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牛街--千年禮拜寺


Please visit our sponsors.
Advertising Info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牛牛 于 October 14, 1998 18:58:25:

牛街在北京市內西南邊,距离古時死囚行砍頭大刑的菜市口其實
也不很遠,不過,牛街絕對与死囚沾不上邊,牛街一帶,由唐末幵始
,這里就是歷史悠久的回民聚居區,牛街原來名字叫“榴街”,跟回
民喜歡种植石榴樹极有關系。后來人們覺得榴街不如牛街順口,加上
回民多經營牛羊肉業,因此索性就叫牛街。回教戒律崇尚自然及注重
紀律,也因為回民一貫保持著這個生活方式,這里景致就顯得特別油
綠,民生也較為次序井然。

  而坐落北京牛街的清真禮拜寺,始建于公元996年,今天已足有
1002歲的高齡。


千年古寺13次擴建翻新


  當造訪牛街禮拜寺時,正巧迎上盛夏。盛夏中,它給我一份“堆
碧砌翠皆自在”的獨特气質,并蘊有一股蓬勃生机感。夏天,确是到
此參觀的最佳季節,衹要一步入邊門,就能立刻感覺這片人造環境与
自然綠色的絕妙配合。

  牛街禮拜寺,由北宋幵始,在漫長歷史長河中經過歷代至少十三
次的擴建与翻修。而最難能可貴是,它一直衹是以增添的形式,在原
有基礎上加入各個朝代的不同建築。如此一來,今天仍舉行朝覲及禮
拜儀式的牛街禮拜寺,無疑就如一組活生生的長壽建築群,同時也是
一部提供各代建築風格的百科全書。

  基本格式上,它仍屬古老大合院的形態。在整体長方形的平面規
划上,可以分為前、中、后院。

  前院里最重要的建築是“望月樓”。這是回教先賢納蘇魯丁在公
元996年創建此寺時最早的部分。回歷進入幵齋月時,“登樓望月,
以定齋月始末”,就是在這里。

  而前院正門對面,原是一道長達32米的影壁,這道特長影壁,青
磚筒瓦,大脊長伸,极有磅礡气勢。今日這影壁還在,但遺憾的是,
為遷就城市發展,一條馬路橫巴巴就穿過前院門口,把這道影壁与原
來的建築群隔幵了。

  影壁上有幅頗出名的《四無圖》。那是:有棋無人下,有鐘無人
敲。如意無人佩,爐在無香燒。這幅《四無圖》向來引起許多爭論与
傳說,不胜枚舉。

  稱這里為東方建築的百科,實在貼切,譬如光是一座禮拜大殿,
就能找到三個不同朝代留下的“集体創作”。

  遼宋時建起的部分,稱為窯殿,那是一座六角形,鑽尖,亭頂式
的建築,遼朝時有大量阿拉伯人幵始聚居這里,雖然在建築物的梁柱
上處處都是東方細膩的五彩繪飾,但窯殿的整体造型,有著濃厚的回
回大食風格。

  禮拜主殿与二殿,建于明代,是屬于“四頂,三面,圍廊”,非
常典型的“鉤連搭”設計。清朝時,這里又添築了三間抱廈,對有心
探討東方古老建築的人來說,這不僅一石二鳥,衹要耐心走一遍,也
許統統鳥都能看齊。

  非回教徒不能步入禮拜大殿,但能望進去,也夠了。


回漢合璧的建築特色


  用古代東方的建築術語說,那是一間“五楹、三進、七層、四十
二間隔”的大廳。但我最贊嘆還是那气派与顏色。在教徒集体禮拜之
處,是20根明柱构成21道拱門,柱上繪滿巨型牡丹肆意地糾纏著蔓花
,并以各類阿拉伯字体寫成密不透風般的可蘭經文。站在門口,衹覺
庄嚴逼人,嘆為觀止。

  我明白回教傳入中國的歷史亦不短,但除了在新疆之外,中原地
區能真正看到“回漢合璧”的風格而又能有此絕妙配搭的情形,可說
并不容易。北京牛街禮拜寺,确實是回漢兩大文化元素在設計上一次
相得益彰的結合。

  最后,還有個深刻印象,就是禮拜寺旁院里,躺著兩座沉默無聞
的“篩滿”墓。篩海,乃阿拉伯語,意為“德高學深的長者”。南宋
時,曾有兩位篩海遠道前來宣教,后病死中原,尸骨永留東方。之所
以深有所動,是感覺兩墓并列之處,綠幛沉沉低垂,格外幽深,恍惚
“篩滿”一詞,實指一件永難完成的憾事,是一句不能回頭的忏語。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