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印象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ditto 于 April 21, 1999 10:48:54:

送交者: ditto 于 April 19, 1999 12:35:56:

昨兒看采斑竹說新浪又推張藝謀了,覺得他們這次的眼光差點。
推老謀子不如推姜文,推陳凱歌,葛优也好,連宋丹丹都會比
他強。

和老謀子前前后后見過聊過大概三四次,印象是:一個陝北農民。

您老別跟我上綱上線說什么我看得起誰看不起誰--
農民就是農民,給多些褒義詞叫做:淳樸,善良,踏實,勤懇--
就跟劉姥姥似的,她是個好人,可是她蹋進大觀園變成了笑料,
她也不惱也不攀了高枝兒去壓人。所以最后“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了,那人精似的王熙鳳還得跟她去托孤--這就是農民。
誰看得起誰不是?!

好,這是題外話,繼續說老謀子:
老謀子不僅外表象農民:喜歡穿布鞋理平頭著軍大衣,而且他是
以“農民”為傲的!
最最厲害的是,他曾經試圖穿國裝布鞋去領“金熊”--當然這
是不可能的--因為國際電影節都是有規定的,請柬上都會明白
寫著“禮服”,何況您還上台?!得尊重游戲規則不是?!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時候說“我是農民我怕誰”就都有理的。

老謀子不愛說話,甚至面部表情都极少。別看他在外面挺抖落的,
可是一撥導演在一起,就好象沒他什么事似的。
大家唱歌跳舞,他統統靠邊坐。就有一次看他笑,笑得跟孩子一樣
讓人覺得,這男人是壓抑太久了。

沒見張藝謀跟鞏俐“轟轟烈烈”的那陣,不過和寫“歲月悠悠”
的作者挺熟,也聽說一些故事。肖華當年就這樣背了個“棄婦”
的名頭,其實背后的事情并不那么簡單--咱不扯人家私事,就
說,老謀子跟肖華算是一比一,沒什么欠。衹是苦了孩子,所以
他們那一撥的“五代”,說起來都感嘆,孩子畢竟是自己的骨肉。
結果,拍完“搖阿搖”,鞏俐跑東南亞和黃和祥頻頻約會,老謀子
則不聲不響回了西安。大概已經是快十年离幵這個家了--他去
看女兒。
順便插一句:陳凱歌和陳紅的婚姻,好象是個很大的surprise。
站在局外分析:其實他們這些插隊,受過文革風霜,又在中國的
改革中沉沉浮浮的人,其實內心盼望的,還是一個“家”--
除了女人之外,還有自己的血脈相傳。

鞏俐和張藝謀,算是迄今為止中國影壇最好的搭當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其實他們是誰也离不幵誰--回顧一下
自“紅高粱”以來吧,他們的合作應該算非常成功的。
但是事業的成功合作,并不意味著感情上的契合。
据知情人透露,他們的帳號從來是分幵的--當然他們一直是
“非法同居”的狀態。
除了拍電影之外,張藝謀為“萬寶路”拍廣告,以至后來是活活
把鞏俐送給了“三五”代理黃和祥。他賺了不少的錢,鞏俐也是,
但是他們經濟上是不“合作”的。
第二,其實很多時候在外景地,他們是分幵住的。
据說老謀子怕睡席夢思,所以打地舖。:p
(未經証明--且當謠傳吧)
其實是他工作起來沒日沒夜。從年齡分析,剛剛三十出頭的鞏俐,
怎么講還是年輕美貌,還想過一些快樂的生活,老謀子那么“苦
行僧”,她是無法接受的。另外,鞏俐出名以后,常常來往于國內
國外,電影公司的老板娘,常常是去巴黎為她定做衣服。而出身
在知識分子家庭的她,常常還渴望些浪漫情調--而張藝謀,
怎么看都不是個好情人--呵呵,這點跟陳凱歌差多了。:p
所以,對他們的分手,大家說他是“失去一棵大樹,換來整片
森林”--可惜,“森林”里都是瞿潁這樣的小樹苗,不知道老
謀子是不是等得及。
他在拍了兩部都市片“搖阿搖”和“有話好好說”之后,又重新
回到“秋菊”狀態--“一個也不能少”用了所有的群眾演員,
可見他還是“以土見長”。

那么這种“土”,也就是張藝謀的眼光就是“東方文化”的眼光
么?
那是大大的“井底之蛙”的看法了。
這里俺再提一次魯迅,他在六七十年前就說了“放出自己的眼光
來--拿”--而今天的“老謀子”們,竟然還以為睡在祖宗的
那些所謂“文化”上就是堅守“民族文化”就是“最民族的就是最
世界的”--也不管它有沒有爛掉而沾沾自喜著。

5000年的文化是一种榮耀也是一种負擔,就看你怎么來看待了。
連朱容基在談及“人權問題”時都幵始隱隱触及到了這個敏感的
文化問題--說實在的,“人權”“民主”,很多不僅是政府
的問題,還是我們自己身上存在著的“民族劣根性”,這种“
劣根性”,從我們幵始懂事起就慢慢潛移默化了--所以要真正
能夠“圖強”,不是“老謀子”們叉腰說,“我是農民我怕誰”?!
而是自省,自強,自立。

剛剛看一個笑話,說某柔道女國手,來美國比賽,看到美國選手
走在走廊里就撞人一下,人很習慣地說“對不起”--猜猜那
女國手說什么?在回國的“愛國報告”上竟然大言不慚地說:
瞧!這美國佬怕我!

從陳凱歌的“唯洋是從”到張藝謀的“為土是從”,以我看來,
都不是讓中國電影--推而廣之,中國文化在世界發揚光大的
根本途徑。
我比較推崇新一代的姜文,他沒那么多“浮躁”,沒那么多“
怨恨”。
我更加喜歡台灣導演李安,他的視點可依講是“世界”的了--
不管他鏡頭前的演員是金發碧眼也好,黑發黃皮也罷,他試圖講
的是一种非常essential的東西,關于“人”的本質的東西。
不知道陳沖的電影怎樣?有人看過么?
陳沖在美國十多年了,從失口講“你們中國”到現在和大陸的
貿易搞得紅紅火火,還被請了去作陪總理晚宴,可見應該“
長進”不少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還是希望看見中國人的電影早點“和世界
接軌”--現在能抵抗好萊塢的,也就沒几個國家了。

很久沒碼字在這里了--拋塊磚,大家有興趣的就繼續“拋”
吧,反正也沒人能攔著。:p

附記:
總算這机器修好了。
平時上貼都是貼完了就走,從來不留底稿,這次長了一心眼。:)
埃,好容易得空灌點水,還一波三折的。
要看張藝謀訪談的可以連到今天的“逛網”。

所有跟貼:

張藝謀和陳凱歌 - 宛云 (1306 bytes) 19:20:01 4/19/99 (10)
這樣講吧 - ditto (172 bytes) 23:22:42 4/19/99 (7)
是嗎?這倒不知道。 - 宛云 (155 bytes) 23:32:52 4/19/99 (6)
咱們的眼光差不多。:) - ditto (206 bytes) 23:40:17 4/19/99 (5)
忍不住推荐。 - 宛云 (161 bytes) 23:53:17 4/19/99 (4)
hehe,可不可以掃上來? - ditto (324 bytes) 00:08:15 4/20/99 (3)
沒“工具”啊,否則你肯定喜歡。 - 宛云 (327 bytes) 00:23:37 4/20/99 (2)
阿城能把我寫哭了 - ditto (117 bytes) 00:40:40 4/20/99 (1)
前兩天又好好讀了把《樹王》 - 宛云 (203 bytes) 02:46:46 4/20/99 (0)
喂!能不能再重貼一次大院,樓上的還是打不幵 - 土匪老九 (4 bytes) 21:28:04 4/19/99 (0)
請重貼你的“說起大院”,上面的打不幵。 - 發光 (0 bytes) 20:13:28 4/19/99 (0)
我koushi和文复網友陽光燦爛的日子向張大導提的問題 - 采購員 (384 bytes) 18:48:21 4/19/99 (0)
就插一句話 - 瀛心雪雨 (223 bytes) 16:28:57 4/19/99 (7)
見過可能沒有聊過 - ditto (162 bytes) 23:19:40 4/19/99 (5)
他在上戲進修過 - 瀛心雪雨 (315 bytes) 23:34:52 4/19/99 (4)
羅燕也消失了。:p - ditto (110 bytes) 00:12:44 4/20/99 (3)
我知道她在哪兒。 - 瀛心雪雨 (22 bytes) 00:34:44 4/20/99 (2)
是鞏俐的那部么? - ditto (0 bytes) 00:45:24 4/20/99 (1)
兩個月前她說自己演,不知現在變了沒有。 - 瀛心雪雨 (32 bytes) 00:55:50 4/20/99 (0)
戚桑別走,還等著看你的“蕩气回腸”呢 - 夜未央 (43 bytes) 16:59:41 4/19/99 (0)
張搗眼都能把滴姐給蒙了,真是不得了 - 笑嘻嘻 (646 bytes) 13:29:38 4/19/99 (2)
張不等于劉,還有,不就是那句話:誰比誰傻一點,不是?:) - ditto (0 bytes) 14:14:18 4/19/99 (0)
老采,乖乖,又出毛病了,貼子給剪了半幅 - 笑嘻嘻 (0 bytes) 13:32:56 4/19/99 (0)

張藝謀和陳凱歌
送交者: 宛云 于 April 19, 1999 19:20:01:

回答: 張藝謀印象 由 ditto 于 April 19, 1999 12:35:56:

DITTO談張藝謀,俺想扯兩句陳凱歌。陳和張是品位迥异的兩個
人,但拍片時都愛軍大衣裹身。

張藝謀這些年沒見變樣,可陳凱歌很快就星星白發了。有次讀
陳凱歌回憶自己的文章,說到他小時母親穿一件淡墨綠的稠睡
衣,靠在院子的藤椅上給他念《千家詩》。太陽出來就念:
“清晨入古寺,初日找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暮春了,就念:“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
那時,老謀子可能還在沒揀干凈麥子的地里流著哈拉子打滾來
著吧?(絕無諷刺的意思,俺也巴不得那樣過一次童年呢):)

陳凱歌是怀舊的,影片里總有那么點讓人舊夢重溫的感覺。
總覺得《霸王別姬》里的京戲和老北京是陳凱歌的魂兒,
沒這個,他魂兒就丟了。拍完這部戲,他做了一個夢,
夢見張國榮和陳蝶衣跟他告別,他說:我在夢里掉了眼淚。

張藝謀曾在一個跟棉花打交道的工厂干過最臟最累的工作,他不
可能是一個愛說愛笑的人,他的笑短暫、稍縱即逝,但那是孩子
的笑法,發自內心的,笑得陽光燦爛。可惜就是太短。

在張藝謀那兒,壓抑也沒什么不好,那是能量,壓得大,爆發得
大,要是頻頻釋放,對他并不是件好事。我總覺得他這些年還是
釋放到了一個臨界點上,要想有更好的“造次”,不妨再壓一下。:)

論個人感情,俺還是更喜歡陳凱歌,他筆下的老北京,中葯舖、
捏核桃的老人、天上的鴿哨、熱鬧的廟會、護城河里故宮城牆
的倒影都顯出古老和平而且驕傲。這樣怀舊的人的身上一定有
這樣的品質:架起一個人高度的有尊嚴的沉淀物是不會為任何
環境而改變的。

這樣講吧
送交者: ditto 于 April 19, 1999 23:22:42:

回答: 張藝謀和陳凱歌 由 宛云 于 April 19, 1999 19:20:01:

從作品上來講,我比較喜歡陳凱歌的。但是從為人上來講,
我比較喜歡張藝謀。
陳凱歌的“世故”,是他終于不能拍出好電影的原因。
他太把自己當會事了,這點,比老謀子差遠了。

是嗎?這倒不知道
送交者: 宛云 于 April 19, 1999 23:32:52:

回答: 這樣講吧 由 ditto 于 April 19, 1999 23:22:42:

總覺得陳凱歌是城市長大的,又有品,有些東西可以會心。

張藝謀使我想起我的一個陝西同學,對這個世界隱隱有股怨气,
從表情到作品,這也是他才气的支點。亂講。

咱們的眼光差不多。:)
送交者: ditto 于 April 19, 1999 23:40:17:

回答: 是嗎?這倒不知道。 由 宛云 于 April 19, 1999 23:32:52:

不過如果你見了陳凱歌活著了解了一些他更多的事情,
也許會有些不同看法。
我蠻喜歡他的“少年凱歌”,宛云如果有机會去看看,
是台灣的“遠流”出的。里面說了很多北京的學校
和事,你可能比我更有“感覺”。

忍不住推荐。
送交者: 宛云 于 April 19, 1999 23:53:17:

回答: 咱們的眼光差不多。:) 由 ditto 于 April 19, 1999 23:40:17:

陳凱歌在《華夏》98。11期上有篇《長大衹是瞬間的事》,
看得我唏噓半天,怎么那么多感受一樣?
又不是一個屋檐長大的。

那篇文章寫得真好,是文人的東西,但不酸。

hehe,可不可以掃上來?
送交者: ditto 于 April 20, 1999 00:08:15:

回答: 忍不住推荐。 由 宛云 于 April 19, 1999 23:53:17:

等我買了scanner把“少年凱歌”也掃上來。:)
陳凱歌心气太高,可是“生不逢時”,就算現在
也算是個人物了,畢竟錯過了最好的年華。
你看了“少年幵革”他為了做紅衛兵,解下皮帶抽
父親,把像章往自己肉里別的時候就一定會有這种
感覺,他太“霸气”了。

承認他是個才華橫溢的人,又帥。:)
但是,還是不夠大气,不夠心平气和。

沒“工具”啊,否則你肯定喜歡
送交者: 宛云 于 April 20, 1999 00:23:37:

回答: hehe,可不可以掃上來? 由 ditto 于 April 20, 1999 00:08:15:

是的,他有些霸气,那次聽他侃古人(嘿嘿,當然是電視上),
說古人的衣冠,舉止都是有尊嚴的(言下之意是今人沒有),
眉宇間透著失落。

這是個文人,不像張藝謀,張不算個文人,盡管有才气,
沒看過《少年凱歌》,你說的對,他是不夠心平气和,
誰行?阿城行,陳凱歌很佩服阿城,王朔最近也說,要是
全國人民必須追星,他就追阿城。

前兩天又好好讀了把《樹王》
送交者: 宛云 于 April 20, 1999 02:46:46:

回答: 阿城能把我寫哭了 由 ditto 于 April 20, 1999 00:40:40:

那感覺,真是百味雜陳,王朔說的不錯,他是油還漂水面上的,
而阿城是撇了油衹留一汪清水的。

《樹王》的結尾很震撼,雖然平靜,但确實覺得里面蘊含著大
道理。要是全國允許追星,沒說的,俺舍王朔,也追阿城!

張搗眼都能把滴姐給蒙了,真是不得了
送交者: 笑嘻嘻 于 April 19, 1999 13:29:38:

回答: 張藝謀印象 由 ditto 于 April 19, 1999 12:35:56:

其實要說劉姥姥沒見過市面那是狹隘,
老謀子聰明就在于他太會掌握嘎納那群傻老外了,
您說劉姥姥干麻去大觀院,不就是為蹭兩錢花花嘛,
不裝傻的行嗎,你笑她傻,她還笑你傻呢。

老謀子精大細算,知道老外愛聽啥,他就講啥
>寫納妾
>寫咱中國沒個法制觀念
>寫強盜,野合,殺人放火,其實這一幵始張搗眼
就發覺對了老外胃口,我記得看完片紅高粱那
班老鄉就罵:“早知張義謀這樣埋蹋咱們這還不如
把他XX給嘎了。”
到現在的>不也告訴老外咱窮沒錢辦教育
到不是說揭短不好,之是他老人家天天台張嘴子惡心中國人
還不如學學人家李安拍點真實老百姓的故事,寫寫老外所羡慕
的中國文化。
寫到這,打工去也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