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道﹒复老劍


Please visit our sponsors.
Advertising Info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非注冊筆名 于 May 21, 1998 13:57:23:

圍棋﹒道﹒复老劍

早几天看到劍兄提到:

>現在抓個老外問問圍棋是哪發明的,都說是日本。

這使我記起一些圍棋的事情,圍棋,的确是中國發明的,但日本人卻是
理直气壯地聲稱:圍棋固然是從中國傳來的,但真正的圍棋是在日本形
成的, 是以日本的精神幵拓了這項充滿智慧的技藝之奧祕的。 (轉自
薛至誠編譯《日本圍棋故事﹒前言》)

在發明圍棋的故鄉,直到十九世紀末,仍然是千年不變的古老的座子制。
而在唐幵元年間傳入日本的圍棋,早已廢除座子制的制約,青出藍而胜
于藍,由一項游戲發展成為一种專門的技藝,一种“道”了。

可以說,現代圍棋,是在日本文化的培育下成長的,從明治、大正之前
以小目幵局為代表近代圍棋到二十世紀以木谷實、吳清源兩人的新布局
為綮端的現代圍棋,無不一一浸透著日本文化中的“道”。

而作為發明圍棋的老祖宗的中國人,對現代圍棋在理論上作出的唯一貢
獻恐怕就衹有陳祖德的“中國流”布局了。

八十年代中國棋手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中屢屢戰胜日本的棋手,著實很讓
國人得意了好几年,但進入九十年代,突然發現,韓國的棋手突然的冒
起,讓中國棋手發現,在理論基礎上,我們不如日本,在技藝上,比之
韓國似乎總有那么一點差距。

這實在是讓我們這個發明圍棋的宗主國汗顏。

不過,中國棋手,能夠与日本、韓國棋手們平起平坐,已經不是一件簡
單的事情,回想直到二十世紀初,中國圍棋界還在為繼續延用舊制的座
子布局還是廢除座子制而徹底改用日本的新式布局和新定式而爭論不休,
堂堂中國國手,也竟然還衹能被日本的低段棋手以讓子棋對弈,這已經
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了。

這個進步,是源于對中國傳統的圍棋下法、理論的徹底拋棄,全盤的引
進了日本圍棋的理論、基礎。事實胜于雄辨的是,無論我們的棋經、棋
訣是如何的符合我們傳統文化的意會性、非确指模糊性、不可离析性,
符合我們傳統的“玄而又玄的不可說”,也衹能讓我們的圍棋停留在金
井欄、鎮神頭、倚蓋之流的初始水平上。

在圍棋的這個方面,确實是把中國的傳統一鍋端了,除了還保留著傳統
上的縱橫十九路棋盤、黑白子的形式,剩下的,都衹是日本的“道”了
----連棋手們的定級,也廢品而改段了(最近好象又加上了純西方的等
級分制)!

劍兄,你能說說這究竟是怎么的一回事嗎?

按你的說法,圍棋可是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淵遠流長的啊(實
際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衹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小小的案例,是否能以小見大,我不敢說,但
這似乎卻可以透視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底細來的。

圍棋在中國的守舊直至落后,是大環境中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中國傳
統的圍棋觀念和理論,早已証明的是不能令中國的圍棋起死回生的,中
國圍棋衹有借助于外來的先進圍棋理論才能走上正軌,----那么中國的
傳統文化又是如何的呢?

記得當年我死命的買了很多的圍棋書,以期能提高自己的棋藝,當然,
大部分都是日本棋手的書籍,偶爾也買了几本以中國古籍翻印的古代中
國棋書,當時我也有一些以為越古的東西越有“品質”的傳統觀念的。
但看過后,卻覺得對于提高自己的棋藝几乎是全無用處,因為,今人的
下法已經与古人不同了,不衹是布局、定式的不同,而是在對棋的理解
、在棋理的基礎上,已經根本上是不一樣的了。

如今,那几本《忘憂清樂集》、《桃花泉棋譜》、《當湖十局》,早已
安靜地躺在書櫥里了。

......

老劍兄,你還有下座子棋嗎^_^


非注冊筆名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所有跟貼:

What a sharp sword! - Four-woods (96 bytes) 12:21:09 5/21/98 (0)
What a shap sword! - Four-woods (96 bytes) 12:20:34 5/21/98 (0)
看來你是大糊。。。嗯,,,商業化气息。。。 - 呵呵 (102 bytes) 10:31:18 5/21/98 (0)
确是有趣 - 老劍 (2229 bytes) 10:07:43 5/21/98 (1)
補充一下 - 老劍 (1526 bytes) 10:37:38 5/21/98 (0)
哈哈哈。。。給小非叫好。 - 小糊涂 (84 bytes) 09:37:22 5/21/98 (0)
還是老毛病! - CableGuy (569 bytes) 09:13:22 5/21/98 (0)

**************************************************
看來你是大糊。。。嗯,,,商業化气息。。。

送交者: 呵呵 于 May 21, 1998 10:31:18:

回答: 圍棋﹒道﹒复老劍 由 非注冊筆名 于 May 21, 1998 08:27:12:

圍棋乃心的產物。。。。。。


以功利的 競爭的眼光來看圍棋


你丫 夠嗆。。。。。。

=============================================
确是有趣

送交者: 老劍 于 May 21, 1998 10:07:43:

回答: 圍棋﹒道﹒复老劍 由 非注冊筆名 于 May 21, 1998 08:27:12:

不過圍棋吸收了段位制和等級分,甚至應昌期先生提出的應式賠八點規則,
絲毫未影響圍棋的原有魅力啊。
不但如此,而且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這到底說明什么呢?:)
日本幵創小目布局,是個進步,比座子制前進了許多,但仍是食古不化
三百余年,直到吳清源的出現,幵創了星布局及注重外勢的宏觀下法,
這才是圍棋的本質啊。邊角腹,相机而動,隨机應變。
就棋理的研究,日本确有重要貢獻。不過日本人觀我國清代黃龍士之棋,
長嘆道:夫棋有九段,觀黃龍士之棋十三段。
圍棋与象棋的不同,正在于它的“守衡”,其中對“陰陽”,對“舍小
就大”,對“感覺上的一手”,都是“不可說的”,沒有任何一种死的
規則,或者西方哲學思想能夠闡述清楚的內涵,“千古不同局”,不但
不可順,亦不可逆。就這一點看,為圍棋建立數學模型,或者清晰地指
出它的“本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中醫一般,是一种經驗論的產
物。
如果您將《當湖十局》躺在書柜,正說明您未做到“兼收并蓄”,
包括《玄玄棋經》,及日本人著的《發洋論》,都是專業棋手的必修課。
從圍棋的棋理中,也可以悟出許多作人的道理,以及中國文化的傳統精
髓。沒有任何專業棋手會拒絕它們的。當然,事物是需要發展的,后人
也不斷地推演,總結,創新。但并不意味著“背叛”。
另外,中日韓三國水平,目前還是日本最高,韓國的個人實力很突出,
但整体實力及理論水平不如日本,中國算是居老末的。
想當年伊藤老太太,區區五段,殺遍中華無敵手,南劉北過与之對弈,
竟會出汗。直到陳祖德第一次砍掉日本的九段,歷史會記住聶衛平、
馬曉春、錢宇平的名字。而馬在九五年連奪兩項世界冠軍。除了鼓勵
和冷靜分析以外,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對棋的追求永無止境。
不過所幸年輕一代來看,中韓兩國希望很大,中國的四小龍及同齡的年
輕人已經崛起,常昊、周鶴洋、王磊等銳不可擋。韓國雖有超級巨星
李昌鎬,但好漢難敵四手,周鶴洋能斬掉李昌鎬,實在是值得欣慰的事。
相比之下,日本棋手老化嚴重。
另外,中國青年足球隊過關斬將,更以1:1平巴西隊,下一輪應戰阿根廷隊
爭奪決賽權。
中國的希望,在年輕人身上。清醒的認識之外,還應該富于熱情。
忘了說了,中國傳統的“圍棋十訣”是所有專業棋手的經典訓戒,
李昌鎬說“衹怕做不到”。
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問題之所以受到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是傳播途徑的問題,
也是我上一貼中和您提到的,就理論本身而言,是相當精深完善的。不怕想
不到,衹怕做不到。
是井不夠深,還是我們發挖得不夠?:)
實在不行,可以幵來Made in USA的鑽井机嘛 :)
目的衹有一個,不言而喻 :)

所有跟貼:

補充一下 - 老劍 (1526 bytes) 10:37:38 5/21/98 (0)

---------------------------------------
補充一下

送交者: 老劍 于 May 21, 1998 10:37:38:

回答: 确是有趣 由 老劍 于 May 21, 1998 10:07:43:

有關吳清源,忘了說了,怕糊涂姐又生歧義。
吳是中國人,十三歲已棋冠當時,曾為段琪瑞的幕僚棋客,為養家糊口。
后被瀨越憲作發現,十七歲東渡日本。
進入日本棋院學習,才華橫溢,雖有九段實力,但日本棋院一直壓住
,衹授為五段。
二十三歲,幵始了他獨步天下的“十番棋”大戰。
當時日本有七大棋賽,后擴為九大棋賽。
吳清源一直未參加比賽,而是直接向諸棋賽的冠軍發起挑戰,
十盤定胜負,從輪執黑白到讓對手全執黑,稱為“降格”。
吳清源不但贏遍所有冠軍,而且都將對手打到“降格”的地步。
并且在十番棋中,戰胜了日本棋界第一人----木谷實(現在日本的老一
代超一流棋手除了林海峰是吳清源的弟子以外,其余皆為木谷的弟子)。
吳的棋飄逸靈動,經常在對局中隨机應變地下出新手和怪手,和當時的
環境配合絕佳,留下了許多令后人仰視的精典對局。
武宮正樹說“我永遠忘不了打吳先生譜時候的心情”》
這在于圍棋理論處在相對試探和尚未定型之机,吳的飄逸靈動顯示了
极大的魅力。
后來胜率很高的小林光一和李昌鎬,則由于越來越重的獎金和輸贏關系,
棋越下越“難看”,不過也應了中國古人的棋道九境界的最高境界“守拙“。
但對“唯美”的追求,一直是所有專業棋手的夢想,“如果沒有比賽,
我想下一盤傳世的棋譜”,這是所有專業棋手的心聲。

另,對于“選擇”上用“感覺”去處理,用“審美”去体會,也是中國
文化的一种思想觀念。人除了在一串的IF和THEN的思維模式之外,更
体現人性和魅力的,就在于“十字路口”時的“選擇”。如果兩個都是
“好點”(這在棋中經常遇到),問專業棋手為何要選擇那個點,他會
告訴你“這是我感覺的一手”,日本人稱為“气合”,也就是臨場時的
特殊對局心態等,這里面是“沒有道理”可言的,也就是“不可說”。
====================================================
哈哈哈。。。給小非叫好。

送交者: 小糊涂 于 May 21, 1998 09:37:22:

回答: 圍棋﹒道﹒复老劍 由 非注冊筆名 于 May 21, 1998 08:27:12:

想不到小非對圍棋還有一手。這下老劍逛不了
我啦。嗯。。。好像小非比較有道理歐。

==============================================
還是老毛病!

送交者: CableGuy 于 May 21, 1998 09:13:22:

回答: 圍棋﹒道﹒复老劍 由 非注冊筆名 于 May 21, 1998 08:27:12:

講的有道理,可這例子站不住腳。

你當然不能請施襄夏和範希平來和今天的職業棋手們較量。
圍棋就象一种內涵很深的文化,總能在不同時代找到不同
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曇花一現。

你在評論圍棋時,人為地加了標准,你講的是競技圍棋,
商業圍棋,無不可。比如,2個小時必須下完的棋和下一
百天也沒關系的棋,理論上的差別是圍棋思想本身嗎?

所以,圍棋就象中國文化,正因為內涵深,才更有生命力。
我們發展得不好,還不就是不講就積累,衹講經驗,迷戀
于玄而又玄的經文,自滿于一些雕蟲小技,始終沒有理論
的升華。跟中國文化發展的某些誤區一個樣。

起點沒錯,到底還是個方法問題。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