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道上的教堂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ditto 于 January 24, 2001 21:22:58:

第五大道上的教堂


送交者: ditto 于 January 11, 2001 16:22:31:

从洛克菲勒中心出来,经过游客疯狂购物的必经地Sakes Fifth Avenue百货公司,
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宛如两个世界的圣派屈克大教堂(St. Patric's Cathedral)就
在你的眼前了。那高耸入云的尖顶,是哥特式建筑的风范,更令你忽然生出了一些
敬畏,而脚下的步子似乎被人猛推一把地加了劲。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刚刚兴起的纽约城是爱尔兰人的天下,整个曼哈顿地区大约有
四分之一是爱尔兰后裔。所以当建筑师James Renwick Jr. 和 William Rodrigue在
设计的初期就已经定下了怀旧的风格,无怪乎有人甚至将其联想至英国十九世纪初
著名画家John Constable画布上常常出现的那些Salisbury的天主教堂。 选择这块
“风水宝地”可谓精心策划。日后这里被众多的精品店,摩天大楼层层包围,而裎
亮的大铜门始终未向公众关闭过。
这个全美最大的天主教堂花了近三十年时间才最后完成了今天的大致样子。想象着
当年的小伙子慢慢驼了背,白了头,而他们的儿子又从一脸的童真到饱经风霜的成
熟,这里的每一块地砖,每一扇彩釉玻璃窗,每一丝金缕都似乎记载着一个个的传
说。钟声准时响起,那是圣歌,是劳动的号子;虔诚的教徒手划着十字喃喃自语,
一步一趋,缓缓前行着。
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甚至不分昼夜,这里的灯始终亮着。先是蜡烛,后来是电
灯。亮着,便不再惧怕黑暗,也带来了希望和宁静。每年的圣诞节,这里成了人的
海洋,能够给你一席之地坐下的票早在上半年便销售一空了。但慕名而来的人们,
信或者不信上帝的,都不会放过这喜庆的机会。一大早,没有买到票的人们顶着凛
冽寒风开始在50街和51街之间自觉排起了长龙,直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们几十
小时地站着,不去临近的夏奈儿看看,也来不及光顾蒂纷尼的闪亮钻石,他们站着,等
着管风琴声从大铜门里传出来。
是信念,或者是好奇。此刻,耐克城和迪斯尼专卖店都还热闹着,可是似乎总也留
不住人们匆匆的脚步。这条街上花样百出,引导着世界的潮流,似乎只有这教堂,
依然的音乐,灯光,和钟声,摆出来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居高临下与沉着。

没有特殊节日,也不是名流关了门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婚礼,那么,你竟可以径直往
里走。虽然眼前满是人影,耳边却是清静的。人们压低了声音交谈,甚至静默着一
言不发。烟花一样绽放着的釉璃窗隔开了外面的商品世界,不再理会才隔了三条街
的钻石大道上此刻正在做着怎样巨额的交易。
圣母在眼的尽头安祥地微笑着,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迷惑。St. Louis,St. Michael,
St. Joseph...不直到他们在这里已经守了多久了。一动也不动,就这样保持着初来
的姿势。

这样一个巨大的建筑,没有任何机构拨款,当然也不收门票,所有的一砖一瓦来自
一个词:奉献。虽然我们平时把Donate翻译作捐献,但是只要你走进教堂,这个字,
由不得你便成了奉献。那一种恭敬和虔诚,本不应该用物质或者金钱来体现。可是
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身在这物物交换适者生存的时代,我们别无选择。剩下可以
做的,就是用这铜门,用这厚砖,用这玻璃,圈出了一个可以让我们祈祷,让我们
忏悔,让我们希望,让我们洗一洗一路风尘的地方。

我们应该满足了。

广场饭店(Plaza Hotel)的玻璃门被拉开了,中年绅士穿戴整齐地向这里走来。他顺
手给了拉门的服务生一张二十美金的票子,然后顺手摸了摸口袋里的支票簿。他等
了很久了,才摆脱生意场上令人头痛的讨价还价。临走的时候他特意再整一整领带
和西装,看刚刚送来的皮鞋有没有擦乾净。今天是周末,是做礼拜的日子----即使
在这异乡他方;隔街的川普大楼(Trump Tower)里,电梯才把斯蒂芬斯皮尔博格送上
上层的公寓,又把一对白发苍苍的男女载了下来。他们和门卫熟络地打着招呼,然
后踱步往这里走来。有人从中央公园的绿荫里走来,有人仿着奥戴丽赫本吃了那顿
著名的「蒂纷尼早餐」然后朝这里走来。

国际大楼的花园里此刻还没有热闹起来,只有顶着地球仪的阿特拉斯(Atlas)。站在
他的背后,透过他的背影朝前望去,教堂的砖瓦雕花尖顶铜门都尽收眼底。而奇异
的是,顶着1800多公斤的阿特拉斯,此刻竟然象极了受难时的耶稣,他擎开双臂,
调动着身上每一块肌肉,生生地顶起了这个「地球」。
这里的主人已经换了又换,剩下阿特拉斯站在这里看对面进进出出的人们:有些是
熟悉的,有些是新鲜的。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这时,管风琴声响起来了,响彻了整个第五大道。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