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电影-谈男女家庭生活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糊涂虫 于 February 12, 1999 10:23:55:

送交者: 糊涂虫 于 February 09, 1999 12:11:00:

李安的电影,谈男女家庭生活

已经很久没有上论坛贴东西了。每次一来匆匆略过,总觉满室(纸)
荒唐,没有自己立足的地方。于是像幽灵一样,在icq上寻找几个
熟悉的名字,说两句话。然后就是无尽无止的股票动态。在退休
的帐号中与数字运作。那应该是真实的数字,却像虚拟世界中的
东西一样毫无意义。

那个虚拟世界应该是我真实世界的逃避与寄托。然而连这样一个
逃避的场所也渐渐化为乌有,片片碎裂。就这样因循著已经建立
好的习惯,从一个动作换到另一个动作。

然后,就是李安的定影。是一个难得的空间。女儿去洗澡,打开
电视,正好是一部电影的片头。不论那部电影的片头都是很吸引
人的。就像那永远也听不腻的“很久,很久以前。。。”。开场白
无论多么短暂,总是给你一种无限的期望,期望被带入一个永恒
而完美的世界。

这部片头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字。也就是font。用的几乎是很难看
的字体,有点机械化,一点也不美术。然后那个硬梆梆的字体
过一会就从字尾开始化掉。一个一个字母开始化掉。我还没回
过神来,就看到Enn Lee的名字。啊,我心中一惊,这是什么电影
怎么完全不知道。

电影是讲美国六零年代的家庭生活。两家人住的很近。讲两家男
女之间互相交错的日子。主人家中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邻居
家中有两个男孩。男主人和邻居太太发生婚外情。不为了什么只
是很基本的性的需求。女主人是冷漠型的,高度冷漠的控制下是
一个经不起控制的偷窃行为。邻居太太也是冷漠的。她无法与人
建立感情的关系,性的自由与放纵,跟女主人的偷窃行为一样,
是一个无法控制的需求。孩子们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寻求自我。
主人家中的女孩,在邻居家的男孩中探索性。她说,你给我看你
的,我就给你看我的。对象是谁,无关紧要。邻居弟弟十岁都不
到。紧要关头吓的大叫。这女孩也有不可控制的偷窃行为。

邻居弟弟没有安全感。活活在虚拟的军事生活空间。玩娃娃兵,搞
爆破。邻居哥哥跟主人家的女孩互相探索,但他很怕吸取他人的
分子。他说,味道里有原子和分子,当你闻到他人的味道时,就
好像把他人的分子吃下去一样。所以你跟什么人在一起必 需要有
选择,就像你吃东西一样,不是什么乱七八糟东西通通都吃的。

就这样,这两家男女像原子分子一样的互相碰撞。他们之间无法
沟通。他们各自在自己的轨道中运行。开场白是由主人家的男孩
说的,我无法转述,大约是,我们从家庭而来什么什么的,最终
还是回到家中去。说的既复杂又好,我还得把影片找来,多听两
遍才能明白。在这种看似无意义而又极度绝望的碰撞中,故事在
一个冰雹夜达到高潮。

那一夜,大人们都去参加一个荒谬的性宴会。他们玩一种交换
性伴侣的游戏。凡参加者把车钥匙放进一个大容器中。最后,
由女人丛容器中选钥匙,钥匙的男主人则和抽选的女人配对而
走。最后抽选的结果是,邻居太太跟别的男人走了。男主角激动
的率了一交。这时,邻居先生也知道其中的樨侥。女主角拒绝
抽签。但最后胜下的就是她和邻居先生。他们也心知肚明自己
配偶的婚外情。他们笨拙的尝试了一下不成功的性交。就在天
寒地冻时开车回家。

这时邻居哥哥要出外吸收新鲜空气。他说,当空气都冻结的时候
,最最干净。分子都无法碰撞。那时的空气最纯洁。他一个人在
外游荡,吸收新鲜空气
并希望碰到主人家的女儿。主人家女儿也徒步到邻居家
,但哥哥不在,只有弟弟在。于是她和弟弟相拥,上床睡觉。
女主角和邻居先生回到家,发现女儿裸著和弟弟睡觉,把女儿
叫起。哥哥这时也徒步回家,路上被风吹倒的高压电击中,触
电身亡。男主人公这时也开车回家,路上发现小男孩的尸体。
男主角把小男孩抱回邻居家。邻居先生抱着孩子痛哭。众人无
言。

电影结束时,是主人家的男孩乘电车回家。站上接他的是爸爸,
妈妈和妹妹。一字排开。他们上车后,男主人回头看著儿子。
转过来,忍不住趴在车盘上失声痛哭。

在电车上,主人家的男孩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就好像站在门坎
,生者与死者与我们擦身而过。。。这话怎么说的,我也忘了。
反正人生就是这么一场。在这一场互相碰撞的时刻,我们给予自
己一个什么样的意义呢?

也许男主人的回头一看,与痛哭,肯定了生。也许男女主角都明
白了些什么。也许他们无意义的碰撞,将会变的有意义,也许不
会。唯一能肯定的是,在这认知的一刻,生命变的有意义。于男
主角,于我,都是如此。这是艺术家,穷尽毕生精力所要达到的
境界。我一夜无语。

文复论坛上最近在争茶壶与茶杯的问题。我只能冷眼旁观,内心
深痛于人的浮浅,抓不住问题的中心。似乎婚姻问题,男女问题
只是性问题。事实上婚姻问题,不仅仅是性问题,还牵扯到人生
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孤寂问题,最后还有孩子的
问题。不论是一夫一妻也好,一夫多妻也好,或者是一妻多夫,
或多夫多妻,如果不能认知人生的孤寂问题,不能认知生的意义
,一切都无补于事。李安的电影抓住了重心。李安以非凡的艺术
技巧,深深的抓住了问题中心。

李安是少见的本质论者(essentialist)。本质论者的特色就是不在问题
以外寻找超越的真理。每一个特定的问题里,都有特定的意义。
我们的男女主角们,都在他们特定的环境里寻找他们的答案。饮
食男女中的父女在他们特定的环境中找到了他们的亲情。这个电
影里的男女,也各自在他们特定的环境中运行。没有一个超越
的真理告诉我们说,他们应该如何如何。男主角的认知,也只是
男主角本身在他特定遭遇里的认知。如果我肯定了他的认知,
认为那是一个有绝对性的真理,那是我的铨释。李安整个的来说
是本质论的。他有无数多的小真理,但他不推崇一个超越的绝对
真理。

李安跟我生长的环境应该是差不多的。那时存在主义风行台湾。
我自己就是倾向于存在的铨释。我惊讶于李安的成就。他真是
我们在台湾生长的人中的一个异数。

所有跟贴:

实在是没有时间 - 宛云 (5921 bytes) 18:57:44 2/09/99 (3)
糊涂姐和宛云都说得好极了。 - 敬亭 (366 bytes) 21:49:10 2/09/99 (0)
一日一善,心情舒畅,压力何在? - 采购员 (115 bytes) 19:33:00 2/09/99 (1)
你去看严新?真真气死我了! - ditto (0 bytes) 20:48:11 2/09/99 (0)
不平凡的糊涂虫总是用超然的目光俯视芸芸众生:你们真TMD浅薄无知 - Nostalgia (0 bytes) 18:06:04 2/09/99 (0)
Ice Storm - ditto (1838 bytes) 13:55:21 2/09/99 (0)

实在是没有时间
送交者: 宛云 于 February 09, 1999 18:57:44:

回答: 李安的电影-谈男女家庭生活 由 糊涂虫 于 February 09, 1999 12:11:00:

但还是用心看完您的帖子,DITTO说得好:
若有人可以真的“懂得”,一个足矣,若不过是虚幻的应景,
百千又有何益?!

想起罗素的话:“爱情远远不是性交之欲,
在大多数男女的漫长生活中,孤独会折磨他们,
而爱情是摆脱孤独的主要方法。”

下面是我一个朋友,也是你一个同乡与我讨论的关于欲望的
东西,希望你能看完。

这是一个欲化的社会,我们不知不觉依循着佛洛依德的潜意识观
念,以及性与压抑的学说,造成人在面对欲念时十分无力,降格
为奴隶地位的处境。这种人的地位的降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文主义者所始料未及的──虽然他们为16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史
一路呼喊助威。佛洛依德把性说成绝对真实,说成绝对本质,说
成人性不容狡赖的东西,他虽是「科学地」论述,我却感到一股
浓厚的「形而上学」气味。

现代人乐於相信佛氏的说法,因为这种说法配合了现代人的生活
需要与意识形态。现代人在性、欲望的基础上「重新」发现了人
性,彷佛它一直都是真的一样。这种「重新」使真理大白於世的
喜乐,其实是很虚伪的。
由於人性最有力量的部分被建立在欲之上,所以现代人可以光明
正大地让自己「欲化」,甚至走火入魔地「反道德化」,把道德
称为「假道学」,顺此发展,道德成为最虚伪不实的东西,而欲
念则做了一次成功的道德篡位。

我的一位朋友说,他敢,而且会略带骄傲地告诉同事,昨夜他如
何与厂商上酒廊,叫小姐,如何打情骂俏,如何拼酒续摊(指一
家酒廊喝完再上别家喝),极尽纵欲之能事;但他不敢告诉同事,
上星期他跟太太捐一组电脑用品给孤儿院。因为当他提上酒廊的
事时,同事们会觉得他是一个真实直爽的人;而当他提孤儿院的
事时,同事会对他产生「道德警觉」,他会被贴上「道德标签」
,造成别人的道德压力和负担。更严重的,他在之後很长一段时
间,都必须是道德的,不能有一丝瑕疵,那怕是路上闯红灯的小
事,都会勾起别人道德的回忆,然後表面上若无其事,私底下却
开始说你不过是「伪君子」、「假道学」──别人开始以发现你
的不道德,来降低平抚你给他们的道德压力。

这就是现代人「欲化」的结果。欲念找到了它的真实地位,道德
却无家可归。人们乐於在欲念中寻找人的平等基础,因为这样让
大家的负担最小。至於道德,如果只要他们社会化地捧捧场、叫
叫好,那还可以;若要他们真实地在其中发现什麽可作为人类生
活基础的价值,那是免谈的。

佛洛依德指出欲的真实性,但却对它束手无策。唯一的办法是什
么呢?那就是你所讲的「能量发泄」。从发泄这个字眼,你就知
道人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如何安於被驯服的降格地位。我所以认
为「遮蔽」的说法有其理论价值,正因为我不要人在面对欲念时
,只能从属、只能让位,只能由它发泄。这种降格,彷佛你可以
只是自己欲念的旁观者一样──在意识上制造一个假的旁观者来
逃避主体责任。所以我才要强调:

1. 人与欲望不是不能和平共处,但绝不是用「能量发泄」,或
「转移升华」的方法。因为这种佛洛依德式的方法使人「欲化」
,使人在面对欲时,永远不敢挑衅,未战先败;永远从属,只能
臣服。那不是人与欲的相处之道,也不是人与任何东西的相处之
道。

2. 欲望不是最真实的东西,也不是任何与欲望相违背的就是虚
伪。情欲不能用压抑的方法来解决。须知压抑与发泄是相对而又
一体的观念,当压抑的方法不对时,发泄怎麽可能会是对的。

3. 「遮蔽」心理结构的模型是:欲是有的,但人走上人的路,
其本质是对欲的遮蔽,人不想让欲原始地暴露出来。人与欲的和
平相处之道是把欲遮盖住──不是否定欲的存在,而是否定欲的
原始呈现。这种遮蔽,与佛氏的揭露正相反。现代人被佛氏这一
套概念形塑了,於是以为把欲的原始面貌暴露在阳光下才是真实
,才是理性地面对问题,其实这正是人的「欲化」,反而离人的
本质越来越远。

4. 最该打破的观念是:欲是真实的,遮盖上去的东西是假的。
错了!人之所以为人,正在那遮上去的东西。人以这遮盖的东西
认识自己,定义自己,创造自己也完成自己。它的真实性比欲还
真──如果你肯定人。当然,你也可以坚持它是虚伪的,但我也
要说,欲的虚伪与假造并不比遮蔽的东西少──从欲的起伏不定
,以及影响它的因子可以那麽细微、那麽偶然,便可知道,在这
忽强忽弱的欲望变化中,存在多少虚构性。(要真就两个都真,
要假就两个都假)

5. 没错,欲望是一种很根源性的力,不过这种力,动物也有。
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脱离动物,走出自己的路,是因为他除
了有这种根源性的力以外,还有一种遮蔽的力量。如果人只是为
了满足欲望,即使有十双手也无法令他走出动物圈,正因为除了
满足欲望外,人还要遮蔽欲望,所以即使只有一只手,也还是能
走上人的道路。

6. 欲望与遮蔽是二种相扶相持的力量。他们不是敌人。有了遮
蔽,欲望可以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有了欲望,遮蔽才能继续
其创造性的建构。举一例,没有遮蔽的欲望,像人没有家。虽
说可以天地为家,但没有屋顶、墙壁、门窗,那个天地之家只
不过是个空洞的概念。当搭起屋顶、砌好墙壁门窗後,家出现
了,人才有安顿。这个家,就是遮蔽;人的安顿就是欲的安顿。
只有当人能真正地遮蔽起自己,他才能真正地得到安顿──或
用中国的古话,安身立命。

7. 现代性的麻烦点在於,当这个家越盖越大时,显出了它的大
而无当。不是建材粗糙,就是偷工减料,甚至设计图本身都互
相矛盾。於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破败的家。家的破败,使住在里
面的人感到不安,这就造成了後现代的本质性问题──欲望的
不安。欲望的不安怎麽办?不能只用「红A字」惩罚欲望,而必
须把家建构起来。我们只能透过遮蔽──它或许是一种新的思
想、新的行动,或是一种危机、一种冲击的自觉,或是一种信
仰、一种顿悟──再度把欲望安顿好。

8. 就个人来说,我们不能把欲望看成洪水猛兽,这是对的;但
用「能量发泄」的角度看欲望,岂不正把欲望视如无人可挡的
洪水猛兽?从我的角度来看,欲望与人的关系正是人与家的关
系。家保护了人,同样的,遮蔽保护了欲望。欲望不是发不发
泄的问题,而是它有没有被遮蔽、被保护,以及被什麽东西遮
蔽、保护的问题。你那位爱开低级玩笑的同事,他用低级玩笑
遮蔽了欲望,但很可惜的,他只能盖出这种低级笑话的家,这
使我怀疑,他能否真正安顿住他的欲望。而另两位患有精神疾
病的人,他们根本选错了地方盖家,他们选了一块松松的沙地
──佛洛依主义──却梦想能盖出摩天大楼,难免不殉於佛洛
依德主义的误区中。

9. 最後,有好的家,欲望才能持续充沛。欲望不是罪恶,没有
遮蔽的欲望,或很糟糕的遮蔽,才是罪恶。欲望是创造力的刺
激品,没有了欲望,有即使有再好的可欲之物,再多的金钱也
是白费。有如艾略特的诗:只有轮廓而无形体,只有影子而无
色彩,瘫痪了的力量,毫无动作的手势......空洞的人,填塞
的人......1925,〈空洞的人〉。

10. 欲望要如何才能有益又充沛地存在?答案在於要有很高贵
的遮蔽,要用一切的精神力量,把自己当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艺
术品一样去创造。

Ice Storm
送交者: ditto 于 February 09, 1999 13:55:21:

回答: 李安的电影-谈男女家庭生活 由 糊涂虫 于 February 09, 1999 12:11:00:

如果我没有记错,糊涂姐姐看的是李安进入好莱坞
以后的第二部电影“冰风暴”(前一部是Sense and
Sensbility),我以为从“文化欣赏”的角度来看,
李安的电影还是放在中国的背景下更好--从早期
的处女作“推手”,到后来的“饮食男女”和“喜
筵”,表面虽然是“中国文化”的东东,内层却是
关于“人”本身应该关注的问题,也就是你所说的
人的“孤独”问题,人的本质是“孤独”的。
很有趣,前些时候还跟人谈论关于"essential"的
问题。我是“性恶论”的主张者。我以为人的本性
是“自私”,而后天的“社会要求”以及“个人道
德自觉性”才使得人逐渐“高尚”起来。
虽然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但一
些最最简单而基本的道理是无法改变的。
有人提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是一种
“取悦”心理的作祟。其实不管故事放在什么时代
背景下,如果他可以引起不同人的共鸣,那就是摸
到人本身的“脉搏”了。
为什么“霸王别姬”可以感动人,而“蝴蝶君”却
叫人觉得生硬--一样的故事,不同的诠释罢了。
李安是我认为最聪明也最能够表达“中国”的中国
导演,这要感谢他的理工背景,脱开了中国文人的
“历史沉重”包袱,可以站在一点,推及到面而始
终不离圆心--不过我以为他的五部作品中,最好
的还是“饮食男女”,喜欢里面的吴倩莲。:)

很久没看到有份量的帖子了--虽然也喜欢大家东
拉西扯,插科打浑,但是若真的要应合这“复兴”
二字,恐怕总归应该是有些有份量的帖子的--
观点可以不同,可以争论,只要你我网众可以从
别人的言论中汲取些什么或者得到另外的灵感,那
就是很有益的事情了。

关于茶壶和茶杯的问题,是人的认识过程--一和
多都不过是形式--皇帝的三宫六院够多吧,最后
还是逃不脱“算计”二字--若有人可以真的“懂
得”,一个足矣,若不过是虚幻的应景,百千又有
何益?!
宝玉不过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日经过洛城
张爱玲故去的公寓--一街的冷清;还有萧红香港
的坟茔,留在空中的志摩--
人不过都是孤寂的,好在还有那么多的人在渴望交
流,有那么多人在传播文化---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