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纳贡制度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CG 于 September 24, 2000 12:42:46:

送交者: CG 于 September 08, 2000 16:48:36:

清代的纳贡制度

西方汉学家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最让他们感到难受的大概要
属纳贡制度了。然而这里却有些混淆的。因为对具体的纳贡
制度并不了解,所以我想请教一下高明。睡了半天刚起来还
迷迷糊糊:-( 不多写了,就把两个录一下。

一个是Emily Hahn: “China Yesterday: 1850-1950,A Century
of Change” (Mainstream of the Modern World Series,
John Gunther (ed.))。这本书到为西人在过去两个多世纪干
的事情,辩护多多。比如关于鸦片战争之起源,他摆出的姿
态看起来就如是“谁叫你那样的啦?你那样我实在不打也不
行”那样的,典型的占人便宜还要装出一脸无奈的善人的模
样。可见,历史学家要作到客观,其实也不太可能。当然,
完全把鸦片战争的责任推到英美,也不是客观的态度。废话
不言。在p.22-p.23关于纳贡制度有这样的话:

...Burma(缅甸), Korea, Annam(安南,即今越南), Siam, and Nepal(尼泊尔)
were on a slightly different basis; they were tribute-paying nations(纳贡国).
(!!!) The officials in charge of these lands were given a good deal of leeway
and for that reason had to be carefully CHOSEN; even so, they HAD to REPORT
on their activities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Peking, which criticized or
commended, and had absolute power to shift them, recall outright, punish, or
reward them.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the wisdom of which is
evident, was never to appoint any official to power in his own part of the
country...

在这里,藩属国似乎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独立的权利,搞得很可
怜兮兮的样子。这似乎和我所了解和理解的纳贡制度有些出入。
因为印象中帝国通常并不直接干预藩属国内部事务;藩属国除
了定期/不定期进行纳贡,和形式上的册封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外,通常具有极大的独立性,包括司法、财税、军政等等。藩
属国应首先是个独立的国家,其次是个被保护的国家。帝国对
他们的内部事务也很少干预,通常是在其提出请求时,比如明
末的高丽(朝鲜)、清中叶(十八世纪)的安南内乱,等等。
纳贡制度更多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而不是实质(事实上,中央
帝国对纳贡国进贡的回赐,通常要远远高于其之贡品的价值),
而Hahn之书此处之背景,是中央帝国把外来的野蛮国一概看为
纳贡国(包括他所为之辩护的英、美等);他如此阐释,当然
不能排除试图为西方十九世纪的行径进行道义上的辩护的嫌疑。

关于纳贡制度,费正清(J.K.Fairbank)曾有过深入的研究。
事实上,他在他的成名之作《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中就曾对
此作了研究。在其给《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
一书所作的序中,曾对纳贡制度作了如下归纳(我对其中比较
关键的地方,都用了【】注上):

“。。。

参与中国的世界秩序的异族统治者【跟天子接触时】,都要遵守
合法的【形式和礼节】。所有这些形式和礼节合在一起,便成为
纳贡制度。清朝的规矩如下:

(1)。授予异族统治者任命状和公文上用的官印;
(2)。按照清朝的等级制,封给异族统治者贵族衔位;
(3)。他们在公文中使用清历,即冠以大清皇朝号;
(4)。他们在适当法定时节,进贡各种纪念性物品;
(5)。他们又奉献当地产品作为象征性进贡;
(6)。他们或他们的使节,由御差护送进宫;
(7)。他们在清宫中要行礼如仪,主要是磕头;
(8)。皇帝赐给回礼;
(9)。恩准他们在边疆和首都都有某种贸易特权。

。。。”

在这里,费正清并未提及帝国对藩属国有任何的实质上的干涉,
纳贡制度本身也仅仅是一种“外交”上的“形式和礼节”而已。

那时,中央帝国和西人特派团之间的冲突主要在于性质。譬如,
西人带来的东西,他们自己以为是“Presents”(礼品),而
帝国则以之为“Tribute”(进贡品);另一个更重大的冲突是
磕头礼(KowTow),这个确实比较问题大,引发了十八世纪末
十九世纪初的几次大的外交冲突。还有一个当然是法律上的差
异的问题,譬如帝国这边是传统中国法理上的一命抵一命,而
西人之法统理念则大不相同。这终于在1784年引发了第一次有
深远影响的中西冲突:其时英国一艘名为“休斯公主号”(Lady
Hughes)的货轮在广东那里鸣礼炮时,不甚把围观于附近的一
艘本地小船击沉,两人溺毙(这两人之身份,不同的西学著作
中也各说不同;一般比如说是两个围观的土著居民,而Hahn则
说是本地官员)。本地当局立刻要休斯号交出发炮手偿命,休
斯号船长拒绝。当局就逮捕了一名无关的英人,威胁要以之偿
命(这也看出中国传统法统上的愚昧和荒唐),并立刻终止了
一切贸易往来。休斯没办法,就交出了倒霉的发炮手。当局立
刻就将他处于绞刑--这次事件,使得帝国在西方名声扫地,
成为野蛮之国度,其余波更及于两百年后之今天。一个历史事
件处理不当而造成的伤害和付出的代价竟有如此之大,这在两
百年之后的北京,又一次得到了应证。

---

不知有哪位能否提供一下关于纳贡制度的更具体的言说?谢谢。

CG


--------------------------------------------------------------------------------
所有跟贴:

Siam:今泰国。 - CG (0 bytes) 16:56:46 9/08/00 (0)


--------------------------------------------------------------------------------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