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怪圈才能走向世界——谈谈中国足球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朱老忠 于 July 15, 2002 16:44:24:

走出怪圈才能走向世界——谈谈中国足球

朱老忠

中国足球长期以来陷入了一个怪圈。从上到下,把“打入世界杯”看作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几乎是“悠悠万事,惟此为大”了。

中国的足球热大约从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下底传中”是惯用的战术,李宙哲、王厚军,是当时有名的足球明星。文革期间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老庄(说真的,我很喜欢这个曾经在世锦赛上三连冠的老庄),请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足球队,当时那些非洲老黑的足球水平,确实使中国队要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态度来“让”着踢。这个现象也使中国足球界产生了一个误解,以为自己国家的足球水平已经达到世界水平,至少也是“接近”吧。虽然没过多久,就像当初六十年代钱澄海给古巴当篮球教练一样,学生的进步速度,很快就超过了老师的水平。

人们时常遗憾的是1982年与世界杯决赛圈的“擦肩而过”,觉得那是被人可耻地“算计”了一次,于怀耿耿地直到现在。其实,如果当时真能有快刀斩乱麻地拿下新西兰的水平,人家就算故意输给新西兰十个球,也还是算计不到咱们头上。栽在新西兰手中以后大家也看到,那“算计”了中国的新西兰在杯赛中的表现实在是十分业余,让中国人毫无办法的后防线,在别国人的脚下简直是摧枯拉朽,不堪一击。连这么次的球队都对付不了的中国,即便那次没被“算计”,也必定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好看吗?

似乎从那以后,“打入世界杯”就成了喉中之鲠,不圆这个梦死不瞑目了。

于是,一届届的外围比赛,一茬茬的土洋教练,无不以“冲击”“打入”为目标口号,中国足球,给老外教练开辟了一块非常可观的“自留地”。

相比篮球、手球这样进个把球无足挂齿的运动来说,足球更多的时间是中场争夺。换句话说,足球更加重视完整的全过程。正因为如此,足球的进球也就显得更加令人兴奋和激动。足球本身,就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运动,以急功近利的态度来对待足球,当然就会走进了一个“鬼挡墙”式的怪圈。

那产生大批著名球星的荷兰,在世界杯上每每并无突出表现,但却被很多人誉为“无冕之王”。为什么?实力摆着呢。中国羽毛球在六十年代也是如此,没有参加世界比赛,但世界顶级羽毛球队来访,无一不是落花流水地惨败而归,“无冕之王”受之无愧。

足球是圆的,并非没有规律,而是有其“圆”的规律。但我们的足球,不注重提高实力和水平,拿着个“冲击”“打入”的鸡毛当了令箭,把足球这种重视全过程的运动倒置起来,把比赛结果看得太重太重,不但水平提高的速度不尽人意,就连有限水平的正常发挥都大大受到影响,越是重要的比赛,越是缩手缩脚。

比起其他运动来,足球的胜负结果相对偶然性更大一些,我们对待世界杯,总是想削尖了脑袋钻进去,凭着运气混进去,而不去仔细想想“钻”和“混”的结果会是什么。越是这样急功近利,压力也就越大,越是主场,水平越是不易发挥。5.19被香港队终结,98年被卡塔尔俘获,难道说完全是偶然的吗?98年外围赛时还居然有此一说:“中亚无弱旅”,那两伊沙特阿联酋,在世界足球界本来都是些排不上号的弱旅,说出这话来分明在承认自己是最软的柿子。如果在这些没名的弱旅面前也要如临大敌,还动不动就被人家来个“黑色X分钟”,比赛前就抱以避开他们为“走运”的错误心态,那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去报名世界杯呢?

冷水泼完了。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国足毕竟有了进步,虽然这次和当年的汉城奥运会一样地还是交了白卷,但后两场球的对手虽然更强大,却已经不是那么缩手缩脚了。可见,只要把过程看得重要一些,把目光多少从结果上移开一些,放开手脚,还是可以正常发挥应有水平。我们实在应该早日走出“钻”“混”的怪圈,把健全实力、提高水平当作第一位的头等大事。等什么时候视中亚诸弱为草芥,拿东亚日韩当病夫,我们的足球直起了腰杆、挺起了胸脯,那才是真正有走向世界的希望了。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