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虫 vs. 棉花糖 --谈情绪说散文(zhuan)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Tenten 于 January 30, 1999 23:26:06:

送交者: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作者。糊涂虫


我想"必也正名乎"的时间到了。

散文在中国字典里的定义是,凡是不用对偶,不讲声韵的文体,就是散文。说穿了,也就是说凡
是不按诗的文体写的就是散文。很多人望文生义,居然有人说,散文就是散的意思,不需要严谨
的结构。按照这个定义,古时的章表,奏启,都是散文。对这样的散文,该如何作,文心雕龙里
讲的很清础了。我不多说。这种散文的基础一直到最近的桐城派,还延续着。在散文理论上,桐
城派提倡"义法"说和"神气"说。并主张"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皆善"。"义法"是桐城派文论的核
心。所谓"义",就是要"言有物",所谓"法"就是要"言有序"。(出于,陈耀东的"方苞,刘大魁,姚
鼎散文选"。)这个言有物,和言有序,是多么的重重要啊。

言有序,其实和我的"文理脉络"是相似的。"散"就不是有序了。那种认为散文就是可以自说自话,
随兴所至,想到那写到那的人,可要三思而行了。

言有物,道理是很明白的。一个人如果只有情绪,而没有思想,想要言之有物,我看是很难的。

西方的散文传统其实跟中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培根是英国文学史中早期的散文家。我列一
下他的经典作:"有关学习" (Of Studies),"有关帝国"(Of Empire),"有关真理"
(Of Truth),"有关死亡"(Of Death),"有关不幸"(Of Adversity),"有关羡慕"
(Of Envy)。。。等等。光看名字,就知道,这些散文跟情绪一点关系也没有。
事实上早期的散文很多都是针对社会道德而发的,都是议论性的东西,跟抒情
无关。散文演变到后来,才有所谓的"道德散文","批评散文","个性散文"
,随想散文","书信散文","叙述散文","传记散文",杂志散文",等等。
其中"随想散文"(anecotal essays),望文生义,大概是最散的了。作者
大概可以大大情绪一番,其他如"批评散文"等,情绪最好还是要躲的远
远的才好。

散文为什么会让人如此的误解,大概跟现代化有关。自从西化了
以後,我们的修辞学不再教古人的文心雕龙,我们从西方搬来一
些修辞理论。我们把文章分为应用文,议论文,抒情文,等等
,其中抒情文最最让人误解。望文生义,既然是抒情文了,那
就可以大大的情绪一番吧。

当我们的五四先贤忙着打破传统,从西方搬枪炮理论时,常常
没有检查搬过来的是糟糠还是金玉。我们的散文文化从桐城派
以后,就来个大腰斩,everything goes。发展最快最多的就是
不受任何控制的情绪散文。像三毛啦,琼摇啦,出卖的都是一
种情绪。这种散文的特色是,言之无物,除了有效的传染了作
者的情绪之外,读者既不长知识,也不开眼界,只陷于同样的
情绪之中,充满幻想。

我说的情绪跟你说的情绪有很大的不同。你是指基本感情的情
绪,而我是指没有控制的滥情。感情也有高尚和低俗之分。没
有控制的滥情是低俗而廉价的。而一篇文章的好坏常常可以由
这种情绪的控制中衡量出来。

我不否认红墙散文写的很不错。尤其她最近写的"外公"非常好
。外公死了,她怀念外公,写了一些细琐的小事。看似无情,
却处处有情。我非常喜欢。已经是一篇上好的散文了。但你看
她的结尾,她还是流露了一些感伤的情绪:

"外公死在二姨家,享年八十四岁,他是半夜走的,没有任何
挣扎的痕迹。
也没有任何人在跟前,只有跟了他几十年的老烟袋。

听到消息时,我在北京,外公在炉火微光中的背影一下子浮现眼
前,
久久挥不去。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知道外公在炉前想些什么了。
"

其实这段写的真是无可厚非,只是若有若无,作者仍然在告诉你
,我很感伤,我"永远不可能知道外公在炉前想些什么。"另外"
意象"的运用,如"炉火微光中的背影",美则美矣,却稍稍有点
煽情的嫌疑。

阿城写的"父亲",给我的印象很深。他通篇的语言朴实,不带
一点情绪色彩。他最后一段是这样结束的:

"我与大哥去检拾父亲的骨髓。焚化炉前大听空荡荡,偏寻不着
,工人指点了,才发现角落里摆一只铁箕。伏下身看,父亲已是
灰白的了,笑声不再,鼻子不再,只有溶化的眼镜,滴落在佴骨
上。

父亲的像前无以祭,唯有"电影的锣鼓","陆沉集","起博书"
"电影策"这几本他的心血文字。"

这段里,我若要真的挑毛病,"笑声不再,鼻子不再"是可以去掉
的。但他用这两句,跟他前面写的苦中作乐等的典故有关。其他
,我是挑不出什么毛病了。一切都是实的。可是在这些实际的事
了铁箕中的白粉。他没有说,父亲的音容不在,一切化为乌有,
什么什么的。

当然我的例子举的很不好。但一时找不到恰当的例子。而且这一
小段实在看不出来滥情的差别。如果有人能贴整篇的"父亲"
,就能知道我讲的是什么了。

其实你上回举的例子每个都是很好的滥情例子。往往看上去很美
的句子,煽情的成分都很多。后来,阿城写的"威尼斯日记",那
感情的控制简直到了自虐的地步。我看的速度之慢,每看两三
行,不是笑就是哭。那简直是十句变一句写的。已经作到完全
不给读者任何暗示的地步。可惜我手边没有这本书,否则是可
以抄两段来看看的。

最后,你说没有感情就没有文章之类的话。我想那又是一个很
大的题目了。创作的泉源是什么,我想,只有感情,那会是很
廉价的。创作的目的若是只有传达感情,那也是很浅薄的。另
外,你把情绪和风格也混着一起讲了。当然最难答的也是这个
问题。不论一个作者如何把自己隐藏的严密,他的情绪和他的
风格也是会流露出来的。我记得一个名演员说过一句类似这样
的话:作为一个好演员,就是要能把自己隐藏起来,熔入角色
中。但作为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却又要知道如何把自己的风格
在演戏的过程中展现出来。写作也有一个这样的矛盾现象。既
要隐藏自己的情绪,又要展现风格。其中的奥妙,冷暖自知了


交者: 棉花糖


不同情绪的作者有不同的表现风格。
不同的读者领会的意思也不一样。

糊涂以为的那种平淡的白描写法
那只是写字的一种手段。
将写字的手段和作者或文字的风格混为一谈。
实在是很错误的理解。

小说(特别是中长篇)和散文是不同的概念。
前者表现的手法很多,某段白描的平淡地写出能给人
一种真实的错觉,因为小说的篇幅长,场景宽广,
人物众多,配合其他的写作手段自然达到了“煽情”的目的。
所以小说很难把握的好,对写字的功底要求严格。

而散文篇幅相对要简单许多,往往局限作者描述的方式,
往往只能用确定一种手段来表现风格,或白描,或泼墨。
手段不同些罢了。

其次文章的目的就是用来煽情的,因为当作家文字完成之后。
不管他风格,手段,情绪如何,都和作家无关了。
文章完整地摆到读者面前,如果读的人有了共鸣,(并不局限于
作者要表达的本意,)也就是说被再度“煽情”。作品就达成目的了。
不然仅是文字的堆积,没有任何意义。


任何东西极端了都不好。纯粹的描是不存在的。
中国文字和西方的拼音字母不同,一个字就是许多意思和历史的内涵。
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有一段故事,象许多成语的典故。
这种共鸣不是拼音字母能够比拟的。
硬要用描的手段来表现风格,那么我们只能摈弃汉字了!

再如,按糊涂说的痛不能直述痛,只能描,难道描述个悲痛的简单过程。
要用最原始的哼哈,咧嘴,来表述么?还是医学术语描得更好?
什么瞳孔放大,舒张压伸高多少,脑电波产生几个Y峰?
什么事情极端了就不好。

至于中国古代散文,讲究的是夹叙夹议论,
只有叙述,就不曾经破题,没有观点。
监考官们是不会捧场的。只能给你个名落孙山了。

所有跟贴:

煽情与抒情 - yu_jian (1084 bytes) 08:32:32 1/29/99 (1)
哈哈哈。。抒情太多就耽误了吃菜 - 糊涂虫 (0 bytes) 09:22:48 1/29/99 (0)
我想还有误会 - 糊涂虫 (1707 bytes) 23:30:38 1/28/99 (0)
俺们中学课本里面散文的好坏标准是“形散而神不散” - 小猪 (192 bytes) 20:25:04 1/28/99 (0)
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 - 汀兰 (56 bytes) 15:52:49 1/28/99 (0)
不敢苟同 - 木矛 (548 bytes) 15:49:18 1/28/99 (0)
yu_jian VS. 伊可? - Tenten (2068 bytes) 15:48:19 1/28/99 (5)
菜谱 - yu_jian (1161 bytes) 16:21:10 1/28/99 (2)
难得见到羽箭这么抒情的东西。真好! - 糊涂虫 (0 bytes) 22:32:42 1/28/99 (0)
朴实得过了吧? - Tenten (733 bytes) 19:59:12 1/28/99 (0)
阿城我也喜欢 - 伊可 (194 bytes) 16:16:24 1/28/99 (1)
对了。我赞成伊可 - 汀兰 (106 bytes) 16:23:37 1/28/99 (0)
也刮目相看:-) - 伊可 (22 bytes) 15:25:04 1/28/99 (0)
刮目相看哪! - yu_jian (26 bytes) 13:08:17 1/28/99 (0)

煽情与抒情
送交者: yu_jian 于 January 29, 1999 08:32:32:

回答: 糊涂虫 vs. 棉花糖 --谈情绪说散文(zhuan)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煽情”与抒情不同。“煽”字,是煽风点火的“煽”。也就是说,
本来没有多少热,却试图使之燃起来。

用这个标准来看,红楼梦不煽情。读得越深入,越觉得作者内心无限
的沉痛,只用文字若有若无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来。冰山一角,深不可
测。几百年下来,情犹未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瑶姐儿的东西。初看还好,读得越深入,越觉得无聊。全是煽情。

故煽情不煽情,不在写法。在作者本身有没有情,有没有深度。如果
作者本身其实并无铭心刻骨的情感,必是煽情。不看也罢。不写也罢。

“为谱新词强说愁”、“却道天凉好个秋”,同是写情。差别在有无
真情。煽情、抒情之别,即在此。

散文无定法,怎么写都可以。唯须言之有物。故吾只写菜谱。:〕抒
情太多,就耽误了吃菜。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文字以简明为上。说得越多,外延越小。

惟简单能广大。

以此来看《外公》。末一段改成:

“外公死在二姨家,享年八十四岁,是半夜走的。没有挣扎,也没人
在跟前。只有跟了他几十年的老烟袋。

那时,我在北京。”

这就够了。已经说了那么多回忆的文字,结尾应当简单点,才能总括
全文。原文似乎成了只关心外公在炉前想什么。不是煽情,是累赘。

累赘可改,煽情不可改。前者是技巧,后者是立意。

我想还有误会
送交者: 糊涂虫 于 January 28, 1999 23:30:38:

回答: 糊涂虫 vs. 棉花糖 --谈情绪说散文(zhuan)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我一再说明了,情绪跟情是两回事。情一定要有,但情绪万万
不可有。

这个情绪煽情的标准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a universal
standard)。就算是写爱情的东西,作者不能把自己的情绪抽
离出来,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低俗了。

我并不一定要人人都写朴实的句子,才是没有情绪。我也很喜欢
热情澎湃的东西。我就书架上随便找一本我喜欢的书,随便找
一段作个例子吧。

我年青时很喜欢一个台湾作者叫王尚义的。他就是属于那种年青热情
形的作家。敢爱敢恨。讲失落就是失落,讲孤寂就是孤寂。直接
了当,不拖泥带水,不带一点情绪色彩。下面就是他写的一段:

。。。
他-修长的个子,瘦削的面庞,蓬松的乱发,永远充满哀愁和迷惑
的眼睛。他悄悄地来,悄悄地去,拖着一条沉默的尾巴,好像
他不认得大家,大家也一样不认得他。

。。。
解剖室里,八九成堆的同学们挤在尸体前,专注地追查着血管,
神经,肝和心脏的位置.只有他,手里拿着解剖刀,痴痴地站在
一旁,像一尊化石,像一块寒冰,像一个入定的老僧,他的眼睛
变得更深,更多的迷惑。在同学们忙着的时候,照例是没有人
顾虑他,他也照例地没有发话。偶尔,他转过身,走到讲台
边挂的一架骷髅标本前,他握起骷髅的手,柔和地抚摸着,
又亲切地望着骷髅的面孔,他凝立在那里,似乎和骷髅谈着
什么知心的话。。。

这是一段渲染色彩强烈,很passionate的描述。可是他没有情绪
化。换一个比较情绪化的人来写,一定忍不住要加一些情绪化的
字眼,什么他看起来是多么的孤寂之类的话。这种话一说,文章
的力度就小了。

其实这段话有很大的程度,作者是在描写自己上解剖学时的心情。
因为王尚义自己本来是念医学院的。但是,他不但具体的把自己
抽离出来,换个第三人称写,而且在感情上,也成功的把自己感伤
的情绪抽离出来了。

可惜王尚义死的很早。不知他老了以后写出来的东西会怎么样。

再说桐城派的散文怎么样,我不置可否。可是他们说的“言有
物”,“言有序”,应该也是一个不变的道理。

不敢苟同
送交者: 木矛 于 January 28, 1999 15:49:18:

回答: 糊涂虫 vs. 棉花糖 --谈情绪说散文(zhuan)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作文最忌八股,桐城派继韩愈的新古文之后,开有清一代古文的
新局本是一件好事。然而一旦将其文风教条化,却将是一错误。
文为事而发,胸中块垒有所郁结,所以为文。将文章技术化的文
人罕有旷世好文。
朴素的白描固然是一种手法,铺陈渲染缠绵菲恻也不见得就不是
另一种风格。《古文观止》有“师说”也收了“祭十二郎文”,
有“左忠毅公逸事”也收了“吊古战场文”。
作为读者,以读文为娱,但有所感悟,有所共鸣,就已足矣。莫
为所谓的“文艺批评家”所误。
糊涂虫说“只有感情,就会很廉价”。试问,连“感情”都没有
的文章,还有什么?

yu_jian VS. 伊可?
送交者: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5:48:19:

回答: 糊涂虫 vs. 棉花糖 --谈情绪说散文(zhuan)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2:50:04:

从二位一惯之文风,就知道会支持谁
两位别刮来刮去的,说话得讲点理.好让俺也刮一刮.
双方二辩快点出手!!
俺倾向于棉花糖的说法,不同写法而已,意识流什么的好象就全是心理上思来念去
俺思故俺在?

转个糊涂的论据:
送交者: 糊涂虫

又看了一遍”父亲“。很想与人分享。

短短一篇,可以看出当时日子的困难。试举些让我感动的地方:

。。。我于是明白父亲是知其难为而为,再好的鼻子也救不了他。
母亲常常愤怒於父亲的不休息。我想我理解父亲。某种人是不能
休息的。休息对他们意味着放弃,于是,死亡就显现了。

纽约大雪,美国不大兴送人到门口的,所以夏阳在门外挥手,
令我错觉,以为已身处北京,转头便可去医院看父亲,互相说
笑话,于是父亲大笑,而且说:洗澡吧。

”红楼梦“结束於大雪,星红的斗蓬,两行脚印,一个人离去
时留下的,不似曼哈顿街头如斯散乱。

(这里,他表达了他的伤感。却绕了那么一个大圈子。而且从语言
上一点也看不出情绪的流露。其实说红楼的人离去,在雪地还留
下两行脚印。他的父亲去了,不但没有脚印,他人还在曼哈顿,
街头脚印散乱。更惨。)

。。。火化前,来人川流不息,其中有真正希望消失者,这使得
父亲像一个军人。但父亲只是一个连洗澡都不好解决的中国书生。
夏天,用布围住院子的角,提水来洗。冬天,公共澡堂像医院,
等叫到号才挤的进去。父亲年记大了,我陪他去,以防昏倒。
在热水里,父亲紧闭着眼睛,舒服的很痛苦。我这时想问什么是
人生最大的幸福,又怕他忍不住失言。(还有什么比这小小的一
句,让人感到苛政的可怕。)父亲凡开会住可以洗澡的旅馆,必
通知许多同命运者去洗澡,然后大家头发咝咝的坐下来谈洗澡
以外的各种事。父亲住医院,也如此办,护士对咝头发的探视
者并不奇怪。沐和浴在中国从上古就是与身体最密切的事,除了
饮和食,而且严肃到与心有关。汉以后,日本学去不少沐浴的
制式,愈洗愈有名堂。父亲访问日本回来后,我问观感,父亲说
:随时可洗澡。再问观感,说:胜得好惨。

(这小小的一段,包含了多重的意思。之一,中国书生竟然落难
到了洗澡问题都无法解决的地步。之一,这事既悲惨又好笑,于是
更让人感到悲惨。之一,沐浴在中国的地位,让人长了点知识。
之一,我们好的制度总是被日本学去,并发扬光大,在自己本
土却糟蹋殆尽。之一,胜得好惨,这句话我到现在都说不出来
是什么意思。)

阿城的文字没有一点滥情的地方,这是最好的证明。

菜谱
送交者: yu_jian 于 January 28, 1999 16:21:10:

回答: yu_jian VS. 伊可? 由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5:48:19:


我在北美的家门口,生着几棵山核桃树。秋天落了一地,捡几个
回来,发现就是超级市场里卖的pecan。在国内的时候,女孩子
们喜欢的椒盐山核桃,对我其实没什么大吸引力,嫌麻烦。离家
日久,对家乡的东西,多了一种近乎虔诚的感觉。看见山核桃,
竟生起了试制椒盐山核桃的念头。

只记得山核桃的味道,却从未听说那东西怎么做。凭着那一点记
忆,几经挫折,竟成功了。

市场里卖的pecan,有带壳的,也有没壳儿的pecan halves. 做椒
盐核桃,最好用带壳的,用榔头敲个缝。若图方便,没壳儿的也
行。不过吃起来太方便,就少了点什么。

盐、酱油、糖、花椒适量,加少量水煮沸十分钟(1磅核桃仁儿加
0.3-0.4磅水足够。将核桃加进去,小火煮十分钟,核桃会将水基
本吸收。注意不要煮干了。这时如果尝一尝,应当很淡才是。千
万不要加盐。花椒宜多,酱油、盐、糖切切要少。这是关键。

烤箱温度调到一百七十度左右,山核桃烘过夜,你就有了货真价
实的椒盐山核桃了。唯一的问题是,你还是不是从前的你。山核
桃依旧,感觉或者已经变了。

山核桃是回忆的载体,那滋味不过是引子。故乡才是拴在心上的
割不断的线,常常无缘无故地揪一下。看着没两岁的儿子抓起一
把山核桃仁儿就往嘴里填的架式,忍不住想,敢这么糟蹋东西,
也就是心上没那根线吧?

再抒情,就不用吃了。想山核桃,自己做吧。

朴实得过了吧?
送交者: Tenten 于 January 28, 1999 19:59:12:

回答: 菜谱 由 yu_jian 于 January 28, 1999 16:21:10:

离家日久,对家乡的东西,多了一种近乎虔诚的感觉。

没有这句的话,只是一篇普通的说明文,很白.
明白你的意思
其实白描也是有倾向性的白描,不是什么都写的吧?

。。我于是明白父亲是知其难为而为,再好的鼻子也救不了他。
母亲常常愤怒於父亲的不休息。我想我理解父亲。某种人是不能
休息的。休息对他们意味着放弃,于是,死亡就显现了。

这段也是煽情吧,无非少些啊,呀,什么的,显得理性一些.
洗澡一段很精采.大概也是伊美眉说的干净.
俺只是觉得糊涂过分强调了理性世界的部分.正如许多文学作品里的爱情故事
说穿了就是我爱你,之所以能出那么多故事,还是因为有不同的情绪在里面
另外糊涂定义了散文的概念很重要,所以她把现在常说的杂文也包括了进去
红墙的主要还是"随想散文"了.长知识.多谢糊涂.
另外根据她的定义,且不小说也算在散文里了?还望解答.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