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谈“文化的扬弃”


Please visit our sponsors.
Advertising Info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老哥等 于 October 11, 1998 08:55:59:

背祖宗与扔祖宗

送交者: 老哥 于 October 11, 1998 00:06:45:

楼下CG一段文字我很赞同.背祖宗与扔祖宗的争执由来已久.中国
久弱,百年屈辱,文化与民族的弱SHI4,让我们这几代人承担太多.
传说倭人古时有扔老母的习俗,这为解决一下经济压力的方法未
尝不可,只是待到自己老来,又未免害怕.
我曾JI2赞五四的除旧,后来发现它并立出新的来;我曾痛恨文革
毁旧败家,现在则暗暗揣测它会不会是新中华的临出世前的楚痛;
我曾心惊SHI4风如此靡LAN4,但看到少男少女们确有比过去的同年
人们更多的自由与灵性,心中油然又起XI1望.套用林彪的一句话:
"充其量坏不到那儿去"---只是温都尔汗已是不能再坏了.
祖宗要不要扔,文艺如何复兴,都是很大的题目.欧洲文艺复兴借
了阿拉伯古卷,美国立国后却有过故意与欧洲文艺时髦隔开的年
月.两者虽然矛盾,有一点却是共通的:去大大方方地做人! 不矫
饰,不作秀,不自恋,不QI1人,不萎琐,不自大.先把自己整理一下,
收拾得利落些,显出些人样来, 这样祖宗扔与不扔
可先不管,而文艺的复兴是一定可能的.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说得好:放出眼光!
那么,各位,放出点眼光来!

------------------------------------------------------------

文化的扬弃

送交者: CG 于 October 11, 1998 00:14:21:

回答: 背祖宗与扔祖宗 由 老哥 于 October 11, 1998 00:06:45:

补个老帖,是以前和朋友讨论同一问题时的。今天垃圾太多,
不过是周末,也没什么了不起。

CG

---------------------

文化的扬弃
================


一种帖子是最不好回答的,这就是如晓晨这样的慢条斯理地说道理的。不过这才是
正经作学问的样,前边你提的意见,都记下了。不过这老毛病,估计是不好改,不
过不要紧,言归正传。


首先这“中”“西”的并列就很有些问题。若按国家的个数算,中国不过是一百多
个国家中的一个;按我们引以自豪(或感到痛苦)的人口算,也只是五分之一;若
说历史悠久,按我们常用的提法,也还有四大文明古国,希腊-罗马略晚了些,便
没给算在内。不管怎么说,中国的文明,尽管璀璨辉煌,也始终不过是整个人类文
明的一部分,一小部分。并列式的提法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人总是自然地看重与自
己相关的东西,并以自己为中心划分为内部、外部,一个规模小得多的民族和文化
也可能会有类似的观念。


这一段说的较好,所以引述在这。夜郎自大是赔本的买卖。或许以前的老友见到我
的现在的言论,将要大吃一惊:至少我以前对于困守古文化的东东是一点好感也没
有的,尤其反感的是现在某些人动不动就用易学八卦什麽的创立一个什麽新理论,
就是个脑袋有虫,而且这也是中国文化误人之处和被坏名声的地方。可是我为什麽
还是要鼓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呢?有诸多理由我们不得不考虑。

现在五十岁以下的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微,而不是少。从五四到文革这个
断层,已经把我们的东西都快荡光了。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是不是就是某些人
所以为的吟诗作赋、附庸风雅,或就是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呢?我看我们的悲哀就
在这:一种对自己文化的无知而导致的对她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毫无道理的归罪。

对文化的否定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难于说清的问题。历史的包袱就在那了,你是
不是能真的做到轻装上阵,将包袱一扔到底呢?恐怕不可能:就算是要对文化进行
彻底的抛弃,那么首先的也需要对其了解个透,因为我们需要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
的文化沉渣,这就如余秋雨所以为的。我们暂时可以忘掉它,忘的一干二净。但有
一个事实永远没法否定,就是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深刻地打上了文化的基因,甚
至便是那些对文化一无了解的东东也是如此。这就如一个人的肤色一样。可以轻易
扬弃的是文化的形式,难于成功革新的是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不和历
史接触,然而我们无法摆脱我们不过是历史的一个阶段这个事实,而历史又不能不
有其必然的延续性。

任何一个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彻底否定的行动,都是一场赌博,而不是兄台所以
为的就是充满希望的革新;那样的不要过去的革命,或许有百分之一的重生的希望,
却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毁灭的可能。那么我们到底要选择哪一种呢?

文明的交流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开放的系统是有生命力的,但首要的是要保持本系
统的相对的稳定之前提下的和外界互通,而不是自己凉开肠子,把心肝肺下水全都
抛到一边去,从外部再植入所谓更好的心肝之类。开放是相对的,交流也是相对的,
这从系统学上来说也是正确的一个结论。同时,一个文明经过漫长的时间的进化、
自适应,则它必然就有其适合其中民族的独特优点,因为文化也是一个流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不断地进行自身的扬弃,从而获得新的生命血液,但这个过程
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自杀性的。从以往来看,我们的文化所以能生存下来,这是
个根本的原因。所谓的固步自封这样的帽子,也是不能全部成立的。文化和政治或
某个统治集团、统治策略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至少我到现在还没有看出有什麽
十分坚固的理由能证明,我们的文化是完全封闭而不知道自新的:如果那样,则我
们的文明早应该已经享受了另外三个文明那样的下场。

世界的文明固然有多种,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拥有一种,而这个而不是那个文
明才是我们赖于生存的基石;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这个文化,对于我们才有现
实的意义,而那个文化不过是个外来的、或许具有借鉴意义的东西。体用差别是无
法否定的事实。对于世界文化这样一体性文明这种热门的提法,我私下并不抱有任
何乐观的想法。我以为这不是一个合适的提法,我们的策略更不应该立足于这个空
中楼阁的前提作出。多样文化的共存仍将是我们未来这个世界文明在相当长时期的
基本存在形式,我们只能在其中寻求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共同生存,而不是一体
化。所谓海洋文明将战胜一切文明的提法,将是和“基督教将成为唯一宗教”的提
法一样的荒诞和可笑。既然如此,则我认为将我们的文化全部放弃的提法,将是不
合适的。局部文明首先必须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其次才是整体性--这或许正是
在宏观意义上的整体观哲学在文化上的具体应用吧。

厚古薄今不好,厚今薄古也未必就好。因为今和古是两个既相互联系、相互承
继,又相互分离、相对独立的时间段;而“今”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个很薄弱的概念。
我以为,两个都需要认真对待,对不同者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对待法,从中获取不
同的好处。因为今和古如何能决然分开?更不用说文化的传承,更是混为一体了。
多少年前为古?多少年后为今?多少年前的学说算是老古董?多少年后的学说算是
新创作?科学的进步,确实使我们越来越坚定地竖立了这样的观点,就是读文献要
越新越好。可是那里也有相对的概念。比如信息学科的,大抵一年前的论文就是老
的了,而物理数学医学可能可以回退到几十年前,那时的文献也是有意义的;那么
对于社会学呢?这个参考文献,要回退到什麽之后为止呢?至少美国的西点军校,
他们的参考是到了我们的孙子、吴子等,那么是不是这也是一种顽固不化呢?可见
一个衡量标准,还需要看到对象是什麽性质的才能使用。对于文化这个东西,它是
对人类生存的一种思考。古人也在思考,我们也在思考,“今人不见旧时月,今月
曾经照古人”,我们有多少本钱可以说,古人的思考就是废物一堆呢?理性的形式
内容可以不断地变化、翻新,可是理性的对象却是一样。我们和古人一样,也不过
是在解决吃喝拉撒睡这样的问题,在这个空闲的时候,我们就去想想一些别的东西。
那么凭什麽说,我们就能想出新花样来?而这么不读参考文献的凭空构造又有多少
可能会重蹈前人的覆辙呢?毕竟农民科学家灭鼠大王和科学家之间的官司,不过几
年之前。

推陈出新,首先是要“推陈”。推者,扬弃也。要扬弃,则首先要知道扬弃之对象。
有杨,也有弃,凭空去创造,去标新立异,去刻意求新,则恐怕还是要走了那个灭
鼠大王的老路子。只是在这里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已不是漏网了几只耗子,也
不仅仅是个尴尬,而将是文化甚至文明的毁灭。

-------------------------------------------------------------------------

当一回“文抄婆”

送交者: ditto 于 October 11, 1998 00:32:30:

应大江之邀,掉一次书袋--资料取材去王力先生编的“古代汉语”。

关于诗歌的韵律

诗歌在《诗经》和《楚辞》以后,形式有很多的发展。到了唐代更是遵从了
严密的格律,形成了律诗。
汉魏六朝时的运例,继承了诗骚的传统。四言诗和五言诗一般是隔句为韵,
也就是说偶句的末一字用韵。
五言诗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以不换韵为比较常见,但也可以换韵。
七言诗在南北朝以前是句句入韵的,一韵到底的叫做“柏梁体”,相传是
汉武敌作柏梁台,与群臣共赋七言联句,就是句句入韵的。
而来自民间的乐府诗,用韵就自由了一些。值得一提的是,汉魏六朝的文人
诗一般是避免重韵的,乐府诗却是不避的。(“孔雀东南飞”)
诗歌到了唐代成鼎盛。而押韵的位置也固定了。律诗是二,四,六,八压韵,
绝句是二,四压韵。
以上为韵例,唐以后的古风和乐府在韵例方面和汉魏六朝诗没有什么不同。
下面说韵部。
汉魏六朝的韵部系统由于没有韵书流传而分布的地域又比“诗经”时代广阔,
所以不容易弄清楚。大致说来,汉魏古诗的用韵接近先秦韵部。晋以后,逐
渐接近隋唐。一般来说,可以用和韵的眼光来看待当时的宽韵。
唐诗的韵部和以前不一样。宋代以后一般就沿袭了唐韵。
依照隋陆法言著“切韵”,将韵分为206韵。这种分法太细,所以唐代是可以
韵“同用”的。南宋并成了107韵,后人又合成106韵,这106韵被称为“平水
韵”,一般就叫做“诗韵”。(这个基本也可以说明唐人的用韵)
关于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用韵特点:
1。近体诗一般只压平身韵,仄声的近体诗少见。(柳宗元:江雪)
2。近体诗用韵要求很严格。无论律诗,长律或者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而
且不准邻韵通压,字数多的宽韵,如东韵,支韵,阳韵,庚韵,尤韵等,固然
不能与邻韵通压,就是字数少的窄韵,微韵,文韵,删韵,蒸韵,侵韵等,也
不能邻韵通压。
3。古体诗既可以压平声韵又可以压仄声韵。在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
和入声韵,不同声调一般不压韵的,只有上声和去声偶然可以相压。
4。古体诗比近体诗韵宽,邻近韵可以通压。
关于平仄。
相传南朝沈约发明了四声--“四声谱”决定了平仄区分。其实这是错误的。声调
在古代汉语里客观存在的。平仄的掌握不是很困难,拿普通话来说,阴平阳平都是
平身,上声去声都是仄声。古代的入声字,现在转到上声去声的,也不成问题,反
正上,去,入三声都是仄声。只有从入声转到阴平阳平的字才需要记。吴方言,闽
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等区域很多地方是保留入声的。
律诗一共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一二为首联,三四为颔联,五六为颈联,
七八为尾联。每联上句为出句下句为对句。
律诗要粘对,上联和下联的平仄类型要一大类,所谓平粘平,仄粘仄。不合的,叫
失粘。(初唐之前都有)
除了粘对,还有避免孤平,讲究拗救。
初学的人有一句口诀: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七律,指每句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而二,四,
六字是固定的。第七是固定的容易了解。五律就是一三,二四论了。
但是这不是灵丹妙药,有时候也会失误。这些说起来都太复杂了,一般大约的了解
就是上面说的了。

另外,大江,我把你的“上平声”在下面补齐了--下平声也列出来了。
抄书这事,不好做,头痛。


所有跟贴:

在别处读得一篇文章--- - CG (305 bytes) 00:42:59 10/11/98 (0)
DITTO, 多谢, 这还象个中文科班的样子。 不过今晚我要走了。下回见 - 大江 (74 bytes) 00:40:46 10/11/98 (0)

临睡前说一句

送交者: ditto 于 October 11, 1998 00:52:13:

回答: 当一回“文抄婆” 由 ditto 于 October 11, 1998 00:32:30:

抄书是容易的,但是这未必就是渗入了
骨髓的自己的东西了--文化是一种看
不见摸不着却可以“感觉”的东西。
象中国这些传统文化,了解一下未必不
好,但要是扯了来当什么“大旗”则
是万万不可的。
只要要把它们都一把火烧了--恐怕烧
的只会是形而上的东西。
从焚书坑儒到文革--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不如让它自生自灭的好--
CG,现在来不及扔“祖宗的遗产”的人
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当然抱着“祖
宗遗产”想吃一辈子的也大有人在。
碰点鼻子灰就会知道了。
你的实用主义呢?:)
慢慢来,我们还年轻,不要说“无所谓”嘛。:)


---------------------------------------------


在别处读得一篇文章---

送交者: CG 于 October 11, 1998 00:42:59:

回答: 当一回“文抄婆” 由 ditto 于 October 11, 1998 00:32:30:

颇有意思。却不料已晚了。倒没想到你还真治学谨严。

刘彻有一首诗,写的不错,(可能他传世的也就这一首)
可惜我只记得几句,是“大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
雁南归。菊有秀兮兰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最后
好象是“。。。

原本还记得最后两句,可是却想不起来了。好象是说什么
功名不值钱之类的。

CG

---------------------------------------------------------------------------------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