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金錢,愛情与死亡觀的個体起源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老王 于 June 14, 2001 00:10:15:

送交者: 老王 于 April 21, 2001 11:33:29:

    人的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金錢,愛情与死亡觀的個体起源


  人有一些基本的生命主題,它們在人生中的意義如此重要,以至于我們多數
時候根本就不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很少思考它們到底是些什么東西,是如何來到
和存在我們的頭腦中的.所謂TAKE IT GRANTED.金錢,愛情和
死亡,便是三個這類人生基本主題.說死亡是人生基本主題,大概不多异議.所
謂有生必有死.愛情則是人的种族延續功能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社會意識
和社會构造.也是植根于人的生存本能中的.而金錢,則与人的生命本身沒有必
然的客觀聯系,它衹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個附帶產物.但是金錢在越
來越大的程度上主宰了人的現代生活.所謂〝金錢做為人的幸福的源泉可与愛情
并駕齊驅,而導致人的焦慮的能量則可与死亡相提并論〝(雅各布.麥松羅杰)
人的一生,很少有什么活動不是以這三者為中心或能逃脫它們的影響的.

  金錢,愛情和死亡的觀念在人類發展史上有各自的軌跡,那是歷史學家的任
務.對于個体而言,金錢,愛情和死亡的觀念依照各自一定的軌跡在特定階段出
現在的個体意識中.這些早期形成的觀念,對于人的一生的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許多人直至生命結束也未必意識到自己的這些觀念從何而來,如何影
響了自己的一生.這其實也不是某個個体的疏忽和無知,而毋宁是因為人類尚未
認真地思考這些問題.具体表現在科學和文化對于金錢,愛情和死亡的觀念在個
体生命發展過程中的規律嚴重缺乏關注.經濟學家衹熱衷于成人的金錢游戲規則,
文學家和愛情專家的眼睛盯著的是成年的愛情儀式,而醫療健康等職業衹是在個
体生命即將結束時才被迫面對個体的死亡問題.即使號稱人類心理和行為研究主
力軍的心理科學,對于金錢,愛情和死亡這些觀念和行為及其在個体早期的發展
過程和規律,也基本上是知之甚少.

  人的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生而有之的.一個初生的嬰兒,是不
會為金錢而煩惱,因愛情而歡笑,因對死亡的恐懼而哭泣的.它們有著自身的發
生和發展規律.盡管科學對于這些過程的研究仍然鳳毛麟角,但我們還是可以分
別舉例演示一些可能的軌跡,并為我們的思考提供一些線索.


  【錢從何來】

  有一句俗話說,金錢是身外之物.這話有多重含義.從金錢与人的關系而言,
它不象愛情和死亡那樣是生命的一個有机組成部分,尤其不具有愛情和死亡的情
感意義.因此人的早期金錢觀念和意識的形成過程,更為′理性′一些.

  對于幼兒來說,對金錢的認識起源于一些基本的觀念的形成,比如金錢是從
哪里來的.如果你問一個2歲的孩子,閃亮亮的硬幣或花花綠綠的紙幣是哪里來
的,他多半會說是爸爸從口袋里掏出來的.再大一些,父母帶他們去銀行,他們
會看到錢是銀行的人給爸爸媽媽的.如果去購物,他們對父母給錢售貨員找錢的
交換困惑不解.在這個階段的幼兒眼里,錢的來源就是它的′出處′,即從哪里
看到的.多數4/5歲的孩子都處于這個階段.懂得金錢是用勞動和工作換來的,
要到6/7歲才有可能.從這個時候幵始,不少父母便幵始用金錢來獎賞孩子的
一些勞動和幫助.孩子幵始真正懂得金錢的來源--即工作和勞動.這是樹立勞
動掙錢的觀念的第一步.不言而喻,這對于兒童的价值觀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個概念,是金錢的等值不等值.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很小的時候
并不懂得不同面值的錢幣价值的不同.你可以用一張一元的紙幣換他手中的二十
元紙幣,或者用一分硬幣換一百元紙幣(取決于孩子對于硬幣或紙幣的喜好.)
這時候他們認為任何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然后才慢慢意識到不同的錢价值不相
等(買不同的東西需要不同數額的錢).因此也幵始懂得錢是有可能不夠用的.
然后能正确理解貨幣等值交換的概念,懂得找錢是怎麼回事.用皮亞杰的發展階
段來說,這些高級概念的形成衹有在個体認知進入數字操作階段才有可能.在這
個基礎上,青少年逐漸學習价格与利潤,銀行与財物所有,節約与存錢等复雜經
濟概念.

  另一個与金錢有關的早期發展,是關于金錢与財富的倫理道德評价,以及金
錢在個人生活中的意義的觀念的形成.這些觀念多是從父母的口頭宣教而來.比
如,有的父母試圖教育孩子不要為金錢所迷惑,他們會說衹有窮人才能死后上天
堂.有的父母則有意無意地教育孩子有錢才能有面子,才能過好生活.這些早期
的觀念灌輸,伴隨相應的行為榜樣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孩子對于金錢的
基本態度.心理學研究表面,兒童期的孩子基本上是從父母處得到這些觀念.而
青少年時期,他們幵始能夠獨立觀察周圍社會,并做出相對獨立的判斷.但初期
的′种子′,是一個基礎.如何讓兒童懂的金錢的意義,并形成一個健康有效的
金錢价值觀念和態度,是一個很微妙的事情.

  對于孩子的具体金錢行為的形成而言,所謂′零花錢′(POCKET
MONEY/ALLOWANCE)起相當重要的作用.零花錢在某种意義上是
父母調控子女行為并同時讓子女學會使用金錢的一個重要工具.零花錢可以是無
條件的也可以是与特定工作相關的.一般是一個定期的數值.具体數值与家庭的
社會經濟階層和其他因素有關.多數研究表面,适當的零花錢制,對于兒童成年
后的經濟行為具有積极的作用.有過系統零花錢經驗的孩子長大后,花錢和消費
行為更具有自控性,對于金錢的觀念更客觀.同時也有人認為,過分限制孩子与
金錢的接触,對于其以后的經濟行為可能有負面影響.一方面′匱乏才能讓孩子
真正懂得金錢的价值′.另一方面,′懂得金錢的最好辦法是擁有金錢′.這里
的關鍵是适度.而且,零花錢要做為一個家庭整体金錢教育的有机組成部分,才
能更好發揮作用.

  現代家庭和教育体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忽視早期金錢觀念和行為的系統教
育.這与金錢以及相應的經濟意識和觀念在現代人生活中的意義,是不相符合的.


  【愛情萌芽】

  愛情之不同于金錢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愛情是一個相對抽象的觀念.而且兩
性愛情觀念的形成,有賴于個体成熟到具有兩性意識的階段,即個体性角色認同
和對兩性差异的認識.因此,早期生命階段并不具有形成′愛情′觀念的條件.
另一方面,愛情這個具体的兩性之愛是從更廣義的′愛′發展出來的.比如早期
生命与母親的依賴關系,便是這個廣義的愛的形成的第一步.因此,對于個体愛
情觀念的研究,多注意尋找与后天愛情觀念和行為模式有關的早期兒童行為特點.
比如,与父母以及其他社會關系之間的依戀,信任,交往方式等特征,對成年兩
性情愛觀念和方式的影響和作用.

  一個比較流行的模式,來源于生物進化的依存(ATTACHMENT)理
論.科學家根据觀察,把嬰兒与母親暫時分离的反應歸為三种類型.一种是安全
(SECURE)類型的.這類嬰兒能夠較好的承受暫時的分离,對母体的′回
歸′有信心,并表現出積极的情緒反應.第二類是所謂逃避(AVOIDENT)
型.這些嬰兒對母親的返回反應比較淡,似乎對母親本身信任不足并有一定距离.
第三類則是焦慮-矛盾(ANXIOUS-AMBIVALENT)或焦慮-抵
抗(RESISTENT)型.這類嬰兒對母体的暫時离幵表現的很難忍受,并
會迫切纏綿于返回的母親.而同時,這些嬰兒又對母親有矛盾的心態.研究表明
這三种依存類型是一個穩定的一生人際行為模式,而且可以延續三代之久.

  根据這個模式,可以將兩性情愛分為相應的三類.安全型的戀人比較容易形
成密切關系.他們對兩性雙方的互相依賴感到自然和有信心.不擔心被拋棄或害
怕過分親近.逃避型的人則不喜歡過分的親近.很難完全相信或依賴別人,而且
對別人的接近感到不舒服.焦慮-矛盾型的人總是感到對方接近不夠,擔心對方
不是真的愛自己,不愿意完全跟自己合在一起.他們對于親密程度的熱望往往使
別人望而卻步.需要指出的是,把這三种類型簡單地划分為′好′的和′壞′的
類型是不确切的.比如,某种類型可能是某個文化中的主導類型,而不适合另一
种文化.另一個要點,是這种依存類型衹是嬰兒期多樣行為類型的一种.個性和
行為發展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影響成年后的兩性情愛行為.

  另一個較為复雜的模式,把個体早期的思維,學習和信息處理特點歸納為自
我心理管理的三种不同類型.第一類稱做′立法型′(LEGISLATIVE)
這种類型的個体,喜歡對問題的解決提出,規定和做出計划,而不喜歡按照別人
的主意行事.換句話說,喜歡做決定.第二類是′行政型′(EXECUTIV
E).這种類型的人傾向于具体執行而不是做決定.喜歡按照既定的方案操作.
第三類是′執法型′(JUDICIAL),類似法官.喜歡對別人和其行為做
評判.他們既不喜歡做方案也不喜歡執行方案,而是傾向于評估方案及其執行效
果.特定個体并不絕對屬于某种類型,而是在各种場合和條件下傾向于以某种類
型為主導.這些特點是在兒童早期形成的,构成了成年兩性情愛的基本模式.

  一种很常見也是最成功的配對,是立法型配行政型.立法者負責做出計划,
偶而也參与規定執行方式.而行政型的一方則主要具体完成這個計划,同時也參
与執行方式的討論.這种配對之所以容易成功,是因為雙方是一個互補.一個潛
在的危險,是立法一方有可能對一個純粹的跟隨者產生無味厭煩情緒,而行政一
方則有可能對立法一方的壟斷決定感到不滿.第二种配對是立法型配立法型.顯
然這种配對比較刺激.雙方都喜歡出主意.容易有火花的同時,也容易造成摩擦
和碰撞,有無法統一意見的危險.第三种是行政型配行政型.這大約是現實社會
中最常見的配對,因為社會常規鼓勵大多數人按照既定的模式行事.這類配對雙
方都喜歡跟隨已定的軌跡,因此他們常從家庭外部尋求生活方式的方向.對社會
時尚和社會評判比較敏感.第四种是執法型配執法型.不言而喻,這种配對如果
互相評判,很容易發生矛盾.而對外評判,則是他們的長處.第五种是立法配執
法型.這類的优勢是有人做規划有人做評价.但常見問題是做規划者往往會覺得
對方批評過度,尤其是在評判者缺乏交流技巧或立法者承受批評能力較弱時.第
六种也是最容易失敗的一种配對,是行政型配執法型.往往是行政型從外部借鑑
方案加以施行,卻常受到對方評頭品足,但評論者又拿不出可行的替代方案.因
此這种關系失敗的几率較大.

  上述兩种早期行為模式,都有相應的研究証實起源和形成于個体早期并貫穿
一生,不僅与成年兩性情愛關系的性質和走向密切相關,而且也是其他社會行為
的一個基礎.從某种意義而言,也可以說是個体兩性情愛觀念和行為的起源或萌
芽.


  【死是什么】

  如同情愛一樣,死亡也是一個抽象概念,而且更難把握.人對于死亡的理解
的一個矛盾,是人死不能复生.因此無法從親身体驗來完全把握死亡.這是死亡
不同与金錢,愛情和其他事物的獨特之處.死亡也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比如死
亡(DEATH)可以包括垂死過程(DYING),死亡狀態(DEAD)和
死亡動作(DIE).死亡与金錢和愛情的另一個不同,是死亡這個概念和意識
衹在生命早期和晚期的特定時刻彰現.在生命的大部份時間里,它衹是一個隱約
存在但很少明确浮上表面的東西.而且由于人對于死亡的天生疑惑,恐懼和忌諱,
使得多數人對死亡這個事物的理解和体會很模糊和浮淺.如果說金錢是一個可以
精确計量和把握的東西,愛情是深入人類情感深處的切膚体驗,而死亡更象一個
難以捉摸的下意識存在.

  人對于死亡的認識的第一步,是區分自身与別人的死亡狀態(你死了和我會
死.)兒童最早接触和意識到的顯然是′別人′的死亡狀態.但兒童無法完全把
握死的确切含意,而主要是從自身生活体驗的角度來理解.比如親人的′死亡′
意味者他/她從孩子知覺環境中的缺失﹔孩子感到被′遺棄′﹔缺失和遺棄感又
導致′分离′的概念﹔這個分离是沒有限度的,因為兒童沒有將來的概念.比如
他們會說′媽媽走了,但她下星期會回來看我′﹔分离還意味著缺乏′反應′.
因為兒童對親人的依賴是相互反應的感知交流.′死′的一個表現是這种反應的
消失.而且,兒童的感官体驗在對死亡的理解中更重要.比如接触冰冷的沒有反
應的動物或人的尸体,給他們一個明确的死的感覺.而周圍的社會儀式,比如人
們的表情,行為,喪葬的儀式等,都給兒童一個死亡的間接感官效應.而成人則
不必依賴這种直接感官体驗來把握死亡的概念.

  相對于′你死了′,′我會死′是一個比較高級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的
形成,有賴于個体發展出獨立的自我意識﹔邏輯推理的能力﹔具有時間上的未來
概念﹔意識到死亡有多种原因,而自己是無法完全避免所有的可能的﹔理解死亡
的必然性﹔并意識到死亡是自己的最終結束,与周圍世界的永久分离.這些能力
的形成在比較高級的心理發展階段.比如皮亞杰的心理發展階段中的抽象操作階
段.根据皮亞杰,這個階段要在青春早期才會定型.

  一個最早的年齡模式,把死亡概念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年齡
上限是5歲.比如,學前兒童一般無法理解死亡的′終結′含意.而是把死亡看
做是一种在不同環境和地方的′存在′.所以有他/她還會回來的想法.死亡和
′走了′(GONE AWAY)在個年齡段的兒童來說,是相似的:即(暫時
的)分离.他們對死亡的感知体驗是基本准确的,衹是其′推理′不正确.第二
個階段的年齡介于5-9歲之間.這時兒童似乎理解死亡是終极的不可逆的.但
他們認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常見的一种擬人化表達方式,是認為有一种′死人′
可以在黑夜出沒,而且可以帶走小孩等.如果自己很聰明或者做的對,便可以避
免被帶走,從而避免死亡.第三階段是9-10歲往上.孩子意識到死亡是不可
避免的,終极的,而且具有普遍意義.即人人都要死的,無論自己多聰明人人都
無法避免死亡.這已經接近成人的死亡基本概念.

  上述階段性,主要是建立在個体發展的成熟過程上的,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成
熟過程.另一方面,個体死亡概念的形成,也受個体的獨特体驗和其他環境因素
的影響.比如,患有絕癥的兒童,可以從成年人在得知診斷以后一系列的態度和
行為方式的變化中,体會′正在死亡′(DYING)的含意.尤其是如果親眼
見到一個病友的整個死亡過程,兒童對于DYING概念便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
時間和事件的序列概念.另一個相關因素,是兒童對于生物体的認識的增加,也
會影響他們把握死亡概念.對死亡動物的感知認識,以及疾病帶來的机体的功能
的變化,使得兒童對死亡的生物學意義有更直接的認識.

  死亡也是一個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体驗.人類對于死亡有一种本能的恐懼和
焦慮反應.兒童的有關死亡的情感的形成,來自他們自身体驗(親人分离的焦慮,
不安全感,失去某些能力的消极情緒等)有關,也与環境和教化的過程有關.成
人對于死亡事件的反應方式(多數情況下也是一种文化模式),是兒童的一個強
有力的模仿榜樣,比如哭泣.而且家庭文化教化中,常把死亡做為一种負性強化
工具.比如死亡是可怕的,丑陋的,甚至与′壞′聯系起來.還有愈發普及的大
眾傳播媒介的影響.這些文化教化与兒童個体的間接直接体驗,不僅塑造了兒童
的死亡概念,而且也培養了兒童的死亡情感反應方式.

  死亡的概念,在人的一生中也是不斷變化重建的.上述早期的基本概念,在
青春期還要經歷相應的變化.而且在老年或生命即將終結的時期,還要重新進入
個体意識,并經歷再次的重构.早年的死亡觀念和情感的形成對于一生的死亡觀
念和体驗有何意義,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比如,成年人死亡焦慮的程
度是否与早期對于死亡的体驗有關等.


  人的金錢,愛情和死亡的觀念和行為,是非常复雜多樣的.它們在現實生活
中具有更复雜和高級的表現形式.比如愛情的一個必然社會表現形式是婚姻家庭.
金錢為基礎的人的經濟行為,更是滲透到生活的一切方面.而死亡則不僅界定了
生命的限度從而影響了人生的一切活動,而且也具有复雜多樣的社會儀式.人類
所積累的這些精神產物,通過個体的教化,一代代下傳并發展.而個体生命早期
教化過程,則是打基礎的階段.人類于此還很茫然.

  至于金錢,愛情和死亡的觀念在生命早期發展過程中的交互作用,那是未來
人類的思考課題.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