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當年知識份子入党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板頭 于 December 16, 2000 11:21:22:

送交者: 板頭 于 December 10, 2000 18:21:48:

侃:當年知識份子入党

我這里說的知識份子是指中國文化大革命前的知識份
子,又經過了文化大革命的。

文化大革命,在兩派打斗過程中(1966年到1968年),
文藝界的党組織生活基本也亂了套。后來,無論造反
派還是保皇派,群眾組織有受中央肯定的,有未受中
央肯定的或被中央否定的。革命委員會成立了(1968年
到1970年),党組織生活才又慢慢恢复起來。在台上
的一派紛紛被結合進各級革命委員會之中。這一派中
才有人有机會加入共產党。

而緊接而來的干部下放五七干校(1969年到1974年),
失敗的一派就首當其沖成了'光榮'的五七戰士。這些
知識份子當中有誰要想在五七干校入党比登天還難。
就算原本是党員的,都會因种种檢舉揭發而被組織
重新調查。

當時很時髦的一項工作就是文化大革命中未'犯錯誤'
一派的人去'搞外調',調查核實這些檢舉揭發的材料。
一查就查三代﹔查入党介紹人是否有問題,是否混進
党內﹔查被揭發的事情是否屬實﹔查各次運動中的表
現。被訪人往往因為不知道被調查者究竟出了多么嚴
重的問題,害怕牽扯到自己,而提供有利于自己,卻
并不一定符合事實的材料。

在后來几年的不斷的運動當中,雖然陸續有恢复党籍,
恢复工作或重新安排工作等事件發生(1973年到1975年)。
但除了工農兵之外,知識份子要想入党還是非常難的。
如果出身不好就更沒有可能。除非有很特殊的、很'左'
的'具体'表現:表現出很'高'的階級斗爭覺悟﹔表現
出很'徹底'地与自己的出身、'肮臟的過去'、資產階
級靈魂'決裂'﹔表現出。這种入党前的組織烤煙,SORRY,
組織'考驗',直到打倒四人幫,鄧小平上台,尤其在
文化界,沒曾有過絲毫的寬松。相反地,在意識形態
領域里,隨著王張江姚的滅亡,清理階級隊伍的工作
更深入了一步。

文藝界,在從江青'三突出'的創作原則向著'百花齊放'
的道路挺進的過程當中。各級領導一直還是心有余悸的。
体現在影劇出版界,對作品的內容乃至其作者的審核仍
然是非常左的。提倡集体創作或合作,歌頌党,歌頌
工農兵。并且尚未恢复稿費。對于個人創作的作品,
如果拿一個共產党員和一個非党員的來權衡,那么,
出自党員之手的作品的'出線'机會要大得多得多。能
參加作品審查的也多是党員才行,哪怕是工農兵党員。

在這個過程當中,許多知識份子對共產党及其無產階
級專政由恐懼到茫然。如果不是根本的利益沖突,很
少有人會真心去追求這种共產主義,追求入党。抱著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更多的知識份子在'冷眼
向陽看世界'。

也就是從四人幫倒台幵始,是不是一個党員,其所帶
來的私利沖突,也越來越多地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党
員的特權(精神生活方面的以及物質生活方面的),党
員的优越感,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文件傳達到省軍地師
縣團級'那么單純。這特權利益已經包括走后門、工作
分配、子女安排、住房以及后來的出國等等等等。

所以,在大部分人知識份子們真正'俯首甘為儒子牛'
的同時,為了如上這些利益,也有人會投机鑽營、討
好組織一把。

因此我說,知識份子,特別是文藝界的知識份子,在
這個時候(1973年到1980年,尤其是1976年到1978年),
能夠入共產党的人,是明顯有別于以下兩類入党的知
識份子的:

第一類:1980年后,改革幵放后,人民逐步看到了國
家在共產党的領導下的建設的成就,恢复了對党的信
心,許多知識份子人主動要求入党。

第二類:1982年后,改革過程中,國家重視知識份子
的力量,落實知識份子政策,主動拉了不少知識份子
進入共產党內。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