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过年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土庙山客 于 February 03, 2001 02:39:07:

送交者: 土庙山客 于 January 22, 2001 18:38:06:

也说过年

土庙山客2001年1月23日

“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日子不好要过年,日子好了更得过年!过年,其实是从腊月23就可是了。这一天,俗称是过小年。
是送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一年来的事。大家害怕这灶王爷上天去讲过去一年中发生
的不好的事,因此,买许多好吃的东西来供灶王爷。好让他上天去只提那些好事,不要提坏事!从而
有“灶王爷上天--只许说好不许说坏”的歇后语。(看来,这也属于行贿灶王爷。连神仙都接受
贿赂,竟然千百年来没有让玉皇大帝知晓?虽说每家每户给灶王爷的贿赂不多,但普天下如此众多
的人家,每年合起来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呀!)

过了小年,就开始置办年货。打扫卫生,有“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一说。
打扫完房子,就去剃头。叫“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

在外头做工的,开始往家里赶,要赶大年夜回到家里过个团圆年。因此,店铺从腊月23起,
就都关门了。村子里也要装饰起来。在村头搭其“柏叶楼”。就是用柏树子将门楼装饰起来,
取“百业”之意。门楼后是一个用媒丕搭起来的塔,好几米高。从中间点着,不能灭,要着到
正月十五。取名叫“旺火”。与“百业”楼一道,合称“百业兴旺”。预示明年风调雨顺、
百业兴旺!每家在院子里也搭一个小的“旺火”,有钱人家把自己家的院门也用柏叶装饰起来。

大年夜全家得熬夜,在一起包饺子。叫“团圆夜”。全家人在一起,有人用手捏饺子皮,有人
包。我们那里把饺子叫“扁食”,把馅子放在皮儿的中间,把边收起来。两个手的虎口相对,
把饺子置于两个手心之中。拇指、食指和两手一起使劲,就捏出一个圆圆滚滚的“扁食”来了。
这馅子分浑的和素的。浑馅自然是肉和菜了。肉有牛肉、羊肉或猪肉。那时没有绞肉机,全靠
手剁。先将肉切成小块,拿两把刀,左右翻飞。中间,在加上一些葱姜之类的。
菜有:白菜的、韭菜的、韭黄的、胡萝卜的(主要是跟羊肉馅子)、苜蓄的等等。

这饺子要报很多,因为从初一到初五,就靠它了。特别是初一,不能做饭(煮饺子例外!)。
包完饺子,也熬过了午夜时分。若是想睡就可以睡觉了。早上等天一亮,大家抢看谁家先放
“开门炮”。开门炮一响,这新的一年就开始了。在这大过年的,以前有什么过节,都的放在
一边。不能吵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讨债、不能扫地。不能这、不能那。若是欠了人家
的钱,只要躲过年三十,就可以放心的出来过年。
然后,是自己家里的人互相拜年。年长的要给年幼的压岁钱,年幼的得磕头。
小孩盼了一年的新衣服可以正式穿上了,新棉衣是“里外三新”(新里、新面和新棉花)。外面还
要一件新罩衣。(山人小时候又怕穿新衣,因为“累的惶”。怕弄脏了,不敢随便坐;怕挂了,
不敢随便跑。能不累吗?)

这大年的第一顿饭必须在家吃,当然是吃熬夜包出来的饺子了!全家人围在一起,一人一大碗
饺子,各吃各的(分餐,满讲究卫生的!)。嘴里说上着吉利的话。

吃完饺子,就该拜年了。

这大年初一是拜本家,即自己的叔叔伯伯家(同自己一个姓的直系亲戚)。提上点心,去了磕头、
送点心,得“压岁钱”。一般,还得吃一顿饭。每年初一,都是到很晚才回家。因为那家也不能
少,一直到出国。

这初二是拜“外家”,就是去舅舅、姨姨、姑妈家等等。主要是妈妈姓的直系亲戚和姑妈。大年
初一是不能去的。嫁出去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过年。老人也不能在女儿家过年,比如我姥姥,
一年到头在我父母家。因为我家房子大,我们弟兄有自己的房子。但一过腊月23,就去我舅舅
家去了。等我们初二去拜年,不破五,不能到女儿家来。初二对于我来说是最忙的了:有姥姥
的姑姑、妈妈的姑姑、我的姑姑;有妈妈的舅舅、我的舅舅。如此等等。每家也得吃饭,也得
送点心。由于太多,只好“点到为止”。用一个大编织袋将所有的点心都装上,一进门,拜完
年,放点心。然后到饭桌上拿起筷子,象征性地吃点,再约一个吃饭的时间。就往下一家跑。
只有在我母亲的姑妈家,正儿八经吃一顿饭。因为她只有三个姑娘,初一就老两口。初二姑娘
女婿才回来拜年,再加上我们和舅舅姨姨家。老两口每年就等这一天,大几十号子人初二来
吃饭。

初三在家不出门。初四初五是给朋友和同事拜年,以及补初二定下来的饭局。

在记忆中,过年很少有不集食的年。吃得太多,又没有规律,能不积食?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