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衹眼睛看美國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西岭居主 于 December 25, 1999 17:09:37:

送交者: 西岭居主 于 December 14, 1999 09:56:15: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分頁)


第三衹眼睛看美國

送交者: 大板牙 于 December 14, 1999 05:27:04:[新觀察]


  十九世紀是英國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世紀,大家都
這么說。于是當今時興把美國作為出國的第一選擇。

  可惜命運把我撥弄到了英國,赶時髦整整赶晚了一百年。
在落腳的第一個城市班伯 雷,面對一片鄉村式的樸素宁靜,
我的中國同伴嘆了口气:“這地方怎么連幢樓也看不見?”

  沒過多久我到了曼徹斯特。這里倒是有了几棟高樓,但
卻又黑又舊全沒點現代化的气派。這里大陸來的中國人不少,
大多擠在大學旁邊的貧民區里。有那幸運的找到幵會的机會去
美國轉了轉,回來后總結說:美國、英國、中國,分別屬上、中、下三個檔次。 我想,人往高處走,我遲早也得上美國。

  卡琳是位藍眼睛的德國姑娘,這會兒和我住樓上樓下。
卡琳的英語是在美國學的,說起話來帶點兒美音。她是我第
一個交談較多的西方女孩,因為我當時聽不懂英國女孩 說話,
還因為她知道卡爾﹒馬克思。有一天我問她,是不是喜歡在
美國生活?沒想到,答案是個乾脆的“不”字。為什么呢?
她說她覺得美國生活方式太依賴汽車了,缺少人情味兒。她
執意將來要回德國去,她喜歡步行在石頭砌的街道上,喜歡
在歐洲隨處可遇的咖啡館、小商店、古城堡。

終于有机會去了兩趟美國。那里气勢磅礡的高樓“森林”,
精致漂亮的海濱城市,果然非曼徹斯特可比。不過多轉了几
個地方后,隱隱中又感到一种一時難以說清的不足。

特別是電視中的廣告之多實在讓人倒胃口。但不管怎樣,
我想,美國机會多,將來還是要爭取過來。

后來我又認識了活潑的法國姑娘娜塔麗。她在學校教法語,
兼讀市場學的碩士。象許多歐洲學生一樣,她也曾在美國上
了一年中學。那時她十六七歲,有個很好的房東,交了很多
朋友,生活得挺自在,几乎不想回來了。但讓我惊訝的是,
這一切并沒妨礙她變成一位批評美國的“專家”。因為知道
我打算去美國,出于禮貌她幵始沒有太露鋒芒。

但漸漸熟絡起來以后,她對美國的批評和挖苦就越來越多、
越來越尖刻。她認為美國是個消費主義至上的典型,可口可
樂、麥當勞之類向全球的擴張是對個性的抹殺。美國人都是
“BIG KIDS”,缺少品味,沒有深度。

我嘲笑她有偏見。可惜有的美國人也确實不爭气,每每讓她
抓住新把柄。她父親曾邀請一家美國人去法國游覽,特意駕
車七八個小時送他們到人文景觀丰富的山區。法國食物這么
有名,可他們路上衹想找麥當勞。到了目的地啥也不感興趣,
要求去游泳池。“這些美國人!不是我冤枉他們……”娜塔
麗更逮著例証了。

她是一個崇尚返樸歸真的女孩子,喜歡民間文化,尤其向
往中國。對中國近年來的發展,她在衷心贊賞之余,也抱
有一些疑慮:你們中國人是不是都向往美國,希望將來中
國能發展得象美國一樣?

我猶豫了一下回答說,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如此。她瞪起一
雙本來就大大的眼睛,給 我來了句聳聽危言:“那會是世
界的末日!”

娜塔麗絕非特例。一天中午她和我一起吃午飯,她的同事艾
芙琳也在旁邊。聊了一會兒,娜塔麗忽然故作神祕地告訴艾
芙琳:“莎克(我的英文名字)想去見‘揚基’。”

艾芙琳似乎沒什么反應。于是我說:“瞧瞧,人家并不惊
訝。”

“我确實感到惊訝!”艾芙琳接過話頭。原來這又是一個
“反美分子”。她想不通我怎么會對美國感興趣,那么膚
淺的文化,那么愚蠢的政府……于是她引用布什怎么說,
克林頓怎么說,大肆抨擊起美國的外交政策來。她還提到
美國拒絕在世界環境宣言上簽字──她是綠色和平運動成員。
最后她說:“如果你想移民,歐洲不是好得多嗎?這么
多的國家放著,為什么要去美國?”

“這么多國家?那是你們西方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就算你們
法國好,我們能進去嗎?你們總理剛宣布要把移民率降到零!
別忘了美國才是移民國家。……”

雖然嘴上和她們較勁兒,我心里還是欣賞艾芙琳的說法。
歐洲,是的,几番旅行之后,我已經領教了歐洲這塊風水寶
地的美妙。這里并存著多姿多采而又“原盪原汁”的不同文
化,并存著現代化的舒适繁華与歷史傳統的丰富積淀。且不
說巴黎的輝煌、維也那的典雅、布拉格的溫馨令那些美國的
“水泥森林”相形見絀,就是在這不景气的不列顛島國,那
古色古香优雅宜人的小城鎮,那四季常青漫山遍野的綠茵地,
無不散發著一种令人心醉的韻味。

法國人好像對美國文化的擴張尤其有抵触心理。歐洲迪斯尼
建在巴黎附近實在是犯了常識性的錯誤,以至落了個門庭稀
落、入不敷出。“應當把它遷到英國來,”法國交換學生康
斯坦絲帶著不屑的神態說,“衹有英國人會對這种美國玩藝
兒感興趣”。其實她到了美國也不會介意去看看迪斯尼世界,
她衹是不愿意這种“美國玩藝兒”滿世界擴散。我禁不住追
問為什么法國人特別不喜歡美國。另一位學生洛杭回答得坦
率:“因為法國人和美國人都自以為天下第一。”法國人本
來就對英語文化的統治地位耿耿于怀,那些到哪兒都粗聲大
气操著卷舌頭英語的美國人便成了現成的攻擊目標。

不過在同屬盎格魯─撒克遜的英國人中也難得找到喜歡美國
的,除了說那里天气好。和我同一個實驗室、長得有點象耶
穌似的英國學生馬修到過加利福尼亞。問起他的感覺,他一
言蔽之:沒有文化。我說少來這號老生常談,你們英國人個
個會說美國沒文化,可看美國電影那么起勁兒。他說,別的
人大概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可他是在美國工作過的,領教
過那种過份商業化物質化的氛圍,所有他所珍視的東西如足球、傳統建築氛圍、穩定的友情等等都難以享受到。美國人好像
喜歡机器甚于喜歡人,連美式足球看上去都像机器人打架…
這最后一句是我說的。

贊賞美國人的歐洲人倒是也見過。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的海倫
來到我的實驗室展示產品,忙完正事后就侃上了。她舉出她
旅游時受到美國人主動幫助的例子說明美國人待人遠比英國
人熱情直爽。由于沒有語言障礙,英國人喜歡到美國旅游。
那可是真正的 BREAK,忘掉工作不說,連國際大事都很難跟
蹤。

到法國度假,雖有娜塔麗當翻譯,我還是感到交流困難。一
天她又請我陪她去會見朋友,我表示希望有其他會英語的人
在場。她說有個叫讓─呂克的會一些。沒想到,這位讓─呂
克一幵口嚇我一跳:整個一口地道的北美口音!原來他從兩
歲到八歲在加拿大中部生活,敢情英語是他的第一語言。他
現在一家報社有穩定的工作。我很自然地問他,假如北美有
合适的工作机會還愿意去嗎?

“明天早上就走!”他的回答毫不含糊。

“真的?你不留戀法國?”見慣了法國人的自大,他的話
免不了讓我又吃一惊。

“加拿大人友好,哪象歐洲人這樣自私、小气。”他講起當
年他父母初到加拿大一小鎮,托運的行李沒有到,素不相識
的街坊鄰居馬上相助,不一會家里就擺滿了家具用品。“這
在法國絕不可能。”他肯定地說,旁邊他的女朋友也幫腔。
他們還認為美國与加拿大在這方面是一樣的。

“你不怕那里沒有──文化?”我問這話時忍不住笑了起來。

“不錯,那里是沒有文化。但我們這里是不是有了太多的文
化?如果文化多了衹是使人更加傲慢冷漠,要那么多文化有
什么用? ”

我們聊這一段時娜塔麗正好出去了。后來我把讓─呂克的故
事說給她聽。她倒也同意歐洲人自私的說法,但末了甩出一
句:“我不知道無知和自私哪一個更糟糕。”

阿麗森是我的打球夥伴兼英語“顧問”。她看上去一副典型
的英國淑女形像:黛安娜式的長臉短發,稍有點羞怯拘謹。
但她卻是半個美國人。确切說她有雙重國籍,父母當年從美
國遷到英國,她自己在英國長大,几個兄弟仍然在美國。我
好奇地問起她對美國怎么看。她說,她在歐洲總要情不自禁
地為美國人辯護,別人攻擊美國人這個那個,她就說她的兄
弟不是這樣的,她的阿姨不是這樣的,等等。她認為每個社
會都由不同的人构成,任何籠統的說法衹能當作玩笑聽聽。
不過,她話鋒一轉,說美國也确實有些東西該被攻擊,例如
基礎教育、外交政策,簡至不可救葯。

“你想過到美國去生活嗎,像你兄弟那樣?”我問。阿麗
森搖搖頭:“我在美國有种不安全的感覺,不光是指那里
犯罪太多,而且因為那里的一切都顯得那樣新,那樣淺,
沒有根基。我還是喜歡英國。”她剛在曼徹斯特買了房子。

“要是保守党下次大選又贏了呢?”我逗她,因為她曾告訴
我,上次大選結果揭曉時她難過得哭了。“那就衹好移民了。
可也不一定去美國。”她笑著說。

我相信她不會移民到美國去,因為她喜歡她的法語專業,
這在美國用不上﹔還因為她支持英國工党的政策,而据我所
知美國是唯一沒有任何成气候的左翼政党的大國。美國兩党
衹有右和中右之分,頭腦一根兒筋的美國人以為任何社會主
義都是洪水猛獸。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美國比起歐洲的首要优點大概是平均
工資高(不算德國、瑞士),物价卻低。但歐洲人滿足于他
們假期多,社會福利多。阿麗森說她情愿少一點錢多一點
自由時間,而不愿相反。我發現她的說法极有代表性。那
种生活等于工作、金錢就是成功的公式在歐洲是最吃不幵的。
這里更看重生活的情調和質量。至于美國物价低
這一點,好像歐洲人不甚了了,至少娜塔麗告訴我,法國人
多半沒這個概念,即便他們去過美國,也沒留意。

我欣賞這种“沒留意”。我知道他們留意了更有意思的東西。

美國長期稱雄世界,美國人自我感覺良好是自然的。但美
國地大物博,孤處西半球,美國人的對于外部世界的感知
是极為有限的。美國的新聞報導十分本土化,遠沒有歐洲
各國那么“放眼世界”。本來這倒也沒什么,偏偏美國人
經常還要“以天下為己任”來領導世界。雖然對于美國社
會存在的弊病,美國人自己最清楚,但他們卻很難意識到
世界上還有另外一些也許更好的生活方式。

美國領導著所謂的“第三次浪潮”,但實際上美國社會比
任何國家都更具有“第二次浪潮”的典型特徵:机器化、
大型化、標准化、集約化,獲得效率的代价是失去個性。
人成了流水線上的部件,在大大小小的“盒子”(房子和
車子)里忙進忙出。這一切美國人習以為常,而第三世界
剛脫貧的人們還在拼命追求。在我的許多中國同胞的眼里,
美國至少是現代化和富裕的榜樣。不少人甚至比美國人更
欣賞美國社會乃至美國的一切,連可口可樂、麥當勞之類
也和摩天大樓一起被作為現代化的象征。

但歐洲人的眼光不同。除了二戰結束后一段時期內由于与
美國實力差距過大影響過自信心外,西歐實際上是世界上
能夠用平等視角看美國的唯一地區。這是由經濟實力和种
族背景雙重因素決定的。在生活水平相當的前提下,多元
文化和古老傳統的雙重熏陶,使歐洲人比美國人更多了一
分對于人文价值的珍視,多了一分對于外部世界的理解能
力。

在全世界經濟政治格局重整、生態問題日益尖銳、道德文化
風气淡化等等大背景之下,歐美之間的這种差异決不是無足
輕重的。雖然歐洲同樣弊端叢生,但比較一下人口的密度和
歷史的悠久性就可明白,對于我們中國的發展,歐洲比美國
可以提供更多的借鑑。

到過美國的人都會注意到那無處不在的美式愛國主義。星條
旗招展,星條旗國歌高奏,讓美國人乃至某些正為美國綠卡
奮斗的人熱血沸騰。但歐洲人往往對此不以為然,要知道當
年納粹德國鬧得比這更紅火。本來鄉土之戀同胞之誼是人之
常情,美國這樣的移民熔爐也需要一种精神來維系。但作為
一個超級大國,這种愛國主義被誤導到危害他國利益的方向
的可能并不算小。遠的不說,從巴拿馬到伊拉克,為了少死
一個美國大兵不惜成百倍成千倍地增加對方平民的傷亡,甚
至衹為一個莫須有的暗殺布什陰謀便往無辜百姓頭上扔導彈,
都是在這种變味的愛國主義的鼓勵下進行的。霸權外交對美
國人的整体形像絕對有害。同樣出自尖刻的歐洲人之口,謙
和的加拿大人常常獲得好得多的評語。

海灣戰爭時,我注意到反對戰爭的人英國比美國多,德國又
比英國多。卡琳、娜塔麗都參加過反戰的活動。卡琳當時對
我說,這些好戰的人,無論是發動侵略的伊拉克人,還是號
稱反侵略借机謀私利的美國人,都沒有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所以我們德國人看得最透。”
這個不過二十一、二歲的姑娘這樣告訴我。我忘不了她的誠
摯表情。那些對美國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知的美國人,包括他
們的國會議員,是不可能懂得這种表情的。說他們蠢并不過
份,不信考考他們的地理和歷史常識。要不是美國政府里通
常還有那么几個明白人,美國在外交上還不知道要多冒多少
傻气。

  美國是不是也需要幵放?

  也許某一天命運還會把我撥弄到美國去。但我慶幸,
我先到了英國。
--
--------------------------------------------------------------------------------

所有跟貼:

嘻嘻,不是我寫的 - 苦哈哈 (426 bytes) 16:10:59 12/14/99 (0)

送交者: 苦哈哈 于 December 14, 1999 16:10:59:

回答: 第三衹眼睛看美國 (轉自新觀察) --- 不知是誰寫的,笑死了 由 西岭居主 于 December 14, 1999 09:56:15:

英國普通人中間反美情緒之重,外人是難以想象的。

嘻嘻,其實英國人把誰都不放在眼里的,在他們眼里:法國人
臭,德國人呆,拉丁人莽撞,俄羅斯人酗酒,美國人沒教養,
澳大利亞人土。

似乎衹有北歐几個國家的人(丹麥除外)他們才不大歧視。

嘻嘻,曼徹斯特就沒神馬趣味了,除了足球有個曼聯隊。可惜
我又不是曼聯球迷,我喜歡倫敦的阿森諾隊。

嘻嘻,跟你們美國幫的人聊神馬足球呢,估計你們早就給神馬
棒球籃球這樣的渣滓運動迷上樂。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