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倾城---威尼斯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雨儿儿 于 November 23, 2000 02:29:55:

碧水倾城---威尼斯

在意大利,最向往的两个地方莫过于罗马和威尼斯。罗马有着凝重的历史和史诗般的建筑,而
威尼斯则是以那片神奇的水域而令人神往。周末下午,阳光正浓,从米兰坐火车东行,穿过辽
阔的波河平原,3个小时的颠簸后,当宽广的海水出现眼前的时候,知道离威尼斯不远了。火车
从水面上一条长长的堤桥上驶过,所停之处就是威尼斯的城外。据说即使是开车而至,也只能
靠岸停车,所有的陆路交通都在此为完结,进入威城只能凭借水路。一下火车就感觉那湿润的
水的味道,令人舒展。从火车站并不宽敞的大厅下来台阶,夕阳下就是那条宽敞蜿蜒的运河,
碧波粼粼。岸边是水上BUS和水上TAXI,各式船只挤满了码头。


威尼斯其实是亚得里亚海西北边的一块岛屿,四面环水,只有一条堤桥与陆地相连。180多条
河道纵横城中,蜿蜒交错的水巷好象城市里的街道,3.5公里长,70米宽的大运河就是威尼斯城
的交通主动脉。船行水面,不急不缓,新奇的我急切地左顾右盼。水岸两边的建筑,脱水而出,
包括了从哥特式到新古典主义和巴罗克风格的200多座宫殿和教堂。端庄的券拱,挺阔的檐墙,
各异的色彩,高低错落,鬼斧神功。还有,沿入水中的庭落,向水而开的小窗,红花绿叶中的
欢歌笑语更给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灵秀。


我知道自己已经开始喜欢上这里了。匆匆check in了酒店,人就已经在街上荡游了。七、八月
的阳光在傍晚时分还是热情依旧。窄小的码头上,Gondola船夫和游客尽情地讨价还价;四面
大开的店铺里,展示着精湛斑斓的手工艺品和玻璃器皿;餐厅和酒吧向街而开,饭香和酒香溶
解着空气里的水汽,食客们畅然而开怀。城,实在是小;人,实在是多。
听说所住之处离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只5分钟的步行距离。手里捧着地图想要按图索骥的,谁可想,
这里街巷曲肠,路名复杂,七转八拐的早就没有方向感了,索性跟着人流涌动。当看见大片的
鸽群、宽阔的广场和高耸的钟塔的时候,想必就是这里了。广场东侧金碧辉煌的庞大建筑物就是
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Marco),由于此处存放着传播福音的圣徒--圣马可的遗骨而得名。
教堂的建筑富丽而辉煌,与欧洲其他的教堂建筑大相径庭,风格上有很浓重的伊斯兰味道,并且
混合有哥特式的尖塔,罗马式的券拱,以及拜占庭式的圆顶,各种风格相互交融,彼此补充,
整体感观上华丽而富于变化。教堂正面是5座罗马式拱型大门,中间券顶上高高地耸立着圣马可
的塑像,其下有6尊天使石像簇拥。穹顶阳台上有丰富的雕塑和精美的石饰,其中四匹镀金铜马
的复制品(正品现于教堂内保存)仰首而立,蔚为壮观,这是十字军东征从君士坦丁堡掠来的宝物,
也是威尼斯权势的象征。教堂顶部与拱门相应的5个葱头状镀金圆顶显出拜占庭建筑的特色,在
夕阳的映射下 ,鎏光异彩,气宇非凡。广场上,国立图书馆和总督府相对而立,两个建筑十分
相似,三层楼高的墙面建筑深远地延展,长长的拱廊构成圣马可广场的南、北两条边线。最下
一层的拱廊有斑白的石柱向天而立,顶部有拱门相连,简洁而悠远,透着股壮阔的气势。南面
向海而立有两根12世纪的石柱,其中一个,顶部塑有展翼的雄狮,这便是威尼斯的象征。广场
上整齐地摆放着排排列列的咖啡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酒吧,这里每一个露天舞台上都有琴师
现场演奏优美的钢琴独奏或协奏曲。原来,广场的西侧就是著名的菲尼切歌剧院(Teatro la
Fenice),当年威尔第的两部重要歌剧[茶花女]和[弄臣]都是在这里首演的。阵阵的海风中,
琴声缓缓,时如波澜的骇浪,时如轻缓的浪花,将夜的空中都悬浮着柔美的旋律。


笠日清晨早早起身,搭酒店的顺路船,去那胜名的玻璃之岛---穆拉诺岛(Murano)。巧得很,船
还没有离开酒店码头,就看到远远的船队,扯着巨幅标语,夹杂着三、两的炮竹声。细一打听
才知道,原来是奥地利前一阵闹得天翻地覆的反政府人物---HIDER在这里组织的游行。难得一见
水上游行,我在岸头这边正乐得看个热闹。坐着船,渐渐驶出威尼斯城池,在开阔的海域上行驶。
海面上经常可以看见情侣或一家大小开着游艇在海里畅游。在别的地方,拥有私人游艇可能是件
奢侈的事,但在威尼斯却十分普遍,估计和在美国买辆汽车没什么区别,只因这地方只能行船,
不可走车。在海上开了10来20分钟,就到了穆拉诺的码头。这时候会有“好客”的玻璃工厂接待
人员热情地带你到其工厂,观摩彩色玻璃的现场制作,讲解工艺流程。看着高温炉前又吹又耍的
手工艺人,这边是工厂接待人员不厌其烦的讲解,便知道“好戏在后面”呢。果不出所料,接下来
是参观他们宽敞的库房。天呀,这里简直是一座庞大的玻璃宫殿:器皿、酒具、摆件,有的小巧
精致,有的大笔写意,多是色彩斑斓,在室内强烈的照明光下更显玲珑剔透。当然不必非得购买,
找个婉转的理由好言拒绝并不伤情理。穆拉诺的彩色玻璃从15世纪开始闻名于世,由于着色工艺
精湛,形态变化丰富,造型取材广泛,就是在今天,彩色玻璃的名贵之品还是从这里产出。
从工厂出来,才发现岛上水岸两边都是售卖玻璃制品的商店,五彩的玻璃糖块、灵透的水晶香水
樽、娇娜玻璃花枝都是很好的纪念品。这里上乘的收藏精品当数穆拉诺的酒具,设计上华贵典雅,
透着中世纪的贵族气质,不同色系风情各异,名贵之作大都镶有24K真金,奇妙之品居然可以在
阳光下变幻色彩,珍品都会 在玻璃底座上刻有设计及制作者的名印。这些价格自是不扉,一般
情况下可以讨价,但成交价也要在400-700美元之间。


从穆拉诺坐水上bus回到威尼斯城,船在圣马可码头靠岸。码头上大小商贩,各国游客人头撺动,
好不热闹。一时心起,准备坐一次这里神奇的小舟----刚朵拉(Gondola)。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是
在小学的课本里,至今印象极深。这是一种细细长长,两头尖尖翘起的小船,船身长有11米,
最宽处也就有1. 9米,只能并肩坐下两个人,方便在城中狭窄的水巷穿行。在码头上一阵地讨价
还价,以30分钟75美元的价格成交。(好在出来之前跟当地人打听过价格)不过这价钱也着实让人
心疼呢,算算买成汽油,估计从芝加哥到纽约打个来回都没问题了。但也无法,谁让这船是威尼斯
所特有的呢,谁让咱们好奇呢。热情的船夫会扶你入船,坐稳,然后操动细长的船桨在水面上一点
一点,船便开始了航程。说好要到城中心的亚里托桥(Ponte di Rialto),其实从这里走,步行距离
也就是10分钟,但在刚朵拉上,船夫可以带你尽情地穿梭水巷,讲解名胜,30分钟也不怕多。
刚朵拉的船夫一般都穿红白条相间的制服,性格开朗,时时会唱出段段歌剧,和着潺潺的水声,
带着意大利人的热情。在总督府的外墙有一座石桥横于水面上方。据船夫讲,这就是有名的叹息桥
(Ponte dei Sospiri),桥的另一边就是旧时的地牢。过去,从总督府判刑的犯人都要经过这座桥
回到牢房,他们在这里最后瞥见一下美丽、自由的世界,叹息桥也就顾名而来。但今天,这里更有
浪漫的含义,据说情侣如果乘舟经过此桥,一定要在桥下亲吻,这样,爱情便可以地久天长。
刚朵拉在水上行驶,更确切地说,是在水上漂,舟荡水中,随水波起伏,更显畅然。有趣的是在
水面错船,威尼斯的水巷极窄,也就6、7米宽,曲曲折折,许多水道根本走不开两只刚朵拉,迎面
有船驶来,自会有一方船夫就近靠岸停船,待另一只船通过后,再继续行驶。水面上横跨着大大小小
的拱桥,行人穿梭其上,当看到有刚朵拉划过来,都会友好地招手问候。水巷两岸大都是三、四层
楼高的石制建筑,多为居民住宅。午后的阳光下,人们聚集在楼房的空场上,隔岸拉着洋溢的
手风琴,唱着欢快的歌曲,估计这是最好的休闲。据说,水中的建筑年代都很久远,从水中石阶上
的斑斑苔印不难验证岁月的沧桑。雨季来临的时候,由于水位上涨,建筑物的临水一层都会被淹没,
所以人们居住大都是从二层开始。城立水中,水里有城,真不知是先有的水,还是先有的城。


荡荡悠悠地从细窄的水巷中钻出来,行至宽阔的大运河上,顿时豁然开朗,两岸酒榭歌台地好不
热闹。远处的河道上横跨着一坐白色的单孔石拱桥,船夫介绍说,这里就是亚里托桥。靠岸停船,
在桥上远眺,是水天一色的壮阔。亚里托曾经作为欧洲的经济中心长达300年之久,莎士比亚著名
的戏剧[威尼斯商人]就曾提到,这里是商人和放高利贷者的聚集地。宽阔的桥面上商贾林立,出售
着威尼斯上乘的手工艺制品。最为出奇的就是威尼斯的面具。每年复活节的前40天为斋期,在大斋
开始前的一天就是狂欢节(Carnevale),狂欢节的时候,人们带着面具,装扮成不同的人物角色,
在街上游行、狂欢,以威尼斯的狂欢节最具特色。而这些狂欢节面具自是制作精巧,传统材料一定
是paper mache(好象纸壳儿一样的东西);面具表情变化丰富,有哭脸,有笑脸,人物取材大多出自
于戏剧;绘制手法上极其夸张,多采用亮色铺展,有些和京剧脸谱异曲同工之处;许多面具上会有
羽毛、铃铛一类的装饰物,使其更具感染力。在店铺中穿行,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面具,
色彩斑斓,变化多端,喜爱之情,简直驻足忘返。


桥边两岸是凭海临风的露天餐厅,有彩色宫灯装饰,怒放的红鲜花中,风情独特。饭后,夜静静地
笼上桥头,欢快的人群聚集在桥面上向往来的船只挥手雀跃,情侣们坐在岸边低言轻语。水波映展
的灯光,好象五颜的油彩在水面飘零,染亮了碧水中夏夜的梦。

2000年11月
于波士顿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