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浅谈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老王 于 December 27, 2000 11:31:08:

送交者: 老王 于 December 25, 2000 09:11:33:

              网络‘成瘾’浅谈


  尽管计算机网络进入人类日常生活的历史很短,但网络‘成瘾’却早已成为一个人
们所公认的现象。有调查说2-3%的网上人口有严重的网络成瘾问题,甚至已经有了
诊治网络成瘾的专业服务.许多上网的人们,也在不同程度上怀疑自己是否在网络上花
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到底什么
是网络'成瘾',网络为什么会使人'成瘾',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成瘾',以及如何
避免或应对已有的'成瘾'行为等问题.

  (一)'成瘾'的概念

  成瘾的概念源自于临床的药物成瘾现象.这些药物成瘾,具有明确的生理生化机制
和明显的生物学效果.但同时,药物的成瘾,也具有心理的成分.比如多数的可成瘾药
物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的,直接间接地影响了生物体的心理活动,并以心理活
动为其表现.比如兴奋剂,镇痛剂等药物.另一方面,人类也表现出许多过度沉湎于某
种事物的行为,这些行为并不涉及服用具有生物效应的药物和物质.行为科学上称之为
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常见的有:赌博成瘾
,过量进食,性成瘾,计算机游戏成瘾等.网络'成瘾'基本上可以归于此类行为成瘾.
这些过度行为,并不涉及任何具有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而是以某些具有强烈心理和行
为效应的现象为基础的.

  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现象,具有类似的构成成分和表现.可以简单归纳为下列六点
并以网络'成瘾'为例:

  (1)成瘾行为的'突显'(SALIENCE)性质.就是说某个活动成为个体
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并主导着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比如一个网络成瘾的人,其整
个思维都被网络所占据,无法上网时有强烈的渴望,上网成为他/她生活的主要活动.

  (2)'情绪调节作用'(MOOD MODIFICATION).比如上网可
以引发特定的情绪体验,尤其是一些参与性很强的网络活动,例如竞争性游戏和辩论等
场合,人们可以有激惹,兴奋,紧张等情绪体验,也可以从另一些网络活动中获得一些
安宁,逃避,甚至麻木的效果.

  (3)'耐药性'(TOLERANCE).这是指个体需要不停地增加行为的强
度或频率以获得以前的效果.比如,网络成瘾者会逐渐增加上网的时间和参与的深度,
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

  (4)'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指成瘾行为
大大削减或者突然中断时的各种不愉快的情绪,甚至生理体验.比如在意外或被迫不能
上网的情况下,会烦躁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消沉,甚至颤抖等.

  (5)'冲突'(CONFLICT).成瘾行为引起个体与周围社会环境的冲突,
比如家庭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的消退和恶化;与个体其他活动的冲突比如职业,
学业,社会活动,其他爱好等;以及引起成瘾个体内心对这种成瘾行为的矛盾心态.比
如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但又无法消除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6)'复发'(RELAPSE).一种在一段时间的控制后,特定成瘾行为反
复发作,甚至更为强烈的倾向.

  (二)如何判断网络'成瘾'

  判断是否'成瘾'的一个很自然的标准,是花费在成瘾行为上的时间.但一天多少
时间在网上算做'成瘾',对不同个体,不同职业,不同目的来说,具有很大浮动性.
很明显,对一个计算机网络工作者,一个家庭妇女,一个学生,一个公司主管来说,一
天上网三小时,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所以至今为止的研究和网络成瘾调查,都只是
把实际的上网时间做为一个参考指标,而不是一个硬性指标.

  上网时间还可以从另外的方面来考虑.比如,如果由于上网而使得睡眠大大减少,
甚至导致睡眠障碍,或者生活节律的混乱或颠倒,便可以考虑上网过度.另一个指标,
是周围的人认为你上网过多,比如夫妻,朋友,同事,上司.这里当然不仅仅是个时间
过长问题,还有社会生活受影响的含义在内.时间也可以是一个主观判断.比如,每日
上网三小时,可以使某人觉得浪费时间而内疚和不安,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反而是渴望
达到的正常目标.这种时间上的主观判断,对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除时间外,上网的活动内容也有一定的意义.比如上网收集与工作生活有关的信息,
正常的网络社会交往等,与毫无目的的逛网,过度游戏,参与一些网络负性行为等,具
有不同的意义.同等时间带来的心理和生活效应不同,因此对于判断是否成瘾也有间接
的意义.

  正常社会生活的'恶化',是一个更直接的指标.比如,业余时间上网过度导致夫
妻,家庭交流减少,关系疏远,甚至争吵等;正常的家庭以外的社交活动减少,娱乐体
育等活动减少,质量下降等.更严重的,可以导致工作效果下降,学业课业受影响,个
人职业,生活目标受干扰,甚至经济状况恶化.这种正常生活方式的破坏,是许多心理
问题的一个临床判断基准。

  判断网络成瘾还有一些个体心理和行为指标.比如试图对亲友同事掩盖自己上网花
费的时间和精力;多次试图戒网,而不断反复;对自己的过度上网感到焦虑和内疚;不
能上网的空余时间感到空虚,沮丧,并迫切地渴望上网等.这些表现和体验,与前面所
述的某些成瘾基本定义有关.

  长时间活跃在某些网络社区,也可以有一些典型的成瘾体验和表现.比如,感觉自
己在某个网络社区的'地位'很重要;某些网络人际关系的冲突可以严重影响自己的情
绪和生活;'网友'成为自己主要的或'真正'的朋友圈子等.这些体验和表现,往往
是现实社会生活'退化'的指标.应该指出,这些体验和行为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是正
常的.如果个体的主要社会生活来自虚拟空间而没有适当的现实生活环境,便成为网络
成瘾的典型指标了.

  目前的网络成瘾科学研究尚没有比较成型的诊断工具,而且网络成瘾行为的个体差
异很大.因此,具体的诊断,还要依赖案例分析和诊断工具的结合.

  (三)为什么网络会使人'成瘾'?

  或者说网络成瘾者因为什么而上网成瘾?这个问题尚无深入的研究,目前的各种假
设和猜测可以大致归为如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和网络的某些特性及其使用行为方式具有成瘾性.比如,人对于技术
进步的产品有'天生'的好奇和兴趣.大到电话,电台,电视,汽车,飞机,小到各种
日常精巧用品,机械的,电子的,简单的,复杂的,都会引起某些人群的高度探索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和网络是人类创造力的最新'玩具'.因此,曾有人提出'科
技成瘾'(TECHNO-ADDICTION)的说法.这在许多职业和业余科技发
明领域和历史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行为,也有其独特性.不同于其他先驱科技发明,计算机和网
络(硬件软件)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对于爱好者来说,计算机本身,软件,网络的某
些部分,都是可以自己'调控','设置','管理'的东西.比起电视和其他家用电
器来说,计算机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给普通消费者,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
能动,而不是做为一个被动的接受和使用者.事实上,许多个体用户都会花费相当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来'玩'计算机和网络,组装,升级,跳频,改装,编程,设置用户界面,
甚至HACKING,CRACKING等等,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耗入大量的时间
精力.就是说计算机和网络的某些特性,具有成瘾性.就好象烟草里的尼古丁.

  (2)网络交流本身的某些特性具有成瘾性.计算机网络交流(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简称CMC)与现实生活的面对
面(FACE-TO-FACE,简称FTF)交流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包括其书面
语言特点(TEXT),匿名性,多对多(MULTIPLE-TO-MULTIPL
E),时间快,范围广,自由度高等.这些特点很可能使得人际交流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同时有不受现实生活交流方式的种种限制,因而容易使人成瘾.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网
络,你如何能够让地球另一端的一个陌生人看到听到你随意的一个念头,应该不难理解
网络的吸引力.

  网络交流的特性还应该包括网络在信息传达方面提供的无限可能性,方式的多样性
(文字的,语音的,图像的),价格低廉(网络电话和各种CHAT媒体),省时省力,
这些都是网络交流的吸引力,从而可能在网络成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3)网络成瘾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网络成瘾是其他成瘾行为的一个中介媒体.
比如,网络可以很容易地成为赌博,游戏,性,暴力的方便媒体,而且网络上也确实充
满了这些信息和渠道.因此,对一个赌徒来说,网络提供了一个最方便,最安全,最容
易上瘾的方式.

  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的各种能够强化上网者的各种行为和需求的性质和特点,都
有可能是网络成瘾的潜在原因.比如,网络的匿名性,可以强化和满足个体探索和体验
不同社会和人格角色的潜在欲望,而这些潜在的欲望无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满足,
或者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有人建议,网络的'虚拟'特性,有可能使人产生一种意识
超越体验,如同白日梦一样,这种'超验'的感觉也是很具有成瘾性的.因为它可以使
人获得一种从现实生活的规范和约束中'解脱'出来的快感,刺激和满足.

  (四)网络成瘾的个体和群体特点

  如同其他成瘾一样,网络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更容易上瘾.换句话说,网络成瘾者
可能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早期的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网络成瘾,但这些早期研
究多是在女性上网人口远远低于男性的时期所做的,因此有选择性偏差.还有研究发现
网络成瘾者以青少年为多.但这是否随着整个年龄层次上网差距的缩小而消失,还有待
于观察.

  网络成瘾者里有一小部分,是一些具有社交行为障碍的青少年.对于这些人来说,
网络提供了一个避免现实的社会接触,而又能够无限地交流和探索的最佳工具.对于真
正有社交行为障碍的孩子来说,网络可以做为一个有限的'治疗'工具.至于是否个性
内向的人更容易上网或者成瘾,尚无确实研究证据,但是一个推测.

  心理学有一个人格维度方面的研究,称为'内控制'/'外控制'人格.意思是内
控制的人,更相信个人的主观努力和控制,是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而外控制个性的人,
更相信外在的客观力量是决定事物规律的主导原因.这种'主动'和'被动'的心理结
构,可以表现在许多人的社会生活方面.有人建议,由于网络提供了一个个体可以具有
更多主动'控制'的交流媒介,因此'内控制'特点的人,应该更容易成瘾.这种假设
还有待于验证.类似的个性特征和网络成瘾行为关系研究,将是一个网络成瘾研究的方
向.

  网络的不同方式和渠道,也可能对不同的人群具有相应的不同吸引力和强化作用.
比如,各种同步性聊天渠道(IRC,ICQ,语音聊天)与非同步的BBS,邮件列
表和新闻组,对不同兴趣,不同年龄,不同目的的上网人群,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和强化
作用.竞争性很强的各种网络游戏,与一些非竞争性的社交情景,对不同个性的人具有
不同的意义.另外,上网的经历,也可能具有某些意义.比如,不少过度网络行为,都
发生在最初大量接触网络的时期内.新奇性可能是关键因素.

  另外,如上所述,某些具有其他强迫性行为和成瘾行为的个体和群体,应该更容易
网络成瘾.最新的一个现象,是所谓股市投机成瘾.特点是利用网络炒股而不能自拔.
这些人看起来是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但实质是个人的赌博行为延伸到股票
交易,并受到网络的便利的强化.还有一些网络成瘾的个体,其主要行为是以性为中心
的,有可能是性行为成瘾在网络上的一个表现.

  
  网络'成瘾'仍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一些研究者认为,所谓网络'成瘾',与人
们常说的所谓电视'沙发土豆'没有本质区别,不适合归于'成瘾'范畴.也有人提出
网络'成瘾'的更准确说法,应该是'上网过度'(OVERUSE).网络的某些特
点,确实具有行为强化作用,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容易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在
网络上.但网络不是烟酒,更不是可卡因,海洛因.了解网络的这些特点,和认识自身
网络行为的基本规律,有助于避免过度沉溺于网络之中,而充分利用网络,并将网络纳
入正常的生活轨道.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