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老K的可能性(回宛云)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临时 于 August 31, 2000 14:36:15:

解读老K的可能性(回宛云)

送交者: 临时 于 August 17, 2000 15:43:53:

一天都在忙一些无聊的事情,刚刚上来。一时并不能组织好自己
的思路,想到哪写到哪吧。反正不过聊天而已:)

我想,要探寻老K的思想演变过程是非常困难的(虽然有不少人以
研究他而获得各种学位:))。原因有两个:一,老K是很乐意让
一部电影的含义leave open。多次与之合作的著名演员Irene
Jacob(其实是老K的电影使她真正著名起来的)在回忆文章中就
曾写过,她曾数次问过老K为什么要有这个镜头,为什么要有那
个镜头,老K总是让她自己说。当她考虑再三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时,老K总是说“那太复杂了,我需要你有简单的想法。”什么
样简单的想法呢?其实是OPEN的。就是说,老K的电影,往往有
无数的解读可能性。比如“双面”,比如“十诫”,甚至比如
“白”。“白”的男一号就曾经说过,他对老K选他当此角色很
吃惊(其实出演男主人公理发搭档的配角才真正是当时的明星),
他说,“他(指老K)要么是把我和明星搞混了,要么是看中了我
不会演戏”。从另一个角度看,老K似乎是有意拒绝使用对角色
的解读太有个性和信心的演员,从而拒绝一种过份清晰,单一的
解度可能。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如果是OPEN的,要了解艺术家本人
也就比较困难了。二,老K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地区性的导演”,
换言之,是相当顽固地保持了一种波兰视角,波兰式的看问题,
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使得缺乏文化背景的解读变得很容易出错。
好象嫌这两点还不够,老K对宗教的态度也相当的不明晰,他宣
称自己不是宗教徒,不信基督教。但一种类似宗教情怀的东西又
似乎随处可见,尤其是“双面”和“十诫”。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人。糟糕的是,这个复杂的人不是很
愿意以作品以外的方式过多的解释自己。

所以,写论文的人有福了:)

关于“成就”,我想,可能应该说,成就老K的,是波兰。因为
即使从事实上来讲,其实“十诫”已经使老K获得了大师的地位,
他的最强搭档,剧作家,音乐家等,也出自波兰。基本上讲,由
于团结工会几十年来不松懈的努力,波兰在八九前的控制程度其
实是松过苏联很多的。虽然一九八一年的军管确实让老K的一部电
影被禁,自己也差点儿吃上官司,但同期他还是有机会拍摄了电
影“No End”,军管一结束,“十诫”即刻出台,轰动欧洲。三
色除了起用了少数法国演员(资金可能是法国的,我不是很清楚),
核心的班子(导演,剧本,剪辑,音乐)均出自波兰。其时波兰的
环境已经可以完全不在意“双面”对六八年街头骚乱和“白”对
当下波兰腐败的描写。

从现在看到的资料看,老K的苦恼,是从十诫以后才变得越来越
难以排解的。“双面”和“三色”,都是这种苦恼的一个折射。
这种苦恼是什么呢?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越来越
不知道该拍什么。过去,人人反对共产主义,向往自由。现在,
他不知道人们需要什么(由此我想到杨德昌的“麻将”一片的台
词:没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人人都在等着别人告诉自己。也算
是解禁后“自由的尴尬”的一个注脚)。我个人以为,如果说“双
面”还在借华沙为镜呼唤灵魂,三色对“自由了道德照样堕落或
者更加堕落”的焦虑则一步步明晰化。到“红”时,镜头干脆只
留在巴黎,温和的色调下,巴黎象沙漠一样留下三个孤独的灵魂:
老法官,法律系学生,和女主角。孤独的灵魂的相遇变得是那样
的困难。我一直以为,在“红”温暖的色调背后,是更多的失望
和很急切的祝福。

道德焦虑贯穿于东西欧不同的背景下,自由与不自由的年代里。
老K的所谓“道德焦虑派”的名声,便来源于此。

事实上,老K似乎并没有花很大的力气去亲和巴黎。他更着意的,
是自己要象一个波兰人。在他要做心脏手术的时候,全世界最好
的医疗机构提供过很多条件极其优越的OFFER。他却一一谢绝,
决意“要象一个相信自己的大夫的波兰人一样”在华沙做手术,
并再也没有从手术中苏醒过来。他的家人至今全部居住于华沙。
很难设想他会很在意自己是否和巴黎亲和。

回到“白”的性上来,在他从前的翻译和同事A. Insdorf的研究
性著作double lifes, second chances一书中,作者认为“不举”
是一个象征,因为在最近的十年间,整个东欧在西欧面前都处于
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要么彻底否定自己,要么完全拒绝否定。
“不举”的,是整个东欧。并没有什么基础去了解东欧的,是整
个西欧。我以为这种说法可能是多少有些道理的。“白”在叙述
东西欧间尴尬境地上走得如此之远,回望“蓝”中欧盟会歌充满
希望的主题动机,整个欧洲复杂的分裂状况,西欧的目标迷失和
东欧的道德困惑,可能更多的是老K的关怀所在。

我曾经有过和你相似的看法:老K回望的是自己的过去,这里面
有一种冲突在。但看了更多典型的东欧知识分子的著作之后(比
如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我对这一类知识分子的信心与
宗教式的情怀(并不一定是宗教情怀)有了一个不同的看法。他们
是不会羞愧于关怀整个人类的,这些人,真的是以整个欧洲,甚
至整个人类的未来,道德,命运等这些重大的话题做自己的指向
的。他们似乎永远可以非常自然地从故乡提取营养(比如塔其实是
从苏联“叛逃”的,但“雕刻时光”却毫不羞愧地充满了苏联的
文化,历史,诗歌。完完全全是俄罗斯的味道,俄罗斯的诗人气
质)。我开始怀疑他们会不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去关注自己身上文化
适应所带来的冲突,甚至怀疑这种冲突是否真的激烈地存在于他
们身上。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对老K的一些解读,或者说,是一种解读可能。

我手里有“红”的英文字幕版。网上二十几刀可以买到。但要买
到“白”好象很困难。“双面”的英文字幕版在网上可以买到,
不过要七八十美刀,看你有没有那么喜欢吧。上面说到的那本书
在网上也可以买到,二十刀左右。另有一本Kieslowski on
Kieslowski,我手头没有,但有同系列的另外几本,都不错,因
此猜测这本应该也不坏:)“十诫”似乎有DVD了,不过印象里相
当贵。

最后,多谢鼓励。我是做网络的,居然不属于E时代,这实在是很
荣幸的事情:)

所有跟贴:

考下来慢慢看 - 宛云 (92 bytes) 01:11:56 8/18/00 (0)
临时老弟,俺需要速成一下 - 施仁 (261 bytes) 19:01:00 8/17/00 (2)
我刚借的三部老K - Tina (199 bytes) 19:23:40 8/17/00 (1)
谢谢TINA - 施仁 (0 bytes) 08:12:23 8/18/00 (0)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