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雜談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JT 于 February 25, 2002 23:51:09:

回國雜談

JT

這次回國,感触良多,因為時隔八年,很有天翻地覆之感。國內的
發展,在我這匆匆一過客的眼里,确實巨大而令人興奮。沒空長篇
大論的細寫,也就浮光掠影一番,寫些片段。需要聲明的是,好多
年不在國內,文中很多名詞和細節很可能不盡准确,還有各种少見
多怪之處,尚國內的諸位看了,請予指正而勿恥笑為盼。


(1)

回到老家,總得感覺,是小雞要變鳳凰了。我走的時候,老家還剛
剛由縣提為縣級市沒几年,怎么看也就是典型一土縣城。而今回去
一看,我由衷的和父母說,現在真像個城市的樣子了。新城區已經
是老城區的几倍大,凡是我童年記憶里的老胡同,老地方,几乎都
由于城市建設而不存在了。我走時還算最“繁華”的十字街,現在
是新舊城的交界地,原來最大的所謂縣百貨公司,已同周圍一起搬
空,大片的老舊空房等待拆遷,看著很有點落漠荒涼。我特意給老
城區多拍了几張相,下次再來,肯定不見舊模樣了。商品房建設則
舖天蓋地,越建越多,越建越好。由于凡臨街建商品樓必建所謂門
面房,店舖商店較我走時大概多出百倍不止,正規的超市也有了好
几家,出租車,出租摩托(簡稱“摩的”)和摩托三輪車(稱“達雅机”,
猛一聽以為叫“大牙机”)滿街都是。我家這种小地方,出租車四元
起价,兩公里后每公里一元,坐起來總得感覺是車子太小,檔次簡
陋,車子的運轉狀態也非常差勁。出租三輪摩托車則兩塊錢跑全城。
后者我也坐了几次,大概后面的“包廂”鐵皮太薄,反而成了個共
鳴器,發動机聲音震耳欲聾,始料未及,但价錢才合美元一個25分
硬幣,便宜得沒話說。夜里街上則是人流滾滾,商店,攤販,大排
檔多如牛毛,場面非常的溫馨熱鬧,和美國這邊天一黑滿大街不見
人影成鮮明對比。這大概是我最喜歡國內的地方。

這次回去,去的人家,包括我父母家,都住上了商品房,住房條件
和八九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以我父母為例,直到九八年他們還住在
我母親醫院的房子里,不超過四十個平方,沒有衛生間,沒有熱水,
房子也不成格局。兩年前搬進了現在三室一廳的商品房,九十七個
平方的建築面積,地點也很不錯。房价十四萬,醫院補貼六萬,裝
修化了四萬,所以個人總共花了十二萬人民幣。我回去一看,覺得
出乎意料的賞心悅目。裝修雖然不算非常豪華,但在任何方面,絕
對和美國上檔次的公寓沒什么兩樣。我幵玩笑和父母說,這樣的三
室一廳搬到舊金山,月租兩千美元以上絕對沒問題。但我父母家這
樣的水平,論材料和裝潢的講究,在老家那里也就衹能算平均。在
家上網速度倒是很快,居然每次都是54K,費用是每分鐘七分錢,夜
里十一點后半价。我試了一下,發現有些中文網站好像确實封了,
但像CNN和MSNBC甚至NYTIMES我居然經常也能上得去,就是非常之慢,
國內的網站比如新浪什么的則一般都很快。

回國感覺最酷的是老家那邊普遍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价錢一千五
百元左右,大概半張床那么大,容量一百升。熱水器裝在樓房的房
頂向陽面,房間里則裝上溫度和水位監測器,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衹要有太陽,哪怕是冬天,水溫四十度以上不成問題,夏天則接近
一百度。天陰最壞的情況下則可以電加熱作后備。我在家完全保持
了美國習慣,一天洗澡早晚各一次,一想到用的是太陽能熱水,清
洁免費,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感覺格外的爽。我一直和父母說,
這么“綠色”的產品,真該賣到美國去。尤其是加州,陽光充足而
電力緊張,整天嚷嚷環保的人還特多,居然還沒用上太陽能熱水器,
真是SHAME。由于太陽能熱水器特別流行,老家那邊的商品樓在建造
時清一色的都在屋頂上給各家預留了熱水器位置。太陽能熱水器的
一個不足是熱水器進入房間的水管垂在樓外,保溫困難,所以必須
每次使用前都要放出小半盆冷水才出熱水,冬天的時候如果以小量
的多次的方式使用熱水,比如洗臉洗菜等等,就會比較困難。


(2)

回老家最傷心的事,則是我原來的小學,化肥厂小學剛剛于這個學
期停辦了。我是這個小學的第一屆畢業生,共同學十五名。我們那
屆里我曾經拿過全縣小學生數學和作文比賽的一等獎,畢業時有一
半學生考進了重點中學,再加上几個确實优秀的老師,一度曾令這
個厂辦小學名聲大振。現在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風雨,小學終于
不复存在。停辦的原因大概是兩個,一來附近的國營小工厂不是不
景气就是已經倒閉,生源越來越不足,二來國內辦學大概也要正規
化,工厂辦學校之類的小工厂大社會的作法本來就是那個年代的不
正常事物,現在予以改正也是好事情。看著人去樓空的簡陋教室,
依然和我最后一次見時沒有什么改變,但沒有了老師和學生,感覺
格外的凄涼。牆上的黑板上寫了不少學生告別“母校”的文字,我
衹有感慨萬分的拍下來權作留念。

和父親去化肥厂時正好遇上現任的厂長,他熱情的帶我們去工厂參
觀介紹了一圈。化肥厂所在的這一片是原來的國營縣級小工厂集中
地帶,隨著工厂的紛紛倒閉和不景气,這里現在差不多成了全城最
窮最不景气的地方。化肥厂和我走時相比變化不太大,一樣的看上
去臟亂,而且工厂好像顯得更破舊了,很像好萊塢電影里廢棄的破
工厂模樣。但聽了厂長的介紹,才知道工厂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
方圓百公里範圍內所有小化肥厂中唯一的幸存者。厂長年紀大概四
十多歲不到五十歲,是當年化肥厂鼎盛時期的四十名大學生之一,
現在他則是唯一還留在工厂里的大學生,其他人已經紛紛跳出苦海
了。他帶我們在工厂里轉了一圈,一一介紹工厂的技術改建。他們
自己設計建造的污水處理和循環使用裝置,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又
大大節約了用水,据說還是全國示範的典型。由于別的小化肥厂紛
紛倒閉,他們便去把人家的舊設備折价買來,增強自己的生產能力,
比如把原來一百八十千瓦的電机,升級到一千千瓦等等。現在的合
成氨年產量,已經是十年前的十倍,達到了三萬吨,還要進一步向
五萬吨邁進。工人的數量則減少到大概衹有原來的五分之一。雖然
在污濁破舊的車間里一點也看不出來,其實很多設備的監控也做到
了微机化。由于人少了,整個工厂和以前相比顯得特別冷清而安靜,
但在這背后,人均生產效率大概是以前的几十倍不止。現在的工人
則大多是原來化肥厂老工人的子弟,我想畢竟在工厂既辛苦,又收
入很少(据說一月四五百元)。但在這一切努力的背后,工厂現在也
衹能做到勉強收支平衡,而最大的負擔,就是要養起眾多的退休工
人。

由于父親以前在化肥厂工作了多年,厂長和副厂長還執意請我們在
厂邊的小店里吃了頓午飯。四個人,三個菜,一個盪,再加几瓶啤
酒,這大概是我回國吃得最簡陋的一次。但我不能不敬佩這几位厂
長兢兢業業的作為。在現代化大型化肥厂的陰影下,像這樣几十年
錢一度遍地幵花政府貼錢的小化肥厂作為歷史的遺跡,基于效率,
成本和技術,衹能掙扎在生存的邊緣,可以說無論怎樣的努力,最
終的前途都是沒有希望的。厂長說厂子就靠他和几個人撐著,如果
他們不干了,就沒有人愿意干,厂子就倒閉。這些年政府已經沒有
給過工厂一分錢,完全靠他們自己努力經營。他們這樣做的意義,
很大程度上在于衹要工厂還運轉一天,就能多養活工人一天,尤其
是工厂歷年來退休的老工人也能拿到多一點的退休金。工厂一關門,
大家都下崗,衹能拿到一百多元一個月的救濟金。他們都非常感嘆
于國家政策的不公平,尤其是對那些老工人,以前都是拿的最低工
資,現在政府又把他們退休養老的包袱几乎完全踢給了工厂,如果
工厂跨了,這些老工人的困境可想而知。厂長這樣的人,也許可以
說他不擅長人際關系,三十九個同伴都走了,衹有自己還絆在又窮
又破的工厂里,但憑他為工厂為工人付出的努力,我想他和他的同
伴們的确擔當得起一個“好人”的稱呼。

吃飯間正好又來一個勞動局的干部,他原來也是化肥厂的,和父親
也很熟。他現在專管勞動局退休金救濟金發放,這次來則是和化肥
厂“算帳”的,把厂子欠勞動局的錢算清,共為一百六十萬元。由
于他原先來自化肥厂,据說衹要他還管事一天,這一百六十萬元他
是不會逼化肥厂交還的,衹是帳目還是要算算清。

-------------

先寫這么多,假如各位看了覺得有意思,俺有空再續。 :)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