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雷家書》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白衣飄飄 于 February 09, 1999 04:50:34:

送交者: 白衣飄飄 于 February 07, 1999 22:49:37:

讀《傅雷家書》

§白衣飄飄§

記得很早就有人向我推荐《傅雷家書》,父母好象也曾經
跟我提起過。然而那時總覺得家信不比巨著重要,于是當
我在圖書館里一排排高大的書架陰暗的縫隙中逡巡找書時
,几次已經拿起了這本書,最后還是換成了其他的名著-
-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系列,羅曼羅蘭的《約翰﹒克
里斯朵夫》,又或是那本著名的《白鯨》(MOBBY
DICK)--“星空旅行記”(Star Trek)
里的那位光頭船長就特別喜歡背誦其中的段落,儼然以那
位執著的追捕白鯨的捕鯨船長自居。

后來有一次在一個江南小城的候車室中等車時,在小賣部
的柜台里又看到了這本書,裝幀的很雅致,百無聊賴之際
差點就買了。然而我總覺得那本書太新,太亮,缺少了我
想象中那种一絲不苟的穩重嚴謹--讀那樣的書,應當是
越舊越好,才能配合了這些三十多年前的家書的精神氛圍
--就象喝葡萄酒不可用紙盃裝了來喝一樣。

沒想到到了新加坡,卻在國大的中文圖書館里找到了它。
借到的這本,是80年代初期出版的,用的正是從前那种
又松又厚的紙張,鉛版印的,放了許多年后已經幵始泛黃
,配著偏紅的黑白照片,和樓适夷先生寫的序,一种年代
感油然而生。翻幵扉頁,我幵始進入三十多年前父与子之
間的心靈對話﹔他們正直真誠、嚴謹好學的形象躍然紙上
。汨汨如清泉,儼儼如高岩的字里行間流露的是對真理和
藝術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這一切對于同樣在國外求
學的我感受尤為深切。我難以形容自己是帶著怎樣的一种
愉悅讀完全書的--合上書頁,心道:“人原來是可以有
這樣一种活法的!”雖然我自問難以象他們那樣的生活,
可單是發現、了解有這樣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已經可以讓
我們在以后的路上走的更有信心。

下面說一說讀完《傅雷家書》后的一些具体發現和感受。

家書中最幵始的兩封信,充滿了父母對兒子的熱烈,深切
的愛,那种對游子難以割舍的親情。里面傅雷說到常常几
天睡不好覺,每天早晨一醒來就想起兒子,想起兒子從小
到大生活中的一幕幕瑣事,說道每每算來家書應到時的期
盼和快樂,又或是應到而未到的擔心和焦慮,我不禁就想
到自己的父母,外婆也何嘗不是怀著同樣的心情!鼻子就
禁不住有些酸了。傅雷很仔細的將每一封家書編號、登記
,唯恐有失﹔而我的父母因為對電腦不熟悉,而且ISP
的網絡常有問題,也是如出一轍的把他們給我的Email
都按順序編號以防遺漏。

信中又說道他給傅敏講解古詩,象《琵琶行》《長恨歌》
什么的,讓我很是羡慕傅聰能有這樣的大學者每天指導。
傅雷甚為博學,尤其在古文,繪畫和音樂方面的造詣,看
他在信中針對當時的一些藝術評論,那种指點江山的風範
真是令人折服。

另一點讓我很受教益的是他對學問的嚴肅認真的態度。他
批評一些藝術家以及教導傅聰的時候,經常說到“以××
的根基來說,至少要在人体花五年十年功夫才能畫理想的
題材,而那時是否能成功,還要看他才具而定。”“我想
你經過三四年的苦功,你的technic不見得比蘇聯
的一般水平(不說最特出的)差到哪里。”這些在信中對
基本功嚴肅扎實的要求看似輕描淡寫,然而對當今普遍急
功近利的我們來說,聽來真是有些惊心動魄--很象金庸
小說中的練武--例如在《笑傲江湖》中,風清揚教令狐
沖學習“獨孤九劍”,教完后也說“你縱然學得了劍法,
倘若使出時劍法不純,畢竟還是敵不了當世高手,此刻你
已得到了門徑,要想多胜少敗,再苦練二十年,便可和天
下英雄一較長短了。”

家書中与金庸小說里另一個不謀而合的地方在于傅雷對學
習西方美術的見解比之武學中的“無招胜有招”--兩者
都突出了一個“忘”字。前者認為“學西洋畫的人第一步
要訓練技巧,要多看外國作品,其次要把外國作品忘的干
干凈凈--這是一件很艱苦的工作--同時再追求自己的
民族精神与自己的個性。”后者有兩個典型案例:其一是
風清揚之論獨孤九劍--“等到通曉了這九劍的劍意,則
無所施而不可,便是將全部變化盡數忘記,也不相干,臨
敵之際,更是忘記得越干凈徹底,越不受原來劍法的拘束
。”其二,是張三丰在武當山上傳授太极劍法,要張無忌
把招式忘的干干凈凈,“要知張三丰傳給他的乃是“劍意
”,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
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
倘若尚有一兩招劍法忘不乾凈,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
。”每當看到這种絕妙加精彩的殊途同歸之處,都讓我高
興的要跳起來。

然而《家書》給我最大的影響,是對祖國傳統文化的重新
認識和審視。傅雷是以一种不但不亢不卑,而且是非常自
豪的態度來描述、探討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他在講白居易
的《長恨歌》的時候說:“全詩寫得如此婉轉細膩,卻仍
不失其雍容華貴,沒有半點纖巧之病!(細膩与纖巧大不
同。)明明是悲劇,而寫得不過分的哭哭啼啼,多么中庸
有度,這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絕妙典型。”在《家書
》中他經常流露出對東方(中國)文明的熱愛和信心--
“中國文明的道德主張并不象西方的那么“拘謹”,而是
一种非常廣義的看法,相信人生中應誠實不欺,不論物質
方面或精神方面,均不計報酬,不象基督徒似的冀求一個
天堂。我們深信,人應該為了善、為了榮譽、為了公理而
為善,而不是為了懼怕永恆的懲罰,也不少為了求取永恆
的福祉。在這一意義上,中國人是文明世界中真正樂觀的
民族。在中國,一個真正受過良好教養和我們最佳傳統与
文化熏陶的人,在不知不覺中自然會不逐名利,不慕虛榮
,滿足于一种庄嚴崇高,但物質上相當清貧的生活。這种
態度,你認為是不是很理想很美妙?”他又說:“比起近
代的西方人來,我們中華民族更接近古代的希腊人,因此
更自然,更健康。……親切,熨帖,溫厚,惆悵,凄涼,
而又對人生常帶哲學意味极濃的深思默想﹔愛人生,戀念
人生而有隨時准備飄然遠行,高蹈,灑脫,遺世獨立,解
脫一切等等的表現,豈不是我們漢晉六朝唐宋以來的文學
中屢見不鮮的嗎?”

作為翻譯家和藝術評論家,傅雷對于東西方文明的觀點也
許會因此而過于浪漫化了。然而在讀過了他多年前的作品
以后,我們不得不自問一下,在我們拼命向西方看齊的同
時,對自己祖國的傳統文化有多大的了解呢?傅聰用這樣
的話來贊美他的父親和中國的文化:又熱烈又恬靜,又深
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驕傲,又微妙又率直(passionate
and serene, profound and simple,
affectionate and proud, subtle
and straightforward)。 也正如傅
雷所語“這是我們固有文化中的精華,值得我們自豪的!
”然而我覺得新一代的年輕人,包括自己,對這些“我們
固有文化中的精華”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了,太少了﹔覺得
自己在浩瀚的中國文明面前就象一個小學生一般的無知,
而這种無知,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一种最深的遺憾。

1999-2-8

所有跟貼:

要回家了,感覺一定很好。象飄蕩的心在尋找依托。 - 四木公子 (36 bytes) 04:40:16 2/08/99 (1)
也沒什么,不知為什么心有些慌慌的 - 白衣飄飄 (0 bytes) 05:39:06 2/08/99 (0)
不錯,為客居獅城的兄弟呱嘰呱嘰。樓下的黃主任,該您老說兩句了,嘿嘿。 - 凡夫 (0 bytes) 23:10:50 2/07/99 (3)
明天回國過春節嘍,凡夫回去嗎? - 白衣飄飄 (92 bytes) 01:22:13 2/08/99 (2)
嘿嘿。 - 凡夫 (229 bytes) 01:31:43 2/08/99 (1)
小柯的《天色將晚》 - 白衣飄飄 (405 bytes) 02:08:12 2/08/99 (0)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