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糊涂虫的贴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采购员 于 January 29, 1999 09:54:33:

送交者: 采购员 于 January 26, 1999 07:20:34:

你自己不看看你列举的片段,段段都是矫情的可以的“情绪”。
这种文风只能让一个社会犹柔寡断。

我特别讨厌这种文风,因为我深受其害。当时台湾的文风都是
那样的。搞的每个女孩子,一个比一个苍白。各个多愁善感。

那种什么萝菠青菜的理论,就跟萝菠青菜一样,五谷不分。文章
就是有好坏。意见竟可不一样,品味可以不同。但是好的就是
好的,坏的就是坏的。好的好处可能不一样,坏的怀处也可能
不一样。但没有什么通通都好,青菜萝菠,各有所爱。

我们在这里评,就是要仔细推敲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改进自己。
不懂批评就不懂进步。我尽我的力说服你。你硬是不信,那我
也是只好任你去的。我从没想强迫谁听信我的话。但那也不能
阻止我尽我的能力继绪说服大众。

说实在的我一直不懂什么是酸的馒头(sentimental),直到我快三
十岁了,重返学校读英国文学系,才晓得,原来我下意识讨厌
的台湾文风,原来毛病都出在“酸的馒头”上。这在我的文学
欣赏上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

我还记得跟阿城聊天时的笑话。是他告诉我sentimental在大陆
是翻成酸的馒头。他问我,我怎么对这个有这么敏感的认识呢。
我说,那是教我写作一零一的大一老师天天叨念的东西。动不动
一把戒尺就打下来了。他于是很认真的问清了我上学的事。最后
他搞清了,说,啊,我懂了。原来你念的大学部门,不是研究所,
那些三十年代出来留洋的中国文人念的都是研究所,念研究所
就不讲这些基本道理了。再加上大部分人又都念罗漫蒂克时期
的文学,于是就搬回来一大堆酸的馒头。我们相视大笑。

中国文人本来就有强烈的“情绪”传统。动不动就要伤感一翻。
对酸的馒头是不大会排斥的。中国文化的积弱不知跟这有没有
关系呢。

最后再说散文。散文不一定需要“柔”。很刚强的东西也可以
是很好的散文。最近看乔治欧威尔的“猎杀大象”。刚健的可
以,最后传达的是一种人道精神。让你感到深深的刺痛。这种
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学最最缺乏的。他积极进取让你要去除人性
中残忍的一面。同样的故事,在中国除了白描再加一些情绪
以外,可能就没下文了。

我建议你去看看这篇“Shooting The Elephant"。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