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致大江:钱钟书与掏粪的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临时 于 July 31, 1999 07:35:39:

送交者: 临时 于 July 26, 1999 13:43:18:

掏粪的有用没有?有。为什么不值得大肆表扬,因为可以替代。
明天你大江没办法“报国”了,一样可以去掏。没准,兄弟哪
一天也得干这营生(如果你大江当了国家最高领导,还肯赏兄弟
一条活路的话,凭您今天的气势,大概也只有这营生可以赏兄
弟干干了。),所谓“临时掏大粪,一掏掏了一辈子”,说起来
不丢人,但临时不掏,中国也不会厕将不厕。临时死了,中国
人照样可以学沛公,“起如厕”。

钱钟书为什么叫大儒?因为学问之所在,无人可以替代。李白
写了一“被子”诗,用处何在,用处在那诗是文化的奶。梁实
秋死都死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读鲁迅骂他的文字,因为我们要
喝思想的奶。我们能成为中国人,而不是人皮兽,喝得就是这
些东西,西班牙有句谚语:地狱里净是不知感恩的人。这句钱
先生(或者是杨绛先生)翻译的东西,请阁下三思吧。

钱一生致力东西文化比较研究,致力于对古文化的去伪存真,
他的研究,对于东西文化交流,对于思考怎样把西方的东西
“拿来”,对于看清什么是真正的“传统”以及“传统”的
沿革,对于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来龙去脉,更好地了解自
己民族与其它民族的异同,其作用远没有被后人真正发掘,
是我们自己肠胃太差,只能浅尝辄止,怎么好意思对先进信口
雌黄?你骂“管锥编”,我来问你,你到底有多少页是看懂了,
多少页是不知所云??

当年满清的考据学有用没有?如果不是那么多考据,厘清了
许多所谓“道理”并非出自孔圣人之手,而是后人的“托圣”,
新学的引入会有大得多的阻力。但站在考据那一点上,是看
不到后来的用处的。大江兄莫非有后视的功能,可以断言钱
的学术终将归于无用(且假设今天没有人可以从中喝出奶味来
好了)?欧拉证明七桥问题,看起来形同游戏,但今天全部的
图论由此而来,作用之大,你我今生今世难以奢望超越。如果
欧拉去掏粪,是不是更好的选择?今天,费尔马大定理已经证
明了,您能否可以告诉我,它有什么用?是不是证明它的人早
该去掏粪?

退一万一万步,就算钱的东西再怎么都是一点用也没有,就如同
那不知道有多少万的失踪了的唐诗。又如何?一个民族要是连
一点没用的东西都不能容忍,只说明一个问题:这个民族太缺乏
包容,因而不能容忍任何“奇巧淫技”,因而短视而单调。你
骂别人奉马列,却自己立一个学问须有用的标准,谁来评判有用
与否,你大江。请问,你大江离独裁有多远,离追求“血统纯
正”有多远,离坑儒有多远,离你骂的人有多远?你大江所缺
的,不正是鲁迅的奶,不正是钱先生的奶,不正是文化的奶,
若非如此缺乏营养,怎么可能始终不能获得对文化的认知,
怎么可能这样缺乏包容,怎么可能衷情于如小孩一样在这里信
口开河,臧否人物,怎么可能自我感觉好得一如如同玉皇大帝?

忝为文化人,却蔑视文化,棒杀文化人。人未掌权而律令已然
满天飞舞,让人说你什么好呢?你也算是学(习的脚步)贯东西
了,尚且如此,思之怎不让人心寒?

请阁下三思。

能做无人替代的东西就是大儒了麽? 就有用了麽? 就不是浪费米谷的人了麽?
送交者: 大江 于 July 26, 1999 15:58:21:

回答: 再致大江:钱钟书与掏粪的 由 临时 于 July 26, 1999 13:43:18:


这不是很明显的麽? 如果有人能吃屎吃得最快, 最讲究,
最有现代性, 最无人替代, 那麽他就是大儒了? 真是神
经病才这样想。

其实说”能做无人替代的东西就是大儒的话“的人本身就是那
一个典形笑话的主角。 知道那个笑话是什麽笑话麽?

纯学问和俗学问
送交者: 蛮人 于 July 26, 1999 14:58:09:

回答: 再致大江:钱钟书与掏粪的 由 临时 于 July 26, 1999 13:43:18:

学问概可分为有两类:一类是俗学问,譬如我们老祖宗的那些滥糟货,入世
的人生探讨之类的,与政治社会具体运作、大众利益福祉等直接相关、因此
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都是属于这一类;这类或也可称为大众学问,如
梁启超他们作的,还有我们这些工程师整天埋头苦干的,都是它。还有一类
是专为学问而学问者,或称纯学问。这类学问之存在之目的首先是为了学问
本身,而不是为了解决大众之具体问题。这类学问离开大众远些,因此不易
于为常俗之人所了解或接受。譬如陈寅恪爱因斯坦霍金他们,作的就是它。

  纯学问有自己的相对脱离现实世界之自己的“学问世界”,有如学问研
究之乌托邦,有如人之精神世界。正是它们才构成了人类学术史上的核心部
分,其存在也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倒以为只有它们才真正算是可称为“学问”的
东西--当然这个规定有些太强了些,因为那样则我看我们学术史上,大概
可称为搞学问的,就实在少而又少了,因为历史上几乎少有纯学问的存在。

  至于乾嘉朴学算不算是其中一个,我想大体应该相近。事实上,陈寅恪
治史方法首先得益于乾嘉之风,再加杂德国其时之先进治史思想。乾嘉学人
因了异族统治而无法或不愿入仕,从而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儒家学而则仕经世
致用的原则;一旦又受文字狱之害,而治学之心不死,则只有钻入故纸堆里
作考据。而乾嘉学人确实是第一次将我中华文化作了一番系统的整理,这是
它们的业绩。它们创造的少,然而将旧有的系统整理编排去伪存真,却也是
大大的功劳。从这个意义上说,乾嘉学派虽不幸不得入世,却逼近了纯学问
之门庭。这大抵也是有史以来之第一次吧--至少从如此大之规模和影响上
来看,唯一可相比之两汉经学,其治学之纯粹性似乎也是不可比的。而这大
抵也算是它们的独特的贡献了。

  我基本应该算是没读过钱钟书,只知道他二三十年代在清华很有名气,
也很傲;在中西比较文学上的造诣据说很深;还有就是文革时他是基本作个
很本分的人:不参与害人,却也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不被害,而不象陈寅恪那
么耿直,宁折不弯--这对于一个传统人格意义上的中国文人来说,不是一
个容易办的事情。因此或许他可算是文人中的明哲保身派,比陈寅恪差点,
比郭沫若强点。

  不知钱的学术在某种意义上是否和陈寅恪相比相类?如果那样,则他们
的文字本来就不是给一般的人看的,因为至少陈寅恪是中国历史上能始终如
一地尽可能远离政治旋涡及俗世之纷扰,具有真正独立之学术和自由之精神
的不多或者极少的纯粹学问家之一。

  这一文写的漂亮,才刚得了个结果,上来就读了这一文,不禁要让我高
兴。很少有这样的感觉。

CG  

混帐, 小子不好好读书, 你想骂钱的那麽钱的书翻一下总应该的!
送交者: 大江 于 July 26, 1999 16:07:39:

回答: 纯学问和俗学问 由 蛮人 于 July 26, 1999 14:58:09:


我可以老实告诉你, 你的混帐文笔虽迂
腐不堪, 但较之钱的半通不通之作态文字,
实在大大有以过之, 你如不信, 我大可
随手在其管锥编中搞几句让你看看, 看你
能看得懂否。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