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曾打算要则天殉葬吗?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CG 于 June 24, 2000 10:08:05:

送交者: CG 于 June 21, 2000 16:34:42:

唐太宗曾打算要则天殉葬吗?


香港《文汇报》六月二十一日发一题为“武则天陵或加快挖掘”的新闻,其中
有“唐高宗比武则天小四岁,武则天原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为正五品女官,
太宗死时打算要她殉葬,武则天设计志愿出家当尼姑,逃过一死,后被高宗
接回宫,封为皇后”句,显见作者对中国历史中之殉葬制度的无知。

殉葬在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都颇风行,包括以人殉葬、以牲畜殉葬和以物
殉葬等。以人作为殉葬品之野蛮制度,到了奴隶社会晚期,就基本消除。中
国历史上的制度化的以活人为殉葬品,在东周中晚期,已不多见,而转为以
物殉为主(虽间或在后来漫长历史之混乱时期中,以人殉葬亦曾出现,但已
非制度化)。始皇陵墓中之兵马俑,就是以物殉之一例,事在太宗去世前近
千年。

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开明有为君主之一。其一生行迹为后人诟病教
多者,主要在于他的玄武门之变后多同胞兄弟的族杀,这点他自己也不讳言,
见诸史册。然而将以活人殉葬这一莫须有的罪名加诸于他的身上,则显见
原文作者对历史的无知。

关于太宗后事之处理,史书上都有记载,如可见诸新旧唐书。《通鉴》本乎此,
不赘述。

《旧唐书卷叁太宗本纪下》:“己巳,上崩於含风殿,年五十二。遗诏皇太子
即位於柩前,丧纪宜用汉制。秘不发丧。庚午,遣旧将统飞骑劲兵从皇太子先
还京,发六府甲士四千人,分列於道及安化门,翼从乃入;大行御马舆,从官
侍御如常。壬申,发丧。六月甲戌朔,殡于太极殿。八月丙子,百僚上谥曰文
皇帝,庙号太宗。庚寅,葬昭陵。”

《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叁。庚午,奉大
行御马舆还京师。”

以上所引新旧唐书之记载太宗去世后的后事处理,都未言及所谓的以活人殉葬
之一条。则天在太宗时不过一才人,不知原作者的“太宗死时打算要她殉葬”
之论调,从何而出?

关于则天的出道,新旧唐书亦有如下记载: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则天皇后武氏讳□,并州文水人也。。。初,
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
感业寺。大帝於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

《唐书卷四则天皇后本纪》:“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并州文水人也。。。
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
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
高宗废皇后王氏,立宸妃为皇后。”

皇帝死,其原来之嫔妃出家为尼或自杀以身殉,倒并不少见。但如果从这“太
宗崩,遂为尼”中竟能解读出“太宗死时打算要她殉葬,武则天设计志愿出家
当尼姑,逃过一死”来,倒要让人怀疑这个记者是不是读琼瑶金庸血滴子之流
的村野小说读多了,于是也粘染上了既浪漫又能瞎编胡扯的毛病的缘故。

其实唐太宗“遗诏皇太子即位於柩前,丧纪宜用汉制”中所谓的“汉制”,盖
沿承于那位让史家慨叹“呜呼仁哉”的“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於
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之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汉书》载,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叁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
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
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
坟”。文帝的俭朴,在帝制时代是有名的。这是因为他自小成长于民间,深知
百姓疾苦之故。正因了他的这番良苦用心,才能开创出文景四十年生聚局面,
更为汉武后来的辉煌武功,奠定了物质的基础。

文帝不但生前俭朴,在他对自己后事的处置上,也大大摒弃了夫子所鼓吹、也
是墨子所极力鞭挞的周礼所规定之繁琐奢靡的丧礼的束缚,颇具有达观的气魄
和唯物主义的豁达胸襟来,这出现在两千年前之一个封建帝王身上,殊为难得。
唐太宗关于丧纪所谓的延承汉制,尤见阐发于文帝所立的遗嘱中,《汉书》亦
有详尽的记载。

《汉书卷四文帝纪》:“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朕闻之,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当今之
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且朕既不德,无以
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罹寒暑之数,哀人父子,伤长老之志,损其
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谓天下何!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
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馀年矣。赖天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
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
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
出临叁日,皆释服。无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
。 带无过叁寸。无布车及兵器。无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
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无得擅哭。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
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布告天下,使明
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令中尉亚夫为车
骑将军,属国悍为将屯将军,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发近县卒万六千人,发
内史卒万五千人,臧郭穿复土属将军武。赐诸侯王以下至孝悌力田金钱帛各有
数。乙巳,葬霸陵。”

应劭注:“夫人以下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皆遣归家,重
绝人类”;换言之,文帝主张在自己死后,丧事不但从简,而且还将后宫里夫
人以下妇人一概放出宫去,让她们重新自择生活。比照周礼中关于帝王丧礼的
奢靡规定,于此亦可明晰一点史家所以称他为“仁”并谥之以“文”的缘故了。

唐太宗承“汉制”,亦效文帝将后宫悉数放归。

《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丁未,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
隋氏末年,求采无已,至於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皆竭人财力,
朕所不取。且洒扫之馀,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惜费,亦人
得各遂其性。」於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给事中杜正伦等,於掖庭宫西门简出之。”

史书中亦记载了太宗对自己后事的安排。

《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十一年)二月丁巳,诏曰:‘夫生者天地之大德,
寿者修短之一期。生有七尺之形,寿以百龄为限,含灵禀气,莫不同焉,皆得之
於自然,不可以分外企也。 是以礼记云:「君即位而为□。」庄周云:「劳我
以形,息我以死。」岂非圣人远鉴,通贤深识?末代已来,明辟盖寡,靡不矜
黄屋之尊,虑白驹之过,并多拘忌,有慕遐年。谓云车易乘,羲轮可驻,异轨同
趣,其蔽甚矣。有隋之季,海内横流,豺狼肆暴,吞噬黔首。朕投袂发愤,情深
拯溺,扶翼义师,济斯涂炭。赖苍昊降鉴,股肱宣力,提剑指麾,天下大定。此
朕之宿志,於斯已毕。犹恐身後之日,子子孙孙,习於流俗,犹循常礼,加四重
之榇,伐百祀之木,劳扰百姓,崇厚园陵。今预为此制,务从俭约,於九□之山,
足容棺而已。积以岁月,渐而备之。木马涂车,土桴苇□,事合古典,不为时用。
又佐命功臣,或义深舟楫,或谋定帷幄,或身摧行阵,同济艰危,克成鸿业,追
念在昔,何日忘之!使逝者无知,咸归寂寞;若营魂有识,还如畴曩,居止相望,
不亦善乎!汉氏使将相陪陵,又给以东园秘器,笃终之义,恩意深厚,古人岂异
我哉!自今已後,功臣密戚及德业佐时者,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及以秘器,
使窀穸之时,丧事无阙。所司依此营备,称朕意焉。’”

太宗对自己后事的安排,这里已叙述的十分清楚。那位记者竟然不顾史实,硬要
给他加上个以活人殉葬的罪名。而这样的文章竟然出现在如《文汇报》这样一级
别的报纸上,则即便其之记者同行不以此样无知编造为耻--因为现在不学无
术之徒妖言惑众,为追求新闻效应而干诸如宣扬伪科学编造假新闻等之背弃职业
道德的事情,亦实在多见--但我实在要替当今中国之新闻界,脸红一把,脸红
之余,更再赠给他们一把鼻涕了!

CG

附:

http://www.wenweipo.com/cgi-bin/goedit.cgi?command=view&newsid=ck06211200

(21-06-2000) 武则天陵或加快挖掘

 【本报记者西安二十日电】国家已准备派出专家小组到咸阳乾陵实
地调查有没有加快挖掘这个规模巨大的唐朝皇室墓葬的必要性。如果
证实由于地质变化的原因,乾陵内的文物可能受到雨水渗漏破坏,有
可能加快挖掘,加以抢救。

 最近国家挖掘了法门寺古塔的地下室,发现由于石灰岩地质,雨水
大量渗入地室,出现滴水成洞的现象,法门寺地室的一些文物已被渗
水破坏。而乾陵位置刚在法门寺不远之处,同样是石灰岩地质架构,
而且坐落在汉代宫殿遗址附近之地质断层之上,一旦发生地震,乾陵
之文物将会受到破坏,中国中西部已进入地震活跃期,如不加以保护,
乾陵可能无法让后人看到它的灿烂光辉历史面貌。国家派出的专家小
组正是要核实乾陵短期内有没有被地震破坏的风险,而石灰岩地质有
没有出现渗水情况。如果没有,乾陵不会加快挖掘。但如证实地质已
出现变化,将会加快挖掘,以抢救文物。

 目前,文物专家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提前挖掘,另一派则反对提前
挖掘,理由是今天尚没有科学手段保护墓中的丝绸、书画、木器、漆
器、陶瓷。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挖掘初期兵马俑颜色鲜艳,但是,
文物出土后,由于颜料被氧化,很快变为黑色。所以,目前开掘,并
没有足够手段保护这些文物,还是等到保护文物的科技手术获得进步
才开掘为宜。

 乾陵是中国历史葬了两个皇帝的唯一皇家陵墓,估计文物十分丰富。
唐朝的高宗皇帝李治和他的皇后大周大圣皇帝武则天,合葬于一坑之
内。唐高宗比武则天小四岁,武则天原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为正
五品女官,太宗死时打算要她殉葬,武则天设计志愿出家当尼姑,逃
过一死,后被高宗接回宫,封为皇后。高宗晚年多病,武则天公元六
五九年便接替高宗管理朝政。高宗死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主政,后
来更废中宗、容宗,自称皇帝,改国号曰周,八十二岁,尊号为「则
天大圣皇帝」,临死才留遗言:「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
天遗命在墓碑不刻一字,让后世评价其功过。据了解,乾陵未有被盗
掘,地下文物保存完好。


--------------------------------------------------------------------------------
所有跟贴:

香港淫了 ~ - 坐不住 (104 bytes) 20:13:01 6/21/00 (0)
嗯。 无论如何,这个不错。 - 大江 (100 bytes) 18:12:01 6/21/00 (5)
有出处,有出处。 - 坐不住 (475 bytes) 20:33:14 6/21/00 (0)
那是野史的说法 - 蛮人 (123 bytes) 19:03:22 6/21/00 (3)
对, 是这个说法,太宗是起的赐她死的念头。。。。 - 大江 (105 bytes) 19:09:56 6/21/00 (2)
以前记得翻一本唐人笔记(?)提到这个事情 - 蛮人 (425 bytes) 19:16:38 6/21/00 (1)
这个事情的确正史无确切记载 - 大江 (212 bytes) 19:23:08 6/21/00 (0)

以前记得翻一本唐人笔记(?)提到这个事情

送交者: 蛮人 于 June 21, 2000 19:16:38:

回答: 对, 是这个说法,太宗是起的赐她死的念头。。。。 由 大江 于 June 21, 2000 19:09:56:

印象中讲的也是挺邪乎的。那概是野史,野史有时比正
史还可信,可惜这样的东西通常难于找到旁证。所以只
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深宫秘帷,什么事情不可能
发生?别说一千多年前,就算今天在紫禁城内发生的事
情,我们又能知道的多少?昨天还大模大样地作反腐败
报告,痛哭流涕,转夜就成了阶下囚,道理在哪里?而
今大概又没有那种秉笔直书的史官了,那将来的人大概
只能通过今天的传闻和野史什么的,来研究今天的事情
了。

CG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