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師行:夏都商亳周偃師*一周未出賓館門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老中 于 November 14, 2000 14:31:20:

偃師行:夏都商亳周偃師*一周未出賓館門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


送交者: 老中 于 November 08, 2000 05:33:44:

偃師行:夏都商亳周偃師*一周未出賓館門

偃師行:夏都商亳周偃師,一周未出賓館門

二○○○年八月十八日


一眨眼,老中俺已經在首陽山賓館里默默地待了整整一個星期。:(
自從住進偃師這個賓館,老中就幵始日夜与資料文件會議為伍。
真個是大門未出,二門未邁。如今,國際互聯網這种新玩意兒,
連站在街邊兒聊天兒的老太太都“知道,知道”了。偃師雖小,
旅社、賓館、酒店卻也早已曉得須要對上網電話實行嚴格限制,
免得賠慘了電話費。所以來時特意帶上的筆記本也沒派上用場。
其實,即便是有上網机會,整天亂忙的老中俺也沒那個時間啊。:(

偃師雖不大,卻也頗有些神仙靈气:西有白馬寺,東有宋陵牆﹔:)
北有邙山孟津渡,南有緱氏陳玄奘。偃師自古以來,人杰地靈。
上古稱為亳地,帝嚳高辛氏曾建都于此。夏都斟邵。商都西亳。
周武王伐紂,回師息戎,遂名偃師。周穆王時代的那個机器人,
就是一位叫偃師的大師制造操作的。据說偃師有三個全國之最:
即全國最早的國立大學東漢太學﹔全國最早的天文台東漢靈台﹔
全國第一座石拱橋旅人橋。唐僧陳玄奘故里在緱氏鎮北鳳凰谷,
那里修竹茂林、流水潺潺,風景如畫。瞧瞧,這么美麗的地方,
這么多引人入胜的文物古跡,俺老中咋就抽不出空兒去轉轉呢?:(


偃師信息港:http://www.lyinfo.ha.cn/lygv/corporation/yanshi.htm

所有跟貼:

老東西你還喘著呢? - 老劍 (43 bytes) 10:43:45 11/08/00 (0)
Yah, why not ? Welcome back. - Four-woods (100 bytes) 06:07:46 11/08/00 (2)
在河南,几乎每個地方。。。 - 老中 (46 bytes) 06:50:09 11/08/00 (1)
I am from Henan too, - Four-woods (350 bytes) 09:37:58 11/08/00 (0)
你的信箱我死机時丟了 - 宛云 (63 bytes) 05:38:13 11/08/00 (5)
哦,不要緊,老中俺這就再給你發過去一次地址 - 老中 (154 bytes) 05:55:37 11/08/00 (4)
老中搞什么鬼? - 大江 (45 bytes) 06:48:06 11/08/00 (3)
后來,俺老中又去許昌。。。 - 老中 (226 bytes) 06:59:23 11/08/00 (2)
火燒和壓埋都不是好辦法, 要用一种催腐劑。。。 - 大江 (36 bytes) 07:21:45
11/08/00 (0)
好久不見,問老中好 - 酒心 (125 bytes) 07:14:45 11/08/00 (0)

新鄉行:林姓祖祠比干廟*唐韻古音八里溝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


送交者: 老中 于 November 08, 2000 05:21:15:

新鄉行:林姓祖祠比干廟*唐韻古音八里溝

新鄉行:林姓祖祠比干廟,唐韻古音八里溝

二○○○年八月八日


來到新鄉,老中就會不由自主想起一件有趣的事:大約十年前,
在硅谷,老中与一群台灣鐵路公司的專家們偶遇閒聊。那時侯,
大陸人与台灣人見面,往往彼此都會產生一种十分新奇的感覺。
那是一种既親切卻又感陌生,想接近卻又須稍拉幵距离的感覺。
聊幵后,其中一位中年人頗有興致地問老中知道不知道新鄉市?
老中答:知道,知道。新鄉就在我們河南省。那可是個好地方!
剛解放時曾經還是平原省省會呢。后來隨平原省并入河南省了。
“解放?”,他表示不解。老中也一時納悶兒:“嗯,解放”。
這時,一位略上點兒年紀的台灣老專家插話,對那中年人解釋:
“哦,他們說的‘解放’,就是我們說的‘光复’”。這一來,
老中也糊涂了,直尋思:這大陸解放怎么會被台灣說成光复呢?
這個疑問一直伴隨著老中過了好几天。后來,老中突然明白了:
那位台灣老專家定是把老中說的“解放”給理解成抗戰胜利了!
事實上,新鄉市是在1949年至1952年間為平原省省會的。哈哈。

那六七十年代家喻戶曉《平原游擊隊》,故事就出在新鄉地區。
平原省是平原游擊隊的故鄉,也是抗日英雄李向陽原型的故鄉。

新鄉古謂庸國(平原省又稱庸國,真是平庸中見偉大了。呵呵),
春秋屬衛,戰國屬魏。新鄉百泉湖風景秀麗,水下蘊無數泉眼,
細流常年涓涓,裹挾著一串串兒气泡時時涌浮,有如珍珠萬千,
故又名珍珠泉(安陽水冶鎮亦有珍珠泉)。百泉乃古衛水之源頭。
池北岸山坳中有座古衛源廟,廟院里古碑林立,盡可尋幽探古。
老中于廟中匆匆一轉,竟也見到了鄭板橋的竹葉詩畫碑刻一通。
百泉之名甚古,可以遠溯至上古三皇時代,於殷商時尤富盛名。
《詩經》中亦有贊美。《荀子》之《儒效篇》云:“武王伐紂,
暮宿于百泉”。新鄉牧村鄉即牧野大戰之古戰場,有古太公廟。

衛輝北臨之淇縣(現已划歸鶴壁市),即是殷商故都朝歌之所在。
如今朝歌早已沒了殷紂王。不過那里卻有個自稱隨便的小美媚,
是老中在河南報業網站的山楂樹聊天室里結識的可愛的女網友。
她曾表示過愿作向導,領老中好好逛逛朝歌城內外所有的景點。
唉,誰知道俺這身不由己的可怜老中啥時候才能有那個机會呢?

殷太師比干廟位于新鄉衛輝市城北,比干墓自周武王克殷時封,
迄今已三千余年。墓旁立有孔子親筆所書大篆《殷比干莫》碑。
比干沫邑人(衛輝北),子姓。公元前1092年夏歷四月初四日生,
公元前1029年(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十月二十六日為紂王所殘殺,
終年63歲。殷紂王受妲己唆使將比干剖腹挖心肝以辨黑紅忠奸。
比干的夫人帶孕潛逃,于深山老林中誕下了比干的遺腹子堅公。
周武王滅殷后,遂賜堅公林姓,故后世皆尊比干為林姓太始祖。
如今海內外滿天下林氏后裔盡源于此。比干廟內也遺有古碑林,
其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吊比干文碑是文史書法价值极高的珍品。

西距百泉不遠的石門景區,風光絕佳,是极好的避暑旅游胜地。
前年公司組織員工去石門山游玩。北出鄭州,車行僅個把小時,
即到石門山。下車徙步,衹見山路彎彎,溪流潺潺,懸崖峭壁,
峰徊路轉,老中心曠神怡,竟恍然如行于山清水秀的國畫之中!

於岔路口,見一位獵戶正在出賣獵物。他面前放著兩個鐵籠子,
一個裝衹貓頭鷹(獵人說那不是貓頭鷹),另一個裝了衹貓豹。

老中可以在极近的距离細看那衹貓頭鷹,它兩衹眼睛呈瑪瑙色,
直徑在兩公分以上,晶瑩透亮,炯炯有神。黑色利爪堅硬如鐵。

貓豹,大小形狀如虎紋家貓,衹是顏色偏土暗。老中以手逗之,
它伏身含胸向上勾頭目露凶光發出眼鏡蛇般的“哈哈”气息聲,
大張的嘴巴顯得比腦袋還大,爪牙尖利异常,顯然是衹小猛獸。
据獵手講,貓豹十分凶殘,常逮家貓為食,連虎豹也懼其三分。
這話使老中不禁想起小時侯聽人講過的愛抓貓吃的“山狸貓”,
想來就是這种貓豹了。貓豹晝伏夜出,不會象家貓般的喵喵叫。

沿著山澗北邊小路走到盡頭兒,是大半圈兒鐵桶樣的立陡石壁。
一泓細細的瀑布從二、三百米高的山崖上飄然而下,宛如龍涎。
遠看,那瀑布顯得很細很細。到跟前,才發現它足有十几米寬。
山路從瀑布后石壁下的石槽中穿行而過,繞著瀑布轉了半圈兒,
從南面又回到瀑布下碧清的深潭邊。瀑布后面淺淺的水簾洞里,
有座小小的山神廟,終年香火不斷。老中在瀑布后面站了很久。
細細品味和玩賞著“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的情景。其實,
那不是秋月而是太陽。在瀑布后面的水簾洞里隔著水簾看太陽,
晶晶瑩瑩一點也不刺眼。雖然看不到彩虹,卻也另是一番美景。

回到岔路口走另一條小路,沿貼著石門南門框修造的石階向上。
所謂石門,其實是兩座几乎擠挨到一齊的高大石山。外看象門,
里面看是一線天。石門頂上還有門楣,那是塊徑十余米的巨石。
石階一直通到巨石底下,在那里可避風雨,也可作手擎巨石狀。

從巨石下繞到石門的北門框,上去,就是瀑布頂上的上八里溝。
那兒有不少山戶。可以吃到既獨特又便宜的真正山野風味小吃,
還能喝到山民們自釀的柿子醋。在這偏僻的深山石屋的房頂上,
你還可以看到几個白色大炒菜鍋一般的衛星電視微波接收天線。

在山民的院子里,老中見到了很多兩頭用圓木板封閉的圓木桶,
是用截成六七十公分長、三四十公分粗的掏空了的原木制做的,
還用泥巴密封過,其中一立面上鑽了一個直徑一兩公分的小洞。
真奇怪,也不知這是干什么用的東西。老中楞楞地瞅著想啊想。
直到看見一衹小蜜蜂鑽進了那個小洞洞兒里,老中才豁然醒悟,
啊哈!蜜蜂箱!老中小時侯跟老父親學過養蜂,光是養蜂的書,
老中就看過几百本。自然就想起來了此即中國式的古老養蜂法。

玩山玩水玩石頭,玩不足玩不夠,可是,天快黑了,該回去了。
老中再戀戀不舍,也不得不回到下八里溝的停車場,集合候車。
車場邊空地上,有几個十一二歲的山丫頭山小子兒在跳皮筋兒。
老中瞅著也甚覺有趣兒。你看他們一邊兒跳著,還一邊兒唱道:
“yet e sa,sa e yet,yet e sa se wo lou qet,qet ba ... ”
老中直看得聽得入迷。猛然間,老中心里一陣狂喜:丫,入聲!
古音呀!你聽那急切短促帶收舌的“ya(一)”和“qa(七)”音!
美妙雅!老中一直以為在如今的中原地區早已沒有了入聲古韻,
未成想於此离鄭州不足一百公里的山溝里竟然聽到了唐韻余音!

新鄉信息港:http://www.xxinfo.ha.cn/dwxc/xxly/jingdian.htm

所有跟貼:

你怎么知道是唐朝古音,根据何在? - 網上飛 (60 bytes) 13:15:49 11/08/00 (0)
New "Tao Hua Yuan Ji" - Four-woods (86 bytes) 06:15:55 11/08/00 (2)
四木兄過獎了。可惜俺老中去那兒玩兒衹有一天的時間。。。 - 老中 (108 bytes) 06:34:38 11/08/00
(1)
Really? Then that is the place I want to have a look, in the future maybe. - Four-woods (0 bytes) 09:28:55
11/08/00 (0)

平頂山行:首山應國沙和尚*沈宗葉祖劉始郎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


送交者: 老中 于 November 08, 2000 05:11:43:

平頂山行:首山應國沙和尚*沈宗葉祖劉始郎


首山應國沙和尚,沈宗葉祖劉始郎

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出鄭州經新密繞嵩山過登封奔汝州。接近臨汝時,
卻見公路橋梁已被洪水沖垮。原來自進入七月份,
整個原本干旱的河南省都在三天兩頭的下大暴雨。
降水一時太多,到處是溝壑漫溢,大小河水猛漲。
沿途可見不少建在河灘台地的樓房農舍被水沖歪。

于是衹好退回,繞道穎陽伊川再走臨汝鎮到汝州,
工作原因在此略停。然后經由寶丰到達平頂山市。

平頂山下的平頂山市是河南中部的新興工業城市,
煤炭基地。神馬集團(產汽車胎簾子布)即在此。
這里礦產資源丰富。號稱黑白兩金:煤礦和鹽礦。
市區人口約五十萬。平頂山市于五十年代末建市。
解放前這里衹是平頂山下的几座小山村。平頂山,
山頂平平,遠看就象一座古老的土埋半截的宮殿。

平頂山東北襄城縣還有一座山:歷史悠久的首山。
所謂首山,是說此山即昆侖山脈東起之第一座山。
史載上古“黃帝首山采銅制兵”,即是指的此山。

平頂山市轄汝州市(原臨汝,1988年設縣級市),
舞鋼市(鴻門宴上舞劍護沛公之猛士樊鄶的封地,
舞陽曾發掘出与現竹笛一樣的八千年前的骨笛),
寶丰縣(有品質及儲量均遠遠超過宜興的紫砂礦,
近年在清涼寺一帶發掘出著名的北宋汝瓷官窯),
魯山縣(魯班公輸班的故鄉,當地有魯班故居),
葉縣(上古之昆陽。有好龍風範的葉姓始祖葉公,
系楚貴族,實名沈諸梁,食采于葉邑,人稱葉公。
孔子周游列國曾拜訪葉公,葉公也曾問政于孔子。
葉公之后裔,以沈或葉為姓,尊沈諸梁為始祖),
郟縣(曾記否“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人民公社”),

北宋大文豪蘇軾父子安息之地就在郟縣小峨嵋山。

平頂山的旅游資源非常丰富,有千年古剎風穴寺,
風景如畫石人山。還有神盪溫泉池,火珠香山寺。

石人山位于平頂山魯山縣的西部。此山古謂堯山,
因帝堯孫劉累祭祖立堯祠得名。劉姓概起源于此。
石人山附近還有座白云山,山在洛陽欒川縣境內。
這兩座山奇妙秀麗,風景比翼,以前老中都去過。
可惜除了石人山主峰外,別處都被記憶給搞混了。
尚記得,有一處极險要的羊腸小山道兒。右邊兒,
立陡直矗云霄的千仞峭壁,仰不見天日﹔左邊兒,
黑森森似無底的萬丈深淵,俯不見地府。那一次,
后邊跟群小朋友。見他們哆哆嗦嗦貼石壁挪過來,
至今想起仍一腦子后怕。那小路還不到一米寬丫!

平頂山市,號稱鷹城。乃起因于近年來考古發現,
這里就是早已湮沒于歷史的商末周初之應國所在。
應國,史籍中最早曾見于公元前1324年。(左傳、
詩經、史記等書均有有關應國的記載)。文革后,
在考古發掘本地一座春秋古墓時人們惊訝地發現,
墓室中到處都是鷹的圖案,鷹的壁畫、鷹的飾物。
原來,上古時期,中國漢字的“應”通假“鷹”。
商周時代的應國(汝水穎水在其北)也就是鷹國。

西游記中大名鼎鼎的大沙河,流經平頂山市南部。
在前不久大面積暴雨中,平時几近干涸的大沙河,
流量竟達到每秒六千多立方米,遠遠超過了黃河。
怪不得沙悟凈出家前落草為魔時會在此興風作浪。


平頂山信息港:http://www.pdsinfo.ha.cn/
http://pds.henanews.org.cn/ycly4/三蘇墳/sansufen.htm
http://pds.henanews.org.cn/ycly4/石人山/石人山風景簡介/newpage3.htm


附:程坦網友的帖“說起平頂山,我來補充几句”:


說起平頂山,我來補充几句

本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其他網站轉載或轉貼請注明出處并保留原作者署名。
傳統媒体轉載請事先与原作者及清韻書院(恩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聯系。

作者 程坦
時間 2:39:46 6-8-2000
主題 說起平頂山,我來補充几句

平頂山近兩年在旅游方面靠“石人山”火了又火。
据我一個朋友說,那里拉游客的小公共僅在5﹒1期間的几天內,
就賺到數萬(我記不太清楚上了6位數沒了)。
我聽了嚇一跳。一輛小公共在几天內就有這樣的收入實在讓我
有些意外,不過從側面也看出石人山受歡迎的程度。

石人山位于河南省平頂山魯山縣西部,地處伏牛山東段,總面積
268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蛤蟆石)海拔2153.1米,主要景觀
240多處,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60座,海拔2000以上的山峰
30座。其因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水質优良,人
文景觀輝煌而得名。

我曾經去過一次,在那里洗了溫泉浴,感覺不錯。那里的很多蔬菜
都是真正的無污染生長的,喝天然水燒出來的飯,吃小鍋蒸出來的
饅頭,沒有飼料喂出來的豬肉真是香!

石人山的山是我爬過的比較有趣的山了。(記得曾經去過的泰山和
嵩山都沒什么意思)
覺得有更多的天然成分在里面,山上一眼望去是郁郁蔥蔥的綠,這樣
的綠不是在什么山都能看到的。那中由于樹木較多而山气較重而帶來
的更為清新的空气給我留下了挺深的印象。

石人山的有些山路并不象一般的名山大川那樣規矩,但是人爬起來卻
不會覺得枯燥無趣。當然,這樣的不規矩并非是說不安全。

在平頂山,除了石人山我當時還去了据說是亞洲最大的航空展覽館,
具体的介紹我都忘了,衹記得那里的飛机确實多。

禹州我也是去過的,雖然沒走什么地方,但是曾在那邊的大禹山呆
過半個月。
幵始去的時候曾經認為自己會受不了:在這樣沒有電腦沒有大量的衛星
頻道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娛樂設施的地方,半個月怎么呆?
但是去了之后我才發現自己被那里的清爽幽靜深深吸引住了。
那段時間,我真正体驗到了什么是風吹樹葉沙沙響,什么是清晨窗外鳥
鳴忙,什么是靜夜登山望明月,什么是清請山泉丁冬響。
有時走到山上的小戶人家,走過他們干凈的小院,覺得能生活在這樣的
地方真得很清心很舒服!
衹半個月,我吃胖了一圈。
呵呵

許昌行:崇侯夏侯灞陵橋*神奇鈞瓷大禹州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


送交者: 老中 于 November 08, 2000 05:07:46:

許昌行:崇侯夏侯灞陵橋*神奇鈞瓷大禹州

崇侯夏侯灞陵橋

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往東北方向出平頂山過襄縣就進入了許昌市地界。

許昌,上古謂許。所謂許,恐怕跟許由不無關系。
這位聽到帝堯欲讓其位就跑到河邊洗耳朵的大仙,
如果不是出生在許,那許國就一定是因他而命名。
再往后,天下所有許姓人氏都是以這兒為祖根了。

當然包括說文解字的許慎和白蛇娘子的老公許仙。

嵩山遠古亦謂崇山。据說封神榜里的崇侯氏一門,
原是大禹王之后,華夏夏族之根,源于嵩山一帶。
到了三國時期不知怎的統統變了姓氏,稱夏侯氏,
又稱夏后氏。夏后即崇侯。而這夏侯氏一門老少,
卻不知怎的又統統跑到魏都許昌。一時豪杰輩出,
甚是彰顯。這大約是因為曹操曹孟德本姓夏侯氏,
后來過繼給當太監的曹氏舅舅做了兒子的緣故罷。

前不久,曾風聞媒体說蘇州市有一戶复姓軒轅者,
號稱華夏五千年黃帝傳宗獨一苗。殊不知在河南,
僅是許昌地區,就有上千戶的軒轅氏人士。甚至,
有一個村子,几百戶的人家全部都是姓的軒轅氏。
其實也并不奇怪:從許昌市往北走四、五十公里,
即黃帝故鄉有熊國、中華第一都黃帝之都--新鄭。

許昌古跡:小西湖、文明寺塔、春秋樓、灞陵橋。
還有夏啟昭告天下“廢禪讓而家天下”的古鈞台,
漢魏故城,神醫華佗墓,曹操射鹿台、練兵台等。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灞陵橋了:“灞陵傷別”處。

神妙鈞瓷大禹州

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出許昌市向西北行約四十余公里即是禹州縣級市。
平頂山之首山、許昌、禹州构成了一等邊三角形。
禹州再往西北約四、五十公里就是中岳嵩山主峰。
禹州,即大禹之州,北宋時也稱謂鈞州。出鈞瓷。
人們說中國是瓷器之國。而中國的各种瓷器之中,
最神妙、最令人惊嘆的莫過于鈞瓷。因窯變微妙,
十分難控,且能使鈞瓷顏色、紋路奇巧神妙多變。
所以,鈞瓷特別适于燒制各种珍奇的陶瓷藝術品。
而燒出來的鈞瓷藝術品,絕頂出色,也极其珍貴。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