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侃时髦之十三-------玩车。(PS:开车小心,13号,星期五)


Please visit our sponsors.
Advertising Info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一老中。SR 于 November 15, 1998 10:15:44:

胡侃时髦之十三-------玩车。(PS:开车小心,13号,星期五)

--------------------------------------------------------------------------------


Advertising Info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

送交者: 一老中。SR 于 November 13, 1998 20:46:44:

胡侃时髦之十三-------玩车

据说在秦以前,武将们都是赶马车的车把式,两军对垒
时,大家站在车上吆吆喝喝,比比划划地舞着斧钺刀戈
杀来杀去。

娘儿们也以坐车为时髦,《王风。大车》中唱到“
大车哼哼,。。。,岂不尔思?畏子不奔”翻译成现代
汉语就是:奔驰开来了,。。。,能说不惦记你?宝贝
儿,就怕你不敢和哥儿们私奔呢。老屈头更是常常拿着
车来摆谱,《离骚》说“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车大)
(DA4)而并驰”,这声势似乎比美国总统的车队还要浩
大。

正是由于车的重要性,统一车辙的尺寸也成了秦始皇的
丰功一件。可洒家插队时,却真正发现了赢政这王八蛋
实在是害人不浅。

农村土路,雨后泥泞,马车过后,留下深沟两道,因车
辙一统,两道沟是过一车深一分,早晚不等会有车陷入
泥中难以自拔,土话称之为车“打圬(WU4)”。在这种
情况下,可以想象,赶车的哥儿们会累成的孙子样。

但那时的赶车老板们个个都牛B的很,吃香的喝腊的,
看过《青松岭》的都不会忘记钱广的,得意之时,烙糖
饼,唱皮影,也曾气煞张万山们。记得当年有一歌谣唱
到:“赶车老板笑嘻嘻,拿着鞭子抽马X,马毛了,车
翻了,把老板的XX压弯了”。

在城里,文革时是以玩汽车为时髦的。黑墨镜、白手套、
掉腿裤、前进帽、红玫瑰、嘴上叼,武装带、撸子炮,
嘿嘿,大解放卡车的驾驶楼两边各站一位上述打扮的哥
儿们,棚顶再架上挺轻机枪,招摇过市,活人吓死,死
人吓活。

即使到了七十年代末,小车也得够级别的高干们才配有,
也不外乎什么华沙,伏尔加(金鹿),大小上海,大小红旗。
记得72年看林彪的“571工程纪要”时,说到林彪不满意
他的座车里没有暖气,在今天看来那时的红旗车“豪华”
得也真可笑。

到了80年代,摩托车开始进入大陆百姓的家庭,轻骑、
铃木、嘉陵纷纷上路了。洒家的两个哥儿们大象和大圆规,
都是体院科班出身的体育棒子,身高1米85体重近200斤的
大象有台轻骑,而身高1米86有台十五变速自行车的大圆
规却是只有140斤的“芦柴棒”。

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这两哥儿们为是轻骑摩托车还变速
赛车快起了争执。为和平解决争端,哥几个一致同意:是
骡子是马,拉出去遛一遛。于是乎,在高家庄马家河子的
国道上摆开了战场,竞赛仲裁委员会规定,“龟”象二人
须去大约十一,二公里外小李庄二狗子他二姨----孙二娘的
狗不理包子铺各买二斤包子回来,先回来的为胜,败者连
包子带晚上喝酒的银子全包了。

一声令发,大象的屁驴子一溜轻烟就先窜了出去,而大圆
规的筷子腿也一阵紧倒腾,穷追不舍。。。。大家一看这
架式,TMD,大圆规是定死无疑。

哈哈,“过了半点钟”,在第二个半点钟还没到时,出乎
意料的是,先笑着回来的竟然是大圆规!问大象何在?大
圆规乐得嘴都扯到耳根子去了:“谁知道在哪棵大树下?br>‘凉缸’呢!!!” ------ 早年的轻骑是单缸的无冷却器
的屁驴子,大象这200斤一上去,再猛给油,30几度的天气,
嘿嘿,不到十分钟,驴子就得了“肺气肿”。气缸发烧过
热OVERHEAT,大象只好停驴凉缸了。。。。

80年代中以后,天津大发、上海桑塔那也进了寻常百姓家。
交通更是拥挤不堪,于是便有了“单双日行单双号车”的
王八屁股----规定。洒家的两个朋友同时各买了一大发,比
邻相居,所以为了使两家天天有车可用,故在一起去申请
车牌子,以期取得一单一双两号,可车管处的孙子们坏得
冒烟儿,早知道这猫腻,楞给两单号,还告诉他们占了便
宜:每年大月多,外带四年一闰,里外里比双号上路的时
间长了不少。。。

在日本的公爵、皇冠横行霸道了一气之后,90年代以后,
老美的车子在大陆也时髦起来,林肯、凯迪拉客的LIMO
成了款大腕大的象征不说,连福特的“太破TEMPO”、
“脱拉死TAURUS”据说在京城也走起俏来。93年洒家的
一个在海淀开了一公司的弟兄向洒家美滋滋地说他弄了台
“太破”,洒家不客气地告诉他那是“PIECE OF JUNK”,
整个烂铁一堆。

洒家在美的第一台车是丰田的COROLA STATION WAGON。
77年的老车,大概已经跑了20万迈,是朋友送给洒家的,
但去办手续时,礼物也要12刀的礼物税,所以哥儿俩当
时就“亲兄弟,明算帐”把这车按一刀的价格卖给了洒家,
洒家守法,交了8分钱的税。

在美国,有人说车子就象老婆老公一样,是不能借给别人
用的。对此,刚从大陆去美的同胞不一定能理解。实际上
这里的关键是车的责任保险问题,并非车主小气。

航空安全的底线是飞飞机FLY THE PLANE,而开车的底
线呢也应该差不多,别撞车。“ DRIVE CAREFULLY”是
洒家的朋友们道别时尤其是逢年过节说得最多的话。

当今的汽车市场,品种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讲
到安全性,当然是块头大的车好。可最安全的据说是
VOLVO,那车的新车竟然白送生命保险,就是说开那车
被撞死,VOLVO公司会赔偿多少多少万的保金。嘿嘿,
怪不得最近看到开着VOLVO S70、S90的太太夫人渐多
呢。原来万一她们。。。。,有人会。。。

去年洒家到湾区,小虎把他的一个朋友寄在他处的奔驰
开来为洒家接风。他奶奶的,那是一台65年的瑞典敞篷
军车,满身涂得花花绿绿,与BUS差不多高,真是拉风啊,
不论是HIGHWAY还是LOCAL,所到之处,路人无不行
侧目之礼,一开着BMW Z3 的靓妞儿惊讶得乱叫:
“WHERE DID YOU GUYS FIND THIS PIECE OF SHIT?”
小虎告诉她:“ BULL SHIT MEMORIAL YARD”。

男人爱枪,女人爱衣,除了银子外,男人和女人共爱
的大概就是车了。玩车是时髦的事情,玩新车当然就
是走在时髦的前列了。“总把新桃换旧符”,日新月异
真是爽快的事情,当然要有银子才行。

不过,人说新鞋总是磨脚,新车不一定就好,可有人就
是喜新厌旧,嫌弃旧车USED CAR,这也正常。但旧车
市场现在也热得很,好多旧车的性能外表及其
PERFORMANCE并不一定比新车差,且还便宜好多,所以
好多爱车者趋之若鹜,只不过卖旧车的风险大也是真的,
就看玩家的经验与眼光了。


--------------------------------------------------------------------------------


Make more money with your website, click here

所有跟贴:

中兄, 我第一辆车是新 , 但我只花了 $ 400 就买下了。 - 大江 (66 bytes) 18:03:44 11/14/98 (1)
自行车? - 华子 (0 bytes) 19:39:48 11/14/98 (0)
一老中兄,我喜欢你的胡侃,好玩! - 宛云 (0 bytes) 08:31:52 11/14/98 (0)
怪事儿!今天老中俺头一次正而八经的去玩儿汽车,卡丁车。刚回家。。。 - 老中 (434 bytes) 00:54:02 11/14/98 (2)
何谓:卡丁车?/N - 海外新党人 (0 bytes) 15:54:45 11/14/98 (1)
老哥好!俺想大概就是普及型的F-1一级方程式赛车吧?依俺看应该是的。 - 中原郎 (0 bytes) 16:37:01 11/14/98 (0)
撞车还好说,千万别撞人。 - 华子 (674 bytes) 22:46:29 11/13/98 (1)
don't scare me - caohua (716 bytes) 23:26:35 11/13/98 (0)
那东北老歌 - 杠杆 (160 bytes) 21:26:54 11/13/98 (0)
13号,星期五,一老中兄真是选了个吉祥日子:) - 妞子 (0 bytes) 21:08:01 11/13/98 (3)
妞子 呀!你还信这个洋玩意儿?:-):-):-))))/N - 海外新党人 (0 bytes) 05:10:49 11/14/98 (0)
所以洒家贴出第十三贴,两个13=26,两个6就六六大顺了 - 一老中。SR (0 bytes) 21:44:28 11/13/98 (1)
六是个吉祥的数字,我也喜欢:) - 妞子 (48 bytes) 21:51:19 11/13/98 (0)
过瘾! - 敬亭 (269 bytes) 20:57:01 11/13/98 (0)


--------------------------------------------------------------------------------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