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蟲 vs. 棉花糖 --談情緒說散文(zhuan)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Tenten 于 January 30, 1999 23:26:06:

送交者: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作者。糊涂蟲


我想"必也正名乎"的時間到了。

散文在中國字典里的定義是,凡是不用對偶,不講聲韻的文体,就是散文。說穿了,也就是說凡
是不按詩的文体寫的就是散文。很多人望文生義,居然有人說,散文就是散的意思,不需要嚴謹
的結构。按照這個定義,古時的章表,奏啟,都是散文。對這樣的散文,該如何作,文心雕龍里
講的很清礎了。我不多說。這种散文的基礎一直到最近的桐城派,還延續著。在散文理論上,桐
城派提倡"義法"說和"神气"說。并主張"義理,考証,辭章三者皆善"。"義法"是桐城派文論的核
心。所謂"義",就是要"言有物",所謂"法"就是要"言有序"。(出于,陳耀東的"方苞,劉大魁,姚
鼎散文選"。)這個言有物,和言有序,是多么的重重要啊。

言有序,其實和我的"文理脈絡"是相似的。"散"就不是有序了。那种認為散文就是可以自說自話,
隨興所至,想到那寫到那的人,可要三思而行了。

言有物,道理是很明白的。一個人如果衹有情緒,而沒有思想,想要言之有物,我看是很難的。

西方的散文傳統其實跟中國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培根是英國文學史中早期的散文家。我列一
下他的經典作:"有關學習" (Of Studies),"有關帝國"(Of Empire),"有關真理"
(Of Truth),"有關死亡"(Of Death),"有關不幸"(Of Adversity),"有關羡慕"
(Of Envy)。。。等等。光看名字,就知道,這些散文跟情緒一點關系也沒有。
事實上早期的散文很多都是針對社會道德而發的,都是議論性的東西,跟抒情
無關。散文演變到后來,才有所謂的"道德散文","批評散文","個性散文"
,隨想散文","書信散文","敘述散文","傳記散文",雜志散文",等等。
其中"隨想散文"(anecotal essays),望文生義,大概是最散的了。作者
大概可以大大情緒一番,其他如"批評散文"等,情緒最好還是要躲的遠
遠的才好。

散文為什么會讓人如此的誤解,大概跟現代化有關。自從西化了
以後,我們的修辭學不再教古人的文心雕龍,我們從西方搬來一
些修辭理論。我們把文章分為應用文,議論文,抒情文,等等
,其中抒情文最最讓人誤解。望文生義,既然是抒情文了,那
就可以大大的情緒一番吧。

當我們的五四先賢忙著打破傳統,從西方搬槍炮理論時,常常
沒有檢查搬過來的是糟糠還是金玉。我們的散文文化從桐城派
以后,就來個大腰斬,everything goes。發展最快最多的就是
不受任何控制的情緒散文。像三毛啦,瓊搖啦,出賣的都是一
种情緒。這种散文的特色是,言之無物,除了有效的傳染了作
者的情緒之外,讀者既不長知識,也不幵眼界,衹陷于同樣的
情緒之中,充滿幻想。

我說的情緒跟你說的情緒有很大的不同。你是指基本感情的情
緒,而我是指沒有控制的濫情。感情也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沒
有控制的濫情是低俗而廉价的。而一篇文章的好壞常常可以由
這种情緒的控制中衡量出來。

我不否認紅牆散文寫的很不錯。尤其她最近寫的"外公"非常好
。外公死了,她怀念外公,寫了一些細瑣的小事。看似無情,
卻處處有情。我非常喜歡。已經是一篇上好的散文了。但你看
她的結尾,她還是流露了一些感傷的情緒:

"外公死在二姨家,享年八十四歲,他是半夜走的,沒有任何
掙扎的痕跡。
也沒有任何人在跟前,衹有跟了他几十年的老煙袋。

聽到消息時,我在北京,外公在爐火微光中的背影一下子浮現眼
前,
久久揮不去。我知道我永遠不可能知道外公在爐前想些什么了。
"

其實這段寫的真是無可厚非,衹是若有若無,作者仍然在告訴你
,我很感傷,我"永遠不可能知道外公在爐前想些什么。"另外"
意象"的運用,如"爐火微光中的背影",美則美矣,卻稍稍有點
煽情的嫌疑。

阿城寫的"父親",給我的印象很深。他通篇的語言樸實,不帶
一點情緒色彩。他最后一段是這樣結束的:

"我与大哥去檢拾父親的骨髓。焚化爐前大聽空蕩蕩,偏尋不著
,工人指點了,才發現角落里擺一衹鐵箕。伏下身看,父親已是
灰白的了,笑聲不再,鼻子不再,衹有溶化的眼鏡,滴落在佴骨
上。

父親的像前無以祭,唯有"電影的鑼鼓","陸沉集","起博書"
"電影策"這几本他的心血文字。"

這段里,我若要真的挑毛病,"笑聲不再,鼻子不再"是可以去掉
的。但他用這兩句,跟他前面寫的苦中作樂等的典故有關。其他
,我是挑不出什么毛病了。一切都是實的。可是在這些實際的事
了鐵箕中的白粉。他沒有說,父親的音容不在,一切化為烏有,
什么什么的。

當然我的例子舉的很不好。但一時找不到恰當的例子。而且這一
小段實在看不出來濫情的差別。如果有人能貼整篇的"父親"
,就能知道我講的是什么了。

其實你上回舉的例子每個都是很好的濫情例子。往往看上去很美
的句子,煽情的成分都很多。后來,阿城寫的"威尼斯日記",那
感情的控制簡直到了自虐的地步。我看的速度之慢,每看兩三
行,不是笑就是哭。那簡直是十句變一句寫的。已經作到完全
不給讀者任何暗示的地步。可惜我手邊沒有這本書,否則是可
以抄兩段來看看的。

最后,你說沒有感情就沒有文章之類的話。我想那又是一個很
大的題目了。創作的泉源是什么,我想,衹有感情,那會是很
廉价的。創作的目的若是衹有傳達感情,那也是很淺薄的。另
外,你把情緒和風格也混著一起講了。當然最難答的也是這個
問題。不論一個作者如何把自己隱藏的嚴密,他的情緒和他的
風格也是會流露出來的。我記得一個名演員說過一句類似這樣
的話:作為一個好演員,就是要能把自己隱藏起來,熔入角色
中。但作為一個真正的好演員,卻又要知道如何把自己的風格
在演戲的過程中展現出來。寫作也有一個這樣的矛盾現象。既
要隱藏自己的情緒,又要展現風格。其中的奧妙,冷暖自知了


交者: 棉花糖


不同情緒的作者有不同的表現風格。
不同的讀者領會的意思也不一樣。

糊涂以為的那种平淡的白描寫法
那衹是寫字的一种手段。
將寫字的手段和作者或文字的風格混為一談。
實在是很錯誤的理解。

小說(特別是中長篇)和散文是不同的概念。
前者表現的手法很多,某段白描的平淡地寫出能給人
一种真實的錯覺,因為小說的篇幅長,場景寬廣,
人物眾多,配合其他的寫作手段自然達到了“煽情”的目的。
所以小說很難把握的好,對寫字的功底要求嚴格。

而散文篇幅相對要簡單許多,往往局限作者描述的方式,
往往衹能用确定一种手段來表現風格,或白描,或潑墨。
手段不同些罷了。

其次文章的目的就是用來煽情的,因為當作家文字完成之后。
不管他風格,手段,情緒如何,都和作家無關了。
文章完整地擺到讀者面前,如果讀的人有了共鳴,(并不局限于
作者要表達的本意,)也就是說被再度“煽情”。作品就達成目的了。
不然僅是文字的堆積,沒有任何意義。


任何東西极端了都不好。純粹的描是不存在的。
中國文字和西方的拼音字母不同,一個字就是許多意思和歷史的內涵。
兩個字放在一起就有一段故事,象許多成語的典故。
這种共鳴不是拼音字母能夠比擬的。
硬要用描的手段來表現風格,那么我們衹能擯棄漢字了!

再如,按糊涂說的痛不能直述痛,衹能描,難道描述個悲痛的簡單過程。
要用最原始的哼哈,咧嘴,來表述么?還是醫學術語描得更好?
什么瞳孔放大,舒張壓伸高多少,腦電波產生几個Y峰?
什么事情极端了就不好。

至于中國古代散文,講究的是夾敘夾議論,
衹有敘述,就不曾經破題,沒有觀點。
監考官們是不會捧場的。衹能給你個名落孫山了。

所有跟貼:

煽情与抒情 - yu_jian (1084 bytes) 08:32:32 1/29/99 (1)
哈哈哈。。抒情太多就耽誤了吃菜 - 糊涂蟲 (0 bytes) 09:22:48 1/29/99 (0)
我想還有誤會 - 糊涂蟲 (1707 bytes) 23:30:38 1/28/99 (0)
俺們中學課本里面散文的好壞標准是“形散而神不散” - 小豬 (192 bytes) 20:25:04 1/28/99 (0)
看看這個,再看看那個^^ - 汀蘭 (56 bytes) 15:52:49 1/28/99 (0)
不敢苟同 - 木矛 (548 bytes) 15:49:18 1/28/99 (0)
yu_jian VS. 伊可? - Tenten (2068 bytes) 15:48:19 1/28/99 (5)
菜譜 - yu_jian (1161 bytes) 16:21:10 1/28/99 (2)
難得見到羽箭這么抒情的東西。真好! - 糊涂蟲 (0 bytes) 22:32:42 1/28/99 (0)
樸實得過了吧? - Tenten (733 bytes) 19:59:12 1/28/99 (0)
阿城我也喜歡 - 伊可 (194 bytes) 16:16:24 1/28/99 (1)
對了。我贊成伊可 - 汀蘭 (106 bytes) 16:23:37 1/28/99 (0)
也刮目相看:-) - 伊可 (22 bytes) 15:25:04 1/28/99 (0)
刮目相看哪! - yu_jian (26 bytes) 13:08:17 1/28/99 (0)

煽情与抒情
送交者: yu_jian 于 January 29, 1999 08:32:32:

回答: 糊涂蟲 vs. 棉花糖 --談情緒說散文(zhuan)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煽情”与抒情不同。“煽”字,是煽風點火的“煽”。也就是說,
本來沒有多少熱,卻試圖使之燃起來。

用這個標准來看,紅樓夢不煽情。讀得越深入,越覺得作者內心無限
的沉痛,衹用文字若有若無舉重若輕地表達出來。冰山一角,深不可
測。几百年下來,情猶未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瑤姐兒的東西。初看還好,讀得越深入,越覺得無聊。全是煽情。

故煽情不煽情,不在寫法。在作者本身有沒有情,有沒有深度。如果
作者本身其實并無銘心刻骨的情感,必是煽情。不看也罷。不寫也罷。

“為譜新詞強說愁”、“卻道天涼好個秋”,同是寫情。差別在有無
真情。煽情、抒情之別,即在此。

散文無定法,怎么寫都可以。唯須言之有物。故吾衹寫菜譜。:〕抒
情太多,就耽誤了吃菜。

概念的內涵与外延成反比。文字以簡明為上。說得越多,外延越小。

惟簡單能廣大。

以此來看《外公》。末一段改成:

“外公死在二姨家,享年八十四歲,是半夜走的。沒有掙扎,也沒人
在跟前。衹有跟了他几十年的老煙袋。

那時,我在北京。”

這就夠了。已經說了那么多回憶的文字,結尾應當簡單點,才能總括
全文。原文似乎成了衹關心外公在爐前想什么。不是煽情,是累贅。

累贅可改,煽情不可改。前者是技巧,后者是立意。

我想還有誤會
送交者: 糊涂蟲 于 January 28, 1999 23:30:38:

回答: 糊涂蟲 vs. 棉花糖 --談情緒說散文(zhuan)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我一再說明了,情緒跟情是兩回事。情一定要有,但情緒萬萬
不可有。

這個情緒煽情的標准絕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a universal
standard)。就算是寫愛情的東西,作者不能把自己的情緒抽
离出來,寫出來的東西一定低俗了。

我并不一定要人人都寫樸實的句子,才是沒有情緒。我也很喜歡
熱情澎湃的東西。我就書架上隨便找一本我喜歡的書,隨便找
一段作個例子吧。

我年青時很喜歡一個台灣作者叫王尚義的。他就是屬于那种年青熱情
形的作家。敢愛敢恨。講失落就是失落,講孤寂就是孤寂。直接
了當,不拖泥帶水,不帶一點情緒色彩。下面就是他寫的一段:

。。。
他-修長的個子,瘦削的面龐,蓬松的亂發,永遠充滿哀愁和迷惑
的眼睛。他悄悄地來,悄悄地去,拖著一條沉默的尾巴,好像
他不認得大家,大家也一樣不認得他。

。。。
解剖室里,八九成堆的同學們擠在尸体前,專注地追查著血管,
神經,肝和心臟的位置.衹有他,手里拿著解剖刀,痴痴地站在
一旁,像一尊化石,像一塊寒冰,像一個入定的老僧,他的眼睛
變得更深,更多的迷惑。在同學們忙著的時候,照例是沒有人
顧慮他,他也照例地沒有發話。偶爾,他轉過身,走到講台
邊挂的一架骷髏標本前,他握起骷髏的手,柔和地撫摸著,
又親切地望著骷髏的面孔,他凝立在那里,似乎和骷髏談著
什么知心的話。。。

這是一段渲染色彩強烈,很passionate的描述。可是他沒有情緒
化。換一個比較情緒化的人來寫,一定忍不住要加一些情緒化的
字眼,什么他看起來是多么的孤寂之類的話。這种話一說,文章
的力度就小了。

其實這段話有很大的程度,作者是在描寫自己上解剖學時的心情。
因為王尚義自己本來是念醫學院的。但是,他不但具体的把自己
抽离出來,換個第三人稱寫,而且在感情上,也成功的把自己感傷
的情緒抽离出來了。

可惜王尚義死的很早。不知他老了以后寫出來的東西會怎么樣。

再說桐城派的散文怎么樣,我不置可否。可是他們說的“言有
物”,“言有序”,應該也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不敢苟同
送交者: 木矛 于 January 28, 1999 15:49:18:

回答: 糊涂蟲 vs. 棉花糖 --談情緒說散文(zhuan)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作文最忌八股,桐城派繼韓愈的新古文之后,幵有清一代古文的
新局本是一件好事。然而一旦將其文風教條化,卻將是一錯誤。
文為事而發,胸中塊壘有所郁結,所以為文。將文章技術化的文
人罕有曠世好文。
樸素的白描固然是一种手法,舖陳渲染纏綿菲惻也不見得就不是
另一种風格。《古文觀止》有“師說”也收了“祭十二郎文”,
有“左忠毅公逸事”也收了“吊古戰場文”。
作為讀者,以讀文為娛,但有所感悟,有所共鳴,就已足矣。莫
為所謂的“文藝批評家”所誤。
糊涂蟲說“衹有感情,就會很廉价”。試問,連“感情”都沒有
的文章,還有什么?

yu_jian VS. 伊可?
送交者: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5:48:19:

回答: 糊涂蟲 vs. 棉花糖 --談情緒說散文(zhuan)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從二位一慣之文風,就知道會支持誰
兩位別刮來刮去的,說話得講點理.好讓俺也刮一刮.
雙方二辯快點出手!!
俺傾向于棉花糖的說法,不同寫法而已,意識流什么的好象就全是心理上思來念去
俺思故俺在?

轉個糊涂的論据:
送交者: 糊涂蟲

又看了一遍”父親“。很想与人分享。

短短一篇,可以看出當時日子的困難。試舉些讓我感動的地方:

。。。我于是明白父親是知其難為而為,再好的鼻子也救不了他。
母親常常憤怒於父親的不休息。我想我理解父親。某种人是不能
休息的。休息對他們意味著放棄,于是,死亡就顯現了。

紐約大雪,美國不大興送人到門口的,所以夏陽在門外揮手,
令我錯覺,以為已身處北京,轉頭便可去醫院看父親,互相說
笑話,于是父親大笑,而且說:洗澡吧。

”紅樓夢“結束於大雪,星紅的斗蓬,兩行腳印,一個人离去
時留下的,不似曼哈頓街頭如斯散亂。

(這里,他表達了他的傷感。卻繞了那么一個大圈子。而且從語言
上一點也看不出情緒的流露。其實說紅樓的人离去,在雪地還留
下兩行腳印。他的父親去了,不但沒有腳印,他人還在曼哈頓,
街頭腳印散亂。更慘。)

。。。火化前,來人川流不息,其中有真正希望消失者,這使得
父親像一個軍人。但父親衹是一個連洗澡都不好解決的中國書生。
夏天,用布圍住院子的角,提水來洗。冬天,公共澡堂像醫院,
等叫到號才擠的進去。父親年記大了,我陪他去,以防昏倒。
在熱水里,父親緊閉著眼睛,舒服的很痛苦。我這時想問什么是
人生最大的幸福,又怕他忍不住失言。(還有什么比這小小的一
句,讓人感到苛政的可怕。)父親凡幵會住可以洗澡的旅館,必
通知許多同命運者去洗澡,然后大家頭發的坐下來談洗澡
以外的各种事。父親住醫院,也如此辦,護士對頭發的探視
者并不奇怪。沐和浴在中國從上古就是与身体最密切的事,除了
飲和食,而且嚴肅到与心有關。漢以后,日本學去不少沐浴的
制式,愈洗愈有名堂。父親訪問日本回來后,我問觀感,父親說
:隨時可洗澡。再問觀感,說:胜得好慘。

(這小小的一段,包含了多重的意思。之一,中國書生竟然落難
到了洗澡問題都無法解決的地步。之一,這事既悲慘又好笑,于是
更讓人感到悲慘。之一,沐浴在中國的地位,讓人長了點知識。
之一,我們好的制度總是被日本學去,并發揚光大,在自己本
土卻糟蹋殆盡。之一,胜得好慘,這句話我到現在都說不出來
是什么意思。)

阿城的文字沒有一點濫情的地方,這是最好的証明。

菜譜
送交者: yu_jian 于 January 28, 1999 16:21:10:

回答: yu_jian VS. 伊可?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5:48:19:


我在北美的家門口,生著几棵山核桃樹。秋天落了一地,撿几個
回來,發現就是超級市場里賣的pecan。在國內的時候,女孩子
們喜歡的椒鹽山核桃,對我其實沒什么大吸引力,嫌麻煩。离家
日久,對家鄉的東西,多了一种近乎虔誠的感覺。看見山核桃,
竟生起了試制椒鹽山核桃的念頭。

衹記得山核桃的味道,卻從未聽說那東西怎么做。憑著那一點記
憶,几經挫折,竟成功了。

市場里賣的pecan,有帶殼的,也有沒殼兒的pecan halves. 做椒
鹽核桃,最好用帶殼的,用榔頭敲個縫。若圖方便,沒殼兒的也
行。不過吃起來太方便,就少了點什么。

鹽、醬油、糖、花椒适量,加少量水煮沸十分鐘(1磅核桃仁兒加
0.3-0.4磅水足夠。將核桃加進去,小火煮十分鐘,核桃會將水基
本吸收。注意不要煮干了。這時如果嘗一嘗,應當很淡才是。千
萬不要加鹽。花椒宜多,醬油、鹽、糖切切要少。這是關鍵。

烤箱溫度調到一百七十度左右,山核桃烘過夜,你就有了貨真价
實的椒鹽山核桃了。唯一的問題是,你還是不是從前的你。山核
桃依舊,感覺或者已經變了。

山核桃是回憶的載体,那滋味不過是引子。故鄉才是拴在心上的
割不斷的線,常常無緣無故地揪一下。看著沒兩歲的兒子抓起一
把山核桃仁兒就往嘴里填的架式,忍不住想,敢這么糟蹋東西,
也就是心上沒那根線吧?

再抒情,就不用吃了。想山核桃,自己做吧。

樸實得過了吧?
送交者: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9:59:12:

回答: 菜譜 由 yu_jian 于 January 28, 1999 16:21:10:

离家日久,對家鄉的東西,多了一种近乎虔誠的感覺。

沒有這句的話,衹是一篇普通的說明文,很白.
明白你的意思
其實白描也是有傾向性的白描,不是什么都寫的吧?

。。我于是明白父親是知其難為而為,再好的鼻子也救不了他。
母親常常憤怒於父親的不休息。我想我理解父親。某种人是不能
休息的。休息對他們意味著放棄,于是,死亡就顯現了。

這段也是煽情吧,無非少些啊,呀,什么的,顯得理性一些.
洗澡一段很精采.大概也是伊美眉說的干凈.
俺衹是覺得糊涂過分強調了理性世界的部分.正如許多文學作品里的愛情故事
說穿了就是我愛你,之所以能出那么多故事,還是因為有不同的情緒在里面
另外糊涂定義了散文的概念很重要,所以她把現在常說的雜文也包括了進去
紅牆的主要還是"隨想散文"了.長知識.多謝糊涂.
另外根据她的定義,且不小說也算在散文里了?還望解答.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