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无方论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uncle 于 October 04, 2001 14:04:14:

送交者: uncle 于 September 01, 2001 01:25:54:

       教子无方论

  老师以“教子有方”命题,传语家长做一篇文章。这使素来教子无方的我大费踧踖。柜顶上尘封的长笛不说了吧,施教最多的只
有一件,却失败得最惨。那便是女儿写字时的坐姿。讽颂终日且强之以“背背佳”,至今不见任何改进。她每日的作业,我也很少过
问,所幸女儿这方面的问题不多。因此我以为把她的教育全然托付给了像展三小这样教育有方的学校实在是弥足庆幸的举措。
  孩子的爷爷先后做过三所大学的教授。他老人家是教工科的,《家庭教育大全》一类的文章不知读过没有。当初怎么教育我的,
已然全无印象。依稀觉得与今日我待女儿无大出入,不知究竟怎么回事。
  从古而今,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真是重视得很。这类记载汗牛充栋,不举了吧。五十年代借鉴了苏联的新教育法,主要是针对学
校的。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理论、文献和专家便更见得多了。其中一类专论家庭教育的要点、技巧或大纲,一些识不了几个大字
的农民正发行得非常起劲。撞到了,也偶然看看,大多雷同,有的章法与两千多年前的相差无几。
  我以为在难以为方的条件下,教子一节无方也罢。一是由于历来对中国儿童的规矩已嫌太多,这于他们未必都是很有益的。数百
年来的国弱民敝不定就与这种教育有些关系。二是从基因\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等许多更深层次的因素来看,不同个体的儿童和不
同的家长间也少不了一些差异。一些家庭成功的实践在另一些家庭里极可能误导为笑谈甚至灾难,如前面提到过的长笛。
  我的教子无方,主要体现在对女儿实行“‘国民待遇”。不敢妄自尊大地把她当做“教育”的对象。人曰“后生可畏”,有人甚至
主张年轻人终究或简直天生就比年长的人更合历史潮流。我虽不赞成这种偏激有害的观点,但“代沟”还是有的,极少数雍容慈爱旷
达幽默的老人在一些自己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的事物面前表现出的那种可怕的顽冥不灵常常使我不寒而栗。况夫国门初开,信息爆
炸,通过电视、互联网、出版物等媒体洪水般滚滚而来的新事物,使女儿有了自己的信息来源,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对我的意见和行
为也就不做为思考或行动的指南了。因之我对她也只能采取顺其自然、略加点拨的对策,不求一定落实到位的。
  有次我们去刘公岛。回程的渡轮已经快要起航,我却坚持要去看看炮台。尽管她一再提醒我时间无多,却依然顶着灼灼烈日跟着
我一路小跑。结果炮台没有找到,还差点误了船。上船之后,我俩相视而笑,都明白过错在我。可见她对我实行的也是顺其自然、略
加点拨,不求落实到位的。究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何况我自己也经常出错,不因年龄拙长而有多少改观。这时候女儿偶也
会笑盈盈地低声问我:“你要是那样做就不会错了。对吧,爸爸?”那是留足了面子的。
  系统的、有方的教育,我都放心地交给像展三小这样名气虽不大,但值得信任的学校去做。如果一定要牵强地说还起了点教育作
用的话,也不过是些零星的、没有计划、目标和章法的研讨式的随遇而谈。大多应她的发问而作,也有少数的即兴演讲。如共同遇到
一些不大会遇到或遇到过太多的事物时。只有一条,她自己能做,也有时间、有条件做好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我都不替她去做。该她
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不替她做出决断。她做错了的事,由她自己去纠正,或去收拾局面,决不因了她的眼泪汪汪而轻易通融。
  做为家长,衣食住行等孩子还不能完全自理的方面,我们尽可能为她安排得更充裕、更周到一些。她需要的或喜欢的东西,如衣
物、书籍、文具、玩具,与同学相互交换的小礼品等,也没什么限制,相对于我的收入而言甚至有些奢侈。我认为优裕的生活与吃苦
耐劳的精神决非水火不相容,否则人类就用不着进步了。
  我俩曾去过一趟克什克腾草原。旅途漫长而坎坷,就餐的地方饮食粗劣。加之成团飞蚂蚁和“小咬”的不断袭扰,使同行的许多
成人亦免不了怨天怨地。她在三天的旅程中却没叫过一声苦。还时不时把小背包中的面包、火腿肠、饮料等友好地分发给那些眼巴巴
地盯着我们野餐的牧民的孩子,宁肯在小店里和我一起啃那些不知搁了多少天的馒头和韧如皮革的羊肉。使我钦佩感动。我以有这样
坚强的女儿自豪。
  因为教子无方,所以我对女儿的现状颇感满意──中常之资,也有固执、粗心等弱点。但诚实、自尊、活泼、上进,懂得爱人也
颇得人爱──自她出生以来,我对尊严、责任、发展、进步等一类司空见惯的词汇有了更多一些的理解。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日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