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虐性攻击个性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老王 于 December 14, 2000 10:19:54:

送交者: 老王 于 December 10, 2000 15:00:00:

攻击行为分两类,一类是自己宣泄类,一类是自虐狂类。
第一类属于单纯的情感宣泄,第二类攻击的目的是为了
引起对方的攻击,从而达到自虐的效果。

第一类可以是一时的情感发泄,不一定是一种个性。而
第二类,则往往是一种持久的行为类型。第一类的快感,
来自于自己的发泄。第二类的快感,来自对方的反应性
攻击。常见于无端树立对立面,对方的反应越激烈,攻
击者越兴奋。

常见少数典型自虐型网络攻击人格游走与各论坛之间,
用激烈的言语来树立假想的对立面,然后从互相的攻击
中获得释放;或者‘占山为王’,来将通名,非敌即友,
往往是‘敌众我寡’,奋勇搏斗。更严重的,就发展成
为网络迫害妄想,只要是不同看法,意见,不管是否与
己有关,一律看做‘敌人’的破坏和颠覆,必打击不能
安睡。

辨别个性与情景性攻击行为的另一个指标,是这种行为
的泛化程度。自虐性攻击个性往往对一切事物都采取敌
对态度,而且无论男女,无论观点,无论在什么地方。
个性和情景性反应的不同就在于此。这些人很难找到与
别人的任何共同之处,始终处于极端情绪对立状态。

从心理生理上讲,长期高度过激敌意反应,可以引发从
生理性功能亢进进而导致器官性功能增生的质变,从而
引发敌意--攻击--被攻击--自虐快感满足的恶性循环。
医学界心理学界长期研究证明,敌意个性是一个心血管
疾病的危险因素。

这两类攻击性行为,要与一般的讨论过当而引发的情景
性攻击行为相区分。关键是目的不同。常见一种类似的
易激惹个性,极其容易卷入争论,必要说最后一句话,
必要‘压’倒争论对方。但不一定有攻击倾向,也不一
定从互相争论攻击中获得快感,多数则相反。

另一个要区别的,是自虐攻击个性与‘SARCASM’行为。
后一类网络行为有时候也呈某种攻击性,但较少针对个
体,而着重观点。往往以抓住对方的漏洞弱点为乐,以
自我表达为快感来源。

还有一个根本区别,在于正常意见相左引起的情景性攻
击行为较少针对发言者个体,起码争论的原初动力不是
针对个体的。而发泄型和自虐型攻击行为的目的不是辩
明道理,而是‘毁灭’‘打击’对方的个体。

对待这类受虐型攻击个性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坐冷板
凳。反攻击只能成为正强化因素。因为正是这种反攻击
行为给攻击者提供了维持其自虐行为的必要快感强化。
而‘冰箱’处理可以直接消除自虐快感的来源,这叫负
强化。

至于这类个性与现实生活的多样关系,那是另一个问题
了。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