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代貴族制度之小結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ditto 于 February 03, 2001 02:02:53:

送交者: ditto 于 January 16, 2001 22:53:30:

一、周代貴族制度之小結

1、從周代封建制与歐洲中世紀的封建制的簡要對比中看周代政治的价值
2、儒學對周代制度的价值的總結与改造


--------------------------------------------------------------------------------

中國周代貴族制度無疑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相當特殊的例子
。它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完整的社會組織模式。這一模式過去曾
是、今後仍將是我們靈感的源泉。它的出現為中國文化、中華
文明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它的社會組織模式原則上決定了
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


1、從周代封建制与歐洲中世紀封建制的簡要對比中看周
代政治的价值

周代的制度,我們的祖先叫它“封建制”,這是根据這一
制度中“分封建侯”這一特點來的。周代的“分封建侯”制,
在至今的人類文明史中還僅是唯一的一例,我們不能不說它是
人類制度史上的一個奇跡。

可能有人會說:“這算什麼奇跡!西歐那個黑暗的中世紀
不也是實行封建制嘛!”

“FEODALITE” 這一界定西歐中世紀政治制度的概念,被
學者們翻釋成中文的“封建制”。這一翻譯無疑造成了理解中
國文化的巨大阻礙。盡管“FEODALITE”這一概念所表述的西
歐中世紀制度里,存在著領主、領地和農奴,表面上看与西周
的大夫封有采邑、采邑里有“民”,它們兩者之間似乎有著形
式上的相似之處,而如果我們細細考察,不難發現西歐中世紀
的封建制和中國西周的封建制二者間有著本質的不同。

這個不同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几方面來看。

首先,西周封建制是一种成熟的政治方案。它是由政治家
們設計出來的,并由國家有組織地推行的。這种政治方案的設
計者,我們可以相信就是姜太公、周武王、周公旦等人。

而西歐中世紀出現的封建領主制,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政治
設計,而是一种自發產生的歷史現象。這一制度是由於一個統
一的大國--“羅馬帝國”--在落後的游牧民族的沖擊下崩
潰後,在其廢墟上自發形成的。羅馬帝國的社會秩序崩潰後,
到處是混戰,盜匪蜂起,人民普遍不安,在這一情況下,人人
都沒有安全感。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產,每個人都必須依
附於其他人才能夠生存。這种依附通常是通過宣誓效忠和臣屬
禮來實現的。

這一結合基本上是一個自覺自愿的過程。它使得社會上結
成一种由國王、領主、騎士、農奴而构成的一种相互依附的社
會秩序。這是一個自下而上的自發的過程,与西周封建制的自
上而下的由國家推行的自覺的政策完全不一樣。

G.B亞當教授在為《英國百科全書》寫的《封建制度》
條里這樣總結西歐中世紀的封建制:

“我們為了方便起見,用‘封建制度’一詞
來稱呼它,但是如果說它含有‘系統的’意思,
那就不恰當了。封建制度即使在它最盛時代也絕
無系統可言。它是略具組織的混亂。”

其次,從人類政治史的角度看,周代貴族政治最吸引人的
地方在於,它是一個不設中央政府而又有效地組織一個大國的
制度。這一點与西歐封建制完全不一樣。

周代由“分封建侯”而形成的領土和權利的分治給我們展
現了一幅完整的歷史畫面:

周王用武力推翻殷商以後,建立了一個不設中央政權的大
國。這個大國在武王和周公旦的主持下,逐級把國家的土地和
權利分封給對周文化認同的所有人。這一分封制包括了四個層
次:天子建德,諸侯建國,大夫建家和庶民均田。

這一制度把國家的權力和領土分割成碎片,每一碎片形成
一個社會的小集團,各行其政,做自己的事。這時,這樣一個
“國”并不是今天意義上的“國家”,而是一個巨大的社會集
團共同体,“家”也不是今天意義上的“家”,也是一個“國
”,大夫的“家”里有家臣,家臣也分封有采邑。衹有在采邑
里生活的、以夫妻和他們的孩子為單位的勞動者,才构成今天
意義上的家庭。但那時叫“室”或“戶”,而不叫“家”。

這是組織一個多民族的大國的成熟的政治方案。這一方案
成功地把不同語言、不同文字、不同風俗習慣的人民組織在一
個大國內。

這一成功真是太偉大了。三千年過去了,而至今還在震撼
著人心。

為什麼這樣說?

我們知道,早期的原始人群分散於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從
而形成了擁有不同的語言文字和生活習俗的原始族群。起初的
這种情況,應該說全世界都是一樣的。這個傳統自然地沿襲下
來,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稱之為“民族”的生活共同体。

而中國早期的貴族制度對人類的這一自然傳統進行了人為
的改造,把它提煉成為一套有效的政治制度。周代用命“命姓
氏”的方法,把許多擁有不同語言和生活習俗的社會集團大規
模地組織起來,從而使這些族群間的相互不認同的界線逐漸消
失,最後形成一個各自衹保留下姓氏和方言的統一的文化共同
体。

這一層意義,我們与西方的演化發展做個比較就能看得更
清楚。

西方人据說在人种上有一個共同的起源:雅利安人。以後
這一人种在歐洲發展為拉丁族群、希腊族群、條頓族群、斯拉
夫族群等等。這些發展都是一些自然的發展,沒有經過改造,
因而這些族群間的界線一直沒有得到彌合,就沿襲了下來。西
方世界一直處於這樣的分化狀態,如生活於歐洲中部的條頓族
哥特人又分為日耳曼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阿勒曼尼人等
等,而在不列顛的條頓族則分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米特人
等。歐洲的整部歷史,可以說就是這些族群的各种形式、不斷
沖突的歷史。

這些族群,它們的語言和生活習俗都很接近,在中國人看
來它們基本上是一個文化体系。在今天的中國人的眼中,是很
難分得清德國人、意大利人、法國人、奧地利人、瑞士人、比
利時人等等歐洲族群的區別的。至於歐洲許多小族群在歷史上
的區別,不要說中國人分不清,就是西方歷史學者也是很難分
清的。

假如說,在西方早期的歷史中,也有人試圖用“姓氏”的
方法來彌合原始族群間的自然界線,那麼今天的“德意志”、
“法蘭西”、“比利時”等這些詞就衹會是一些用於相互通婚
的不同的“姓”,而不會成今天那种界線分明的民族國家。實
際上,在中國“張王李趙”等一些大姓中所發展出的人囗,有
的遠遠超過了西方那些族群。但他們被改造了,被文化了,因
而在這些大姓間,根本就不可能形成戰爭,更不可能引發世界
大戰。

今天我們中國各地擁有的不同語言叫方言。我們可以相信
,我們今天的方言有一部份就是由那時的各諸侯國的國家語言
而逐漸演化而來的。從今天中國各方言之間的差別來看,其差
別有時比西歐國与國之間的語言差別還大。如北京話与廣東話
之間的差別就比法語与意大利語之間的差別還大。由此可以推
測,早在中國貴族制度時期,各諸侯國間的語言及風俗習慣的
差別又比今天大得多。這种差別在早期也有發展為國家意識的
差別的傾向。但那時,周代在政治上采取了分權自治的辦法,
并自覺地運用“認親”与“認同”這兩大原則來統一社會,從
而消除了那种自然形成的、可能發展的民族界線,在對社會的
改造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以後的不同語言、不同生活習
俗的社會集團之所以沒有演化為不同的民族國家,周代制度及
以後儒家的努力,功不可滅。

而在西歐中世紀,語言的不同經常是分裂以及民族國家形
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較為典型的例子是條頓人的法蘭克民族。
這一族在公元五世紀曾建立了一個統一的法蘭克王國,但因占
領了高盧地區的法蘭克人學習了當地居民的語言,使自己的語
言拉丁化了,成了今天法語的前身﹔而居住在萊茵河畔的法蘭
克人繼續保留著他們的下日爾曼語。這一語言上的分裂日後逐
漸發展為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分隔。歷史告訴我們,法蘭西和
日爾曼的分裂給世界帶來了大患,他們經常地把歐洲變為戰場
。直至今天,隱患未消。

本世紀在世界上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從歐洲的角度看,
都与歐洲歷史上族群界線這一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分不幵
。當然,我們不能說,假如這些族群界線被清除了,世界上就
會沒有戰爭了。我們衹能說,如果這些問題在西方歷史上被解
決了的話,今天的情況就會輕松得多。

當然,并不是說在歐洲歷史上,西方人沒有試圖去解決這
一問題。羅馬帝國崩潰後而在歐洲興起基督教會所創教國,它
所做的就是這种嘗試。

在西方,中世紀“政教合一”的教國是一种社會的統一力
量。它通過對上帝的統一的信仰而使西方各民族形成統一的文
化。并且,羅馬教廷也試圖推廣拉丁語与拉丁文,爭取在歐洲
形成統一的語言与文字。在中國早期的貴族政治里,用“命姓
氏”的方法成功地組織了社會,以後,在秦漢之際,又進一步
采取了“書同文”的政策,從而形成了統一的文字。文字的統
一必然伴隨著統一的發音。這就使中國的統一擁有了一個有效
的方法,那就是中國人擁有一個共同的語言和文字:“普通話
”(過去叫“官話”)。這一辦法使各地區、各民族保留他們
自己的語言,叫“方言”,然後大家又共同認同一個統一的語
言:“普通話”。當時教會推行拉丁語所用的方法与中國的方
法完全一樣。這一方法完全不同法國大革命所創造的、通過國
家力量強制推行一种國家語言的方法。法國大革命後強制推行
法語,使法國成為衹有一种語言的整齊划一的國家。

羅馬教國在文化上統一歐洲成功了,但在政治上統一歐洲
的努力卻最終失敗了。這一失敗無疑与新教改革分不幵。新教
采用歐洲各地的方言宣教,使原來統一的拉丁語被丟掉了。以
後各地的方言就發展成為今天的國家語言。而且,新教也与新
興的資本家精神結合了起來,從而使新教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現
代民族國家的宗教。

中世紀教會統一歐洲的失敗,造成了今天西方世界在文化
傳統上是統一的,但在政治上卻四分五裂這一基本格局。

不過,中世紀教會統一歐洲失敗後,歐洲統一的理想并沒
有消失。今天的歐洲各國又在新的條件下以“歐洲聯盟”的形
式,重新幵始了探索統一的路子。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