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诗谈之六:权且中一回老剑的奸计


Please visit our sponsors.
Advertising Info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半瓶水 于 May 31, 1998 09:09:59:

老剑够狡猾,居然给半瓶水来了个命题作文,要半瓶水说说陈毅
之咏青松之诗,这不是陷井是什么?

陈毅这首诗,二十个字分四行来写,连个韵都没有(直是入声),
更甭说平仄了,五绝是不能算了;总不能因为他在该押韵的地方用
个入声,就给他算成是五言古风吧?所以,老剑的险恶居心分明是要
半瓶水说"意境",这是强人所难嘛.

不过,既然剑兄出题,半瓶水一味躲闪也不成话,只好自觉中一
回奸计,再说陈诗,交了账好续谈时态问题.上天保佑,尽可能别
让半瓶水踩了"意境"这颗雷.

依半瓶水之愚见,好诗的标准之一,是随便取出诗中一句来,都不
会产生歧义,也许"反义"比"歧义"更准确.举几个例子:

(1)"回眸一笑百媚生".

看官也许不知道杨玉环,也许不知道"长恨歌",但一定能想到当得
起这句话的女人怎一个"美"字了得!你总不能歧解为贵妃貌似无盐吧?

(2)"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天来了,还能有别解?

这标准之二麽,就是让你读了上句还想读下句."百媚生"之后呢?
"六宫粉黛无颜色"!我的个怪怪隆的咚! - 这是你唯一的感叹!
"春天来了",还能咋样?总不能象老外直肠子,"大地在欢笑"?于是
各位便读道"明月何时照我还",如何?比李太白之"举头低头"强
一些吧?

好诗的标准当然要复杂得多,且多与"意境"有关,半瓶水就不露怯
了;但凡佳句多半也同时复合上述两条技术性标准.

现在回头看陈诗.断章取意一回:"要知松高洁",那便如何?读者或有此一问,所以
还想读下句,"待到雪化时".原来如此,不错.若只看这两句,愚笨如半瓶水者就要
联想了,这雪化之前,松树一定难看得紧.此时再回头读前两句,Ooops!理解错了!
此为歧解.

若只读前两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读者不免赞道:"好!好大一棵树!英雄
了得!"然而,却非每一个读者都会想到这松树之高洁程度还是积雪是否融化之涵
数.换言之,并非每一个读者在读完前两句之后,还想再往下读的.

其实,关于咏松,古往今来数不胜数,且有定式,即"松竹梅岁寒三友",或曰梅魂竹
韵松骨(为防抬杠兄卷土重来,半瓶水再说明一下:若说梅韵梅骨也无不可).陈诗
前两句就是在说松有骨,用了十个字已不算少;再用十字强调高洁与化雪之关系,
蛇足耳.

依半瓶水之浅见,陈诗里还是"梅岭三章"最好,可惜有语法错误,新兵同志说是虚
拟,不妨聊备一格.但在半瓶水看来,虚拟口气本来是可以再明显一些,从修辞上来
看,应不会太难.当然这仅是半瓶之见,一句玩笑而已.

半瓶水
1998.4

所有跟贴:

老剑回贴:鼻子 - 作者:老剑 (1221 bytes) 13:43:11 5/22/98 (0)

***************************************************
老剑回贴:鼻子

送交者: 作者:老剑 于 May 22, 1998 13:43:11:

回答: 半瓶诗谈之六:权且中一回老剑的奸计 由 半瓶水 于 May 22, 1998 13:42:06:

鼻子

说来现眼,俺前几日狂饮,不觉酩酊大醉 回家路上,一个跟头不小心,从额头到眼
角,将俺这玉树临风的老脸, 留下很酷的伤痕 :( 这几日刚脱下疤来,不敢见人,讪讪
来迟,您可别怪罪。 看完您老人家的评陈毅的青松诗,面部再度扭曲,鼻子倒在一边,
为不致再无颜见人影响俺们公司的正常运行,特来矫形 :) 总的感想是.......你丫这
都是哪儿跟哪儿呀?!

什么雪化前后,什么挺直黑白,整个儿一面口袋缝西装----没理没面儿。
俺也搅合一下,歪解一番:

大雪压青松。
既然是大雪,而不是“雪”,这里面就有学(音淆)问了。 啥是“大”雪呢?毛主席
也写过《沁园春,雪》,写到了“唯余莽莽”的份儿上,可是 也没敢说个“大”字。
因此,俺们理解,这“大”雪,便是大到了“不怕做不到,只怕 想不到”的程度了。

青松挺且直。
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上(更别说活人了),挺尚不易,何况直乎?咳, 咳。

要知松高洁。
这是个宝玉的大爷---假设的问题,讲头儿嘛,是“要知”,就是现在还不知道,
而将要知道的意思咧 :P。偏偏这句过渡您看不眼。:)

待到雪化时。
此句为诗眼。无雪之时,万木葱郁,晴空万里,百花争芳,这老松嘛,无劫无难,
怎体现英雄本色?:) 所以,若就如老兄所言,雪后会打蔫儿,较之其它植物在雪
后的表现来说,也可以拔一 拔将军罢?:) 恐怕此诗说的是这个意思? 当然喽,
歧义是会产生的,比如俺前面有些话,就有相当的歧义咧 :P


论坛文摘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