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不能戰胜中國?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CG 于 January 05, 2001 03:35:00:

日本為何不能戰胜中國?

--------------------------------------------------------------------------------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

--------------------------------------------------------------------------------

送交者: CG 于 December 19, 2000 06:31:34:

若論及抗戰時日本之所以未能戰胜中國之理,則我以為首先
并不在于其軍事戰略上的錯誤,而在于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陷
入了他們曾一再戒備自己的陷井中:即仍然過分相信了軍事
力量和戰略的作用。之所以如此,則當然和日本其時軍人干
政,使得有遠見的官僚無法發揮作用有關。

試察中國之歷史,全面亡國于外來侵略者,則蒙元与滿清。
蒙元之所以胜,則基本是全賴其軍事优勢:一在于在十二三
世紀,尚出于冷兵器作戰時期,騎兵之优勢相當明顯。再加
上蒙古在天才成吉思汗之組織下,其軍事組織之效能達到冷
兵器時代之极致。蒙古騎兵業正是依賴此一軍事上的絕對优
勢,而能在一定時期狂掃歐亞大陸。而一旦面臨江南之沼澤,
騎兵之長不能發揮,因此北兵對江南之統治,向來极為薄弱﹔
占領也是极為困難。而蒙古更因衹賴武力,不知道搞民族統
戰,使得其終于得亦匆匆,失亦草草。

滿清則不然,懂得軍事之力,實不足賴。未入關前,即大搞
統戰政策,使得無數漢將明臣,能為其效犬馬之力。滿清入
關后之平定中原、剿滅江南,九分之力出自漢人之手。康熙
所謂“自古漢人之亂必用漢兵剿平”者也。滿清則衹通過派
駐監督机构,牢牢掌管住中樞。明之亡,亡于此也。

弱勢民族要想戰胜并統治強勢民族,這也是唯一可行之途徑。

再看日人六十年前之侵略,則其韜略實介于蒙元与滿清之間
也。應該說,日本在侵略中國之前,曾作了從文化到軍事上
的長期的准備的,因此才有諸如稻葉君那樣的“清朝全史”
之研究。他們對文化征服和以華制華之根本重要性,尤其在
早期,是十分清楚的。這尤其可見証于日人在滿洲的長期儲
備。日本在東北的殖民統治,應該說是十分成功的(東北的
學友,或比較清楚)。然而它一經入得關內后,慢慢就失去
了信心,操之過急,而反主要賴以軍事征服之上了。雖然,
它也懂得占据一定之地后必要扶持親日之力量,以達到“以
華制華”之效果,卻終于失之倉促和并未重視到根本重要之
地步。同時,它又無法如滿清那樣,善用漢人之兵之將,尤
以偽軍之戰斗力之弱,就可見一斑了。則雖然在形式上它仍
能似乎很好地執行“以華制華”之戰略,因此扶持了數百萬
之偽軍,實質上卻未能達到其之效果。

所以如此,則實又与在三十年代日本与三百年前滿清之自身
所處之地位有關。滿清入關前,相較于中原帝國,地位卑微,
自卑之心業多有。因此其之气勢實很低萎,反能善用明臣漢
將﹔日人則挾明治之果實,比照于中國之暗弱,其之欲入主
中原,是抱著高我中華一等之態度的。這尤其可見証于其時
日人乃至我方之言論中。在軍事上,則日人更攜甲午与日俄
之輝煌戰果,對中國實在是過分小看,以為憑借其之鐵騎,
就足以征服了。所以漢人但有降日,則無一能如當初努爾哈
赤皇太极對範文程洪承酬吳三桂一般。如此自傲心態,最終
使得其不能充分發揮漢奸之作用。而中國要亡,如果不靠漢
奸,那是決絕不可能的。

日本之所以未能亡中國,實在是因為它未能很好地實施“以
華制華”之戰略也。他們雖然很好的研究了清史,卻終于把
康熙之“自古漢人衹用漢兵剿平”之教訓當耳邊風。衹是由
此,則我們也實該自警。否則若多几個盛島事件,而上國不
以為惕,則我衹怕中國遲早還要重陷异族之手。

CG

所有跟貼:

滿清与日本之不可比 - spk (313 bytes) 19:01:37 12/19/00 (0)
也未必然 - 臨時 (1803 bytes) 13:08:21 12/19/00 (3)
迷糊之言甚為在理,日本軍部之所以以下制上. - 風兮兮 (30 bytes) 19:28:42 12/19/00 (0)
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 - 蠻人 (648 bytes) 14:12:37 12/19/00 (1)
洪承酬這樣的沒出現? 比吳3桂厲害的都不是沒有 - 中秋 (0 bytes) 14:59:01 12/19/00 (0)
主要還是國際背景吧。 - On-looker (316 bytes) 09:06:38 12/19/00 (0)

送交者: 臨時 于 December 19, 2000 13:08:21:

回答: 日本為何不能戰胜中國? 由 CG 于 December 19, 2000 06:31:34:

我對將日本和滿清做對比還有保留。如以前說過的,中國在
二十世紀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是民族國家概念的深入人心。抗戰的不分地域种族的模式,
是以前從沒有過的。從文化國家到民族國家的演變,自一九
零零幵始,到此算是基本完成。中國自身的國家觀念的變化,
決定了抗戰具有前所未有的堅決性,使得日本重复滿清道路
的机會小去很多,這是其一。

中國自身在二十世紀的文化大動蕩使得日本在文化求同方面
的難度空前加大,算是第二個因素。儒家理論經過五四,是
否可以作為日本侵略者文化求同的一面旗幟,其實是很可以
怀疑的,想象一下,如果天皇去趟孔廟,其效果是否可以和
清帝去趟孔廟相比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在中國自己的文
化都劇烈動蕩的時候,日本能使用的有效的溫和手段是很不
容易定位的。爭取鄉紳階層不僅和自己的戰略目標有沖突,
在實行上有困難﹔即便實行,效果也會大不如前。

現代戰爭的若干特點算是第三個因素。滿清入關,要的是接
受一個現成的社會并統治之,日本人入關,要的則是改造整
個中國社會以支持其戰爭,這樣的任務有何等艱巨,衹需要
看看四九年之前之后的努力便可知道一二,一個分散農業社
會支持現代戰爭的唯一方式就是被掠奪。被建設同時被改造
是可能的,但一需要絕對強勢的軍事,二需要經濟上的投入,
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力量所不能及的。經營滿洲,是日本國
力所能做到的极限,日本有力量在華北進行相似的投入嗎?
恐怕沒有,更不要提華南。以二戰后美軍的軍事實力和美國
的經濟實力,完成容易得多的“改造日本”的任務尚且困難,
日本以一個現代工業國家,如何使得自己的新占領區成為戰
略后方而不是經濟或者軍事的負擔,其實是沒有很好的辦法
的。

我以為還是美國人看得清楚點,一九零零年間第一個公幵宣
稱不可能滅亡中國的是美國,一九四五年以超強的實力,也
仍衹是把目標定位于相當有限的改造日本。這些似乎是更清
醒的務實舉措。

簡單地講,我以為因為二十世紀的特殊性,日本的情況和滿
清的情況并不可以這樣簡單對比。日本的求同之路能走通的
概率极小。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