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三)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临时 于 December 08, 2000 04:37:15:

送交者: 临时 于 November 27, 2000 10:02:46:

感觉(三)

鞋子里的一粒石子
--感觉《破浪》

片名:Breaking the waves
导演:Lars Van Trier
编剧:Lars Van Trier
主要演员:Emily Watson,Stellan Skarsgard

这部电影,我完整地看过两遍,断断续续地看了一遍,却还是
很难说清楚自己的感觉:不是彻底的感动,也不是利落的远距
离思考;不是一种毫无拒斥的喜爱,也绝对不是反感。它就那
么抓着你,让你很难放下,更难有一个结论。好象正如导演所
期望的,它是你“鞋子里的石子”,让你没有办法很轻易地侧
身回避一下,然后接着过你的生活,它让你不停地想要问自己
一点什么,但却连问题本身都是模糊的。这,实在是一部很特
别的电影。

我非常想搞清楚这粒石子是怎么溜进我的鞋子的,于是便有了
下面一些思考。

一,象征的纪实

一般来说,电影里有两个传统,现实主义的和表现主义的。一
部电影即使是以提出问题为指归时,手段也大体仍可以归于这
两类之一。笼统地讲,前者会比较注重“真实性”,避免仅仅
为了提出问题而把故事变得不那么“可信”,需要极端状况时,
常会精心设计“合乎常理”的极端背景。后者则会大量使用隐
喻象征的手法,虽然一般仍相当重视细节的“真实”性,整个
故事的可信度却往往不是首要的考虑,故事能带出的思考,甚
至尝试讲故事所允许的艺术表现手法,才是最重要的考量。

按照这种粗略的划分,《破浪》算是哪一类呢?如果静下心来
想一想,整个故事的“可信度”是比较有限的。片中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但是,影片的手法又是相
当极端的现实主义的手法,自然光的大量使用,现场录音,实
拍外景,不加蒙太奇的长镜头,甚至类似家庭摄影的手提式摄
影。简单地说,电影是以一种纪实的手法讲述一个几乎不可能
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手法,影片把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故事拉
到你的面前,制造一种“就在你身边”的现场感,从而拒绝了
远距离的文人式的讨论的舒适。它需要你感情的或者情绪的投
入,需要你面对自己的情感或者情绪。因为对于这部影片来说,
挑战不在于解读故事,而在于解读自己的直接的情绪变化。从
效果上说,电影无疑是成功的。大量的各种影评里,极少有外
科手术式精确的“学理”分析。从每一篇影评里,你几乎总可
以触摸到文字后面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触摸到他们各自不同
的标准,关于道德的,关于宗教的,关于爱情的,最后,才是
关于理性观念的,和关于电影艺术的。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次序倒过来,鞋子里有石子的人一定会少
了许多。

二,底线的底线

为了爱去做妓女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比如母亲为了抚养
子女或者老人,等等。其中似乎总有经济的生存的考量。但这
部片子没有,它的问题是:为了一种的“爱的证明可以使被爱
的人生存下去”的自信和“爱的考验来自上天”的宗教执迷,
而违背同一宗教所规定的道德律令和人世间一般的道德标准,
是否是可以接受的?是否还可以称之为爱?是否还应该如同其
它的爱一样得到祝福?是否是彻底的无罪?

是?还是否?问题放在那里,回答却很难。

为什么一个回答会很难?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鞋子里的石子。
你信上帝吗?你怕回答错吗?你可以谨慎地遵守《圣经》的道
德律令,向后退,拒绝说“是”,但是你真的可以说“否”吗?
那么你的底线在哪里?如果是为了治疗所需的钱而去做妓女,
你能不能接受呢?可以了?那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一种是为
了看得到的需要,一种则只是自己的信心?那么对爱的力量的
执迷的信心是罪了?是,还是不是?什么样的信心是执迷的,
什么样的信心不是执迷的?所谓对神的信心,又是对什么的信
心,如果不是对爱的信心的话?

你可以不回答所有的问题,说“我不喜欢这个女人”,转身离
去,但那石子仍在你鞋里,不管你是不是去想它。

你不信上帝?那么问题还是一样的,是,还是否?你接受得了
这种爱法吗?如果不能,为什么?因为它违反了你的性道德底
线,还是别的什么?性道德底线是否有资格来审判一种专一到
疯狂然而确实在是纯真的爱情?等等,等等。

问题的单子可以很长,对每一个不同的人,都可以不同。

似乎最简单的方法是跨过去全盘接受,但真正能跨过去的人很
少,不需要借口和解释就能跨过去的更少,鞋子里的石子似乎
并没有那么容易倒掉。

一部电影,当它挑战你的底线但又只比你的底线多走了一步的
时候,正是最令人难以绕行的时候,这部电影就稳稳地站在这
个位置上,以不断摇摆的镜头,讲述一个充满动荡的故事。

三,宗教与反宗教之间

关于这部电影最热闹的话题,就是它是不是反宗教的影片。一
方面,你可以看到教会的阴暗(这并不是手提式的必然效果,
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看到,所有病房镜头都要亮得多。),专
制,虚伪,和非人性。但另一方面,BESS的行为又具有强烈的
宗教意味:为爱受苦,受辱,为爱祷告而在抉择关头没有来自
上天的回答,为爱去死,熟读《圣经》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
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边是把令人压抑的教会解剖的鲜血淋漓,一边又响起天堂的
钟声,世俗化的摄影似乎又不是要让你去反省宗教的真意义,
倒更象在刻意淡化宗教的意味。你不知道导演到底要说什么。

也许,本来重要的就不是导演要说些什么,是你自己要想些什
么,只是我们不大习惯这样而已。

所以当一个广阔的提问题的空间放到你的面前的时候,你感到
的是紧张与迷惑,你有一种被迫伸长的感觉:你需要知道自己
的问题,你更需要去回答它。

你,需要自己选择一粒最适合(磨砺)你的石子。

四,距离控制

熟练的工匠对自己的手艺是很有信心的,这部片子也是如此。
在纪实性的手法中,它敢于数次打断自己的故事。每一次接近
一个高潮的时候,它一定会停下来,给你一个静止的画面,一
段含义不是十分明晰的歌。作者有充分的信心再把你拉回来,
然后再推开距离。或者干脆说,它需要你的投入,但不需要你
陷入强烈的感情高潮。在现实到纪实的手法中,它坚决地维护
着最后一点距离。它不需要你被感情压倒,它需要你停下来。
因为在急速的感情澎湃中,你甚至连鞋子也不需要,更不用说
石子。《妈妈再爱我一次》不需要这样的停顿,甚至《Les Miserable》
也不需要这样的停顿,但这部影片需要,甚至结尾的高潮也是
一闪即逝。你几乎没有机会泪水汪汪地做一个多情的圣人。注
重提出“问题”的电影常会小心地避免过份的感情高潮。但如
此“明目张胆”地以停顿的方式一次次拉开距离的,似乎还很
少见。打断七次,这对一个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多少可以算是
一个有些惊人的数字。

五,结语

不管考虑了多少遍关于石子的来历,都无助于把石子踢出去,
石子还是石子,石子依然在那里。大概也正因此,这部电影才
会始终深深地吸引着我,不断地让我发现新的东西,关于电影
的,还有更重要的,关于自己的。

鞋子里有一粒石子的日子,也许是好的。至少,一点刺激可以
使你不那么麻木。

所有跟贴:

挑点不是错的错:教会和病房的亮度不能类比 - 宛云 (559 bytes) 13:04:10 11/27/00 (2)
也许你是对的 - 临时 (579 bytes) 14:28:58 11/27/00 (1)
林老大,怎么现在都是流行个手提,俺也开始迷糊了:( - 笑嘻嘻 (490 bytes) 18:39:11 11/27/00 (0)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