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瓶诗谈之四:死学曹选活用箭(1 of 2)


Please visit our sponsors.
Advertising Info

论坛文摘主页

送交者: 半瓶水 于 May 31, 1998 09:11:51:


要说这曹选"红楼梦",半瓶水倒是死学过不只一遍.对于曹选里那些分行的玩意
儿,半瓶水都是一晃而过,"立意"二字,那是连一闪念都没有.今日受教,原来红学家
们还研究红诗立意来着,还能给红诗排座次.

在一番深刻领会之后,半瓶水也来活用一下,以就教各位方家.

从"立意"(Dare I talk about 立意?)来看,红诗中谁应坐第一把教椅,半瓶水
是不知道di!然而,依半瓶水愚见之一,这最后一把交椅薛大公子是坐定了.薛大公
子的诗蚊哼蝇嗡,别说立意,连平仄也没有.在进一步深刻总结各位红学家的研究成
果,并认真研究施耐庵理论之后,半瓶水不揣冒昧,给红诗排了个完整的座次,现发
表如下:

最新红学研究成果!!!
诗词歌赋排座次,红楼哼叽大聚义
1.闭月羞花林四娘
2.横行八方大闸蟹(要念成"赌诈哈" - 不懂可问上海宁)
3.春韭稻花杏花村
......
......
108.蚊哼蝇嗡薛老大

万一大家不同意,半瓶水也可把红诗重新排过,这第一把交椅就给薛大公子了!如何?
依半瓶水愚见之二,这红诗都是为书中人物服务的,那蚊哼蝇嗡诗为薛老大服务得
还不错吧?要从红诗了解宝姐姐,您起码得读两首诗,咏蟹和咏絮;要了解薛大公子,
一首就够了.所以从效率讲(不是从立意讲),薛大公子当坐这第一把交椅.

万一大家还是不同意(你们大家还够难伺候的),那就按剑兄的思路,顽石精宝兄弟
来坐这第一把交椅.且不说那"情得得","兴悠悠",颇得陶渊明"悠然见南山"之"立意",
单凭宝兄弟这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高尚精神,也够格了.难道你要让林妹妹挖坑培土
吗?

至于李纨嫂非要让林妹妹一人包揽前三名,那是因为背後有黑手曹雪芹.老头子太偏爱
林妹妹,立意也罢,陶令也罢,曹老头一概不管,他要的是林妹妹的一个冷字.看看林妹妹
的"咏菊",霜花加月光,怎一个冷字了得.这就是为何第一把交椅归了寒霜冷月林潇湘.

要是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只好开个网上联席会议,畅所欲言,集思广议,好好研究研究.
研究不出来,坚决不散会.

只是这座次排定之后,红学家们下一个课题是什么呢?半瓶水任为可以考证曹雪芹
长了几根头发.这麽大的题目做个百八十年应该没问题.

半瓶水
1998.4

所有跟贴:

参考贴:羽箭论诗贴 - 作者:羽箭 (3029 bytes) 13:40:49 5/22/98 (0)

***********************************************
参考贴:羽箭论诗贴

送交者: 作者:羽箭 于 May 22, 1998 13:40:49:

回答: 半瓶诗谈之四:死学曹选活用箭(1 of 2) 由 半瓶水 于 May 22, 1998 13:38:39:

闲侃诗词

诗贵自然。简单明白。譬如“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刻意求曲 折,小道而已。
南宋婉约派及清诗多半入此流。

诗以立意第一。单在平仄上下工夫,小学生水平而已。陈毅不谙平仄, 却是个诗人。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伸手必被捉” 是好诗。董必武平仄是有了,谁
又记得他半句?

平仄韵律,好比小学生学写字。诗的真功夫不在这里。不识字也能是 好诗人。毕竟诗
意第一,文字第二。“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此水几
时休,此恨何时已。但教君心似 我心,不负相思意”。这等诗词意境绝到,技巧反不显。
如此方称好诗。

红楼梦里的诗,宝玉之“林四娘歌”当居第一,宝钗“螃蟹咏”第二。 黛玉替宝玉写
“稻香村”五律为写景第一。评菊花诗,李大嫂胡来。 三榜应是“问菊”,“簪菊”,
“对菊”。

话说回来,如果有人标了“七律”,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不管,几个 韵串着用,那就
有点太那个了。要写近体诗,就得讲平仄韵律。要不就摆明了打油也好。最怕混着来。

*****************************************************************

再瞎侃红诗

不错,诗有自道者。大量用典,用字极工。李商隐可为其极。这不是 诗的主流,其实也
不必借助诗词的。到了最高境界,连语言也不必要。 本来人家追求的也不是诗词嘛。:)
所以,说诗词的好坏,是不能从这个路子去的。

用典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不能拿来卖弄。清人离我们不过数百年, 清诗却比先秦的
“诗经”还要费力气。因为多是“八股诗”,少有灵性。

有灵气的诗词,是不用那么多的形容词的。越简单明白越好。白香山 的长歌,是反复
读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锤炼出来的返朴归真。“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
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不但工整,而且跟口语很接近。这是好诗。“桂华流瓦”,
说的是月光照在房顶上。明明隔了一层,清人却以为高。比“疑是地上霜”如何?

李清照的词,格律是非常讲究的,偏偏她的词都是可以脱口而出的。 欧阳修有“双燕归
来细雨中”。这样的诗词,功夫在自然,不在用字 堆砌。南宋以降,不复见这等佳作了。

再看李大嫂评的菊花诗。大嫂子最推重的“口角(齿)噙香对月吟”, 伤在纤巧,形容
词太多。不如“问菊”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来得自然,言之有物。还有
“葛巾香染九秋霜”“拍手凭 他笑路旁”“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同样好
在简明,立意清楚。黛玉的“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一行春韭熟,十里稻花香”,深
得“自然”二字,全诗没一个多余的形容词。故吾推为红诗中写景第一。

“堆砌”为诗词之大忌。为了适应格律到处找形容词,怪字,即是堆砌。相比之下,“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十个字气象万千,哪里是堆得出来的境界。

红诗中最深刻的要数宝姐姐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同样还是个简单
明白。好象没有红学家给宝玉的诗什么好评。其实,他的“林四娘歌”,成就远在众姐妹之
上。有白香山之遗风。贾政及 其清客的评论是很好的批评文章。不用看序,这支长歌就将故
事铺叙 得很明白。文字简洁,观点清楚,眼界开阔。“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犹彷徨”。红诗无出其右者。

总之,好诗好文章,必定得“简”“明”二字。看见过这么一段文字。 “审美主体对作
为审美客体的植物的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观照,从而获得感性的进而上升为理性的愉悦。”
(这等文字,在如今“学术” 文章中屡见不鲜。)看了半天,原来就是“赏花”嘛!

只不过把赏花写得象狗放的一波三折的带八股味道的屁。




论坛文摘主页