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白衣飘飘 于 February 09, 1999 04:50:34:

送交者: 白衣飘飘 于 February 07, 1999 22:49:37:

读《傅雷家书》

§白衣飘飘§

记得很早就有人向我推荐《傅雷家书》,父母好象也曾经
跟我提起过。然而那时总觉得家信不比巨著重要,于是当
我在图书馆里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阴暗的缝隙中逡巡找书时
,几次已经拿起了这本书,最后还是换成了其他的名著-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罗曼罗兰的《约翰·克
里斯朵夫》,又或是那本著名的《白鲸》(MOBBY
DICK)--“星空旅行记”(Star Trek)
里的那位光头船长就特别喜欢背诵其中的段落,俨然以那
位执着的追捕白鲸的捕鲸船长自居。

后来有一次在一个江南小城的候车室中等车时,在小卖部
的柜台里又看到了这本书,装帧的很雅致,百无聊赖之际
差点就买了。然而我总觉得那本书太新,太亮,缺少了我
想象中那种一丝不苟的稳重严谨--读那样的书,应当是
越旧越好,才能配合了这些三十多年前的家书的精神氛围
--就象喝葡萄酒不可用纸杯装了来喝一样。

没想到到了新加坡,却在国大的中文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借到的这本,是80年代初期出版的,用的正是从前那种
又松又厚的纸张,铅版印的,放了许多年后已经开始泛黄
,配着偏红的黑白照片,和楼适夷先生写的序,一种年代
感油然而生。翻开扉页,我开始进入三十多年前父与子之
间的心灵对话;他们正直真诚、严谨好学的形象跃然纸上
。汨汨如清泉,俨俨如高岩的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对真理和
艺术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这一切对于同样在国外求
学的我感受尤为深切。我难以形容自己是带着怎样的一种
愉悦读完全书的--合上书页,心道:“人原来是可以有
这样一种活法的!”虽然我自问难以象他们那样的生活,
可单是发现、了解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已经可以让
我们在以后的路上走的更有信心。

下面说一说读完《傅雷家书》后的一些具体发现和感受。

家书中最开始的两封信,充满了父母对儿子的热烈,深切
的爱,那种对游子难以割舍的亲情。里面傅雷说到常常几
天睡不好觉,每天早晨一醒来就想起儿子,想起儿子从小
到大生活中的一幕幕琐事,说道每每算来家书应到时的期
盼和快乐,又或是应到而未到的担心和焦虑,我不禁就想
到自己的父母,外婆也何尝不是怀着同样的心情!鼻子就
禁不住有些酸了。傅雷很仔细的将每一封家书编号、登记
,唯恐有失;而我的父母因为对电脑不熟悉,而且ISP
的网络常有问题,也是如出一辙的把他们给我的Email
都按顺序编号以防遗漏。

信中又说道他给傅敏讲解古诗,象《琵琶行》《长恨歌》
什么的,让我很是羡慕傅聪能有这样的大学者每天指导。
傅雷甚为博学,尤其在古文,绘画和音乐方面的造诣,看
他在信中针对当时的一些艺术评论,那种指点江山的风范
真是令人折服。

另一点让我很受教益的是他对学问的严肃认真的态度。他
批评一些艺术家以及教导傅聪的时候,经常说到“以××
的根基来说,至少要在人体花五年十年功夫才能画理想的
题材,而那时是否能成功,还要看他才具而定。”“我想
你经过三四年的苦功,你的technic不见得比苏联
的一般水平(不说最特出的)差到哪里。”这些在信中对
基本功严肃扎实的要求看似轻描淡写,然而对当今普遍急
功近利的我们来说,听来真是有些惊心动魄--很象金庸
小说中的练武--例如在《笑傲江湖》中,风清扬教令狐
冲学习“独孤九剑”,教完后也说“你纵然学得了剑法,
倘若使出时剑法不纯,毕竟还是敌不了当世高手,此刻你
已得到了门径,要想多胜少败,再苦练二十年,便可和天
下英雄一较长短了。”

家书中与金庸小说里另一个不谋而合的地方在于傅雷对学
习西方美术的见解比之武学中的“无招胜有招”--两者
都突出了一个“忘”字。前者认为“学西洋画的人第一步
要训练技巧,要多看外国作品,其次要把外国作品忘的干
干净净--这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同时再追求自己的
民族精神与自己的个性。”后者有两个典型案例:其一是
风清扬之论独孤九剑--“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
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
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
。”其二,是张三丰在武当山上传授太极剑法,要张无忌
把招式忘的干干净净,“要知张三丰传给他的乃是“剑意
”,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
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倘若尚有一两招剑法忘不乾净,心有拘囿,剑法便不能纯
。”每当看到这种绝妙加精彩的殊途同归之处,都让我高
兴的要跳起来。

然而《家书》给我最大的影响,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重新
认识和审视。傅雷是以一种不但不亢不卑,而且是非常自
豪的态度来描述、探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他在讲白居易
的《长恨歌》的时候说:“全诗写得如此婉转细腻,却仍
不失其雍容华贵,没有半点纤巧之病!(细腻与纤巧大不
同。)明明是悲剧,而写得不过分的哭哭啼啼,多么中庸
有度,这是浪漫底克兼有古典美的绝妙典型。”在《家书
》中他经常流露出对东方(中国)文明的热爱和信心--
“中国文明的道德主张并不象西方的那么“拘谨”,而是
一种非常广义的看法,相信人生中应诚实不欺,不论物质
方面或精神方面,均不计报酬,不象基督徒似的冀求一个
天堂。我们深信,人应该为了善、为了荣誉、为了公理而
为善,而不是为了惧怕永恒的惩罚,也不少为了求取永恒
的福祉。在这一意义上,中国人是文明世界中真正乐观的
民族。在中国,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养和我们最佳传统与
文化熏陶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会不逐名利,不慕虚荣
,满足于一种庄严崇高,但物质上相当清贫的生活。这种
态度,你认为是不是很理想很美妙?”他又说:“比起近
代的西方人来,我们中华民族更接近古代的希腊人,因此
更自然,更健康。……亲切,熨帖,温厚,惆怅,凄凉,
而又对人生常带哲学意味极浓的深思默想;爱人生,恋念
人生而有随时准备飘然远行,高蹈,洒脱,遗世独立,解
脱一切等等的表现,岂不是我们汉晋六朝唐宋以来的文学
中屡见不鲜的吗?”

作为翻译家和艺术评论家,傅雷对于东西方文明的观点也
许会因此而过于浪漫化了。然而在读过了他多年前的作品
以后,我们不得不自问一下,在我们拼命向西方看齐的同
时,对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有多大的了解呢?傅聪用这样
的话来赞美他的父亲和中国的文化:又热烈又恬静,又深
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骄傲,又微妙又率直(passionate
and serene, profound and simple,
affectionate and proud, subtle
and straightforward)。 也正如傅
雷所语“这是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值得我们自豪的!
”然而我觉得新一代的年轻人,包括自己,对这些“我们
固有文化中的精华”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太少了;觉得
自己在浩瀚的中国文明面前就象一个小学生一般的无知,
而这种无知,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最深的遗憾。

1999-2-8

所有跟贴:

要回家了,感觉一定很好。象飘荡的心在寻找依托。 - 四木公子 (36 bytes) 04:40:16 2/08/99 (1)
也没什么,不知为什么心有些慌慌的 - 白衣飘飘 (0 bytes) 05:39:06 2/08/99 (0)
不错,为客居狮城的兄弟呱叽呱叽。楼下的黄主任,该您老说两句了,嘿嘿。 - 凡夫 (0 bytes) 23:10:50 2/07/99 (3)
明天回国过春节喽,凡夫回去吗? - 白衣飘飘 (92 bytes) 01:22:13 2/08/99 (2)
嘿嘿。 - 凡夫 (229 bytes) 01:31:43 2/08/99 (1)
小柯的《天色将晚》 - 白衣飘飘 (405 bytes) 02:08:12 2/08/99 (0)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