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三)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臨時 于 December 08, 2000 04:37:15:

送交者: 臨時 于 November 27, 2000 10:02:46:

感覺(三)

鞋子里的一粒石子
--感覺《破浪》

片名:Breaking the waves
導演:Lars Van Trier
編劇:Lars Van Trier
主要演員:Emily Watson,Stellan Skarsgard

這部電影,我完整地看過兩遍,斷斷續續地看了一遍,卻還是
很難說清楚自己的感覺:不是徹底的感動,也不是利落的遠距
离思考﹔不是一种毫無拒斥的喜愛,也絕對不是反感。它就那
么抓著你,讓你很難放下,更難有一個結論。好象正如導演所
期望的,它是你“鞋子里的石子”,讓你沒有辦法很輕易地側
身回避一下,然后接著過你的生活,它讓你不停地想要問自己
一點什么,但卻連問題本身都是模糊的。這,實在是一部很特
別的電影。

我非常想搞清楚這粒石子是怎么溜進我的鞋子的,于是便有了
下面一些思考。

一,象征的紀實

一般來說,電影里有兩個傳統,現實主義的和表現主義的。一
部電影即使是以提出問題為指歸時,手段也大体仍可以歸于這
兩類之一。籠統地講,前者會比較注重“真實性”,避免僅僅
為了提出問題而把故事變得不那么“可信”,需要极端狀況時,
常會精心設計“合乎常理”的极端背景。后者則會大量使用隱
喻象征的手法,雖然一般仍相當重視細節的“真實”性,整個
故事的可信度卻往往不是首要的考慮,故事能帶出的思考,甚
至嘗試講故事所允許的藝術表現手法,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按照這种粗略的划分,《破浪》算是哪一類呢?如果靜下心來
想一想,整個故事的“可信度”是比較有限的。片中的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概率几乎為零。但是,影片的手法又是相
當极端的現實主義的手法,自然光的大量使用,現場錄音,實
拍外景,不加蒙太奇的長鏡頭,甚至類似家庭攝影的手提式攝
影。簡單地說,電影是以一种紀實的手法講述一個几乎不可能
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手法,影片把一個极富象征意義的故事拉
到你的面前,制造一种“就在你身邊”的現場感,從而拒絕了
遠距离的文人式的討論的舒适。它需要你感情的或者情緒的投
入,需要你面對自己的情感或者情緒。因為對于這部影片來說,
挑戰不在于解讀故事,而在于解讀自己的直接的情緒變化。從
效果上說,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大量的各种影評里,极少有外
科手術式精确的“學理”分析。從每一篇影評里,你几乎總可
以触摸到文字后面的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触摸到他們各自不同
的標准,關于道德的,關于宗教的,關于愛情的,最后,才是
關于理性觀念的,和關于電影藝術的。

想象一下,如果這個次序倒過來,鞋子里有石子的人一定會少
了許多。

二,底線的底線

為了愛去做妓女的事情并不是沒有發生過,比如母親為了撫養
子女或者老人,等等。其中似乎總有經濟的生存的考量。但這
部片子沒有,它的問題是:為了一种的“愛的証明可以使被愛
的人生存下去”的自信和“愛的考驗來自上天”的宗教執迷,
而違背同一宗教所規定的道德律令和人世間一般的道德標准,
是否是可以接受的?是否還可以稱之為愛?是否還應該如同其
它的愛一樣得到祝福?是否是徹底的無罪?

是?還是否?問題放在那里,回答卻很難。

為什么一個回答會很難?這個問題才是真正的鞋子里的石子。
你信上帝嗎?你怕回答錯嗎?你可以謹慎地遵守《圣經》的道
德律令,向后退,拒絕說“是”,但是你真的可以說“否”嗎?
那么你的底線在哪里?如果是為了治療所需的錢而去做妓女,
你能不能接受呢?可以了?那么兩者的區別是什么?一种是為
了看得到的需要,一种則衹是自己的信心?那么對愛的力量的
執迷的信心是罪了?是,還是不是?什么樣的信心是執迷的,
什么樣的信心不是執迷的?所謂對神的信心,又是對什么的信
心,如果不是對愛的信心的話?

你可以不回答所有的問題,說“我不喜歡這個女人”,轉身离
去,但那石子仍在你鞋里,不管你是不是去想它。

你不信上帝?那么問題還是一樣的,是,還是否?你接受得了
這种愛法嗎?如果不能,為什么?因為它違反了你的性道德底
線,還是別的什么?性道德底線是否有資格來審判一种專一到
瘋狂然而确實在是純真的愛情?等等,等等。

問題的單子可以很長,對每一個不同的人,都可以不同。

似乎最簡單的方法是跨過去全盤接受,但真正能跨過去的人很
少,不需要借口和解釋就能跨過去的更少,鞋子里的石子似乎
并沒有那么容易倒掉。

一部電影,當它挑戰你的底線但又衹比你的底線多走了一步的
時候,正是最令人難以繞行的時候,這部電影就穩穩地站在這
個位置上,以不斷搖擺的鏡頭,講述一個充滿動蕩的故事。

三,宗教与反宗教之間

關于這部電影最熱鬧的話題,就是它是不是反宗教的影片。一
方面,你可以看到教會的陰暗(這并不是手提式的必然效果,
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所有病房鏡頭都要亮得多。),專
制,虛偽,和非人性。但另一方面,BESS的行為又具有強烈的
宗教意味:為愛受苦,受辱,為愛禱告而在抉擇關頭沒有來自
上天的回答,為愛去死,熟讀《圣經》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
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一邊是把令人壓抑的教會解剖的鮮血淋灕,一邊又響起天堂的
鐘聲,世俗化的攝影似乎又不是要讓你去反省宗教的真意義,
倒更象在刻意淡化宗教的意味。你不知道導演到底要說什么。

也許,本來重要的就不是導演要說些什么,是你自己要想些什
么,衹是我們不大習慣這樣而已。

所以當一個廣闊的提問題的空間放到你的面前的時候,你感到
的是緊張与迷惑,你有一种被迫伸長的感覺:你需要知道自己
的問題,你更需要去回答它。

你,需要自己選擇一粒最适合(磨礪)你的石子。

四,距离控制

熟練的工匠對自己的手藝是很有信心的,這部片子也是如此。
在紀實性的手法中,它敢于數次打斷自己的故事。每一次接近
一個高潮的時候,它一定會停下來,給你一個靜止的畫面,一
段含義不是十分明晰的歌。作者有充分的信心再把你拉回來,
然后再推幵距离。或者干脆說,它需要你的投入,但不需要你
陷入強烈的感情高潮。在現實到紀實的手法中,它堅決地維護
著最后一點距离。它不需要你被感情壓倒,它需要你停下來。
因為在急速的感情澎湃中,你甚至連鞋子也不需要,更不用說
石子。《媽媽再愛我一次》不需要這樣的停頓,甚至《Les Miserable》
也不需要這樣的停頓,但這部影片需要,甚至結尾的高潮也是
一閃即逝。你几乎沒有机會淚水汪汪地做一個多情的圣人。注
重提出“問題”的電影常會小心地避免過份的感情高潮。但如
此“明目張膽”地以停頓的方式一次次拉幵距离的,似乎還很
少見。打斷七次,這對一個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多少可以算是
一個有些惊人的數字。

五,結語

不管考慮了多少遍關于石子的來歷,都無助于把石子踢出去,
石子還是石子,石子依然在那里。大概也正因此,這部電影才
會始終深深地吸引著我,不斷地讓我發現新的東西,關于電影
的,還有更重要的,關于自己的。

鞋子里有一粒石子的日子,也許是好的。至少,一點刺激可以
使你不那么麻木。

所有跟貼:

挑點不是錯的錯:教會和病房的亮度不能類比 - 宛云 (559 bytes) 13:04:10 11/27/00 (2)
也許你是對的 - 臨時 (579 bytes) 14:28:58 11/27/00 (1)
林老大,怎么現在都是流行個手提,俺也幵始迷糊了:( - 笑嘻嘻 (490 bytes) 18:39:11 11/27/00 (0)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