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早熟,天才:起源与终结--积极心理学浅谈(六)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老王 于 February 05, 2001 09:37:49:

     超常,早熟,天才:起源与终结--积极心理学浅谈(六)

  
  所有的行为和特质,在人类群体中都有一些超越常规的'极端'例子.极端可以是正的
也可以是负的.比如一个智力测验(IQ)140以上的个体,在智力分布中便属于高智力
的百分之一.超常还可以表现为超越个体所属年龄群体的平均水平.比如,一个5岁的孩子
可以超越同龄人而表现出成年人的智力,兴趣或其它行为特征.人们用各种术语来描述这类
儿童,比如早熟(PRECOCITY),神童(PRODIGY)或天资(GIFTED
NESS).这种超常,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比如数学能力,音乐才能等.

  科学对于超常的研究兴趣,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及(1)超常的起源和养成,
(2)超常个体的超强动机体系,(3)超常儿童的社会和情绪生活,(4)超常儿童的心
理认知特点,以及(5)超常特质与成就的关系.贯穿这些方面研究的,是对于超常儿童的
教育和开发意义.

  (1)超常的起源和养成

  常识心理学认为,超常是一种天赋,是独立于后天教育和训练的一种遗传来的特质.古
今中外的无数早熟天才,是这种认识的基础.比如莫扎特,高斯,梅纽因等.但也有大量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超常能力与有目的的系统强化训练密切相关.先天和后天的关系,很
可能是一个基础和过程的关系.从生理学上看,超常能力的儿童和成人,尤其在数学,视觉
艺术和音乐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体,大脑右半球的发展要超出常人.而且这些人里的左撇子比
例高于一般人(右脑优势),语言障碍比例高于常人(左脑发展低于右脑).这些事实表明
具有高度数学,视觉艺术和音乐才能的人,大脑右半球功能的确比较发达.而且这种发达是
先于强化训练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是先天的.至于是遗传,还是母体环境,或者是出生后的
特殊事件导致,仍有待研究.这个先天生理条件,提供了超常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基
础上的系统强化训练,使得这些个体更容易获得超越常人的能力.

  另一个有关超常起源的因素,是早期家庭环境的作用.确实,关于超常儿童的家庭环境
调查表明,这些家庭往往完全以超常儿童的需要和活动为中心,家庭环境具有优越的智力和
艺术氛围和刺激.但这些相关现象,并不能说明家庭环境是超常的原因,还是其后果.因为
这些家庭环境也可能是为了超常儿童而精心设置的.另外,超常儿童的家庭一般允许孩子有
更大的独立性.这可能对超常儿童的才能发展有直接促进作用,但也可能是父母意识到孩子
的潜能而刻意提供的环境,还可能是因为超常儿童具有超强的个人意志和动机体系(见第二
节)所至.

  超常儿童的父母的成就和能力,也比一般的父母要高.这可能起到一种榜样的作用,或
者超常儿童从父母继承了相应的遗传能力.操作性领域比如音乐和体育,子女继承父母职业
的比例最高,科技学术次之,视觉艺术最低.可能是因为操作性活动需要长期严格的训练,
这需要专业化的父母的强有力扶持.而科技学术才能的培养更多依靠学校正规教育的作用.
而艺术则多被看做是个体特殊兴趣和才华的自我表达.

  概括而言,后天的训练并不能完全解释超常能力的起源,同时也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超常
能力的表现不需要相应的环境条件和教养作用.这意味着家庭和学校教育,需要为超常儿童
提供足够的挑战和相应与其潜能的特殊强化训练.而超常儿童的常见境遇,不是受到过度期
待的压力,就是没有足够的挑战和刺激.如何有效地协调这个微妙的平衡,提供最佳环境条
件,以利于超常儿童的潜能的充分发挥,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充分合作.

  (2)超常个体的动机与兴趣体系

  一个相对较少受到关注的现象,是超常能力的儿童往往同时具有相应于这些超常能力的
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体系.他们会长时间高强度地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事情,甚至同其它的生
活方面相隔离.这种对自己特殊能力领域事物的极端兴趣和专注,结合相应的超常能力,使
的他们的生活的大部份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不断提高和强化这种能力上,从而取得不寻常的
成就.他们对于掌握自己擅长领域的所有技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无法遏制的冲动,和
自主自动的动机行为.这些特点,也似乎是'天生'而来的,而不是训练得来的.因为很难
训练一个儿童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执著.

  这种相应的动机和兴趣,对于超常儿童的潜能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需
要足够的刺激和挑战.如果家长和学校过度强调给孩子'正常'的生活体验而限制他们的这
种强烈需要,就会使他们感到无聊和枯燥,从而使他们失去这种强烈的动机,最终导致才华
潜能无法实现.超常个体的超常动机和兴趣,不仅是'超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
保证潜能充分实现的必要条件.

  (3)超常儿童的社会和情绪生活

  超常儿童是否具有异常的情绪和性格特征,以及无法适应正常社会环境,是一个有争议
的问题.有研究发现,学业上极端超常儿童较多社会隔离问题,因此会故意掩饰他们的特殊
才能以溶入正常朋友圈子.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多这种问题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在视觉艺术,
音乐和竞技体育上极端超常的儿童具有类似的问题.几乎所有领域的超常儿童,多为内向性
格.独处的时间比较长.活动的刺激更多来自自己的兴趣,更喜欢特立独行.一个可能的原
因,是特立独行不仅来自超常儿童丰富的内在兴趣和动机体系,而且是发展才华的必要条件.

  虽然超常儿童比普通孩子更喜欢特立独行,但他们同样期望同伴关系.问题是很难找到
具有同样才能和兴趣的超常儿童互相做伴.这种倾向性,是组织超常儿童特殊教育环境的主
要论据之一.因为正常早期教育环境中,几乎没有这种为超常儿童专门设置的特殊教育环境,
因此超常儿童很难有正常儿童所享有的那种同伴关系.一般在高中和大学中,才有一些专门
的超常学生课程和专门班级.另一种意见,认为应当使超常儿童同普通儿童接触交往,才有
助于他们有'正常'的群体关系.但这种看法,忽略了超常儿童对同等水平同样兴趣的同伴
关系的需求.把他们与普通儿童混在一起,更多情况下是'消磨'了他们的特殊兴趣和动力.

  (4)超常儿童的认知特点

  常用的超常智力标准,是超越某个智力分数(IQ)值(130)以上的基础智力指标.
表现为全面智力超常的儿童确实存在,他们在数学,语文,以及逻辑思维各方面都表现突出.
但相当多数的超常儿童,呈不平衡的超常,即某个分项能力的超常.最常见的,就是数学或
语言能力的不均衡超常.IQ越高,各项才能之间的相关越弱.IQ越高,数学高于语言能
力的现象越普遍.在最高的0.01%IQ儿童中,72%的人数学得分高于语言得分一个
标准差值以上.如果把个人兴趣考虑进去,这个比例达到94%之高.换句话说,高IQ的
超常儿童中,数学能力多数超过语言才能.这个现象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数学和语言才能的
基本智力机制是不同的.数学才能的智力基础是空间能力(SPATIAL).数学能力优
异的儿童,往往对于空间信息和数字信息的记忆远强于对于语言信息的记忆能力.而语言能
力优异的儿童则相反.

  类似的不均衡超常能力现象,也存在于音乐和艺术超常儿童.音乐天才与智力的相关较
弱,而且在平均智力水平以上,音乐才能与IQ没有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音乐才华并不必
然说明儿童高智力.但音乐天才儿童往往在学业上成绩优异.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对于音乐
天才儿童的研究,多集中在古典音乐方面.而古典音乐才华的孩子,多来自良好教育的父母
和家庭环境,这些因素为音乐天才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而且,阅读音乐的能力和严
格训练的习惯,也可以转用在学业课程上.因此,音乐才华超常儿童一般学业成绩也很优异.
而视觉艺术和竞技体育方面的超常儿童,其学业兴趣相对较低,其中尤以视觉艺术超常儿童
为甚.也许视觉艺术所需要的高度想象和独立表达,与常规学业规范格格不入.

  视觉和空间方面超常的儿童,往往表现出语言能力的滞后.一些研究发现,数学超常儿
童中的语言障碍并不罕见.艺术家,数学家以及与数学能力相关的超常能力,往往伴有语言
障碍.这方面的趣闻轶事并不少见,比如爱因斯坦等.一项八十年代中期的研究发现,所研
究的20位世界级数学大师没有一个人在入学前具有阅读能力,其中六人曾有阅读学习障碍.
也有研究发现语言表达延迟的儿童空间智力较高.然而,对于语言障碍儿童的研究,却没有
发现确切的超常空间智力.因此,超常视觉艺术和数学能力所伴随的常见语言障碍,并不说
明语言障碍必定伴有超常视觉艺术和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依靠一个单一智力分数来区别超常儿童,很可能忽视了单项超常能力的儿童.
合理的方法,应该将不同特殊才能的儿童分别教育.对于单项超常能力儿童的忽略,在音乐
和视觉艺术方面更甚.因为学校的常规宗旨是培养孩子的学业,而非培养音乐艺术家.艺术
超常儿童受到的忽视更大.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来培养和训练这些
特殊才能的超常儿童,使他们的才华不至浪费.

  (5)超常特质,成就与教养

  智力和能力都是一种潜能.这种潜在能力转化为实际的成果,才是成就.不言而喻,才
能与成就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尤其是超常能力,是否能转化为超常的成就,是否能够
避免消磨浪费,是否能够完全地充分地发挥出来,是超常能力研究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超常的能力的最佳结局,应该是在相关领域内作出革命性,创造性的成果.
只有极其少数的超常儿童,最终达到这种境界.退而求其次,是成为一个特定领域里的高级
专家.这些专家也会有各种针对具体问题的'技术性'创造发明,但无法造成领域的革命性
突破.但这些人仍然是发展良好,快乐幸福的高级专家.也是超常儿童的正常结局之一.还
有相当多的早熟天才儿童,最终脱离了自己的超常才能领域,而彻底'浪费'了这些潜能,
转而成为一个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的普通人.导致这些不同结局,有多种原因.有些原因是事
物发展客观规律所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有些则是教育,社会等人为的原因,影响了
超常儿童潜能的发挥.

  从一个超常能力的儿童到一个超级发明创造家,有一个根本性的,艰难的转化过程.做
为一个能力超常的儿童,其特点是能够非常有效地掌握一个领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或者能
够大大超越同龄人而超前发展.这是一种面向已有知识技能体系的能力.而重大发明创造所
需要的,是打破已有的静态体系作出超越的突破.这两种情景所需要的思维方式,动机体系,
人格特征,都有很大差异.因此,一般的超常儿童,尤其是习惯于高效地掌握已有的知识技
能的儿童,无法具有超越性创造所需要的强烈反叛动机,不满现状的意识,独立个性,迥异
的思维方式等.或者其转化过程过于艰难而无法成功.在科学艺术音乐等领域中作出开创性
成就的大师级人物中,多有童年挫折,非凡生活经历,怪异的人格特征,抑郁或躁狂的情绪
特点等.

  另一个多数超常儿童无法成为革命性创造者的原因,是突破性创新的路很窄,回旋余地
很小.任何一个特定领域里顶尖的突破前沿所能允许的人数是有限的.这不仅是从底层走上
这个前沿的淘汰过程极其'残酷',而且更因为突破性创造,必定是极少数人做出的.不能
想象一个领域内有无数的重大发明创造天才不停地作出革命性成果,那样的话,这个领域的
相对稳定性便不复存在.这是一种客观的金字塔效应.从上述两个原因而言,社会不能期待
每一个超常儿童都最终成为具有重大创造性成果的天才.相当多数的超常儿童,最终成为发
展良好的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医生,律师,教授,职业画家,乐团音乐家等.这是一个正
常的结局.而且,很多人能够在精神心理上获得正常发展,可以有幸福的生活.

  多数超常儿童无法达到创造性活动顶峰的一个社会教养原因,是早期的才华展露,使得
他们被'固化'在一个特定的获取社会称赞和认可的框框内.固有才能的表现,被社会的认
同所强化.因而很难放弃稳定,打破这个强化过程,走向突破性的发展.因为突破这个强化
过程意味着失去社会的认同.因此,许多具有超常能力的儿童,最终成为一个特定领域的专
门家,而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发明家.

  还有一些超常儿童,最终无法实现超常能力,导致'离队',即放弃自己的'特长'领
域,而成为一个普通工作者.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家庭和社会的过度压力,使得这些儿童失
去了自身内在的复杂动机体系,转而完全为了满足家庭和社会的期待.达到青春期后,他们
会开始对自己的价值和活动的意义进行探索.如果他们发现自己的追求不是出于内心的兴趣
和乐趣,而只是为了满足家庭社会的期待,他们就会放弃这些追求.这是家庭教养体系的失
职.超常儿童教养不当可以导致一些危险的结果:过度压力破坏了超常儿童内在的动机体系
而追求外在奖励成为主要动力;过度的压力使得他们感到失去了正常的生活;过于僵化的社
会期待使超常儿童固化为一个追求完美的'技术性'专家而非创造性活动家;以及从一个著
名的神童变成一个被遗忘的成年人所造成的精神创伤.

  教育体系应当充分认识到超常儿童的共性以及各种独特特质,因材施教,提供相应的,
具有挑战性的发展环境,同时维护他们的内在动机和发展轨迹,实现其潜能.对于一个社会
而言,超常儿童是社会的财富,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从另一方面而
言,超常儿童本身的幸福和心理健康,也是不能忽视的.不能纯粹从实用角度来看待超常儿
童.社会对于超常儿童的潜在贡献能力及其个人幸福和健康的关注,也应该获得相应的回报.
任何社会成员都有责任义务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对于超常儿童的研究和教育,更多
关注如何充分发展和发挥他们的个人潜能,而忽视他们的社会责任观念的教育培养.这不仅
是社会本身的损失,也不符合超常儿童成为一个具有正常社会功能的个体的发展.超常儿童
不应当成为'自私自利'的自我实现者.社会对于自身群体中杰出人物的关注和期待,以及
这些人物相应的回馈,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大利益所在.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