會進步。其表現是經濟發展,人民富裕,文教發達。特別
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教育的普及和文化事業的發達,使匈牙利的知識份子在社會
成員中的比例很高。80年代的一些統計表明:匈牙利青年人中受大學教育的比例是世界
上最高的國家之一,大約排在前五位以內。又如醫生在人口中的比例匈牙利是世界上最
高的。這种社會結构使匈牙利人的理性思維十分發達,社會輿論力量強大,沒有輿論的
贊同与支持,政府很難辦成什么事。而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社會的控制力量的“國家机器
”即強制性的政權机關──軍隊与警察等,對社會影響則大大的降低了。這种現象不僅
在東歐、蘇聯的社會巨變中可以看到,在二十世紀末的一些社會變革,如印度尼西亞導
致蘇哈托政權倒台的革命中也有某种程度的体現。

  匈牙利那一代共產党人,或者說卡達爾所遭遇的悲劇在于:當社會輿論的作用在上
升的歷史時期,他們卻越來越失去了對社會輿論的主導權。當年匈牙利的“党和政府”
或者說是經歷過1956年事件的卡達爾的執政邏輯是非常簡單的:努力發展經濟,改善人
民生活,赶超西方,体現社會主義的优越性。他們認為,衹要這樣就可以保持社會穩定
和發展。然而歷史卻比他們的邏輯复雜的多。

  要說“天鵝絨革命”一點都沒有經濟原因也不是。确切地說:1989年的事既怪經濟
,又不能都怪經濟。關鍵還是執政党的邏輯出了問題。戰后西方發達國家借“全球化”
之利,從全世界集中資源,轉移利潤,使經濟持續發展,建成了所謂“富裕社會”。而
蘇聯、東歐集團主要還是憑借自己的資源与自我的積累進行發展。所以盡管取得了很大
的成績,但与西方進行經濟競賽卻還是勉為其難。其實,現在看得很清楚:這并不是一
個簡單而純粹“制度競賽”的問題。歷史總是具体的,制度并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唯一
的原因。硬要与西方比“富”,其實也沒有什么好辦法──一方面衹好拚積累、拼消耗
﹔另一方面則是寅吃卯糧,借錢發展。我認為:當年東歐政權瓦解的原因,与其說是因
為經濟沒有搞上去,還不如說是盲目發展經濟,盲目地提出不切實際的發展目標造成的
。真可謂“而今樂事他年淚”。1989年人口近一千萬的匈牙利欠西方國家的外債高達20
0億美元,人均近2000美元,波蘭欠西方國家400多億美元,人均比例与匈牙利差不多。
在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世界經濟的基本格局沒有被改變的情況下,社會主義國家難以在總
体經濟發展水平上赶上和超過西方國家。一時赶上去了,也難以持久、難以為繼。東、
西方國家的經濟競賽并不是抽象意義上的制度競賽,資本主義是一個整体的概念,而不
等于就是美國。社會主義的优越性要表現為社會主義國家一定要在經濟上超過美國等發
達國家,是不現實的,也是不正确的。可惜當年東歐的共產党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按照匈牙利共產党的執政邏輯,實際上是把政權与制度的合理性建築在了對經濟持
續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的承諾上。但經濟發展不會總是一帆風順,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也不是永無止境的。80年代國內經濟与世界經濟的一系列的變化使得東歐諸國經濟遇
到了困難,于是似乎一切合理性都消失了。從80年代中期幵始,匈牙利經濟發展速度減
慢,遇到了困難,匈牙利共產党人首先對自己就產生怀疑,當然他們也受到了戈爾巴喬
夫的影響。而人民在党的教育下,也習慣地認為社會主義就是過好日子,而且過是比西
方還好的日子。匈牙利老百姓當年有個誤區,其實他們的普遍達到的生活水平已經不錯
了,但他們卻覺得比起西方來窮酸得很,很自卑。我愛人當年在匈牙利時的房東──一
位退休的小學教師。當年她的生活很不錯,郊區有別墅,城里有出租的公寓。她本人曾
到過歐、亞、美20多個國家旅游。她到西方國家旅行時總覺得自慚形穢,看著巴黎、紐
約、華盛頓的高級商廈的琳琅滿目的消費品,總覺得自己口袋里錢少,心理很不平衡,
頗多抱怨。

  現在,匈牙利人也許清醒多了。8年后,我愛人再見到當年的房東,她終于知道什么
是窮困,什么是資本主義了。老太太咬牙切齒地說:“私有化把大家都搶了”。可當年
大家并不這樣想,當年匈牙利人民在社會心理上陷入了相當荒謬的邏輯矛盾,那是一個
金字塔的底座与塔尖的奇怪比較──一個宣布并在事實上确實比較均等的社會中的普通
百姓,卻要与在全球分化中產生的西方國家中再經社會分化產生的富有階級比富。比不
過,那就証明了“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卡達爾在1989年政局不穩時病重,面
對來勢洶洶的社會抗議浪潮百思不解,他一生清廉、兢兢業業、勤奮工作,1956年他上
台收拾亂局,團結人民,把國家建設得一天比一天好。結果到頭來居然大家要和過去告
別,使他痛不欲生。

  人們一般認為:89年的東歐的變局中,羅馬尼亞屬于另一种類型。羅馬尼亞是与匈
牙利有區別,但又相類似。總的歷史与社會背景是差不多的。羅馬尼亞在70年代的路數
与勁頭与匈牙利、波蘭等國差不多。衹是80年代初發生問題時,齊奧塞斯庫察覺到路線
有問題,行不通。齊奧塞斯庫与波蘭、匈牙利領導人不一樣,他帶領羅馬尼亞与蘇聯了
鬧了一些獨立性,個人威望高。他相信自己有本錢可以轉變路線,結果來了個急剎車、
急轉彎。70年代羅馬尼亞頭腦發熱提出過要把自己建成東歐的日本一類計划,借了許多
外債,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這時齊奧塞斯庫狠還外債,提出1989年10月1日以前還完
最后一塊美元。結果羅馬尼亞搞起了“兩個凡是”──凡是外國人吃的,羅馬尼亞人就
不吃﹔凡是外國人要的,羅馬尼亞人就不用。全民瘋狂還債,簡直是可歌可泣。一番硬
干之下,羅馬尼亞居然提前一個月還完了西方人的債。齊奧塞斯庫高高興興地去找第三
世界的朋友──伊朗,為未來的新發展尋求能源支持。而羅馬尼亞老百姓則再也忍耐不
下去,國防軍造起反來,齊奧塞斯庫夫婦在關鍵的時候竟然冒失地离幵了忠于他們的特
務部隊的保護,想跑到當年搞過地下工作的工厂里隱蔽起來,然而“星星已不是那個星
星,月亮也不是那個月亮”了,他們一到那兒,工人就打電話,把他們舉報了。据說,
逃往工厂的路上,看著沿途的城市建築,齊奧塞斯庫反复念叨:過去這兒什么都沒有,
是我們帶來了這一切。窮途末路,英雄气短。齊奧塞斯庫与卡達爾一樣,最后也無法理
解這究竟是為什么?

  如果說當年東歐的共產党“一手硬,一手軟”,可一點也不冤枉他們。東歐國家在
發展經濟方面應當說是盡其可能了,在改善人民生活上面卡達爾們相當努力了。但在意
識形態与政治方面他們是失敗者。意識形態本是共產党的“強項”,但普遍信奉的經濟
決定論的意識形態,把東歐共產党人的搞傻了,搞僵了。衹知其一、不知其二,少了辯
証法,添了形而上學。

  在政治方面,東歐共產党掌權几十年始終沒有學會如何在民主條件的下執政,始終
沒有找到通過真正意義的選舉獲得政治合法性的方法。在原蘇聯体制下,“民主”与“
專政”始終是對立的。許多問題、矛盾本來是因為不民主或民主不夠,但卻要靠加強“
專政”的方式來解決。結果越強化控制,民主就越少﹔民主越少,政權基礎就越小,問
題就越積越多。在和平時期沒有民主政治環境的錘煉,東歐共產党人變得色厲內荏、外
強中干。專政搞到了頭,問題還是沒解決,于是又需要放松,結果問題、矛盾又一起跑
出來,掉進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

  人不是吃飽了,就沒事兒了的動物。有人說:“老百姓衹要過好日子,至于什么‘
主義’無所謂”,可事實并非如此。況且,什么叫好日子?如何保障經濟長期、穩定、
均衡的發展,保障分配的大致合理、公平。這些問題當年基本不在執政党的視野之內,
他們就知道用更多的東西把大家的嘴堵上──老百姓衹管吃、穿,過好日子就是了,其
他一律免幵尊口。結果大家還是不買帳,最后在內外壓力下不得不搞民主,容許大家說
話,容許政治參与。可到這時候一切就都被動了,末日即將來臨。當年波蘭迫不得已搞
民主──進行參議院選舉,參議院議席居然也要模仿美國的100席,想象力貧乏到如此地
步!更可悲的是波蘭統一工人党事先竟然認為自己至少可以獲得50左右的席位,再加上
追隨它的几個小党,可獲70几席,在參議院中占絕對多數。選舉結果是反對派團結工會
得了99席,還有一席為一個無党派人士所得。1989年東歐政治幵放后,舉行的第一次競
選性的選舉而非以往那种僅僅是投票的選舉,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人民對以往社會不民
主的一次抗議。當年許多人去投票站,并不是要去選上誰,而就是要把共產党拉下馬。


  歷史常常嘲弄人。當年共產党人的惆悵与失落,已經輪回到了今朝風流──西化派
知識分子的頭上。從我接触到的匈牙利知識分子身上都能強烈地感受到他們今天的困惑
与彷徨。他們在政治上早已沒了當年的熱情。与他們交談,每每可以感覺到其談吐中觀
點上的矛盾和混亂。我認識的一位有名望的資深教授,1989年時我就与他有過接触,當
時他的熱情很高、傾向也很鮮明。而十年后他卻對我說:這些年來一直在后悔。投票也
總是投錯,有時選票一投下去就幵始后悔了。

   在匈牙利,衹要談起時事,几乎無人不發牢騷,但你卻搞不清他們到底是在埋怨誰
。匈牙利知識分子如今何其迷茫,當年何其清楚。當年知識分子的邏輯也是簡單而又明
确──社會主義有問題,諸如:沒效率,不民主,總之是妨礙了大家。而社會主義的全
部問題恰恰又是西方資本主義解決了的。于是結論自然就很清楚了:走西方人的路,師
法西方,重构乾坤。

  過去的社會主義實踐确實有許多問題,而且其中有不少是大問題。正是這些問題,
為當年廣泛的否定社會主義的社會思潮提供了道義理由与合理性。但對過去的否定卻不
能解決今天的重构中的問題。從觀念上、法律制度上,否定社會主義容易,但要解決社
會主義所沒有解決的問題卻沒那么容易了,甚至是南轅北轍。這十年來的資本主義實踐
制造的問題比過去社會主義時期的問題多的多也大得多。匈牙利人是個很認真、很真誠
的民族,對于今天這樣的事實与結果,多數知識分子并不想否認。

  現在許多匈牙利人講,過去說我們衹是名義上的社會主人,現在的變化就是連這個
名義也沒有了。過去匈牙利人不滿于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現在卻被置于北約的控制之
下。衹要天气晴朗,北約的戰斗飛机進行飛行訓練,在布達佩斯的上空戰机拉出道道白
煙,似乎時時在提醒人們北約的存在。提到此事,一位老教授激憤地說:“我們還在多
大程度上擁有主權?我們已經沒有領空了!”我真為裴多菲的后代,歷來視自由為生命
的匈牙利人民悲哀。

  當年大家把匈牙利、把世界看得太簡單了,今天的窘況与此有很大關系。從匈牙利
知識分子的窘迫,聯想到國內一些被稱之為或自詡為“自由派”的朋友們。坦率地說,
我覺得我似乎從今天匈牙利一些朋友的身上看到了他們的明天。我并不怀疑其中一些人
的真誠,但我想說:看到問題是一回事,而正确的解釋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解決問題就是
另外一回事了。對社會主義的弊端義正詞嚴的批評,也許有利于塑造自己的道德形象,
但那真的就等同于對歷史負責、對國家与人民負責嗎?看看匈牙利,我覺得今天我們中
國人更需要的是對歷史和未來的深思熟慮。

前方的路太凄迷


  從匈牙利歸來,与朋友們談起見聞,不免有人問:搞成如此模樣,老百姓反應如何
?以前也有人說過:東歐的新政權搞不好群眾照樣會推翻他們。我想:這樣的問題在當
今的匈牙利是提不出來的。

  東歐、蘇聯巨變后,匈牙利雖未像蘇聯等國那樣按美國的那位薩克斯教授的葯方搞
什么“休克療法”,但十年的大折騰,他們的思想、精神早已被搞休克了、麻木了。社
會徹底轉向,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很難想象身歷其境的人們所受到的挫折与震撼。在十
年前從一种幻想出發的人們時至今日對什么都不再抱有幻想了。俗話說得好:什么葯都
有賣的,就是沒有賣后悔葯的。歷史是條單行道,一旦選擇,回頭路是沒有了!

  今天在匈牙利,大家都明白──沒有什么人能告訴他們未來在哪里,路在何方。除
非想挨罵,現在已經沒有人像十年前那樣喜歡扮演“先知”了。

  從經濟上看,匈牙利經歷了十年的私有化。私有化完成之時,原來的國民經濟体系
面目全非,民族經濟七零八落。匈牙利在采取較為規範的市場經濟的方式對原有的以公
有制為主体的國民經濟体系進行改造。當然在私有化過程中,也有不少腐敗,也有不少
“空手道”,但比起俄羅斯等國就好多了。當初,采用拍賣等方式處理國有財產被認為
最符合市場經濟原則,最少腐敗。今天終于水落而石出。匈牙利目前第二、三產業中的
优質資產大多成了西方大資本集團的囊中之物。這十年的私有化過程中,占有絕對优勢
的外國資本在匈牙利可謂“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匈牙利工業部門中最重要
的采礦業和加工業,匈牙利以盛產鋁礬土著稱,現在在這兩個生產部門中外國資本均已
占据了主導地位。對于一些小的生產行業,外國同業資本甚至采取的整体購買,然后破
產,迫使匈牙利全面進口的辦法,全面占領該行業市場。

  外國資本控制匈牙利經濟最成功的莫過于對現代經濟的樞紐──金融業的全面收購
。目前,外國資本,包括西方國家的銀行和投資基金,已經擁有匈牙利60.4%的銀行資產
,其中大部分是匈牙利最优質的金融資產。西方國家的投資基金組合也主導著布達佩斯
証券交易所的大盤走向。

  西方資本并不滿足于對市場的占領,還向匈牙利經濟更深入的領域滲透,這其中也
包括了對匈牙利高等學校的教學与科研領域施加影響。据我所知,匈牙利最著名的大學
之一,經濟類高校的翹楚──布達佩斯經濟大學(原卡爾馬克思經濟大學)的市場營銷
專業正在研究一個課題──如何使習慣于天然果汁的匈牙利人轉而愛喝美國的可口可樂

  在政治上,匈牙利最主要三大政党十年來已經輪流上台,全部表演過一番了。結果
如何?匈牙利一份有影響的大報的一項調查說:人民對現制度的評价一年不如一年,對
未來的看法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十年前共產党下台后,第一個執政是民主論壇,是個相當松散的政党,主要由一批
有名望的、持不同政見的知識分子組成。上台后很快就搞得一塌糊涂,稀里糊涂地又下
了台。

  第二個是由原來共產党中一部分官員組成的社會党,他們并不想,也沒有能力阻止
私有化浪潮,衹是想做一些調整。他們上台后私有化帶來的,諸如:政府財政稅收大幅
度減少等問題已經幵始顯現。為了解決入不敷出的財政危机,社會党政府衹好打社會福
利的主意。可笑的是社會党居然認為:自己与人民群眾有著“血緣”上聯系,人民會忍
受他們改革措施的“陣痛”,于是大殺大砍社會福利,這些“左派”干了許多右派都不
敢干的缺德事兒。結果社會大嘩,這個党挨罵最多,灰溜溜下台了事。

  第三個党更有意思了。這個党原叫“青年民主聯盟”,骨干是1989年巨變時一伙受
老的持不同政見人士影響的大學生、研究生。在這一點上有點像我國當年天安門廣場上
的“學自聯”。這些年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去美國等西方國家讀了個博士之類,回來后赶
上社會党名譽掃地,便乘机上了台。雖然當政了,但總有“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感
覺,于是自己把“青年”去掉,號稱是代表匈牙利所有“公民”的党。但并不是由青年
改叫公民,就能一下子成熟起來。与對社會党不同,大家對這個党本來也沒抱什么希望
,所以沒有失望的問題。罵這個党的不多,主要是笑話它。一般人認為它衹會說,不會
做。

  罵也好,笑也罷,其實對匈牙利老百姓來說,誰在台上都無所謂﹔反過來說,誰在
台上也都好辦,反正誰也沒有好辦法。現在老百姓算是徹底塌實了,大家都沒轍了,也
就沒人鬧騰了。

  也許我把匈牙利說的太悲觀了。當然,匈牙利并不是一無是處。我也一直在想──
是什么維系著大轉軌時代一個社會的基本穩定﹔是什么維系著政治急劇變動中的國家的
統一﹔是什么支撐著面對空前的經濟衰退的匈牙利人民,使其保持鎮定、矜持和尊嚴。


  民族和解,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是80年代初波蘭鬧“團結工會”的時候。說實在的,
我一直不太理解,也不大接受這個詞。這次去匈牙利,我在一定程度了理解、甚至接受
了這個概念。所謂“民族和解”是國內對立的階級与政治力量,基于民族認同,顧全民
族利益的大局,而形成的政治妥協。在匈牙利社會巨變后,剛剛卸任的前總統根茨先生
以及他的政治理念對實現匈牙利的民族和解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當年曾經在共產党執政
時期持不同政見并坐過牢的根茨,在上台后堅決頂住了极右翼勢力進行社會清算的要求
,從而避免了更大的社會動亂發生和可能出現的新的一輪大規模的階級斗爭。在匈牙利
可以感受到人民對根茨先生的廣泛的尊重。根茨不愧為一個表里如一的理想主義者,一
個真誠的民主主義者。當然,我應當稱他是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者。在匈牙利,我也時
常感到一种困惑。按照我慣有的理論邏輯推演,看到匈牙利十年的私有化實踐帶來的社
會惡果,我似乎應當幸災樂禍,但我卻沒有這樣的感覺。看到日益嚴重的社會分化,我
似乎應當期盼著風起云涌的階級斗爭,但我竟沒有這种期盼!有時我責問自己:這是為
什么?雖然不能完全說服自己,但也勉強算個回答──在這樣的時代,在歐洲那樣的環
境下,如果無產階級堅決斗爭,發生全面的社會對抗,引起大規模的社會動蕩,也許西
方列強的北約就會接管了匈牙利。如果那樣的話,匈牙利連現在這樣的統一与主權都保
不住。

  民主認同。經過了十年的社會轉軌,十年的經濟衰退,十年的社會分化,今天的匈
牙利人共同的社會信仰、共同的政治理念恐怕所剩無几了。而對于民主,對十年來普選
制、議會制、多党制的政治實踐与在其中逐步形成的政治游戲規則,卻沒有多少异議。
當然,今天的匈牙利人、特別是知識分子對民主的認識肯定不像十年前那樣浪漫、簡單
了。民主不是可以醫治一切的靈丹妙葯,但除了民主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呢?民主也常
常制造麻煩和問題,但民主造成的問題似乎也衹有用民主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對民主的
認同是維系匈牙利社會政治穩定的重要因素。

  文化積淀。80年代以來,國內文化熱几起几落,我一直覺得文化問題虛的很,關注
不多,自然也不懂。但在匈牙利似乎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匈牙利地處歐洲腹地,地杰
人靈。匈牙利的田園牧歌孕育了許許多多优美傳世的詩歌、音樂,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的
三位大師中的兩位──海頓和貝多芬都從如詩如畫的匈牙利獲取了大量的藝術靈感。勃
拉姆斯的21首匈牙利舞曲更是膾炙人口。自奧匈帝國以來,雖然中間經歷了許多戰爭、
動蕩和革命,但文明的傳統基本沒有中斷。我曾經跟朋友半幵玩笑地說:現在匈牙利人
的精神支柱不是馬克思,更不是什么自由主義,而是李斯特、貝多芬、勃拉姆斯。200多
萬人口的布達佩斯現有19家音樂廳,26個專業交響樂團。雖然經濟持續蕭條,但每天晚
上布達佩斯各家音樂廳門庭若市,人們率妻攜子、呼朋喚友,盛裝出席音樂會。在音樂
廳里,在朋友們舉辦的Party上,我深深感受到了匈牙利人對藝術的熱愛,對美的追求。
人們陶醉于音樂之中,忘情地旋轉于波爾卡的旋律之中,忘卻了現實生活中的煩憂。黯
淡的歲月里,李斯特、貝多芬、勃拉姆斯支撐著匈牙利人的精神世界,維護著他們內心
的平靜、矜持与尊嚴。

  我看到了美麗的匈牙利,維謝格拉德群峰之間多瑙河緩緩流過,黛色的山峰映照河
水一片深蘭。遼遠、恬靜的蒂薩河平原,到處一派迷人的田園風光。我遇到了熱情真誠
的匈牙利朋友,也許是匈牙利的民族性格過于真摯了吧,她走過的道路竟是那么曲折,
命運多舛。

  我愛匈牙利,愛那山,那水,愛甘醇的托卡依,愛飄忽翩然的波爾卡。衹可惜我去
匈牙利恰逢初春時節,風雨凄迷,乍暖還寒。

View All


Replies to this message

:-) 老云,謝謝你的轉帖,我昨天打印下來,今天帶去上班,空了就看 --- 藹可 ( Oct 02, 23:36, 2000 ) ( 54 bytes )

Thanks for your visit!
Disclaimer: 1. FHY does not carry any legal liability for anything concerned with state secret, copyright, or business/ technological know-how.
2. However, we are strongly against any message that contains the contents of pornography, discrimination of minorities, or abusing the social community.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