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言說 (自序) 余杰




論壇文摘主頁

送交者: 風清揚 于 August 25, 1999 07:52:59:

送交者: 風清揚 于 August 17, 1999 07:41:36:

自由的言說 (自序)

余杰

  當我編完這本書稿的時候,一場大雪席卷了燕園。這是1998年冬天的第一場
雪。新生們在未名湖畔奔跑著,堆雪人,擲雪球,清脆的笑聲像陽光一樣在銀妝
素裹的叢林間閃爍。我一個人到校園里轉了一圈,燕園的雪景固然美麗,但我已
然沒有了當年的激動。居住在這片園子里已經五年半了,本科的同窗早已風流云
散,而今日的我与五年前的我已判若兩人。黃克孫先生譯《魯拜集》,字字含香。
其中有一首小詩意境空曠寥遠,我時時吟誦。詩云:“綠酒朱唇空過眼,微塵原
自化微塵。今朝我即明朝我,昨日身猶此日身。”當我在書桌前對著一盞孤燈整
理一年多以來的厚厚的文稿時,正是這樣的心情。我從文字里看到了昔日的自我,
看到了自我的脆弱与堅韌,看到了自我的寂寞与充實,看到了自我的哀傷与欣喜。

  在紙上的世界里,我是自由的。紙与筆親密無間的合作,是我表達的最佳狀
態。當然,這樣的時刻并不很多,而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寫作需要心情來支撐,
就像纖細的腳需要一雙軟弱的鞋子。我的心情是波狀起伏的,通常以一個月為周
期。一個月的時間里,心態极好,思如泉涌,每天能夠寫四、五千字,寫出的文
字以后自己看也想“拍案叫絕”。然而,下一個月往往就文思枯竭,于是便放下
筆,讀書或者干脆玩耍,不寫一個字。等到再過一個月,我又恢复了良好的狀態,
重新幵始饑渴般的寫作──确實是饑渴般的寫作,我就像荒年里的農民扑向米飯、
沙漠中的旅人扑向清水一樣扑向白色的稿子和黑色的鋼筆。寫作已經內化為我生
命的一部分,失去寫作的生命是我無法面對的生命,失去了寫作也就意味著失去
自由、失去一切。寫作既是我對內在自由的捍衛,也是我對外在自由的捍。我清
楚地知道,在我這個存在著表達的艱難的人背后,還有自由表達對他們來說更加
艱難的“沉默的大多數”。

  宿舍里暖气不足,在寒冷中,我捧起了德國作家赫塞的小說《夢系青春》。
這位致力于探索理想精神世界的作家寫道:“這個時代到處都在聯合,都在培養
隨大流的人,而沒有一處有自由和愛。所有這些聯合体,從大學生社團和合唱隊
到國家,都是一种強迫教育,這是一种恐懼、害怕、窘迫的聯合体,這种聯合体
的內部腐朽、陳舊、近于崩潰。……人們害怕是因為他們從未信仰過自己,他們
都感到自己的生活法則已經不對頭,他們按老一套生活,無論是他們的宗教還是
美德,一切的一切都与文明的需要不相适應。……人們精确地知道殺死一個人需
要多少克炸葯,但他們不知道怎樣向上帝祈禱,他們甚至連如何才能快樂一個小
時也不知道。這些膽怯地聚集在一起的人們充滿恐怖,充滿惡意,誰也不信任誰。
他們留戀不成理想的理想,投石擊斃每個建立一种新理想的人。將出現一次對石
器時代神靈的清洗,像現在這樣的世界將死去,它將毀滅。”我本來是為了尋找
溫暖而讀書的,沒想到這段話讓本來就已經很冷的我更冷,甚至發抖起來。

寒意是從心底里升起來的。因為我自己正是在這樣的体驗之下幵始寫作的。我不
是出于炫耀、傲慢或者愉悅才從事寫作的,恰恰相反,我從事寫作是因為:缺乏
自信的我需要尋求自信,缺乏溫暖的我需要尋求溫暖,缺乏愛的我需要尋求愛。
我對自我和對外界的基本看法都是悲觀的,這是一种無法改變的悲觀。即使給我
加冕上皇冠,我的這种悲觀也不會減輕一絲一毫。在我看來,文章絕不是“經國
之偉業,不朽之盛事”。我知道自己拯救不了什么,改變不了什么,我所做的正
如赫塞所說:“面對充滿暴力与謊言的世界,我要向人的靈魂發出我作為詩人的
呼吁,衹能以我自己為例,描寫我自己的存在与痛苦,從而希望得到志同道合者
的理解,而被其他人蔑視。”

  言說是自由的。這是我唯一的信賴。我用我的紙上王國來對抗邪惡、對抗虛
偽、對抗暴力。每個方塊字都是我不屈服的士兵。作為統帥的我,愿意為捍衛言
說的自由付出任何代价。我沒有別的財富了,這是我最后的積蓄,就像曾祖母們
看得比命還重的“棺材本”一樣。寫作絕對与發表無關,与傳媒無關,為發表而
進行的寫作和為傳媒而進行的寫作是可恥的寫作,也是當下絕大多數的寫作。但
是,寫出來的作品能夠發表、能夠進入傳媒,畢竟是一件好事。目的与結果是迥
然不同的。因為,“交流”是寫作的目的之一。我不拒絕交流,而且在交流之中
不斷地調整自我与世界的關系。在這里,我又想起了卡夫卡的一段話:“寫作有
一种奇怪的、神祕的,也許是危險的、也許是解脫的慰藉﹔從殺人者的行列中跳
出,觀察事實。觀察事實,在這過程中創造出一种更高的觀察方式,更高,而不
是更尖銳。它越高,便越為‘行列’之不可及﹔越無依賴性,越遵循自己的運動
准則,它的道路便越是無法估量地、更加快樂地往上伸展。”我想,魯迅先生選
擇寫作的深層原因,大概也是為了避免繼續“吃人”或“殺人”的命運,從狂人
的絕境中解放出來。這是唯一的生路。同樣,我選擇寫作也是出于這一原因。

  收入這本集子的文字,大部分是我最近一年以來所寫的,它們忠實地記錄了
我生命歷程中或深或淺的腳印。

  第一輯《暗夜流星》,是近期所寫的一組思想札記,跟收到《火与冰》里的
文字一脈相承。短則十几個字,長則上千字,隨心所欲地寫了出來。零散固然零
散,但是就像珠子一樣,我穿起這些珠子的絲線是“自由”。每個字都是我在完
完全全“自由”的心態下寫出來的。所以,雖然并沒有多少高深莫測的哲理,我
還是珍惜它們,它們就像貝殼,在水中靜謐地栖息著。

  第二輯《亂彈胡琴》,是一組社會時評。魯迅先生說,真正的雜文要像“匕
首和投槍”,我雖身居象牙塔,卻不愿“獨上小樓成一統”,一直在熱眼觀世。
“胡琴”者,本非中土所有,再加上我的“亂彈”,當然都是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還請識者見諒。我堅信,如果不允許“不和諧”的存在,那么“和諧”本身也將
變得讓人無法忍受。“不和諧”与“和諧”宛如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作
為“不和諧”的那一面,我堅決地捍衛自身存在的价值。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形容琵琶女的彈奏宛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我把自己看作那顆“小珠”。我頑
強地發出自己的聲音來。

  第三輯《西潮澎湃》,是我最近對西方文化的一些感想和評論。其中,有几
篇是集中談俄羅斯文化的。我認為,俄羅斯文化是一個奇跡,在短短的三百年里
誕生了璀璨的星辰。而且,在一代比一代殘暴的暴政之下,大師們保持了旺盛的
文化創造力。祕密在什么地方呢?我試圖通過對俄羅斯知識分子個案的分析,來
作為我們的鏡子。包括俄羅斯文化在內的一切文化,都可以拿來為我們所用。一
個拒絕接受外來优秀文化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澎湃的西潮,我們應當以幵
放的心態來接受。

  第四輯《柔情似水》,触及了我心靈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郁達夫云:“生
怕情多累美人”,這句話的确在我的身上靈驗了。當年的深情傷害了對方,也傷
害了自己。初戀一般都是不堪回首的,但我還是鼓起勇气來回首。讀過我的文章
的朋友,往往把我看作“俠客”,實際上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在我的身上,軟弱
的一面占据了更大的成分。也許這會讓許多朋友失望的,但這才是真實的我。追
憶似水的柔情,注定是要失敗的。而我對失敗已然安之若素。我想,自己所寫的
那些“剛性”的文字,如果沒有這些“柔性”的文字作底子,是維持不了多久的。
而這類“柔性”的文字,更接近我生命的本真狀態。我永遠怀念那位曾經跟我一
起度過一段不那么愉快的時光的女孩子,并祝愿她幸福。

  第五輯《坐擁書城》,是一批書評和文化評論。我有一种觀點:對于讀書人
而言,要知道其性情面目,看其讀何書即可。因此,這些文字的背后應該有一顆
閱讀主体的心靈。我讀書很雜,興趣太廣泛,也太“任性”。所以,我自己知道,
我這樣的性格,成不了大學者。成不了就成不了吧,我不會為了要成“大學者”
而改變自我。我宁可做不被任何欲望和規範所約束的“這一個”普通的人。清人
李永和說:“丈夫坐擁萬卷,何假南面百城!”這种滿足感正是我所羡慕的。如果
面目可憎的人太多,不妨把書當作朋友。

第六輯《畸》,是我本科時代的畢業論文。我在寫作過程中嘗試著獨特的論文的
寫法,并与那种既成的模式化的論文寫作相抗衡。這篇論文寫得有點“四不像”。
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張鳴老師精心的指導。我記得兩年前,在1996年的冬夜
里,我多次騎車到先生蔚秀園的家中,跟先生一起從提綱到細節逐步討論論文的
寫作。師母溫好紹興的黃酒,我跟張老師一邊喝酒一邊交談。張老師談到興奮處,
不禁眉飛色舞。有一次,也是大雪紛飛,從先生家里出來,夜已很深了。我帶著
醉意在雪中匆匆行走,回到宿舍時,才發現雪花浸濕了論文的草稿。我也想起那
些在北大圖書館里查找資料的日子,翻幵泛黃的古籍,就好像握著古人瘦骨嶙峋
的手。而書皮上的灰塵被我輕輕擦去。發現一則材料的惊喜,不亞于當年哥倫布
發現新大陸。三易其稿,終于完成了這篇六萬字的論文。這篇論文不算難讀,所
以我也把它放進這部書稿里。

  這本書是我繼《火与冰》、《鐵屋中的吶喊》、《尷尬時代》与《文明的創
痛》之后的第五本集子。其中,部分文章曾經在一些報刊發表過。在此,謹向編
輯過這些文章的編輯和閱讀過這些文章的讀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感謝一
切在我寫作過程中給予我無私幫助的師長和朋友們。這本書的出版,還有賴于出
版社的編輯們和策划者們的辛勤勞動,當然還包括印刷厂的工人兄弟們和大小書
店的員工兄弟們的辛勤勞動。我誠摯地感謝他們。

  最后,我想把這本小書獻給我平凡的父親和母親。他們25年的養育之恩,是
我用任何方式也無法回報的。

余杰
1998年11月22日
于京西燕園一隅

所有跟貼:

老哥怎么不去華山了? - 苦哈哈 (43 bytes) 08:07:41 8/17/99 (1)
這文章更适合這兒的气氛。 - 風清揚 (50 bytes) 10:05:17 8/17/99 (0)


論壇文摘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