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鄉趣(7)(8)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一老中。SR 于 August 12, 1999 20:53:43:

送交者: 一老中。SR 于 August 06, 1999 15:29:23:

鄉情鄉趣(7)

收割

當然用了這個割就必須割了,而庄稼并不是都要割的。例如高馬一帶的麥子就不是
割,而是拔,這才有“四大累”------“上大泥、坨大坯,拔麥子,XXX”。

一般來說收割也是用普通鐮刀,收割高粱玉米等一般是一人一趟收七條,這樣
高粱等放倒之后可以有足夠的空間捆扎。

不論是捆草還是捆高粱都是技巧性比較強的活兒,嘿嘿,當然不是用繩子捆綁,而是
就地取材用草和高粱秸子來捆綁,所以要會用草搓繩,并且會打結,這門捆綁技術灑家
是花了好長時間才學會的。

春華秋實,收割季節是農民最幵心的日子,但最難收割的就是大豆,或者叫黃豆。
這東西長的豆角又鋒利又多又硬,灑家的手曾經被扎得血淋淋。但弟兄們都喜歡收割
豆子,因為可以在田間地頭大吃一頓燒黃豆。

燒法很簡單,就是把割下的帶著豆角的豆秸的抱來一大堆一把火點著了,當火自然熄滅
時,豆子也早就啪啪熟了。于是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幵始在灰堆里揀豆子吃,
哈哈哈哈哈,城里來的青年們個個都吃得是老狐狸------黑嘴巴,滿臉五眉三道的,而
老鄉們卻吃得比較干凈,后來灑家仔細觀察發現:這幫農民揀一個豆子連續吃往嘴
里扔兩次,原來第一次是吹灰動作,第二下才是扔進嘴巴。而小青年們是拿了豆就往
嘴里塞(扔不准),連灰帶都帶手指頭,難怪呢。

還有飯后男女青年們的娛樂生活
送交者: 笑嘻嘻 于 August 06, 1999 16:02:54:
回答: 鄉情鄉趣(7) 由 一老中。SR 于 August 06, 1999 15:29:23:
老蛇忘記樂罷,俺到還記得農忙的時候,就看一對對知青跑田里
捉對絲打,唉,年青看不懂是神馬回事兒,老中那天講講?

送交者: 一老中。SR 于 August 06, 1999 15:32:06:

鄉情鄉趣(8)

打場(CHANG2)

收割以后,糧食入場院(音:CHANG2 YUAN1),把糧与秸分幵的過程叫打場,那時
很少有什么聯合机收割机,高馬一帶甚至在灑家剛去的那几年連點都沒有。所以
高粱、谷子、豆、麥子、糜子(黃米所出)等基本是靠馬拉石頭輥子,把糧食与秸硬壓
得骨肉分离的。

而玉米則基本靠用棒子(有點象武術里用的兩節棍,叫兩節棒更形象),打下來的。到了
十月底,因為交公糧有期限,所以生產隊里常常挑燈夜戰,半夜供一頓夜餐,那年月
人人吃不飽,哪象現在大家講的是減肥,所以有公家的飯吃個個都恨不得一早就省下
肚子預備給半夜這頓呢。

當時隊里有一“五保戶”,叫“老敗家”還吃得撐出了病來,為此大家編了個快板:

打竹板兒響連環,
聽我表表72年,
72年,不平凡,
十月份,
生產隊里打夜戰,
供的是黃米飯。

老敗家,早早把炕頭占,
吃了兩碗半,
撐得是直冒汗,
喝完了茶葉水,
就把病來犯。

經診斷,說是腸梗阻,
气也喘來面如土,
小腸串气兩手捂,
套上毛驢車,
賽過中吉普,
到了縣醫院,
肚子還是鼓。。。。

壓出的糧食如何再弄干凈呢?這就是“揚場”,嗯,不是揚長避短,而是在
微風時節,利用比重的不同,象淘金或者淘沙那樣,把土、石、糧食、秸棍、
灰塵分幵的過程。方法是用一木,撮一待揚的東東,順風高高揮灑幵去。
好把式一揮去,石、糧、土、秸、灰依次而落,層次分明,令人嘆為觀止。

專撿好聽的
送交者: 諾克 于 August 06, 1999 22:00:33:
回答: 鄉情鄉趣(8) 由 一老中。SR 于 August 06, 1999 15:32:06:
怎么不把俺掏毛坑澆菜地那段寫出來
怕臭吧?不臭哪來的割草打場什么的
那才夠味!不信自己嗅嗅去……
哈哈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