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老剑 于 June 20, 1999 04:48:44:

送交者: 老剑 于 June 10, 1999 22:12:18: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谈京剧老生以及程式化表演

老剑

诸葛亮一生传奇,谋略惊鬼神,早年神龙不见其尾,飘逸志远,晚年鞠躬尽瘁,
为白帝托孤肝脑涂地。入则仙踪雅迹,操琴赋诗,出则三分天下,治国栋梁。兵
以谨慎、奇变、神算而名动天下,文以前后《出师表》感慨千年,入相府国家政
策法令胸有成竹,下兵营奇巧工具发明令人惊叹。当真是作得隐士,封得王侯,
其情其才为后人折服,也是我最崇拜的古人之一。"出师未捷身先死"恰恰造就了
孔明一生的遗憾美。
虽然先生一生奇计多谋,而且从不用险,但是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杰作,莫过于
"空城计"了。孔明先生当时的心情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敢摆下空城计来对付平生
最头疼的对手司马懿,实在艺高人胆大。许多文艺作品都试图再现这一瞬间的辉
煌,小说过草,影视过实,而且自然化的表演无法使人领略先贤超凡的风范。而
讲求"无风自舞,无言自歌"的京剧,却是我认为塑造孔明形象最成功的。
早年京戏以老生为主,而且三国戏在其题材中也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塑造孔明形
象已经过了千锤百炼,而且京剧是以严谨的程式化表演为主,易流传易观赏且数
百年不变其宗,所以后人可以"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再加工和发展,以臻化境。
有关程式化的艺术再现下面还想作一点讨论,此处按住不表。
京剧中再现"空城计"的折子就叫《空城计》,因前有《失街亭》,后有《斩马谡》
,所以又将三折合为一初,名《失、空、斩》,是一台大戏,演员要现场演六七个
小时,非常需要功力。其中表现孔明在城楼心情最复杂也是最泰然若仙的一段唱腔,
广为流传,成为老生的必修课,演出时孔明并无其它动作,只是坐在道具城墙后面
露出上半身,完全以唱功和作派取胜,其中眼神的运用、羽扇的挥动等要恰到好处,
表现出孔明面对司马来势汹汹的大军镇定自若、谈笑退敌的儒雅以及对自己计谋的
充分自信,这段唱腔在处理上也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配合得天衣无缝,而且曲调
高低骤缓令人耳不暇接,听罢使人绝倒。其唱词为了适应这段唱腔的需要,有许多
过渡的增势之词,单看唱词,稍嫌繁冗,但是与唱腔一配,立时如画龙点睛,精气
神一下子丰满起来。
因并非歌曲,所以没有名称,行内往往将其唱腔的第一句作为该段的名称,《我正
在城楼观山景》: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
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
你连得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你又夺我西城。
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等候了司马到此谈谈心。
西城的街道打扫净,预备着司马好屯兵。
诸葛亮无有别的敬,早预备下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既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豫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
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既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你莫要胡思乱想心不定,你就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不同的角儿在演出这一段时,因师承以及自我发展等原因略有不同。基本上的唱法处
理类似。这是一段西皮二六板。二六板与原板类似,但节奏加快,但比流水板又慢一
些,介于原板与流水板之间,所以又有人认为二六板实为"二流板"的误传。
听此段时请注意"翻"、"马"的唱法,"翻"字确实翻了好几下,用于表现敌人旌旗招展
的气势,而"司马"的"马"滑稽的夸张长音表现态度上对司马懿的轻视和打趣,"打听
得司马领兵往西行"一句,从"打听"开始每字都有一个语气词含在其中,以显司马来
兵势之急。"谈谈心"几字又是很逗趣的唱法,在剑拔弩张的时刻虚虚实实地调节气氛。
"人两个"腔划得很漂亮,"埋伏"时,还故意有个休止符停顿,使人产生虚实不定、隐
隐有杀气的感觉,难怪司马会中计。最后一句"来来来"三个极有风度却含逗趣的"来"
字,实在是欲纵故擒,孔明的充分自信活灵活现,"听我抚琴"四字最终放缓结束了二
六板的节奏,意味深长,余音绕梁。二六板讲求咬词功,为避免中间一些唱腔重复单
调,此段运用了许多的"嘎音",类似于突然的下滑音,而且节奏变化很多,隐腔极为
复杂,每个角儿唱出来都有不同,是老生最值得发挥的一段。
京剧老生是京剧中最重要的行当,其嗓音高亮萧洒,圆融不可捉摸,唱腔儒雅闲定,
也是观众最喜欢听的行当之一。唱戏的要是改行唱流行歌,歌星们都没饭吃了,更不
用说那些自命嗓子好的歌星了。在徽班进京不久,也就是道光年,有"老三鼎甲":程
长庚,余三生,张二奎。鼎甲是清代殿试的前三名,以此特誉三人在京剧界的地位。
程长庚对京剧的移植和发展作了重大的贡献,成为后人景仰的祖师爷。三人均为各自
台班的台柱,也都擅演老生。因过去台班演员奇缺,所以大多一人演多角、练多个行
当,这并非反串,而是真正的多角儿。所以称老一代京剧演员的行当,都是擅演什么,
而不是直接的"功老生"。由此看出,京剧在发展初期,就是以老生为主的。到后来出
现了"小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尤以谭鑫培最为突出,将老生的唱腔诠
释得淋漓尽至,同时加大了京剧的表演成份,善于刻划人物的个性,时有"无腔不学谭"
之美誉,人称"谭派"。后老生的路子多从谭派,谭鑫培为祖师。后老三鼎甲中余三生
的孙子余叔岩拜谭为师,成为谭派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使谭派一统老生天下,后人
再难以匹敌,时称"余派",实则是谭派出的余派,因其有独到之处,故以派称之。京
剧腔派繁多,切莫混淆。余叔岩与言菊朋、高庆奎时称"三大须生"。不过,后起之秀
马连良功学余派以后,又使老生唱腔有了新的发展,他与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四
人并称"四大须生",因其时"三大须生"尚在舞台,于是合称为"七大须生"。京剧界老
生红遍全国,而且唱腔日近炉火纯青。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梅兰芳、尚小云、程
砚秋、荀慧生的"四大名旦",将旦角戏挖掘出新,才渐渐压过老生,成为梨园奇葩。
不禁使我也感慨一番,以前看戏看的是老爷们儿,现在看戏看的是小娘们儿,其观众
自然良莠不齐,其中有只贪看扮相不明其韵的赏目之徒也不足为奇,京剧之落寞可见
一斑。不过自"四大名旦"之后,各行当都有出色人物出现,呈百花争艳之势,打破了
老生一统天下的局面,故此梅兰芳之功不止在对旦角的创新上。
京剧曲目繁多,流派各异,何以能流传数百年而不走样呢?其根本就在于"程式化"的
表演。由于艺术的"程式化",使得许多前人的锤炼所得,后人能承其荫福,并易推陈
发展,再上一层楼。而且程式化的艺术,对于表演时的功法的一板一眼是非常讲究的。
在这种固定的几乎完美的先人框架中发挥自我的个性才能,才是最佳的艺术创造。就
好象填词作诗一样,如果能在严整的格律中表现别样的风采,方是艺术之大成。许多
艺术类型也是如此,比如诗词、话剧、舞剧、哑剧、相声、小说等。一举一动都"有板
有眼"。而现代流行的艺术思潮有些自由泛滥,虽有自创门派者,也是蒙早年扎实功底
所赐,但绝大多数都是充数迷茫之辈。追求的"个性化""自由化""自然化",许多是在
掩饰其"程式化"的台下十年功的不足,以求以邪派武功速进,最终除了表现得自我情
绪的极度渲泄以外,难有所成,当然其作品更难有艺术的享受。
当然,"程式化"的表演尤其对于舞台艺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流传过程中,容易
"迷信权威"。不过许多的名角儿早年都是如此的,到了后来技艺成熟,不自觉中就已
越出雷池,进退自如了。所以"迷信权威"不过是技艺不纯熟时期的表现,并不能作为
反对"程式化"功底的理由。但是有些明显的错误至今仍未修改,实在令人遗憾。比如
《空城计》中在"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一段前面有一段唱词"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平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
东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
……
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如反掌"后面应该跟"博古通今",而"南北剿"后面应该跟"保
定乾坤",不然很不通顺。一次与一戏迷朋友饮酒,他说到这个错误时,提到是当年某名
角儿唱此戏唱错了词,临场应变换过来的,结果台下都是后来梨园的精英,以此为本,
以讹传讹。今天的京剧演员还是在这样唱、这样教,实在令我哭笑不得。

所有跟贴:

听戏得有人指点,否则跟本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 华子 (1652 bytes) 13:54:15 6/11/99 (2)
双向靠拢罢 - 老剑 (668 bytes) 20:10:32 6/11/99 (1)
应该象挂盘讲棋一样,找两个角儿给大家将戏。 - 华子 (106 bytes) 00:26:11 6/12/99 (0)
侃京戏 - yu_jian (3095 bytes) 13:41:06 6/11/99 (1)
赤壁是比较大 - 老剑 (595 bytes) 20:00:31 6/11/99 (0)
吁。。。。。牛 逼,鼓掌鼓掌。。 - 笑嘻嘻 (481 bytes) 08:35:22 6/11/99 (2)
等了一夜了。 - ZR (39 bytes) 08:48:19 6/11/99 (1)
不好意思 - 笑嘻嘻 (162 bytes) 08:56:12 6/11/99 (0)
猫米看过 - 猫米 (194 bytes) 00:39:22 6/11/99 (0)
天啦,看得我犯糊! - 酒心 (140 bytes) 23:32:26 6/10/99 (0)
长知识 - Tenten (289 bytes) 22:45:54 6/10/99 (8)
好啊 - 老剑 (426 bytes) 23:28:21 6/10/99 (7)
找不着调。 - Tenten (449 bytes) 23:59:48 6/10/99 (5)
老剑的小生 - 猫米 (32 bytes) 00:41:42 6/11/99 (0)
笨呀,老剑当然唱老蛋呀 - 一老中。SR (0 bytes) 00:15:07 6/11/99 (0)
猜对了 - 老剑 (109 bytes) 00:12:45 6/11/99 (2)
花旦还是坏蛋?听着一个动静 - 一老中。SR (22 bytes) 00:19:36 6/11/99 (1)
梅是花衫 - 老剑 (604 bytes) 03:12:07 6/11/99 (0)
老剑也会脑门子出动静 - 一老中。SR (0 bytes) 23:30:37 6/10/99 (0)
完咧,洒家象看天书一样。 - 一老中。SR (183 bytes) 22:35:29 6/10/99 (0)

完咧,洒家象看天书一样。
送交者: 一老中。SR 于 June 10, 1999 22:35:29:

回答: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由 老剑 于 June 10, 1999 22:12:18:

要说京剧,洒家最喜欢听的还是“打虎上山”那段调调,
当年有一弟兄是什么省少年文艺调演手风琴的第一名,据说
和中央歌舞团的名手方圆还对奏过。

这哥儿们弹这段是出神入画,动静好听着。

长知识
送交者: Tenten 于 June 10, 1999 22:45:54:

回答: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由 老剑 于 June 10, 1999 22:12:18:

就对一些人名熟,俺看京剧也就看看三岔口,挑滑车这类的
有个屠洪刚不是练武生的么?可惜歌儿唱得细声细气的.
新的京剧改革,比如加进西洋乐器看着特别扭,早晚得把国粹毁了.
当然可能不叫京剧了,好比CAT这样的轻歌剧.
竟看见老剑放崔健了,什么时候来嗓子京剧听听?
看你讲唱法那段真有意思.够专业.

好啊
送交者: 老剑 于 June 10, 1999 23:28:21:

回答: 长知识 由 Tenten 于 June 10, 1999 22:45:54:

约个时间,可以唱一段儿啊。
京剧和流行歌曲最大的不同在于,流行歌听几遍谁都能唱,
可惜京剧就不行,如果不是长期耳闻目染,根本找不着调儿,
也不是那个味儿,这也是影响它传播的原因。
只能欣赏,难以参与 :(

样板戏简化了许多的隐腔,容易上口,但也影响了角儿们
自己的发挥余地。样板戏可以直接用五线谱谱出来的呢。而
传统京剧唱腔要是谱的话,很困难,甚至会走板。
小二要听哪段儿?不会是这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罢?!

找不着调。
送交者: Tenten 于 June 10, 1999 23:59:48:

回答: 好啊 由 老剑 于 June 10, 1999 23:28:21:

呵呵,京剧真听得不多,只有听你唱了。可以就在那个MPLAYER里约个时间
弄不好你也可以先拉几个票友。

俺这儿地方有个京剧社。每到过节
联欢会都会出来咦呀几声,虽然是票友,但她们的师傅好象是个角儿
看起来有板有眼的,没戏服,但进出台走位都挺讲究的,徒弟唱时
看见师傅静悄悄的坐在后台,也不知道是否感慨万千,行坐都挺有规矩的
听你唱时最好象楼上似的,唱两句解释一下。各派如何如何,
呵呵,吓着你了吧。:))

你是唱花脸还是老生?不是花旦吧?

梅是花衫
送交者: 老剑 于 June 11, 1999 03:12:07:

回答: 花旦还是坏蛋?听着一个动静 由 一老中。SR 于 June 11, 1999 00:19:36:

当年,王瑶卿与谭鑫培这对黄金搭当曾合演过很多精典名剧,
王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将传统的花旦、青衣、刀马旦等旦角
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行当,就是“花衫”。用以表现
古代奇女子。
京剧行当对于角色的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等是有很严格的要求。
王在旦角界声望颇高,如谭在老生界一样,四大名旦皆曾受
其指点。后梅兰芳与王瑶卿一起改进“花衫”,将唱腔、念白、
音乐、舞蹈、化妆、服装等都作了大的改进。故梅派独树一帜,
耳目一新。尤其是古装戏如《天女散花》等,袖子舞从其而始。
他还兼收地方戏精华,《穆桂英挂帅》是梅从河南豫剧移植来的,
但是不能将穆视为简单的刀马旦。这就是“花衫”行当的魅力。

吁。。。。。牛 逼,鼓掌鼓掌。。
送交者: 笑嘻嘻 于 June 11, 1999 08:35:22:

回答: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由 老剑 于 June 10, 1999 22:12:18:

真如小儿说的,长见识乐,
老剑这篇可算唱的是老生么,俺以前看戏之能停留在老外水平,
三叉口,穆贵英大破天门阵,一看宋江杀惜,失空斩就头痛欲裂,
特别别出老旦,最怕杨宗保的奶奶,就象鲁迅说的,说这说这,
要走的人又坐下来唱两句。
还是老剑这坐唱打功来得好,一篇戏文委委道来,现在才明白
什么叫老生派头。
不过还是不喜欢唱小生的,武生到罢,花花绿绿拿根银样腊枪头。
批一身站袍夹两根雉鸡瓴比叫牛,这要是文的就真成乐被FIX的
感觉,还等老剑将这生旦净末丑一路唱下去。:))

侃京戏
送交者: yu_jian 于 June 11, 1999 13:41:06:

回答: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由 老剑 于 June 10, 1999 22:12:18:


难得如今在年轻一代里,还有懂京戏的。俺还以为,京戏在年轻一代中
灭绝了呢。北京城里,象老剑兄这样的,还能凑一箩筐么?:)

京戏的起源地,大约也是市井。早先戏剧大约分昆阳、弋阳两腔。前者
是阳春白雪,后者是下里巴人。今天传下来的昆曲,或者就是昆阳腔。
那里面的唱词儿,可是讲究。都是文人的手笔,类似元曲,或者是古诗
集句。不过,俺是不懂,听来索然无味。宁可看歌词儿。:)

京戏则不然,大部分词儿都是没什么高深文化的人写的,多有不通之处。
但是正好适应了大众的水平。慈禧太后大约只是粗通文墨,没那么多文
人的讲究,所以才会把京戏弄到宫里,最终竟成了达官贵人走卒挑夫雅
俗共赏的戏剧,风靡大半个中国。京戏也就慢慢成熟,词也比较讲究了。
不过听老戏,也还是常常碰见文理不通之处。从前有人指出“一马离了
西凉界”的不通。这还算是好的。

旧时的京戏演员,其实没什么社会地位。多半也不大识字。学戏都是师
傅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意思就未必懂,硬记,错了有板子伺候。以讹传
讹的地方,自所难免。以后演员地位提高了,唱词也有人帮着改了。我
手边有马连良的“空城计”,就作“观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当然,
认真追一追,这些词儿还是不像诸葛亮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口吻。后面还
有两句更明显:“周文王访姜尚,周室大振。俺诸葛,怎及得前辈的先
人。”纯粹是说书人的口吻。:)

除了“失空斩”,还有一个更了不起的大戏,那就是“赤壁鏖兵”。其
中包括“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这些脍炙人口的戏。这大
概是京戏的顶峰了。早年没电影电视,到了冬天,北京人就猫在家里向
火,不大出门了。戏院没生意,于是,就把这些大戏,专门放到冬天来
唱。不怕观众不来。当时的演员阵容,喜连成都有,可谓尽收北方一时
才俊。老戏迷们提起那个时光,还是垂涎三尺。早先的“借东风”,不
过是孔明上场,在台上转几圈,几个小兵打着旗各站方位,匆匆就完了。
观众就坐不住,上厕所,吃瓜子,呼朋唤友。萧长华老先生为此专门写
了“借东风”的曲子,马连良唱孔明,一下儿把观众都抓回来。这出戏
后来竟成了压轴儿大戏,比“空城计”更难唱。老剑自吹会老生,你来
一嗓子“天堑上,风云会,虎跃龙翔”给咱们听听。这一个“翔”字,
如鹤鸣九天,无际无涯。没几年功夫,懵不了人,保证真假立辨哪!:)

就是这首“借东风”,唱词儿也还是有毛病。

……………………
数九天,少东风急坏了周郎。
我料定了甲子日东风必降,
南屏山设坛台,足踏魁罡。
从此后三分定,宏图展望。
诸葛亮上坛台,观瞻四方。
望江北,锁战船,横排江上,
谈笑间,东风起,
××××(忘了四个字,谁给补上)
红透长江。
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
赤壁火,为江水,生色增光。

………………

注意后两句,火还没起,就改成后人口吻。时态错了。这还是比较讲究
的词儿。要不讲究的,还不知道怎么滥呢!

不过呢,真正的戏迷,谁管什么词儿,都是去听腔的。戏迷们对每一个
字、没一个过门儿,都了然在胸。我就见过有人单听京胡过瘾的。如今
小青年儿,急着知道下面情节如何,听你在台上一字哼个半分钟,他能
不急么?所以京戏是没戏了。

样板戏最大的改进,就是引入了西洋配器。以后的《杜鹃山》,更是全
套交响乐队。不过,俺还是最喜欢马派老生戏。譬如,刁德一的“这个
女人不寻常”。说起来,无论唱腔还是伴奏,《沙家浜》是保留传统最
多的样板戏。当然,交响乐沙家浜例外。:)

大约是九五年春节晚会,有个穿西装的,站在台上唱京戏,曲子的名字
就叫“中国戏剧真神奇”。着实倒了俺的胃口。

打那以后,俺再不看春节晚会。

赤壁是比较大
送交者: 老剑 于 June 11, 1999 20:00:31:

回答: 侃京戏 由 yu_jian 于 June 11, 1999 13:41:06:

赤壁除了您说的三折以外,
后来在《群英会》后插过一小段《横槊赋诗》,
早年后面还要接演《芦花荡》,把气周瑜弄成是张飞的事了 :)
后来感觉这组戏太大了,于是精简成为三折。

我哪里说会老生了,只是说会瞎哼叽几句。唱和哼是有区别的,
唱要亮出嗓声,而且有气冲顶,哼嘛只要调对头就行 :)
您知道,这“会老生”可不得了的事情,我老婆的二叔才算是
“会老生”,也是小名票,会六十多出戏哪,那也就是免强够格。
再说,您点戏俺可不会唱。听和唱简直是两回事。甚至许多名角儿
一辈子就会唱几初而已。有些听得烂熟的戏,愣是张不开嘴,一张
就找不着北。真要唱一段儿,八九不离十够妹儿的,不易呢 :(

听戏得有人指点,否则跟本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送交者: 华子 于 June 11, 1999 13:54:15:

回答: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由 老剑 于 June 10, 1999 22:12:18:

虽说京戏唱的是普通话,但一个词儿拖半分钟,也不知道什么时
候断的句,实在听不懂。长这么大,从没进过戏园子,偶尔在电
视上看看春节晚会上的选段。可这选段,每年都差不多,那几段儿
词,经常看字幕,还算能听明白了,可戏园子听说不给发戏词儿,
那咱上那儿还不跟听外文似的?

这些年电视上晚会不少,晚会上唱戏的也多了。可咱听过的戏,
还是那几段,连完整的一折都没有。不是苏三起解四郎探母铡美
案,就是打虎上山红灯记阿庆嫂。说是京戏的脸谱是门艺术,但
咱脑子里有印象的花脸,就是一个包黑子。不管是多大年纪多
大的角儿,只要说是来段儿花脸,全是“秦香莲。三十二岁,状
告当朝驸马郎。。。”不知是因为这段儿显功夫,还是因为这张
脸好画--一张黑脸,就脑门子上顶个白月牙儿.

其他的脸谱,似乎都是在邮票上见的.对了,还有一个见过的--
白脸的曹操,比包公还好画.打小儿就知道有个蓝脸的叫窦尔敦
,从相声里听来的,但从没见过到底长什么样儿.

小的时候,电视上似乎京戏还不少,因为别的节目不多.没真正
看过,因为爸妈也听不懂.记的最早有印象的是一出杨门女将,
嗬,这个磨叽!把我烦得不行,以至于我爸后来经常取笑我:快
来看电视吧,有杨门女将啊...

也许是这个缘故吧,总之我始终就不喜欢旦角,觉得她们掐着嗓
子伊伊呀呀的都是病态,通通的应该是病梅馆里的干活.

武戏也不喜欢。武将扎的大靠挺威风,还有雉鸡翎,护背旗,但
手里拿的兵刃实在是可笑--长不过五尺,粗不过拇指,耍起来也
慢慢腾腾,除了俩人面对面地舞,看不出是在打仗。除了四面踢
兵刃还算是点儿功夫,看不出他们练了啥。再就是有一帮龙套在
翻跟头,简直有灌水嫌疑。倒是锣鼓敲得震天响,可惜只烘托出
一个“热闹”。

当然了,也许是我土,欣赏不了。但京剧改革,实在是应该先想
想怎么多向观众介绍京剧,让观众能欣赏京剧,不能总想着我是
国粹你丫看不懂是你土,你丫不来听是你没品位。

双向靠拢罢
送交者: 老剑 于 June 11, 1999 20:10:32:

回答: 听戏得有人指点,否则跟本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由 华子 于 June 11, 1999 13:54:15:

戏院子没办法发词儿,发了到时候一暗灯您也看不见不是?
以前倒是试过,在新闻放映场,用幻灯在舞台两侧的立柱上
打出字幕来,记得演了一出什么《玉芙蓉》。
我第一次看戏也是从电视上看的,黑白小电视,一个单位只有一
台,专门有个“电视室”,那年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那戏是
《闯王旗》,看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小孩子和几个食堂的老师傅。
我很喜欢听戏的。

不过听戏也有选择性的。自己喜欢的,听熟的戏,越听越有味儿。
就好象一首流行歌一样,歌星不必再给你打出字来,因为你
都能跟着唱呢。
不过我想这一点恰是京剧圈子的局限。无论是叫好的还是摇头晃
脑的,他们都在这个圈子里,演员为他们演,他们来欣赏。而
很难一下子抓住更多的观众群。这需要一点一点的努力喽 :)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