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童年旧事----------打粥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网上飞 于 November 02, 2000 00:58:47:

ZT:童年旧事----------打粥

送交者: 网上飞 于 October 25, 2000 00:34:40:

发言者:华子
发表时间:2000年10月24日 21时51分47秒


童年旧事----------打粥


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一件事是打粥。那时和父亲住在大学的教
工宿舍里,早上和中午都是在大学的教工食堂吃。晚上时间充
足,所以父亲自己简单烧个菜,馏几个黑黑的馒头或煮一锅土
豆。父亲吃饭必须要喝粥,所以我每天放学回到家后就拿二两
粗粮票和一个很大的搪瓷碗去父亲他们系他们那一派的食堂去
打粥。

那粥一般是玉米粥,或叫苞谷面糊糊。偶尔会有大米红豆稀
饭,因为里面有红豆所以也收粗粮票,这可就是改善伙食了,
这样的好事一个月大概能碰上一次。其实那年头,就是苞谷面
糊糊也算是好东西了。要知道那所谓细粮的白面只有百分之五
十到六十,而且经常是用发了芽的麦子磨的九五粉甚至是通
粉,蒸出来的馒头和那俄罗斯的黑面包一样黑。那其余的配额
都是粗粮了,粗粮中苞谷面是最好的,但不是每个月都给你配
苞谷面。有时会有豆面,红薯干等。到了秋冬天是最差的,所
有的粗粮配给都是土豆,一斤粗粮的份额给五斤土豆。东欧人
是拿土豆当主食,天天离不开土豆,可人家那土豆也是好土
豆,就象那做黑面包的黑小麦,完全是两回事。可这中国人要
天天吃中国土豆就是活受罪了,受罪也得吃,人总得活不是?
到了冬天几乎天天晚上吃的都是蒸土豆或蒸红薯干,这时候那
天天从食堂打回来的苞谷面粥可就是最美味的食物了。

大学里原来只有一个教工食堂,后来因为闹革命各个系搞不到
一块,所以各个系自己单独成立教工食堂。有些系又分裂成不
同的派别,不同的派别又不能在一起吃饭,所以又分成派别食
堂。这样原来教工食堂的地方就不够了。把原来二层楼的一个
学校剧院改成了食堂。舞台上用木板围了起来,上面开了许多
半圆小洞,每个洞就是一个系或派别的打饭口。至于木板墙的
那边是不是真的也分开,各派别做各派别的饭那就不知道了。
反正打饭时是绝对不能排错队的,不能去吃敌对派别的饭,再
说那各派的饭票也不一样。

洞的上方是一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像,毛主席严肃地望着这些
饥肠碌碌排队打饭的人民。六点开饭,但五点四十五之前所有
打饭的人必须到食堂排队,洞口前的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到了
五点四十五有一个值班的出来,先带领大家高唱“东方红,太
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呐却毫无
表情地在洞口上方望着歌颂他的人们。东方红唱毕,人们从口
袋里拿出走到哪里都必备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翻到毛主席
论粮食和红薯是个宝的那两页,齐声朗读毛主席语录,毛主席
教导我们:“红薯是个宝,把红薯与米饭混着吃可以节约粮
食,红薯叶还可以喂猪,,,,农忙多吃点,农闲少吃
点,,,,要节约粮食,,,,”。唱歌和念语录时必须绝对
严肃认真,各派别都一样,这时候全都一致,不搞文斗也不搞
武斗。绝对不能偷懒。这些是对大人的要求,至于小孩子就不
一定了,只要你不吵不闹不笑就行了,没有人在乎你是否唱,
是否读。所以,我每次连那红宝书都不带,大人们在唱时我要
不东张西望看他们那唱歌时认真的样子;要不低头看我的脚趾
头,那时正在长个子,脚也长得快,没两天就把鞋子撑破了,
露出大母脚趾头出来。现在想起来为了打二两苞谷面糊糊还要
排队,唱歌读语录也真是麻烦,这大概也是父亲总是叫我去打
粥的原因吧,他不想去受那个罪,但粥总是要喝的。

饭前“礼拜”完毕,开始打饭。论到我,捧上大碗,递上二粮
粗粮票。粥打好了,两只黑黑的小手捧着往回走。冬天,没走
几步,那碗里的粥很快就结了一层皮。其实那层皮可以起个保
暖作用,可我不懂这个,想那皮一结粥就要干了,不新鲜了,
在加上站了半天队,肚子也饿了,于是吸溜吸溜地把那层皮喝
掉。接着再走,没走多远又结了一层皮,与是再吸溜一回。这
样走到家,总得吸溜个五六回,再看那碗粥已经剩小半碗了。


许多年后在燕园读书时,每天早晚在学一食堂喝的也是苞谷面
粥。那是一个两米口径的大锅,旁边站着一个满脸粉刺的食堂
工,一手收票,一手拿个勺子给你打粥。锅旁边围满了人,从
不排队,一个劲往前拥挤,等打着了粥又出不来,于是端着盛
粥的碗大喊“小心蹭身上,小心蹭身上,,,”倒着蹭出来。
那个时代,燕园的学子们不难被人认出来,因为每人身上总有
一道一道黄色的痕迹,我们把那玩意叫“二校徽”。每当看到
那大锅前拥挤的人群,就特别想念小时候打粥时的情景,世风
日下,毛主席一没了,人们打粥连队都不排了。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