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贝多芬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H_H 于 March 25, 2001 22:11:30:

纪念贝多芬


送交者: H_H 于 March 14, 2001 11:12:36:

1827年3月17日贝多芬逝世于维也纳。作为古典主义的集大成者, 贝多芬又是开浪漫主义先河的人物。他对音乐的贡献是广泛而深远的。不但其九部交响曲是这一体裁的代表, 他对交响乐队的编制的扩充,如加入合唱部等,使得交响曲的表现力更为丰富,深刻,并在“贝九”达到了顶峰。他的几部钢琴协奏曲, 如“第五”,“月光”, 及D大调小提琴也是相应形式中最高境界的作品之一。他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合称为钢琴的圣经。贝多芬对钢琴的情有独衷除其丰富的表现力外可能与他中年以后听力下降有关。 由于晚年失聪,贝多分的对自己作品的声音效果感受是来自一根戳在钢琴共鸣箱上的木棍。

他是唯一的集技巧,深度和美感于一身的作曲家。一般来讲, 作品可分属于优美和壮美两个风格, 比如一德,奥尤其是德国为代表的壮美风格,以及以法,意为主的优美风格。俄罗斯,东欧,及北欧 如 捷克, 芬兰等则是在优美的带有民族色彩的基调上奏起的壮丽的音符。当然这只是从整体来看,交叉的例子也不少, 如波兰虽地处东欧,但更近似于法国的风格。 贝多芬的作品是以壮美与优美的统一, 而且也是创造性与美感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的一点不同在于美感是第一位的, 如莫扎特的音乐, 开创性并不是非常重要, 如蒙特瓦儿第的作品。

亨德儿的“弥撒亚”终曲部份,贝多芬的“命运”第一乐章的结尾,瓦格纳的“唐。毫瑟”序曲的起始部,应是德国壮美风格的一脉相承的典范。 祖佩的”轻骑兵“,罗西尼的”威廉。泰儿序曲”,贝多芬“英雄“第四乐章的进行曲式部当属进行曲式作品的代表。与前两部的轻松风格不同的是, 英雄给人的是一种在困境中奋然前行感觉。每当听这一段时, 眼前浮现的是拿破伦的伟大军队在泥泞的沼泽中前进的画面, 悲壮而又兴奋。”第五“钢琴协奏曲应是优美与壮美的结合。D大调小提琴是优美和力度的结合。贝多芬于歌剧的涉略很少, 但”费德里奥“及”埃格蒙特“序曲亦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与其辉煌的创造生涯相比, 贝多芬的生活经历要坎坷得多。 他终生孑然一身, 虽曾有过象约瑟芬,特瑞莎这样的真心相爱的女子, 但最终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等等原因而劳燕分飞。贝多芬希望对方能理解他的作品, 而当时具有音乐修养的女子大都限于贵族小姐。所以即便在那个自由,浪漫主义蓬勃发展的”狂飙突进“时代, 门第的观念也会将象贝多芬这样的伟人据之门外。不过这也是音乐和后世人们的幸运。


“晚年的贝多芬已完全聋了, 什么也听不见, 当他指挥第九交响曲首演的最后一个音符结束后, 一片寂静。 随后暴风雨般的掌声在大厅内回荡, 观众全体起立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然而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依然面对着乐队, 一动也不动, 只有当女高音拉着他的手转过身来的时候, 才看到眼前的情景。。。

1827年3月17日,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贝多芬孤独地死去了,是一位陌生的过路人的手合上了他的双眼。 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就这样静静的离开了这个带给他多少痛苦的世界, 然而人类将永远沐浴在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阳光之中。。。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