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包袱,轻装前进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宛云 于 January 23, 1999 01:23:46:


回答: 再论《文艺复兴》 由 凡夫 于 January 22, 1999 00:20:32:

大家能聚在一起,不管是在文艺复兴还是在新观察,都是缘分。

有些话题很触动我,但实在不敢往深里想,一想就会沉重起来。

昨天有个同事还谈到中国的四大名著为什么不能流行于世界,
他认为那里面缺少精神内涵,而《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等等名著就很积极、敢于向命运抗争,精神容量大。

是不是我们的文化过于圆滑了?

看看古人的诗词,动辄就放舟五湖、归隐山林,怎么会有那么多
退路?假如一个社会不太推崇一种标准,不把功名利禄像鱼食一
样举得太高,人怎么会变得这样圆滑?

好喜欢西方那种积极的面对,桑地亚哥最后打到的只是一个鱼架,
但他没有低头,《老人与海》给中国人的启示还不够大吗?

我有时真不忍心面对中国诗词里那些精雕细刻的意境,那背后藏
着多少无奈啊,为什么偏要归隐,为什么偏要放舟,为什么我们
就出不来一个罗曼罗兰、一个托尔斯泰,敢在最严峻的现实面前
挺直腰,说上一声,来吧,命运,看你能把我怎样?

我找不到答案,也没有答案。请原谅我的沉重。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