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ease visit our sponsors.
Advertising Info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糊涂虫 于 December 19, 1998 09:15:49:

送交者: 糊涂虫 于 December 18, 1998 16:05:56:

回答: 傻 日 , 请 速 至 聊 天 室 ! 你 爹 刚 才 在 那 儿 找 你 。 由 snail 于 December 17, 1998 16:43:19:

事先声明我选这两篇例子并没有什麽目的。只是最近看的印象稍为深
刻的两篇。

记得上大学时修英文作文一零一,那本修词书里开宗明义第一章就
说,中国人的修词是圆圈式的,而西方人的修词是直线式的。当时就
觉得那样的说法很好玩。玄是玄了点,但好像也蛮有道理的。

然而稍为用点心,那样的说法真还有些道理。年青时候看文章,总紧
张的看人家说什麽。也就是说,看的是内容。後来才渐渐注意起文章的文里脉落。也就是说看的是形式。这样一看下来,真还觉得看西方的文献,文里脉落很好抓,总是一条直线,一路抓下来。有时虽然绕
了几湾,也还不至於绕的昏头转向。但是看中国人的文章,常常就觉得昏头转向,常常很多段落跟主题没有多大的关系,也夹在中间出
现,让我觉得中国人的思维路线仆朔迷离。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例子。宛云的″吃境″讲的是吃到淡处,
才是大雅。第一段起头,无可厚非。第二段讲吃的怀念,也还可以。
第叁段讲外国孩子吃奶制品,我的脑子就开始要磕碰了。这跟我们的
吃境有什麽关系呢?当然,绕个湾子也想得通,大概讲中国人的吃境之馀讲讲外国人的吃境大大的糟糕,也还是不算太跑题的吧。第
四段,我的脑子磕碰的更厉害了。一开始说,佩服那些会吃文化的
人。结果却扯到真虾子不如人造虾受欢迎。这逻辑跑到那里去了啊?
第五段也跳跃的厉害。一下讲吃的各国文化,一下讲饿了肚子吃
豆腐都好吃,一下讲吃的乡情。这段的主题不知在那里。最後一段结
论出来了。就是吃到淡处,才是大雅。这中间的文里脉落实在乱的可以。

当然,这不是议论文,不需讲太多的逻辑。读的人看了那麽多好吃的
也垂涎欲滴。文章里又引了那麽多的文人名士,乍看起来,真是一
篇,不错的文章。事实上,我也真觉这篇文章不错的呢。我的第一印
象是,作者是典型的从中国教育制度下勋陶出来的修词。大量大量的
引用文人名士,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庞徵杂引。这种修词的确给文章一
定的厚度。然而,总觉文章缺少了什麽。细细思量,缺少的很多,最
重要的一项就是思路不清。这篇文章其实已经不错了,得到很多好
评,并还收录了文库。连这样水平的人都犯了思路不清的毛病,
想想,这思路不清的毛病在中国是一个多麽可怕的现象啊。

现在,在让我们来看看第二个例子。作者第一段讲的是稻米,各种不
同稻米的品质。第二段讲的各种希饭制作的过程。第叁段讲的是,
希饭的功能,最温情的也是最利害的武器。第四段,讲的就是吃境
了。当然我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思路。只是一路很顺畅的
看下来。看到後来不禁为劳动人民的吃境而感到鼻酸。那一段的意象
太鲜明了,以至於我久久不能忘怀这篇。现在掉过头来看这篇为什麽
好,不禁又意外的发现,原来那思路还是那麽的简单明□。

这两篇用的都是很典型的中国方式的修词。两个人对中国文化的底子
都很深。据我所猜,後者的底子要更深些。书读的多了,潜移墨化,
文章中已经看不出来修词的痕迹。一切轻描淡写如源源流水。最後,
画龙点睛,也不落刻凿痕迹。这是中国修词的最高境界,像诗词一
样,只有意境没有教条。中国古书我虽读的不多,但印像里,好像
也有这样一分为二的趋势。等而上之者,如诗如词,意境飘渺。
再者,要是文以载道的话,庞徵博引,字句考究,看似很有权威,
头头是道,实则要讲思路的细密,道理的引人入胜,却是少而又少。

我不禁深思,为什麽中国文化里没有思路细密的哲理文章。(在这
里,我得一再声明,我看的古书很少,这只能说是粗略印像。)我大
概有几个假设。第一,科举制度是一个大杀手。如果所有的文人都以
中举作官为读书的目标,这制度下所产生的文化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这是一个鸡生蛋的问题。科举制度,倒底是一个因,还是一个果
很难讲。姑且不论这因果问题,只要想想,我们古人小时候受的是什
麽样的教育,那就不禁要你觉得动容,也许,也许这就是症结的中
心。

我猜想古人小的时候读书是不许随便发问的。所谓的读圣贤书。
既然是圣贤的书了,那当然是不可怀疑的。那时的人读书,讲多少道
理我不知道,要背诵,我倒是知道那是很重要的一项课程。我为什麽
知道呢,因为你没看古人的文章动不动就要讲典故,动不动就要某某
某曰?那时候那有什麽索引电脑之类的,不背行吗?如果背诵圣贤书
是教育里最重要的一环,那麽代代相传下来,这样的文化还会有什麽
创造力?这样的文化除了会庞徵博引以外,那里会讲思路细不细密的
问题。

我的第二个假设是语言问题。中国文字不同於西方的最大特点在於,
中国字只要排在一起就可以有意义。比如″白狗黄牛陕,朝云暮雨
时,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这里面有几个句子是整句的呢?
这首诗的整个意义,用西方的语言来翻,要加多少多少完整的句子才
能解释清础呢?诗的语言不说,就说日常语言吧。望是看,失望就是
不看,这个连想力还不太难。希是少,为什麽希望是hope呢,这个我
就不知道了。名是名字,望是看,人人都要看的名字就是名望。这
倒很好玩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花是花,绿是绿色,花花绿绿却是
多彩多姿的意思。我们的语言处处要我们发挥想像力。这样的好处
是,中国人想像力丰富,一点及通。这样的坏处是,中国人的逻辑
差,思路永远是处於跳跃的状态,不够严密。这样的语言所演申出来
的修词,当然只重意境,风骨,而不重逻辑,演译。逻辑与演译甚至
是会被嘲笑的。那种笨拙的方法写出来的东西怎麽可能有意境。

中国文化的盛衰,其实和修词的盛衰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文化顶盛
的时期也是中国诗词顶盛的时期。後来文化的衰落与修词的疆化是不
无关系的。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文学,那种修词的堕落和文化的
毁灭不是没有紧蜜关系的。

白话文的运动至今没超过百年的历史。白话文是否能
带我们突破过去的状态,至今还难看出个端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
的,如果我们还不了解修词,还沉溺於过去的修词状态,就是白话文
也救不了我们的文化的。我们不但要了解我们过去的修词的好处,也
必需要了解西方笨拙的修词的好处。在修词上重新打开一个局面,
这样,也许中国文化还有重生辉煌的一天。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